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人文社科聯合書單|一份關於平庸的惡的報告

2020-11-23 澎湃新聞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關於平庸的惡的報告》

[美]漢娜·阿倫特著,安尼譯

譯林出版社2016年10月

本書是漢娜•阿倫特最具爭議性的著作,「平庸的惡」的概念即在此書中被提出。1961年,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對納粹戰犯阿道夫•艾希曼進行審判,阿倫特詳細記錄了審判全過程。此版是首個簡體中文無刪節全譯本,還特別收錄阿倫特德文版自序與德國史學家漢斯•蒙森的導讀。

●《奧斯維辛:一部歷史》

[英] 勞倫斯·裡斯著,劉爽譯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9月

本書以奧斯維辛為切入點,對人類歷史上最深重的罪行進行詮釋。這部書裡沒有孤證,每一個說出來的字,都出自兩處以上的歷史記錄,包括蘇聯解體後的解密檔案和親歷者訪談。

●《白宮歲月》

[美]亨利•基辛格著,方輝盛、趙仲強等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2016年8月

本書詳細記錄了基辛格作為總統國家安全助理在尼克森政府任職的頭四年(1969-1973)。

●《朝鮮國君的一生》

韓國奎章閣韓國學研究院編著,王楠、安正燻譯

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年9月

本書再現了朝鮮王從出生到辭世的一切生活足跡,為讀者解讀以「文」來進行統治的朝鮮國君,到底擁有怎樣的人生。

●《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

高宣揚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9月

作者旅居法國二十多年,本書所呈現的是從二十世紀中葉到二十一世紀初的五十年內法國思想的演變歷程。

●《父與子:信仰與偏見》

[英]埃德蒙·戈斯著,王少凱譯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6年6月

埃德蒙•戈斯的這部自傳一反隱晦的維多利亞時代傳記風,從現代派的角度出發講述了自己擺脫父權和宗教壓迫走向自由與獨立的經歷。

●《古代世界歷史地圖集》

[德]A-M.威特基、E.奧爾斯豪森、R.希德拉克著,葛會鵬、古原馳等譯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9月

本書是西方古典學界、古代史權威百科全書「新寶利」(德國)系列的一種,集合了世界古代史各專業領域最新且最高水準的學術研究成果。

●《哈佛中國史(全六卷)》

[加]卜正民主編,王興亮、李磊等譯

中信出版集團2016年10月

《哈佛中國史》六卷本由卜正民教授領銜主編,集結羅威廉、陸威儀和迪特•庫恩三位漢學家,傾十年之功寫就,是繼《劍橋中國史》之後最能代表西方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史研究全新成果和水準的多卷本中國通史。

●《克制:美國大戰略的新基礎》

[美]巴裡•波森著,曲丹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10 月

《克制》詳細闡述了為何美國現行的大戰略毫無成效可言,並提出了一個替代大戰略——「克制」及其相關的軍事戰略和兵力結構。「克制」戰略是作者對美國全球戰略的一種學術思考。

●《另一個世界——中國記憶1961-1962》

[瑞典]林西莉著,李之義譯

中華書局2016年9月

這是瑞典女子林西莉半個世紀前在中國的留學回憶,1961—1962年的中國與她所生活的歐洲反差巨大,所以她的記述有種陌生感。她津津樂道地回憶了在上海、杭州、廣州、洛陽、西安等地的獨特遊歷,從飢餓難耐地要逃離中國到深深愛上中國文化的轉變。書中的兩百多幅照片,大多為首次發表。

●《魯迅藏浮世繪》

北京魯迅博物館 編

三聯書店 2016年9月

本書收入了魯迅收藏的全部浮世繪作品,其中包括在日本已經絕版的第一書房版《浮世繪版畫名作集(第二期)》的三十幅名家名作,每圖還附有簡要的評介。

●《魯迅遺風錄》

孫鬱著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6年9月

了解、討論現代中國,魯迅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2016年是魯迅逝世八十周年。孫鬱先生這本著作試圖在源頭上尋找那個被誤讀的魯迅。

●《論革命:從革命伊始到帝國崩潰》

[法]託克維爾著,曹勝超、崇明譯

上海三聯書店2016年9月

本書是由法國專家整理出版的託克維爾的遺稿,是託克維爾在撰寫了《舊制度與大革命》之後構思的另一部巨著,可以看作是前者的續篇,但在完成之前作者就去世了,留下了一些提綱、部分已成形的章節和大量筆記。本書反映了託克維爾對法國大革命及其意義的思考和剖析。

●《米塞斯大傳》

[德]約爾格·吉多·許爾斯曼著,黃華僑等譯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6年8月

米塞斯是亞當·斯密之後市場經濟理論的主要構建者,奧地利經濟學派的思想領袖。《米塞斯大傳》詳細描述了米塞斯漫長坎坷的一生,揭示出他的思想發展軌跡,以及與時代的碰撞。

●《入世哲學家:阿爾伯特·赫希曼的奧德賽之旅》

[美] 傑裡米·阿德爾曼著,賈擁民譯

中信出版集團2016年10月

阿爾伯特·赫希曼是二十世紀最具原創性和最受爭議的思想家之一。本書是關於赫希曼的首部長篇傳記,講述了這位偉大思想家在恐懼和希望中成長的故事。

●《生地法則》

[法]米歇爾•塞爾著,邢傑、譚弈珺譯

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年9月

作為著名社會學家,米歇爾·塞爾此書呈現了人類在歷史發展的不同階段與大自然發生的不同的關係,從生理本能到膨脹思維的佔有欲,展示出一個有性格生物圈。

●《十二幅地圖中的世界史》

[英]傑裡·布羅頓著,林盛譯

浙江人民出版2016年8月

書中所選的十二幅世界地圖來自不同歷史階段,出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製圖師之手。作者向我們揭示,地圖遠非客觀的真實記錄,而是受到一時一地的觀念和動機的左右。通過解讀地圖,我們可以窺視製圖師所處時代的風尚與精神。書中的每一幅地圖都蘊含著某種重大主題,從科學、政治、宗教、帝國,到地理大發現、民族主義和全球化,皆為世界史發生重大變革的關節點。

●《世界上最老最老的生命》

[美]蕾切爾•薩斯曼著,劉夙譯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10月

在過去十年裡,藝術家蕾切爾·薩斯曼穿越從北極到美國莫哈維沙漠在內的五大洲拍攝三十種已經持續存在了兩千年以上的極其罕見的古老生命。配合著這些珍貴照片,作者講述了她在全球追蹤它們的探險故事,以及正在研究這些古老生命及其生存環境的屬於科學家的洞察。

●《四分之三的沉默:當代文學對話錄》

傅小平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8 月

以訪談形式匯聚當代最具代表性的華語文學家,如哈金、莫言、蘇童、畢飛宇、高爾泰、楊煉、歐陽江河……他們以小說家、文學評論家、詩人、思想家的身份解讀自己的作品,聚焦社會現狀,談理想、藝術與文學創作。

●《天皇與日本國命(全兩冊)》

[美]戴維·貝爾加米尼著,王紀卿譯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16年10月

《天皇與日本國命》是一部長篇政治歷史著作,論述了日本裕仁天皇是怎樣領導一幫軍國主義分子制定全球戰略,策劃和發動針對西方國家的戰爭和侵華戰爭的。

●《文字即垃圾:危機之後的文學》

米歇爾•福柯等著,趙子龍等譯

重慶大學出版社2016年9月

薩特的《文學是什麼?》把文學之存在引入理論反思的中心,所產生的文學之意識不容忽視。本書由此出發,收錄福柯、德勒茲、拉康等著名思想家的十六篇經典論述,旨在讓讀者尋找對文學說話的另類可能。

●《我們都是食人族》

[法]克勞德·列維—史特勞斯著,廖惠瑛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8月

人類學家列維—史特勞斯寫給普通讀者的小書。收錄其1989年至2000年間,在義大利《共和報》所發表的十六篇專欄以及發表於1952年的《被處決的聖誕老人》一文。

●《與俄羅斯人的對話——兩個世紀社會進化的系統論觀點》

[美]A.拉波波特著,黃覺、唐雲燕等譯

灕江出版社2016年9月

本書是作者晚年所寫的重要著作,是對「俄羅斯靈魂」的大起底。作者同想像中的託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進行柏拉圖式的對話,比照他們個人離世後的社會發展,討論他們當年論述過的若干問題,指出他們精神上的不足和缺陷,對俄羅斯思想文化進行當代反思。

●《知識社會史》(全兩卷)

[英]彼得·柏克著,陳志宏、王婉旎譯

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年10月

這是一部關於「西方近代知識與社會交融史」的導引,著名歷史學家彼得·伯克用兩卷篇幅講述了從1450年古登堡發明活字版印刷術到當代維基百科盛行之間的知識的社會史。

●《宗教改革史》(上、下卷)

[英]託馬斯·馬丁·林賽著,孔祥民、令彪等譯

商務印書館2016年8月

林賽的《宗教改革史》被西方史學界譽為宗教改革史的權威著作,描述的是一場「肇始於政治、文化和經濟結構變化」的偉大的宗教運動。對宗教改革前家庭和公眾宗教生活的論述,為宗教改革的研究開闢了一個嶄新的領域。

●《最後的大隊:蔣介石與日本軍人》

[日] 野島剛著,蘆荻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10 月

退敗臺灣的蔣介石,為何對美國軍事顧問團處處防範,卻格外信任由日本舊軍人組成的「白團」?野島剛以近些年公開發表的龐大檔案資料為基礎,通過對「白團」相關人士進行訪談,調查了「白團」的隱秘歷史,並還原了蔣介石因何、如何利用「白團」反攻大陸卻最終失敗的。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書單丨可能是2月份國內最優秀的人文社科類圖書
    人文社科聯合書單,由全國人文社科領域優秀出版單位聯合發布,致力於推薦最優秀的人文社科圖書我們每月發出一期書單,這是我們的第17期書單。盼望熱愛人文社科書籍的讀者,持續關注我們。願人文社科好書的養分,滋潤我們的心靈,繁盛我們的思想。
  • 6月人文社科聯合書單|女王的遊戲
    《巨獸:工廠與現代世界的形成》[美]喬舒亞·B.弗裡曼著,李珂譯,社科科學文獻出版社這是一趟貫穿三個世紀的全球工廠之旅。作者講述了工廠的歷史,考察了它是如何同時映射出我們關於工業化和社會變革的夢想和噩夢。
  • 10月人文社科聯合書單|撿垃圾的人類學家:紐約清潔工紀實
    《國王神跡:英法王權所謂超自然性研究》[法]馬克·布洛赫著,張緒山譯,商務印書館《國王神跡》研究10—18世紀間英、法兩國的一種歷史現象。展示一種長期支配人們思想的精神力量以及這一時期民眾王權觀念的具體形態。
  • 4月人文社科聯合書單:亞當夏娃在拂曉
    在五年深入考察的基礎上,洛佩茲為我們揭開了地球之巔的神秘面紗,用科學的嚴謹與詩意的表達,描述了北極地區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從洋流、冰川、土壤,到動物、植物,再到土著居民、探險者、科學考察家、開發商…… 洛佩茲用百科全書式的記錄,全面審視這塊土地的歷史與現狀,重塑我們對北極的認識,同時也對西方的傳統價值觀進行了深度的反思。
  • 餘攀2020書單三:社科、家庭、醫療、農業
    歷史書單:2020書單之政治、經濟、網際網路、投資2020書單之書法篆刻      2019年書單     2018年書單     2017年書單      2016年書單     2015年書單自2015年開始發自己的書單,到今年是我分享書單的第5個年頭;2020年10月12日,餘之一滿6歲;2020年12月
  • 1月人文社科聯合書單|路易十六出逃記
    -X.福維勒-艾瑪爾著,劉成富、梁瀟月、陳茗鈺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八個世紀,近一千年時光。在世界逐漸開啟大航海時代之前,非洲究竟是什麼樣子?榮獲Blois最佳史書大獎,34篇隨筆勾勒出8世紀至15世紀撒哈拉以南非洲全景,本書呈現出的見證、記錄、遺址、物品,像遊記般帶領讀者踏入塵封已久的中世紀非洲史,還原黃金世紀下非洲的燦爛文化。
  • 「智慧黔南、人文社科」弘揚「中國天眼」精神專題研討會順利舉行
    在國之重器「中國天眼」——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建成運行將滿4周年之際,由黔南州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黔南州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的「智慧黔南、人文社科」——弘揚「中國天眼」精神專題研討會於2020年8月28日在都勻市勻東大廈一樓第十會議室順利舉行。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曲阜師範大學:守正創新以文化人,推動人文社科...
    山東省教育廳與大眾日報社聯合發起「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校行」大型宣傳推介活動,同步徵集評選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展示亮點成果和創新探索,形成叫得響、可複製的發展經驗。目前,「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陸續在大眾日報全媒體矩陣全網發布,敬請關注!
  • 「十二傳說」:從達德學校靈異事件,看到人性的平庸之惡
    關於真兇是誰,魔姐無一例外地又猜錯了,自信非凡的魔姐在幾年前看內地版鄧超主演那個《少年包青天》時,雖然沒怎麼關注劇情,但是關於兇手是誰,真是一猜一個準的,如今看TVB劇,每次都是分析得頭頭是道,但竟然每次都是錯的,嚴重懷疑自己智商了。
  • 人文社科類博士除了去高校和人文社科類研究所,還能去哪裡上班
    人文社科類博士,除了去高校,去一些人文社科類研究所,真的不好就業嗎?如果真不好就業,為什麼還培養那麼多文科博士?這不是浪費資源嗎?以下是網友留言:1. 研究院不要,街道辦又不能選的話,難不成坐在家裡研究?那還不如去賣豬肉。2.
  • 新疆師範大學社科學報複合影響因子位列全國綜合類人文社科期刊第2位
    金秋9月,新疆師範大學報捷報頻傳。據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2016版)顯示,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複合影響因子為2.568,在全國623家綜合類社科期刊資料庫中名列第2位,僅次於《中國社會科學》。
  • 《杜甫研究學刊》被評為2018年度中國人文社科核心(AMI)期刊
    11月16日,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在「第五屆全國人文社科高峰論壇及期刊評價峰會」上,發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18年)》。《報告》基於學科與期刊特點構建了不同的期刊評價指標體系,對我國1291種人文社會科學期刊(2012年及以前創刊)、164種新刊(2013-2017年創刊或更名)及68種英文期刊進行了評價。
  • 一份犯罪學人的初階書單
    之前收到【青苗法鳴】編輯部鄭力凡師兄的約稿,誠惶誠恐,列出這份書單(初階),希望能為後來的學弟學妹省下些彎路,自己曾走過的彎路他們不必走,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對犯罪學、科學的犯罪預防多一份重視和理解。初階書單,個人認為關鍵在精不在多,多反而可能讓人產生畏懼心理。
  • 這份書單,是對心靈雞湯的反抗
    這是冬季書單裡第二本阿莉·拉塞爾·霍克希爾德的書。在第一份社科書單裡,我們推薦過她的《故土的陌生人:美國保守派的憤怒與悲傷》,而這本《心靈的整飾》是她「老本行」社會學研究的經典之作。她的書有一個非常一致的主題,那就是「同情」。在本書中,他就試圖去了解,人類心靈在商業社會裡如何被異化。
  • 事業單位科技知識:重要人文社科獎項知識點匯總
    關於世界著名人文社科獎項【時政延伸】2020年10月05日 11:3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哈維·J·奧爾特、麥可·霍頓和查爾斯·M·賴斯獲得這一獎項。2020年10月06日 11:45,將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羅傑·彭羅斯、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格茲。2020年10月07日 11:45,將諾貝爾化學獎分別授予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和詹妮弗·杜德納。
  • 5月人文社科聯合書單 | 整形美容手術在中國
    全書100篇文章,每篇都可獨立閱讀;10篇「答問」,針對具有普遍性的問題解疑釋惑。《大汗之怒:元朝徵伐日本小史》周思成著,山西人民出版社本書從多方視角展開敘事,還原了當時東亞地區的政治局勢,完整呈現了兩場「元日戰爭」的全貌。
  • 4月人文社科聯合書單|與神作戰:古代世界的無神論
    《小獵犬號航海記(插圖全譯本)》[英]查爾斯·達爾文著,陳紅譯,譯林出版社1831年12月,達爾文登上小獵犬號,開始為期五年的科考之旅。他四次橫渡大西洋,探訪南美洲大陸及周邊島嶼,深入南太平洋,遠赴印度洋,對沿途的生物、地質現象等詳細觀察和記錄。
  • 西南交大校長「檢討」薦書單 15本書目被換掉
    原標題:西南交大校長「檢討」薦書單 15本書目被換掉  今年元旦,西南交通大學推出了新版「96本經典閱讀書目」。對比去年同期該校校長徐飛推出的「96本經典閱讀書目」,有15本書被「下架」,換上了另外15本。   西南交大推薦書單為什麼變化?校長徐飛有什麼樣的反思?晦澀的經典書籍到底該怎麼讀?
  • [光明日報]剛剛,人文社科最高獎頒給兩位泰鬥
    第七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剛剛揭曉,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史學界泰鬥章開沅,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首批一級教授吳易風獲此殊榮。章開沅在中國近代史學界深耕多年,取得累累碩果,他所著的《辛亥革命史》是該領域第一部綜論性大型專著。值得一提的是,他發現了《貝德士文獻》,這是南京大屠殺又一鐵證。
  • 關於對首屆優秀社科專家、第七屆優秀社科成果評獎進行公示的公告
    經益陽市社科評審委員會研究,決定對益陽市首屆優秀社科專家、第七屆優秀社科成果評獎情況進行公示。一、獲獎對象(一)首屆優秀社科專家:陶用舒 羅孟冬 羅放華 謝國芳 孫 倩周鐵濤 袁志成 湯 勇 劉建成 李時秋(二)第七屆優秀社科成果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