新媒:中國鼓勵非政府組織起訴環境汙染者

2020-12-01 環球網

新加坡亞洲電視臺網站1月15日報導,原題:中國鼓勵非政府組織起訴汙染者隨著中國公眾對汙染問題日益不滿,中國已向汙染「宣戰」並提高罰款額度。今年初,政府又開始鼓勵非政府組織(NGO)起訴汙染企業或個人。

「這是中國環境治理體系中的一個突破,因為NGO如今能代表公眾利益,並迫使大企業為其對環境的所作所為負責」,綠色和平組織中國大陸項目總監馬天傑說,「過去這種事存在許多障礙。」

但儘管北京釋放出信號,專家仍認為新規作用有限。中國有數千個環保組織,但有資格起訴汙染者並享受訴訟費減免的目前僅有約700個。環保人士孫慶偉(音)表示:「我們面臨許多環保挑戰,這些為數不多的NGO能大幅改善環境?只能拭目以待。」

其他觀察人士建議,公民亦應被賦予起訴汙染者的權利。「中央的努力或將遭到地方政府和企業的破壞。我認為這是僅允許NGO起訴的局限性,」公益律師賈方義說,「但通過邁出這第一步,北京正發出環保已成為政治和社會問題的信號。」(作者JeremyKoh,王會聰譯)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境外非政府組織(簡稱NGO)?
    境外非政府組織在中國境內開展活動有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境外非政府組織(NGO),是指在境外合法成立的基金會、社會團體、智庫機構等非營利、非政府的社會組織。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規定,境外非政府組織可以在經濟、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環保等領域和濟困、救災等方面開展有利於公益事業發展的活動。
  • 省商務廳貫徹落實《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
    為規範、引導境外非政府組織在河南省境內的活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以下簡稱《管理法》)實施四周年之際,省商務廳於1月7日組織開展《管理法》實施四周年普法宣傳周活動,認真學習貫徹《管理法》。
  • 星巴克鼓勵全球顧客使用隨行杯,共同降低對環境影響
    該活動是星巴克長期攜手顧客共同降低對環境影響的系列舉措之一。1985年起,星巴克就以提供折扣優惠的方式鼓勵消費者選用可重複使用的杯具。星巴克建立?6?4共愛地球?6?4平臺,承諾引領全球環保行動。其中一項目標是在2015年前實現全部採用可重複使用或可循環利用的紙杯。
  • 中國環保NGO組織開通環境汙染投訴網
    中國環保NGO組織開通環境汙染投訴網 2015-03-27 15:20:573月27日電 (記者 邢利宇)中國環保NGO組織之一——中華環保聯合會27日首次向媒體公布,由其運營的環境汙染投訴網www.wurantousu.com,已正式開通。
  • 浙江將重獎環境汙染問題舉報者
    原標題:浙江將重獎環境汙染問題舉報者 查實後最高可給予50萬元獎勵新華社杭州8月29日電(記者 嶽德亮)為了深化新時代美麗浙江建設,提升社會化發現能力,浙江省政府決定重獎環境汙染問題舉報人,查實後最高可給予50萬元獎勵。
  • 嚴格執行《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宣傳活動
    為了進一步做好境外非政府組織依法管理工作,2020年8月20日,西雙版納州公安局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辦公室(下稱:非管辦)聯合西雙版納州熱帶雨林保護基金會、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勐養管護所在轄區內的境外非政府組織項目活動點—景洪市勐養鎮大河邊村倒淌箐小組開展了關於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
  • 報告析中國環境司法現狀 哪些地區汙染環境罪多?
    中新網北京7月14日電(湯琪)哪級政府部門常因環境問題被起訴?環保行政案件多發生在哪些地區?全國汙染環境犯罪現狀如何?最高人民法院13日發布的一份報告,全面介紹了當前中國環境領域的司法現狀。  環境行政案件內容複雜  13日,最高法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環境司法發展報告(2015-2017)》。
  • 應儘快組織開展環境微塑料汙染現狀調查
    塑料在給人類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大量塑料垃圾通過多種渠道進入環境並最終進入海洋,直接或間接地給海洋生態環境帶來危害。為此,聯合國環境大會已經將海洋塑料垃圾列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全球環境問題之一。如何應對這種被稱為「海洋中的PM2.5」的微塑料汙染?日前,記者專訪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安立會。
  • 中交股份煙臺子公司被起訴 被指汙染萬畝海洋
    10月12日,《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受汙染事件影響的受損失企業已將中交煙臺公司起訴至法院,法院已立案,目前該案件正依法審理。在媒體曝光該汙染事件後,中交股份對媒體稱: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灘涂養殖戶並未就民事侵權索賠事宜起訴乳山市港航基礎工程有限公司和中交煙臺公司。
  • 巴西非政府組織被盜獅子在其前主人飼養場中找到
    中國網5月6日訊 據巴西《聖保羅頁報》網站5月3日報導,上周四(1日)被盜的一隻非政府組織獅子席爾瓦的律師說,席爾瓦是獅子的主人,只能在指定時間將獅子轉讓給此非政府組織。「那段時間,獅子被留在那裡是因為席爾瓦的飼養場已經沒有空間放它。隨著籠子的改造和其他動物的移出,他便把獅子接了回來,但是非政府組織拒絕了他的請求,因此他便擅自將獅子接了回來」,律師解釋道。據一個附近的農場的攝像機顯示,盜竊發生那天的黎明時分,有兩個可疑的男人從街上向飼養場走去。
  • 專家建議:應儘快組織開展環境微塑料汙染現狀調查
    塑料在給人類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大量塑料垃圾通過多種渠道進入環境並最終進入海洋,直接或間接地給海洋生態環境帶來危害。為此,聯合國環境大會已經將海洋塑料垃圾列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全球環境問題之一。  如何應對這種被稱為「海洋中的PM2.5」的微塑料汙染?
  • 專家建議:應儘快組織開展環境微塑料汙染現狀調查
    塑料在給人類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大量塑料垃圾通過多種渠道進入環境並最終進入海洋,直接或間接地給海洋生態環境帶來危害。為此,聯合國環境大會已經將海洋塑料垃圾列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全球環境問題之一。  如何應對這種被稱為「海洋中的PM2.5」的微塑料汙染?日前,記者專訪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安立會。
  • 塑料怪獸的形象該貼在我們腦海裡,提醒我們不要汙染海洋
    隨著我們的海洋日益受到汙染,我們的海岸線充斥著塑料製品,海洋生物迅速消耗殆盡,這場危機是目前歐洲衝浪者基金會(Surfrider Foundation Europe)的主要需求。這個全球非政府組織自1984年以來一直在努力保護我們的海洋和海岸線。為了支持這個理由,他們與社會煽動者蘭金合作。
  • 非政府組織要求公布全氟化合物毒性
    2018年6月11日,一個超過50多個公共利益聯合組織要求公開被ATSDR(美國有毒物質和疾病登記局)隱匿多年的全氟化合物(主要是指全氟烷基類)評估報告。
  • 無境深藍正式成為聯合國環境署海洋垃圾全球夥伴關係會員單位
    日前,無境深藍正式成為了聯合國環境署海洋垃圾全球夥伴關係的會員單位,為海洋垃圾的治理和政策倡導提供來自中國的數據和助力。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於2012年發起「防止和減少海洋垃圾全球夥伴關係」計劃,旨在保護海洋免受來自陸地汙染物質的侵襲。新的夥伴關係將作為協調平臺,努力將同一領域的不同組織聯繫在一起,鼓勵政府、非政府組織、科學家和學者開展合作。
  • 法治課丨海洋陸地都被汙染,到底誰能起訴?
    在美麗的廣東省陽江市陽江港,有3家企業的環境違法行為既汙染了海洋,也汙染了陸地,2017年,兩家民間環保組織聯合提起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兩年來,在歷經受理、駁回、上級法院撤銷裁定指令再審、第二次開庭後,圍繞這起訴訟引發的爭論依舊不斷。
  • 合肥國新天匯汙染問題遭環保督察通報 屢教不改還起訴監管部門
    來源:中國網屢教不改還起訴監管部門 合肥國新天匯汙染問題遭環保督察通報中國網財經12月2日訊(記者裡豫 鄧玉蕊)11月30日,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就合肥國新天匯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國新天匯」)環保違法問題進行了通報。通報稱其「屢查屢犯,問題突出,性質惡劣」。
  • 西班牙因空氣汙染被歐盟起訴 馬德裡等地持續二氧化氮超標
    西班牙因空氣汙染被歐盟起訴 馬德裡等地持續二氧化氮超標 國際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8月12日 12:36 A-A+   早在2015年,歐盟就因馬德裡、巴塞隆納的空氣汙染問題對西班牙提出過警告,但時至今日,這些地區的空氣汙染問題並未得到好轉。
  • 近年被環保組織曝光的環境汙染案例一覽
    近年被環保組織曝光的環境汙染案例一覽 2013-04-09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案例一:2012年4月9日,自然之友、公眾環境研究中心、達爾問自然求知社、環遊科技、南京綠石五家環保組織發布在華紡織行業汙染調研報告,ZARA、H&M、阿迪達斯、耐克、李寧等諸多知名企業供應鏈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汙染防治違規情況
  • 新媒:荷蘭今年平均氣溫為300年來最高
    原標題:新媒:荷蘭今年平均氣溫為300年來最高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12日報導稱,荷蘭皇家氣象研究所公布的數據顯示,荷蘭2014年的平均氣溫將比往年平均高出1.4攝氏度,為300年來的最高溫紀錄。   荷蘭皇家氣象研究所10日公布的資料,同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內容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