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腫瘤已成為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中國兒童腫瘤一直在被忽視。近十年來,我國兒童惡性腫瘤的發生率在逐年上升,而治療兒童惡性腫瘤所採用的方法也就是手術、化療、放療,很多兒童患者多能被傳統化療放療治癒,一是兒童的組織修復能力較強,能耐受較強的化療和放療帶來的副作用。
但是,前段時間,一名5歲患兒因「耳後橫紋肌肉瘤」經專家會診後開始採用化療治療,待腫瘤縮小後進行手術切除。但是由於化療藥物副作用大,前4次化療效果不理想,持續的化療讓患兒在排尿時疼得嗷嗷哭,於是,家長萌生了「放棄化療」的想法。於是,又通過邀請介入專家再次商議,決定採取新的治療技術——介入栓塞術,它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治腫瘤導致的出血、疼痛、破潰等嚴重併發症。
介入栓塞術治療惡性腫瘤
介入栓塞治療通過介入手段以終止腫瘤血供,使腫瘤組織缺血壞死來治療惡性腫瘤,它可以使失去手術機會的中晚期患者重獲手術機會,為後續治療創造條件。對於晚期惡性腫瘤以及術後復發的患者,介入治療具有微創性、可重複性的優點,幫助患者減輕痛苦,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
栓塞後腫瘤周圍組織變軟,局部感染減輕,會出現周圍水腫,使手術時腫瘤易於剝離,術中出血量減少,手術視野變得清晰,並且可以控制手術過程中癌細胞的播散和轉移,同時還可以縮小腫瘤病灶,降低手術的併發症。
介入栓塞術可用於治療的腫瘤
1.惡性腫瘤
包括肝癌、多血供性肝轉移瘤、腎癌、腎上腺癌、盆腔惡性富血管性腫瘤、頜面部惡性腫瘤和惡性骨腫瘤等,常與化療藥的局部灌注合併進行,特別是使用碘油化療乳劑,稱為化療性栓塞。
2.良性腫瘤
包括腦膜瘤、鼻咽纖維血管瘤、頸動脈球瘤、腎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骨盆巨大骨巨細胞瘤、椎體動脈瘤樣骨囊腫、症狀性子宮肌瘤、肝海綿狀血管瘤等。
介入治療術前需要保證充分睡眠,用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術後要加強營養,多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飲食,適當鍛鍊,保證生活規律,按時服藥,術後定期進行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