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的崛起:是社會變革和舊秩序解體的產物,思想碰撞出的智慧之火

2020-12-02 百家號

「道術將為天下裂」,這是一個輝煌的開始,而不是往昔悲哀的結局,正是有了這樣的開端,才形成了爭鳴的焰火。百家爭鳴既是各個學派之間的交鋒與激蕩,又是學派巨子對諸侯的遊說,這是學以致用的實踐。《漢書藝文志》說:「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皆起於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術,蜂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之馳說,取合諸侯。」士作為文化的載體,成了爭鳴的主體,於是與以「辯」幹世主、行己道為特色的戰國政治生活背景相適應,論辯和遊說成了爭鳴的重要主題,各家各派競相展顏。西漢初的司馬談把諸子百家概括為陰陽、儒、墨、名、法、道六家,西漢末年的劉韻則把其概括為包括農、縱橫、雜、小說在內的十家,而在這十家中,最重要最突出的莫過於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了。

士的崛起是春秋戰國之際的顯著變化。這一階層在中國古代首個「禮崩樂壞」的時代留下了活躍的思想和忙碌的身姿。他們從巫士手中接過了原本壟斷的教育指揮棒。不遺餘力地宣傳自己的思想和主張,時刻不忘地思考社會變遷,他們疲於奔命地在各國之間穿梭,有著強烈的參政意識和入世情節……春秋戰國時期,士已經成為社會的重要力量。他們通過自己的方式影響著國君的決策和社會傾向,又在社會的另眼看待中實現了自信心的高漲和活躍,於是士作為政治智囊、軍事參謀、外交使節和思想精英,連同他們的思想和影響,都光輝體面地被載入了歷史。

士的說法很早就有了。據《尚書堯典》記載,在舜的時代主管刑罰的皋陶就曾經被任命為「士」。從傳統觀念來看,春秋以前的士是同宗法,等級制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左傳》桓公二年晉大夫師服說:「吾聞國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國諸侯立家,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由隸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股。」商和西周早期的「士」屬於統治階級,雖然只是宗法等級制中的低級貴族,但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據古代文獻所載,人們習慣上將這一時期的宗法等級社會結構排列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可見士是位於卿大夫與庶人之間,有一定食田,有一定庶民為他們服務的低級統治階層,他們只能依附於卿大夫而存在。但是,在春秋中晚期,禮崩樂壞,原有的森嚴的等級制度被摧毀,隨之而來的諸侯爭霸對人才的需要又為士階層施展才學提供了廣闊的天地。這樣,歷史的轉變為「士」擺脫對卿大夫的依附而獲得獨立和生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

士的崛起,原因是多方面的。生產力的發展是無論何時都不能忽略的因素。鐵器的發明和使用為社會創造了更多的財富,經濟因素加速了社會變革和舊秩序解體,也就促進了不同階層間的流動,體現在士的來源上就是一部分貴族,主要是卿大夫,身份下跌,降為士。前一階層地位的下降,如葛兆光在《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裡所說的「造成了春秋時代思想與知識權力的下移「。同時為士的另一個來源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來源就是大量身份卑微但是受過教育,或謀略或勇武的人地位上升為士。他們形成了一個不擁有政治權力卻擁有文化權力的知識人階層。《呂氏春秋博志》記載了這樣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寧越,中牟之部人也。苦耕稼之勞,謂其友日何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學,學三十歲則可以達矣。寧越曰:請以十五歲。人將休,吾將不敢休。人將臥,吾將不敢臥,十五歲而周威公師之。」如果說孔子時代的士還只能要麼為純粹的理想徒勞奔波,要麼是卿大夫的家臣的話,那麼戰國時期的士則要風光得多——一方面「合則留,不合則去「的原則體現了他們的自由和隨意。另一方面對士的禮遇也已經成為社會的共識,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它還被與「一國之君至少要禮賢下士才能治國」聯繫在一起。

社會財富的增加使得大批士「不耕而食」成為可能,尤其是在他們發現這一點並不難實現以後,影響到整個社會的利慾心的膨脹,這不僅使諸侯國君踐踏禮俗,就是小民也在欲動伺機追求自己的人生夢想。當上古原始的宗法制度受到嚴峻挑戰、原本平靜的生活變得騷亂的時候,正是這些有識之士首先看到了社會變革的曙光。於是他們憑藉心智和口舌,開始重新尋找生活出路和進行人生價值定位。他們的自我覺醒的實踐以及由此而帶來的自信的結果,使他們越來越活躍。此時,作為文化知識的掌握者,他們依靠知識和技能立足於社會。

春秋戰國之際,依靠文化知識而獲取取業的新興士人以孔、墨兩家弟子最為典型。《呂氏春秋尊師》記載「子張,魯之鄙家也:顏涿聚,梁父之大盜也,學於孔子段幹木,晉國之大駔也,學於子夏,高何、縣子石,齊國之暴者也,指於鄉曲,學於墨子;索盧參,東方之巨狡也,學於禽滑黎。此六人者刑戮死呼之人也。今非徒免於刑死辱也,由此為天下名士顯人以終其壽,王公大人從而禮之。此得之於學也。」而戰國前期,以寧越為代表的「中牟之民,棄田圃而隨文學者邑之半」的情形,更說明庶人為學改變身份上升為士人已經成為一種社會風氣。

同時,這些有知識,思想和謀略的人用自身的行動突顯了自身的價值。他們能對時勢作出較為準確的判斷,能為國君霸業提供更多獲勝的籌碼,因此他們贏得了最高統治者的信任和重用,從而在當時的政治和軍事鬥爭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且,那些有宏圖之心的國君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就必須招攬人オ,這也為士的崛起開辭了市場。顧炎武在《日知錄士何事》中說:「士、農、工、商,謂之四民,其說始於《管子》。三代之時,民之秀者乃收之鄉序。升之司徒而謂之士…春秋以後,遊士日多。《齊語》言桓公為遊士八十人,奉以車馬衣表,多其資幣,使週遊四方,以號召天下之賢士,而戰國之君遂以士為輕重。文者為儒,武者為俠。」士的崛起,是社會變革和舊秩序解體的產物,它反過來又進一步對舊有的宗法制社會模式形成強烈的衝擊。正是由於士階層的崛起和由之而來的思想的碰撞,才碰撞出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的智慧之火,並使其成為代代相傳的中華文化因子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春秋戰國時期的「士」階層來源於哪裡?又是怎樣影響社會變局的?
    在社會大變局中,士對社會影響是多方面的,在文化上,士承載道統,著書立說,是文化學術的主要傳承人,是學術繁榮的主要推動者,在社會實踐上,士是各諸侯國爭取的主要對象,深刻的影響了諸侯國的興衰成敗。士的主要資本就是其知識資本,不仕則收聚門徒,講文論道,出仕則為國君建言獻策,富國強兵。
  • 在「士」氣高漲的戰國時代,怎樣才能擁有發光發亮的人生呢?
    01得士則昌,失士則亡位列戰國四公子之首的信陵君魏無忌,為了得到侯嬴這個民士,為他擺酒設宴並親自駕車接送,還在街市上久久等待侯嬴和他的屠夫朋友聊天在趙國居住期間,絲毫不在意毛公和薛公賭徒和酒家身份,日日拜訪,趙國平原君的大半民士都被他感動而去依附於他。最鼎盛時,他的門客達到了3000人,聲威天下,所以能在秦軍進攻魏國時號召起五國力量,合縱抗秦,可謂是「得士則昌,失士則亡」。為何在當時擁有大量的民士即代表著強大的政治勢力呢?這是因為戰國時期,士人階層的崛起。
  • 一次思想的碰撞 一場情感的升華
    記者來到這個詩歌論壇,聆聽詩人們對華文詩歌思想、體會和感受。由於篇幅有限,現記錄幾位詩人的演講以饗讀者。    新詩是「詩體大解放」的產物,從「詩體解放」到「詩體重建」本是合乎邏輯的發展。有人說,詩體重建就是要把放大了的腳重新包裹成小腳,這是在用「傳統詩詞」偷換「新詩詩體」在第一個百年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詩體重建上兩個向度的努力:自由體新詩和格律體新詩。
  • 以思想碰撞夯實理想信念之基
    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樹立取決於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性認知和情感認同,取決於對一個個具體思想問題和現實問題的解決。黨校的理想信念教育,應著眼於思想建黨,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武器,以解決黨員幹部思想困惑問題為目標,通過思想互動、觀點碰撞,激濁揚清,破解理想信念教育難題,夯實理想信念之基。  堅持問題導向,從關鍵環節發力  盯住「學懂信用」,找準思想教育方向。
  • 青年歷史學者與變革時代的碰撞|新史記
    倘若說歷史意味著年深日久的智慧與經驗的總和,那麼這些智慧和經驗也理應盛在一副配得上它們的滄桑皮囊裡才對。國內外最新的學術期刊雜誌都會以最快的速度上線,絕大多數都提供檢索和全文閱讀。新的技術、新的資訊、新的觀點,把握這股時代新風的歷史學者,自然也是一群更具新近眼光和思想的青年歷史學人。這一批在變革新風的鼓蕩中成長起來的青年歷史學者,絕大多數是八零一代。
  • 同樣拍猴子,國產西遊系列何時能拍出不輸《猩球崛起》的大片?
    三部電影以凱撒為核心主角,這位最初的智慧猿類,從自我覺醒,到領導猿族崛起,為猩球奠基,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當影片結局,凱撒的身軀轟然倒下,相信完整看過系列的觀眾,都無不為之傷感。而儘管這個系列在國內人氣不算火熱,但有些東西卻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 向新而變,鳳凰涅槃——淄博2020一年的「變革之力」
    在宏闊的中國背景上,這個起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在城市的家園視線裡,這個起點是淄博鳳凰涅槃、加速崛起的關鍵一年。一年裡,這座城市留下了那麼多極富意義的厚重印記。通過貝殼聽到的那波瀾壯闊的聲音,正是淄博鳳凰涅槃、加速崛起堅強腳步的迴響。淄博這一年·變革之力從文旅品牌新內涵到淄博各領域的向新而變
  • 蘇軾《定風波》,折射出哪些思想和社會現象?受佛教思想影響
    導語:蘇軾《定風波》,折射出哪些思想和社會現象?真的是表達樂觀曠達的心態嗎?受佛教思想影響蘇軾在古代歷史的文壇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這個人在他的作品當中所表達出來的精神也是許多的後來人所追求的。或許正因如此,蘇軾才成為了很多人的精神寄託,而我們今天要講到的這首詞也是蘇軾樂觀曠達的心態的一種體現,但是這首詞所反映出來的就不僅是蘇軾的這種心態,反應出來的更是當時那個歷史社會的複雜文化,那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蘇軾的《定風波》到底折射出了哪些思想以及衍射出了當時哪些社會現象?
  • 碰撞思想把脈支招高潮迭起
    閆鴻 攝黎曉剛 攝集聚智慧,碰撞思想。7月23日,第五屆綠色發展論壇舉辦,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青海大學校長王光謙現場發表主旨演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級科學顧問杜祥琬,歐洲科學院院士、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首席科學家李召良線上發表主旨演講,為西寧綠色發展出謀劃策、把脈支招,會場氣氛熱烈,高潮迭起。
  • 從「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解讀老子的思想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這一句出自《道德經》的道經部分。在這一章裡,全篇共26個字:「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大道被放棄了,出現了所謂的仁義;聰明的智慧出現了,與之相對的虛偽狡詐也隨之出現;家庭關係不和睦了,才能彰顯出父慈子孝的重要;國家動蕩不安了,這才出現了所謂的忠臣。」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個相互辯證的問題,這些問題之間不僅有對立的矛盾,同時也存在統一的關係。
  • 佛教的和諧思想及其服務於和諧社會的途徑
    中國佛教在注重內修、奉獻社會的過程中顯示出了巨大的智慧資源和創新精神,契理契機的以佛教的和諧理念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服務,佛教界必將大有可為,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佛教的和諧思想1、佛教典籍中的和諧思想。和諧的理念是佛教理論的組成部分,佛典中蘊含著豐富的和諧思想。
  • 蝸牛攜手福克斯 《猩球崛起》同名AR手遊公布
    當然,讓廣大影迷、玩家感到興奮的不止是電影預告片的公布,蝸牛數字也在近日宣布攜手20世紀福克斯,預計在電影上映同期推出AR手遊《猩球崛起》。   在《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的最新預告片中,猩猩領袖凱撒霸氣依舊,但是在這場「終極之戰」中,似乎也是被虐得最狠的一次,人類和「猩猩們」之間的所謂和平在最終章裡也被完全破壞,取而代之得是殘酷的戰爭。
  • 趙宇亮院士:讓新思想與新方法碰撞出科研的未來之光
    當報告廳裡掌聲響起,臺下的同學們以笑容回應趙宇亮院士:絕不止於此,還有創新的學術思想,與對其堅持下去的勇氣與智慧。  10月26日,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納米科學與技術學院的一場科學前沿講座在主持人介紹詞中開啟。趙宇亮院士在臺側站得筆直,看著臺下面露期待的同學們,臉上泛起微笑。
  • 評《猩球崛起2》:狹隘的族群認同引深思
    原標題:猩猩之火,何以燎原   【看電影·《猩球崛起2:黎明之戰》】   現實的心理基礎就是這樣的,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狹隘的族群認同思想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此詰問一出,主張與猿類和平共處的人們登時啞口無言——雖然有點「政治不正確」,但現實的心理基礎就是這樣的,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狹隘的族群認同思想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不過在科幻小說史上,設想動物突然進化成智慧生命並反噬人類的反烏託邦故事,《人猿星球》並非始作俑者。
  • 音樂之眼,智慧之門
    透過音樂之眼,領會什麼?   義大利指揮家克勞迪奧·阿巴多認為指揮藝術在於準確把握作曲家創作的初衷,為此他會找到一切與之相關的資料了解樂曲的時代和作曲家的心理背景,通過他的指揮,樂隊向聽眾傳達遠至數百年前的社會風貌和思潮。
  •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重點選擇題答案與解釋
    B 改革是第二次革命,這是從引起社會變化的廣度和深度,從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引起社會生活各方面的變化、促進社會進步來說的,意思是改革的作用和意義不亞於革命。但改革實際上是為了解決社會的基本矛盾、推動社會發展。從改革的對象、目的、功能、主體和領導力量,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  4.D 「發展才是硬道理」是鄧小平理論中一個帶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科學命題,所以A項與題幹無關。
  • 儒道兩家的政治觀點、思想方法之比較
    一、 就源流而論,儒道兩家皆承自吾國歷史傳統之學術與智慧,但道家思想中經隱者之一變,而為退避恬淡;儒家自孔子問禮之後,始終承繼正統文化而發揚之,故主維持舊制度、禮儀,並認倫理道德為修身治國之圭臬。孔子主張「正身」,他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 《大唐》神裝譜之丹士三花聚頂
    《大唐》世界中丹士職業五修一套裝,名曰「三花聚頂」。傳說,整套「三花聚頂」裝備後,不僅能使職業威力成倍提升,更能在潛移默化間打通主人渾身經絡,修成至高上乘的內丹功法。丹士職業是求以爐鼎煉神藥、以人體結丹道,而「三花聚頂」恰能助主人成就丹道,如此合稱的裝備,它的價值已經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了。
  • 《上帝之火:普羅米修斯的崛起》試玩評測[多圖]
    動作遊戲《上帝之火:普羅米修斯的崛起》(godfire,後簡稱GF)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一直在放出各種各樣的預告、壁紙、截圖,從這些先行者帶回來的信息中看,這部以希臘神話中盜火天神普羅米修斯為主角的遊戲完全配得起玩家們的期待:絢麗的畫面、帥氣的動作元素、滿是魄力的鏡頭表現感和史詩感,與同是以神話為背景的超級動作遊戲系列《戰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江西的生態足跡》:傳遞綠色崛起的"江西智慧"
    然而,讀完此書我卻驚嘆,作品在展現出跨越時空的歷史真實,客觀敘寫中呈現出的強烈感染力,帶給讀者的心靈震撼,是直達心靈最深處的。更為重要的是,讀者深受感染的同時,始終又伴隨著理性的啟示和科學的教益。    僅以上卷為例。首篇「創傷難忘」和第二篇「抉擇之痛」,猶如歷史時空下山河大地鏡頭的無聲組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