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哪些人心甘情願的從事低賤工作,印度貴族與歐洲人有什麼關係

2020-12-05 史料不輯

上學時特別喜歡看印度的歌舞電影,當時天真的認為印度人都長得和電影裡一樣美,後來接觸印度越來越多,才知道原來印度顏值高的人就那麼一小撮。

寶萊塢的電影明星大部分都印度雅利安人種,他們與歐洲的雅利安人種有著共同的祖先。因樣貌與歐洲人已有了區別,所以他們被稱為印度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是很多民族的祖先,公元前2500年,一部分人雅利安人越過興都庫什和喀喇崑崙山脈,進入伊朗高原和印度大陸。

雅利安人是好鬥的遊牧民族,他們進入印度後與當地的達羅毗荼人發生激烈衝突。達羅毗荼人一部分淪為雅利安人的奴隸,一部分人被迫向南遷徙。

雅利安人成了恆河流域的新主人,他們身材高大、膚色白皙,自認是高尚的民族。被徵服的達羅毗荼人膚色為深褐色,因此膚色就成為區別高低貴賤的重要標誌。

當時的印度社會,按照膚色的不同分成兩個階層,可隨著後來種族間的不斷通婚,雅利安人的膚色開始不斷加深,也就再也無法通過膚色來做區分。

不過隨著社會分工不斷明顯化,印度人開始以職業劃分階層,於是就出現了「種姓制度」。

第一等級是婆羅門,他們掌管宗教;第二等級剎帝利掌管國家機器;第三等級是吠舍,即普通的雅利安人,沒有任何政治特權,負責供養前面兩個階層。第四等是首陀羅,被徵服的印度土著,是前面三個等級的奴僕。

印度的種姓制度一開始並不是很嚴格,不同種姓之間可以隨意變動。後來種姓制度變得越來越複雜,種姓之間的隔離和歧視也變得越來越觸目驚心。

在政教合一的國家中,高種姓壓迫低種姓是宗教生活的一部分,也被視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婆羅門殺死一個首陀羅就像弄死一條狗一樣輕鬆。

印度獲得獨立後,雖然從法律層面廢除了種姓制度,但實行了幾千年的等級制度早已深入印度人心靈,不是說廢除就能廢除的。

種姓制度原本就與職業相關,至今仍影響著印度人的擇業觀念。在印度接受高等教育的門檻不是很高,但是絕大多數低種姓學生讀幾年書就不讀了。

低種姓的人認為沒必要讀這麼多書,做好高種姓人認為低賤的工作就好了。高種姓的人寧願餓死也不會去做清潔工、理髮師等職業。

印度很多大學只招收本種姓的學生,即便是招收低種姓學生的學校,很多專業也被高種姓老師和學生把持著。婆羅門把持著政治學和哲學專業,中種姓把持著工商管理和英語等專業。

儘管印度對種姓制度做出了種種限制,低種姓人也獲得了很多自由,但結果並不十分樂觀。

低種姓人就很難進入寶萊塢拍電影,這種名利雙收的職業永遠屬於那些身材高大的雅利安後裔。

相關焦點

  • 印度最高種姓「婆羅門」有多牛?天生就是貴族命,還有一項特權
    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印度的總理如果在大街上遇到了一個比他「高種姓」的人,需要讓路嗎?且不論問題的真實答案是什麼,我們知道印度總理莫迪是印度聯邦政府首腦,實際權力甚至要大於印度的總統,是印度政府的一號人物。這樣的人物竟然會被認為要給更高「種姓」的人讓路,可見種姓制度對印度影響之深遠。
  • 印度尼西亞與印度有什麼關係?
    有個關於印度的笑話,說有印度人認為印度的地盤西到巴基斯坦、東到紐幾內亞島(也稱伊裡安島)。巴基斯坦曾是英屬印度的一部分,這一點還能說得通。紐幾內亞島分屬於東南亞國家印度尼西亞和大洋洲國家巴布亞紐幾內亞,與印度沒什麼關係。
  • 在「等級森嚴」的印度,低種姓在遭受侵犯時敢於頂撞高種姓嗎?
    提起印度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它也保留下了很多特有的文化。其中就包括種姓文化,印度是一個種姓制國家,不同的種姓之間有著嚴格的等級劃分。高種姓生而富貴,有著極高的社會地位,同時也佔有著大量的社會財富。
  • 印度最高種姓「婆羅門」有多牛?天生就是貴族命,並享受永久特權
    在等級分化嚴重的古代,階級決定一切,貴族和平民的差距是天上和地下,貴族還有專門保護特權的條文規定。在秦末時期,陳勝吳廣在起義的時候曾用「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來號召大家起義來表達對秦王朝的不滿。然而,這句話若放在印度,那可就不管用了。在印度的「王侯將相」從出生便以註定。
  • 崇尚種姓平等的阿米爾·汗,竟是印度真正的貴族階級
    阿米爾·汗很多人都以為阿米爾·汗是因為自身是下等種姓所以才反對種姓制度,但其實他是印度真正的貴族階級種姓。公元前 20 世紀,一部分雅利安人越過帕米爾高原來到了印度,和當地土著進行了長期的鬥爭,並最終徵服了他們,成為印度的主人。今天的印度,雅利安人仍然佔據著社會的上層,並控制著印度的諸多財富。種姓制度也就由此誕生了,它區分了這些外來人和印度土著,並逐步固定化。雅利安人的宗教早期是吠陀教,後來發展成婆羅門教,直到今天的印度教。
  • 印度種姓制度的歷史,比佛教都悠久?是什麼力量讓佛教在印度消失
    【印度種姓制度的歷史,比佛教都悠久?是什麼力量讓佛教在印度消失】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是在中外的史籍中所說的印度,並非指今天的印度,而是泛指南亞次大陸。它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和斯裡蘭卡諸國。古印度文明,首先發生在今天之巴基斯坦。早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這裡就進入銅石並用時代。
  • 印度棉布的獨特性有哪些?它靠什麼在棉的發展史上佔據著重要地位
    引言現代早期的印度,成為棉紡織生產和貿易的主要地區,但對其他棉紡織生產地而言,在效率和獨特性方面,印度並不是楷模。那麼問題依然存在:印度棉布究竟有什麼特別呢?它們為什麼在全球市場如此暢銷呢?我推測,原因在於後期加工的工藝而不在於生產和原材料成本。棉紡織品很容易通過印花、染色或著色等方法進行美化。
  • 除了英國,還有哪些國家在印度有殖民地?其實葡、法、荷、丹都有
    但是還有一個知識就少有人知了:其實印度並不是全境都在英國人手裡,葡萄牙人也在印度有地盤。這是咋回事?葡萄牙人的目的是啥呢?開闢航路,因為當時印度至歐洲的傳統陸上香料貿易路線被奧斯曼帝國所中斷,所以葡萄牙人只能從海上想新辦法,他們希望在印度建立一個殖民地,並以此壟斷印度至歐洲的海上香料貿易。這是歐洲殖民印度的先鋒。瓦斯科達伽馬開闢了第一條由歐洲通往印度的航線,這使得葡萄牙人獲取了大量的貿易利益。
  • 世界是平的:講述的是一個美國人在印度的故事!
    電話收單業務主管陶德驚聞公司要將電話收單外包,相同的工作交由印度職員完成。陶德被公司派往印度培訓當地接班人。剛下飛機,陶德便目睹印度邋遢又充滿活力的異域特色,前來接站的接班人普洛的名片上赫然寫著"未來經理"。陶德入住一家私人旅館,同時經過戰場般的荷麗節洗禮,得以更加親近印度文化。另一方面,陶德為提高工作效率在培訓之外適度獎勵,收效明顯。
  • 印度婆羅門究竟多厲害,天生貴族還享有特權,就差當「菩薩」供了
    印度的種姓制度人盡皆知,即使發展到了現代卻仍然存在,雖然法律上沒有已經廢除,但是種姓制度在印度流傳千年,早就根深蒂固,就算沒有法律也依然會遵守,尤其是在印度的農村,種姓制度更是等級森嚴,低等種姓和高等種姓相差很大。
  • 印度驚現「猴頭美女」,被尊為「聖女」,還嫁給了婆羅門貴族
    不二姑娘 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神奇的國度,它的神奇體現在各個方面。例如,印度人把牛當作神的象徵,還稱呼它們為印度神牛。印度還有許多奇葩的傳統制度和習俗,例如當地嚴格的種姓制度和奇葩的婚嫁習俗等等。 印度人總是把那些天生長相奇特的人尊稱為神。
  • 大使三人談(三):中印對比,印度有哪些優勢?
    有報導稱,IMF預測2016年印度GDP增速將超中國;而在與美國、俄羅斯、日本、歐洲等國外交上,印度也以「平衡外交」獲各方好感,儼然成了「世界的寵兒」。那麼,印度與各大國的關係究竟如何?中國和印度有哪些矛盾?中國應向印度學習什麼?中印關係的未來如何?為此,環球網評論頻道特邀請到三位前資深外交官,進行深入探討,為我們了解「一個真實的印度」提供途徑。座談會系列文章分四期推出,敬請關注!
  • 世界史:印度的社會與世界觀,那教與佛教的共同點,印度文明形成
    戒規是自願和非正式的,和尚們定期聚會,互相開導,此時,犯有過失的人理應當眾坦白其錯誤。早期佛教寺院在制定教規和管理制度時可能效仿了早期的貴族共和宗族。寺院沒有固定的權力等級,由全體僧眾參加的大會做出決定,經過某種非正式的選舉,一些人被推舉擔任某項職務。
  • 印度的種姓制度下,中國人去印度旅遊,屬於哪個級別?
    印度和中國一樣都是四大文明古國,而在印度有一種十分「可怕」的制度,便是種姓制度。雖然種姓制度在印度、孟加拉國、斯裡蘭卡等國都是普遍存在的一種以血統論為基礎的社會體系,但是這種現象在印度尤為嚴重。那麼在如此等級森嚴的種姓下,如果中國人去印度旅遊,屬於哪個級別?
  • 歐洲的牛跟我國的豬有什麼關係?
    這是什麼梗?豬跟牛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還跟遠在對岸的歐洲又有什麼地方關係呢?那為什麼歐美人一牛肉為主餐食?你真的覺得中國人最喜歡吃豬肉嗎?其實我們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吃牛肉,但是並不是普遍,因為在古代牛一直是勞動生產力,是一種很重要的生產資源,當時的朝廷還會專門禁止無辜殺牛吃肉還鼓勵養牛的農戶。
  • 印度也曾有過女性統治者?這位女蘇丹的故事真的讓人驚訝
    大家都知道,印度這個國家,女性權利基本上是屬於世界上倒數的,女性沒有自己的獨立和自由,但是應該很多人應該不知道,在以婦女權利不平等而臭名昭著的伊斯蘭教中,歷史宣稱拉齊亞·蘇丹是全世界伊斯蘭文明史上為數不多的女性統治者之一。
  • 印度「猴頭美女」走紅!被尊為「聖女」,還嫁給最高種姓婆羅門貴族
    在這個看臉的年代,人們對美的追求都是相同的,而且雖然每個國家的美女長相各有不同,但是大家對美女的審美都差不多。但是有一個國家卻是個例外,那就是印度,印度有一位長相奇醜的女子,但是卻被人尊稱為「聖女」,最後還嫁給最高種姓婆羅門貴族。
  • 人類學家項飆:印度IT人的「移民中介」
    在獵身中,工人們與他們的真正僱主不發生任何直接的法律關係,從而僱主隨時可以剪裁他們;如果僱主不再需要這些工人,勞力行可以將他們派給另一個客戶,或者讓他們『坐冷板凳』,即等待下一個職位。在不同的地區和不同國家的勞力行之間會互通有無,如果你有工人而我有項目,他們就採取聯合行動,隨時將IT工人送往有需求的地方。」
  • 在印度,如果高種姓的人打死低種姓的人,結果會怎麼樣?
    在印度,有一個獨特的社會現象,即種姓制度。這種制度起源於印度教的等級制度,距今已有3200多年歷史,印度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劃分為高種姓、低種姓者和賤民。由於這種不公平的宗教制度,嚴重阻礙了印度的發展和進步,所以早在1947年,印度政府就從法律層面上廢除了種姓制度。
  • Nature重磅病毒遺傳滅絕的尼安德特人,印度和歐洲人風險高
    >(Homo neanderthalensis),是一種20萬年前活躍在歐洲地區的古人類,他們從12萬年前開始統治著整個歐洲、亞洲西部以及非洲北部,但令人驚訝的是,大約在3.5萬年前,尼安德特人的生活範圍卻開始快速縮小,最終在約3萬年前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