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說家東野圭吾2015年出版的小說《拉普拉斯的魔女》中塑造了一個變態的父親形象。
甘粕才生是一名電影導演,他才華橫溢,獲獎很多,正在事業如日中天時遭受人生重大打擊。
他的女兒在家中用硫化氫自殺,結果連累家中妻子也一起中毒,兒子甘粕謙人成為植物人。
甘粕才生用博客記錄下來自己一家是如何夫妻恩愛,父慈子孝,深深懺悔自己因忙於工作而沒有好好盡到丈夫和父親的責任。
成為植物人的謙人在腦外科專家羽原全太朗的治療下奇蹟般地恢復著,可是恢復中的他失憶了,完全記不清自己以前的生活,包括自己的名字和父親甘粕才生的名字。
甘粕才生經歷了妻女死亡,兒子成為植物人恢復後卻又失憶的打擊後,結束了博客連載去遠遊,一走就是多年,沒有音信。
幾年之後在兩處溫泉均發生了遊人硫化氫中毒事件,警察和專家都介入了,可是怎麼調查結論都是:不可能是人為的。
甘粕謙人在調查中逐漸浮出水面,原來他因為動手術,腦部植入了東西,從而變成了「拉普拉斯的惡魔」。
拉普拉斯是法國概率論學家,他在1814年提出一種科學設想——假設有智者能夠了解這個世上所有原子的目前位置和運動量,他就可以運用物理學,計算出這些原子隨時間發生的變化,進而完全預知未來的狀態。
甘粕謙人就擁有了這種超能力,他預測了溫泉區某個地方在某個時間硫化氫濃度會最高,所以先後把兩個人引導到那裡,使其中毒身亡。
接下來甘粕謙人把目標對準了自己的父親……原來在八年前,是他的父親一手策劃了硫化氫中毒案,故意要毒死甘粕謙人以及他的母親和姐姐。
知道真相的謙人忍受著巨大痛苦,假裝失憶,騙過了父親從而活了下來,八年後找機會復仇。
甘粕才生怎麼如此狠毒,忍心向自己的妻子兒女下毒手?閱讀東野圭吾的《拉普拉斯的魔女》這部小說,總讓好風想起上世紀二十年代的一部話劇——曹禺的《雷雨》。甘粕才生與《雷雨》中的周樸園神似,他們都患有父性欠缺症。
什麼是父性欠缺症?
先從老鼠說起吧。
實驗表明:沒有交配過的雄鼠會攻擊和它關在一起的剛出生的幼鼠,因為剛出生的幼鼠會發出費洛蒙,這種費洛蒙會刺激雄鼠的鋤鼻神經迴路的部分,進而誘發雄鼠的攻擊行為。
但是,當雄鼠有了交配的經驗,和懷孕中的雌鼠同居後,感應費洛蒙的器官可以抑制信息傳達,所以不會對幼鼠採取攻擊行動,反而會有為幼鼠保暖、舔幼鼠身體的養育行動。
父親為了保護孩子所採取的養育行為,是所有哺乳動物的共同習性,目的在於有效地留下自己的基因。
這一點上,無論老鼠和人類都一樣,通常人類不會像老鼠一樣,對新生兒採取攻擊行動,行為也不會單純受到費洛蒙的影響,但是,就像老鼠一樣,人類的養育行為,男性的父性行為也是遺傳上的程序,為了方便起見,將這種程序稱為父愛。
父愛也是產生於大腦的,一般人除了對嬰兒,看到小貓、小狗或是小企鵝,都會覺得可愛。人們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感覺,會刺激大腦的那一個部分,我們稱之為父性模式,在想要保護弱者時,就可以發現父性模式,可是有些人這一部分怎麼刺激都無動於衷,所以稱為患了「父性欠缺症」。
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小說《拉普拉斯的魔女》中的甘粕才生和中國現代話劇《雷雨》中的周樸園都患有「父性欠缺症」。他們的相似點如下:
①對愛人和孩子百般挑剔,痛下殺手。
甘粕才生學生時代堪稱完美,智商高,顏值也不差,多才多藝,還在電影領域有突出才能。他交了無數女朋友,最後都因為對方不是他理想中的完美女性而分手。
最後他與一個各方面都不突出的小演員結了婚,因為這個女子家裡有一些資產。
一個女兒,一個兒子相繼出生,妻子照顧孩子,忙於家務。甘粕才生幾乎對家人不聞不問,只是在需要他們作秀時,才強迫女兒穿上她不喜歡的衣服出鏡,來表明這個藝術世家將會傳承。
女兒為了反抗父親,在初中時成為一個問題少女,甚至因此墮 胎;妻子也對其充滿抱怨;兒子也不願意搭理這個父親。甘粕才生對這個家庭越來越失望,於是他想把家人全部殺死,因為他不允許這樣的不完美存在。
於是他設計了女兒自殺,連累家人死亡的局,最後兒子活了下來成為植物人,他越發覺得這更是他想要的結局,因為大家會因此更同情他,拍成電影,情節會更豐富。
《雷雨》中的周樸園對魯侍萍始亂終棄,為了迎娶新太太,在大年三十晚上,把魯侍萍趕出家門,同時趕出家門的還有他剛剛生下來的兒子。
三十年間他的新太太成了舊太太死了,他又娶了蘩漪,他對蘩漪也是極其專制和不滿;對魯侍萍留下來的周萍和蘩漪所生的周衝這兩個周公館長大的孩子也缺少關心。
三十年後當他曾經遺棄的孩子魯大海作為他礦上的罷工代表出現在他面前時,他沒有表現出一點父親應有的樣子,絕情地開除了魯大海。
話劇最後,周萍死了,魯侍萍的女兒四風死了,周衝也死了,一個家完了。而這一切都是周樸園的專制和冷酷造成的,等於他間接地殺害了自己的家人。
甘粕才生直接殺害家人,周樸園間接殺害家人,他們共同特點就是對家人毫無憐愛之情,希望家人都照著他的標準和要求生活。一旦不滿意他們就要改造,完全不顧及對方能不能接受。
②冷酷到眾叛親離,偽裝到感動自己。
這類人還極具表演才能,有時候偽裝到感動自己。
甘粕才生對家人痛下殺手後,在博客連載,虛構了一個父慈子孝,夫妻恩愛的家庭,也就是把自己理想的家庭樣子當成現實公諸於眾,接受大家的同情和讚美。
周樸園趕走魯侍萍,也就是當年的梅侍萍後,得知梅侍萍帶著出生三天的兒子投河。他把侍萍留在周家的兒子改名「周萍」,說是為了紀念周萍故去的母親。
他甚至三十年還保留著屋裡的陳設,穿之前侍萍為他繡過的衣服,不允許打開侍萍坐月子時住過那間屋子的窗戶……給人一種深情、懷舊的好男人印象。
真相是侍萍當年就是周家的一個丫鬟,充其量算個侍妾,根本不是什麼太太。但周樸園之所以把一個回憶中的侍萍捧得高高在上,其實就是對蘩漪不滿,對家庭的現狀不滿。
他呵斥周衝說:「你同你媽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那兒。」
他對蘩漪說:「當了母親的人,處處應當替子女著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體,也應當替孩子做個服從的榜樣。」
他對周萍說:「我的家庭是我認為最圓滿,最有秩序的家庭,我的兒子我也認為都還是健全的子弟,我教育出來的孩子,我絕對不願叫任何人說他們一點閒話的。」
兩人同樣冷酷,又同樣喜歡表演,估計裝到最後把自己也感動了。
③除了愛自己,他們沒有愛他人的能力。
甘粕才生和周樸園這一類人,除了極度自私,只愛自己外,他們其實根本沒有愛別人的能力。
甘粕才生年輕時不斷換女友,他對所交往的女子都感到失望,而女孩子們也感受不到他的愛,吐槽他的挑剔。
《雷雨》中的周樸園趕走梅侍萍後,再娶的妻子們也不能讓他滿意。
甘粕才生對不完美的痛下殺手,哪怕自己的家人;周樸園對不符合自己規矩的人強加改造,釀造了家庭慘劇。
他們不僅不能愛家人,對社會上的動物或者其他人也缺乏同情。
甘粕才生為了表演後來想出書還要把自己的經歷拍成電影。小說中有一個細節,警察調查認為明明他的女兒以長得像他而感到痛苦,一度想整容,而甘粕才生在他的自傳中寫女兒是妻子和他人生的,這個人在妻女自殺三個月後也自殺了。
根據甘粕才生追求逼真和完美的性格,他極有可能殺了這個無辜的人,只是因為他進入了他虛構的故事中。
而周樸園年輕時,為了積累資產,在哈爾濱施工時故意淹死了兩千二百個小工,在礦上工人罷工時他命令人開槍打死幾十名工人。
「父性欠缺症」缺少的不僅是父親對家庭的愛和責任,還有起碼的同情心。
隔著時空的兩個人警示我們遠離那些表面看起來光鮮,心理有缺陷的人,我們改造不了別人,只能擦亮自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