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中國化學會公布了「2015-2018年度中國化學會先進工作者」榮譽名單,榜單中雲集了2位來自清華大學、6位來自北京大學和17位來自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的知名學者。另外,國家納米中心副主任唐智勇研究員也入選榮譽榜,後者也正是學會此前剛剛公布的擬推選2019年兩院院士候選人之一。
「2015-2018年度中國化學會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旨在表彰先進,充分發揮先進模範的表率作用,進一步調動廣大中國化學會工作者的熱情和積極性,倡導公益服務精神,推動學會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名單詳情匯總如下:
姓名 | 單位 |
布 多 | 西藏大學 |
陳建中 | 福州大學 |
陳 鵬 | 北京大學 |
陳鵬磊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程津培 | 清華大學 |
戴東旭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丁有錢 |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放射化學研究所 |
董建華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
段連運 | 北京大學 |
方 堃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郭寅龍 |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
何鳴元 | 華東師範大學 |
黃尚順 | 廣西化工研究院 |
姜 標 |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
李 科 | 軍事科學院防化研究院 |
李象遠 | 四川大學 |
李曉霞 |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
李玉林 | 江西省化學化工學會 |
李志波 | 青島科技大學 |
林昌健 | 廈門大學 |
劉寶勝 | 山東化學化工學會 |
劉虎威 | 北京大學 |
劉雲圻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劉正平 | 北京師範大學 |
呂世權 |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
馬建平 | 江蘇省化學化工學會 |
倪 剛 | 寧夏大學 |
渠桂榮 | 河南師範大學 |
宋義虎 | 浙江大學 |
孫根班 | 北京師範大學 |
孫為銀 | 南京大學 |
唐智勇 |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
田偉生 |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
佟振合 |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
王旭紅 | 黑龍江省科學院石油化學研究院 |
王彥廣 | 浙江大學 |
吳 彪 | 西北大學 |
吳菁京 |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吳 凱 | 北京大學 |
夏春谷 |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
夏永姚 | 復旦大學 |
閆文付 | 吉林大學 |
楊文勝 | 吉林大學 |
楊秀榮 |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
楊振忠 | 清華大學 |
楊忠志 | 遼寧師範大學 |
袁 明 | 華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張建玲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張俐娜 | 武漢大學 |
張 勇 | 山西大學 |
趙新生 | 北京大學 |
趙玉芬 | 寧波大學 |
鄭健禺 | 南開大學 |
周 峰 |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
周其鳳 | 北京大學 |
周其林 | 南開大學 |
周 冉 | 安徽大學 |
周 園 | 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 |
朱道本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朱建國 | 貴州省化學化工學會 |
下附上國家納米中心副主任唐智勇研究員簡介:
教育背景:
1993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環境科學系
1996年在武漢大學環境科學系獲理學碩士學位
2000年在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
工作履歷:
2000-2001年,2001-2006年分別在瑞士蘇黎世聯邦高等工業學院Prins教授研究小組和美國密西根大學Kotov教授研究小組從事納米材料的研究工作
2006年11月回國加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入選科學院「百人計劃」。 並任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納米材料研究室主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
2018年5月,任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副主任(任職時間從2017年6月起計算)
研究領域:
納米功能材料在環境和能源領域的應用
研究概況:
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於功能納米材料的可控制備、性能調控及其實際應用。提出了利用單個無機納米粒子內在的物理化學性質,自組裝構築結構可控納米粒子集合體的理論。先後系統地構建了具有良好電學、光學活性和機械性能的零維納米粒子、一維納米鏈和納米線、二維納米片、三維有序納米結構及多維度納米粒子超結構組裝體,為無機納米粒子自組裝的研究工作及將來納米粒子器件的實際應用提供了依據與理論基礎,並在環境防護和能源有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很有科學價值和應用前景的成果。
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際著名期刊發表相關研究論文102篇,其中在影響因子大於8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9篇,獲得美國專利授權1項(US 7438953 B2),申請中國專利6項,協助完成英文專著2部。截至2012年3月,其研究論文共被引用3700多次,第一作者論文單篇最高他引超過1000次。6篇研究論文入選ISI統計的「過去十年高引頻論文」。按照國際評估統計,其研究論文的H-Index為27。
延伸閱讀:中國化學會發布擬推選2019年兩院院士候選人名單:清華大學張新榮等入選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