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由Alexander Ioannidis領導的斯坦福醫學科學家團隊進行的DNA分析表明,美國土著人和玻里尼西亞人在第一批歐洲人到來之前的幾個世紀就開始接觸了,一個考古學難題可能已經被解開。
1947年,年輕的Thor Heyerdahl 和五位志同道合的探險家從秘魯出發,乘坐原始的輕木筏子,經過101天的史詩般的旅程,穿越6900公裡(4300英裡)的公海,來到玻里尼西亞圖阿莫圖斯的拉羅亞。這個戲劇性實驗的目的是為了回答一個困惑了學者們幾十年的問題。為什麼南美洲西海岸的原住民和玻里尼西亞的原住民在一些文字、藝術作品,甚至農作物上有如此多的相似之處?
玻里尼西亞人和南美洲人沒有任何關係,南美洲人被認為是從北美洲遷徙下來的人的後裔,而玻里尼西亞人則是很晚才從東南亞遷徙到太平洋彼岸的。不過,玻里尼西亞人的一些藝術作品與南美洲安第斯文明中發現的作品很相似,一些安第斯語和玻里尼西亞語的文字聽起來也很相似,但最大的謎團是玻里尼西亞人種植了紅薯--一種原產於南美洲的植物。更耐人尋味的是,玻里尼西亞語和各種安第斯語言中的紅薯一詞也有相似之處。
問題是,兩個民族相隔數千英裡的公海。玻里尼西亞人有偉大的航行獨木舟,但風和洋流會阻止他們到達南美洲,而南美洲人有有利於他們向西漂流的風和洋流,但他們的海船僅限於用巴沙木製成的脆弱的沿海木筏。
Heyerdahl航行的目的是為了揭示南美人是否能航行或漂流到玻里尼西亞。儘管最後在一個暗礁上結束,但康提基號的航行還是成功了。然而,它只證明了這樣的旅行是可以進行的,而不是說它確實發生了。
史丹福大學的研究旨在收集直接證據,證明玻里尼西亞人和美洲原住民不僅確實相遇了,而且他們還生了後代,這將反映在現代人口中。這些將通過深層基因組分析來揭示,其中包括對基因組進行測序,以尋找每個人口的特徵片段和幾代人之前從同一祖先那裡繼承的片段。
據史丹福大學介紹,這並不是第一次將DNA用於解決這個問題。早期的基因測試主要集中在紅薯上,以及玻里尼西亞種植的紅薯與南美洲的紅薯如何或是否有關係,但紅薯的基因起源太複雜,無法提供明確的答案。
相反,Ioannidis的團隊重點研究了來自17個玻里尼西亞島嶼上的人和從墨西哥到智利的美洲太平洋沿岸15個美洲原住民群體的807個樣本。現代DNA樣本是首選,因為在熱帶地區眾所周知,來自考古遺址的樣本過於退化。從那裡,他們能夠將美洲原住民和玻里尼西亞人DNA的共同遺傳標誌追溯到公元1200年左右,Ioannidis說,這 "大約是這些島嶼最初由玻里尼西亞人定居的時間",比第一批歐洲人到達南美洲早200多年。
根據Ioannidis的說法,DNA指向玻里尼西亞和現在的哥倫比亞人的基因交融,原因是玻里尼西亞人至少有一次在南美洲登陸,無論是設計還是意外,不過也有可能是哥倫布人的木筏在風暴中被捲入,然後向西漂流,這也可以解釋紅薯的遷移。
「如果你想想這個時期的歷史是如何被講述的,它幾乎總是一個關於歐洲徵服的故事,你從來沒有真正聽到其他人的故事,"Ioannidis說。「我認為這項工作有助於拼湊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事實上,它可以通過遺傳學被曝光,這讓我非常興奮。」
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