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5個的日常小動作暴露一個人的性格

2020-12-03 心理學與人際關係

你的每一天都會有很多行為,比如去超市購物,發送電子郵件給同事,發呆等等。但是經過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為可以解析你的情緒、性格特徵以及你對待生活的方式。

下面就是國外心理學家研究得出的5個暴露性格的小習慣

1. 自拍動作揭示出對新事物的接納程度

大量研究表明,如果在自拍中更容易流露出積極的情緒,那麼這個人比較願意接受新事。同時,研究者也發現,友善的人們更願意從下往上拍照片;謹慎的人們很少願意在背景中暴露私人空間;那些願意嘗試新事物的人們則更多地表現出正面的情緒;而敏感的人則更多拍出嘟嘴照。

2.緊張時的小動作反映你是不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專注於身體的重複行為」是指咬指甲、捋頭髮,抖腿或是摳皮膚。

2015年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拍攝了人在受壓、受挫、放鬆和無聊時的影像。那些完美主意者往往會有上述的行為。而無聊會引發身體的重複行為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完美主義者會覺得做些什麼總比什麼都不做來得好。

3.購物習慣可能會顯示你對細節的偏好。

觀察別人對購物的細節可以反映其對認知細節

有種人購物時會很仔細檢查商品的成分,直到找到適合他們需要的牙膏。而有的人則會很快地選擇一個,並假設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

第一種類型的顧客正是科學家所謂的「分析狂魔」而第二類就是「反分析人群」。

一系列的實驗表明第一類消費者認知反射測試上能力更強,這意味著他們對更關注細節問題。另一方面,第二類消費者在認知反射上得分很低,這意味著他們在細節上往往做得不好,他們更擅長處理系統類的信息。

4.你的飲食習慣可以反映你的生活方式

通常,慢食者的生活習慣更加規律,也更加感恩生活。而快食者則往往更有抱負、目標導向、更容易接受新事物、通常沒有耐心。

愛冒險的飲食者更願意邁出他們的舒適區,而吹毛求疵的人則對生活的不同地帶都格外敏感。此外,那些會把盤子裡的食物分開放置的人更注重細節和自律。

5.書信的內容反映個性

心理學家Tomas聲稱,性格外向的人在電子郵件中更喜歡聊有趣的事情,比如音樂、聚會。內向者通常談論自己,使用「我」和「我的」這些詞。而情商較低的人則傾向用情緒化和負面的詞語,比如「絕望」和「生氣」。

結語:

請注意,這些信息是一般性的發現,可能並不具體地應用於你的心理。他們主要的作用是可以為你更多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內心提供起點。

相關焦點

  • 心理學:注意這5個生活中的小細節,讓你輕易地看透他人的性格
    無論一個如何偽裝,他的日常行為總是會暴露他的內心世界。研究行為和性格的關係一直是心理學中比較熱門的話題。如何從一個人的日常行為中看透他的性格呢?看看心理學家們的研究成果吧。(1)從吃飯來看人們在吃飯的時候,往往心情上是比較放鬆的,此時的心理戒備比較低,所以更容易反映出一個人的真實性格。心理學研究發現,吃飯速度較快的人,往往性格中激進的成分比較多,人比較富有野心,同時耐性也會相對較差。而吃飯較慢的人,往往性格隨和,生活更有規律。
  • 心理學:一個人喜歡什麼類型的運動,會暴露他的性格特徵,很準!
    並且不同的人,會熱衷於不同的運動方式,這就是人性格方面的外露。人們偏愛某種運動,不可能完全出於偶然,而是與他個人內在的脾氣品性密切相關。而往往,堅持不同的運動習慣,又會塑造出一個人不同的品格和魅力。根據體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不同的項目,對每個人的心理,所起的作用不同。
  • 心理學:一個人的興趣愛好,往往暴露了他的性格特徵,很準
    心理學專家指出,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所以每個人的興趣愛好都有所差別,而每一種興趣和愛好背後所反映的性格也是不一樣的。一、喜歡宅在家裡的人這類人現在有一個專屬名詞——宅男。人們對於宅男有一番定義,他們一般是比較內向,不擅長與人打交道,害怕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
  • 如何評價一個人的性格——詳解性格的四個特徵
    日常生活裡經常有人這樣講:那個人的性格好,脾氣好,招人喜歡。那個人的性格不好,暴躁,同事們都遠離他。大多數的情況下,描述一個人物的性格特徵,多是用「好」和「壞」概括。難道性格的特徵就是「好」與「壞」的區別嗎? 當然不是這樣。
  • 心理學測試:主動讓路或等別人給自己讓路,暴露一個人怎樣的性格
    心理學之問:你會給別人讓路嗎,讓路這個細節暴露了你的什麼心理大家好,我是實踐派心理學—平易。我的心理學信條是:只有真正能解決實際問題並經過實踐檢驗的,才是好的心理學!十五年前,那時我剛剛從事心理培訓工作不久,在一次培訓課某天晚上的分享總結會上,一位學員向大家提了一個問題:如果你正在走路,正巧迎面走過來一個人,你們會不會給對面的人讓路?
  • 一個人的說話語調,暴露性格特徵,真的很準
    說話的語調音量,看起來都是說話者本身能夠控制的,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小處見功夫,雖說語調聲量可以控制,但人在說話的時候,總會自然而然流露出情感本質,特別是通過說話語調,可以暴露出一個人的性格和特質,真的很準!1、語調輕鬆,聲量細小,不緊不慢。
  • 如何通過一個人的眼神,看穿他的想法?心理學家教你
    雖然這個眼神一閃而過,但是,其實暴露了他一直試圖壓抑的真實情感。交際態度同時,眼神變化還會暴露一個人人際交往的態度。人類行為學著作《捕獲人心的科學》中介紹了三種不同的凝視,它們分別暗示了三種不同的關係態度。1、社交凝視:凝視雙眼與嘴巴的三角區域。
  • 心理學:臉型反映了一個人的性格,以及人生發展軌跡
    我們也許會知道,從古至今,人們都會將人的各種外在特徵與其性格以及命運聯繫起來。比如說我們中國的算命以及各種命理學說;古希臘的各種與性格以及命運相關的學說。 那麼是否有人曾經思考過一個問題,那就是人的臉型與其性格以及命運是否存在著聯繫?
  • 心理學:一個人的眼睛,會暴露他真實的內心,錯不了!
    心理學:一個人的眼睛,會暴露他真實的內心,錯不了! 心理學家指出,其實從心理學上講,通過眼睛來傳情達意,向對方暗示自己內心的想法,是一種極其普遍的心理現象。從生理學的角度上驗證,有研究表明:「眼球後方感光靈敏的角膜處含有數量驚人的感光細胞,將近1.37億個,這些感光細胞在任何時間都可同時處理150萬條信息,並將這些信息迅速傳至大腦。這也同時決定了眼睛在人的五種器官中是最敏銳的,大概佔感覺領域的70%以上。」
  • 心理學中罪犯臉的幾大特徵:其實面相已經暴露了一個人的好壞?
    顱相說西方社會也曾出現過類似的說法,比較早期的有加爾和斯柏茲姆曾提出的「顱相說」,該學說強調頭顱和心性存在聯繫,認為可以通頭骨和面部的形狀可以判斷一個人的性格,甚至是行為的善惡。比如,顱骨突出表示下面的皮層發育完好,有很好的能力;而顱骨凹陷表示下面的皮層發育不足,能力較差。
  • 行為心理學:名片能體現一個人的性格
    名片的樣式能突顯人的性格,不妨用行為心理學來分析看看。名片上面印著家庭住址和電話。這種人對工作非常負責,工作是生活的全部,上班時間沒有談完的事,你可以去他家一起商談。這類人誠實可信,在事業上追求共贏,做事講究原則,正義感較強。名片上沒有自己的全名,多是小名或綽號。這類人與人打交道較為小心謹慎,不相信任何人,無端地猜疑他人,嚴重缺乏安全感。
  • 心理學:20個讀心術技巧,教你快速看透人心,簡單又實用
    它最能暴露出一個人的深層心理結構,因為嗜好的範圍幾乎完全是自我的孤獨領域,它是不能強加於人的。1、如果人長得比較瘦小,那麼很大程度上會比較精明,而且不會讓你佔到一點便宜。畢竟有個成語叫「短小精悍」,形容的就是這類人。反而長得比較胖肥嘟嘟的,則這個人心胸寬闊,不計較瑣事,「心寬體胖」也是用來形容這類人。
  • 心理學:真正「看透」一個人,從這3個方面就夠了
    若沒有有效方法,想要完全了解一個人,需要極其漫長的過程。但從心理學上來說,其實想要真正「看透」一個人,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複雜,只要從這3方面入手,就夠了。言行舉止若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麼言行舉止就是內心想法的映射。
  • 心理學:從駕駛習慣看一個人的性格,我是第4種,你來測一下?
    這些方法,聽起來似乎有些輕浮,還有一些以偏概全,不過細細地品味一番,還是有那麼一點點正確;其實,真正了解一個人,不見得一定要採用特定的方法,就像今天所要聊的話題,坐一次他/她開的車,即可一目了然。一本關於開車心理學的啟示引用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的一句話:「擁吻中尚能穩妥駕駛,此吻必定用情不深。」這句話左品右品之後,是略帶有一絲哲學道理。
  • 心理學:你的面相暴露你的生活狀態
    從古代藏書《麻衣神相》、《麻衣相法》、《素女經》、《黃帝內經》中都有提及到相術這個詞,現在也有很多例如「相由心生」「字如其人」這樣的說法,那真的可以從一個人的長相判斷一個人的身份乃至命運嗎?從心理學角度上來說,一個人的面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可以看到一個人的職業與生活狀態,甚至你的生活質量,因為面相學反應是由內到外的體現,這就是面相學帶給我們最大的啟示。
  • 心理學:讀心術,嘴角的6個小動作出賣你的秘密
    嘴除了是有聲語言的重要發聲器官,同時也是無聲語言的重要」集散地「,今天我們了解一下如何通過嘴角微不可察的小動作,解釋人心中的秘密。1,咬嘴唇,通常被視為緩解壓力的方式,心理學家也認為其能幫助人們平復心情。比如,當人內心憤怒或怨恨又無發洩渠道時,會以此動作表達內心的不滿和緊張。
  • 從心理學上教你如何通過細節看出一個人的真實性格,很準的哦!
    人們越來越會偽裝自己了,但是,一個人的真實性格還是可以通過細節被看出來的。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變得善於偽裝自己,不會把自己真實的一面展現給所有的人,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但是同時也給別個了解自己帶來了很多阻礙,導致無法深交。其實,一個人就算表現得再好,也會通過一些不經意間的世界暴露真實的自我,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 心理學中罪犯臉的幾大特徵:其實面相已經暴露了一個人的好壞
    就現在而言,人們認為一個人犯罪,決定他實行違法犯罪行為的不僅僅是他的生理構造的影響,還有心理以及社會對他個人的影響。這讓我想起了一部很出名的美劇《犯罪心理》第二季中Jason Gideon分析Frank說的話:考慮決定行為的三個因素,生理、心理、社會。首先,生理,基因賦予他病態體制,而加上第二個因素,心理,無疑是個變態,那是他感受環境的過濾器。最終,社會,生活經歷。
  • 心理學:如何判斷一個人的性格?試試觀察這7種坐姿,很準!
    因此,我們可以從人們的外在行為來對他們做出一般性和基本的判斷,心理學角度分析,判斷一個人的性格,可以試試去觀察這7種坐姿,很準!當他們一個人的時候,他們往往有點內向。他們喜歡思考和反省自己。但當他們和身邊的人相處時,也會積極參與到關係建設中。這也反映了經常採用這種坐姿的人更傾向於內向的性格,也就是說,他們更體貼,更感性,對他們來說更細膩。和他們相處的時候,對細節的控制,更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 心理學:看明白一個人,這三點就夠了
    心理學不是讀心術,我們無法用心理學的理論來當場「透視」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但卻可以用心理學的知識分析一個人行為背後的心理活動。今天我們就用心理學的知識結合個體的行為分析怎麼樣更好的認識一個人,怎麼樣看明白一個人,只有「讀懂」、認識、了解對方,我們才能更好的與其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