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發改委今年5月發布的《關於理順居民用氣門站價格的通知》,將居民用氣由最高門站價格管理改為基準門站價格管理,價格水平與非居民用氣基準門站價格水平相銜接。由於在此之前各地非居民用氣價格普遍高於居民用氣價格,所以這也被認為是居民用氣價格將要上漲的信號。雖然各地的居民氣價沒有在《通知》發布後的第一時間上調,但該來的終究是要來的。
在《通知》發布後不久,北京市就宣布將居民用氣價格上調0.35元/立方米,從7月10日開始執行,剛好就是今日。雖然目前多地居民氣價尚未出現動靜,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之後各地區的居民用氣價格將陸續做出上調。此前由於擔心氣價上調後會增加用氣成本,有部分地區的市民還曾出現排隊搶購天然氣的現象。那麼,在氣價上調後,對居民用氣成本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居民用氣價格上調後,對居民的用氣成本影響多大?
以北京為例,居民用氣價格分三檔,一般生活用氣的第一檔每年上限為350立方米,壁掛爐採暖用氣的第一檔每年上限為1500立方米。如果都以上限計算的話,在居民用氣價格上調0.35元/立方米後,每年增加的用氣開支為647.5元,相當於每月增加54元的用氣開支。相比北京過萬的人均月收入來說,增加的這點開支幾乎不會對生活產生什麼影響。
當然,各地區的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北京居民用氣價格上調幅度不大,或許是因為居民用氣和非居民用氣價格本就相差不大。可是對於那些兩者相差較大的地區呢?
比如目前居民用氣價格最高的廣州,其居民用氣和工業用氣就相差了1.4元/立方米,如果兩者最終趨於一致的話,那豈不是要增加不少開支?好在,由於南方並不需要用氣供暖,所以在天然氣的消費量上肯定要比北方少很多,以廣州居民用氣的第一檔上限320立方米來計算,就算天然氣單價漲1.4元,每年也不過多增加448元的用氣開支,相當於每個月多增加37元,影響仍然不大。
由此看來,大家對用氣價格上漲的擔心或許是有點多慮了。如果仍然是不放心的話,可以去查一查自己所在地區的居民用氣和非居民用氣的價格差,或許算下來後,就不再會有想去排隊搶購天然氣的衝動了。其實如果真不想增加這一塊的開支,只要稍微節省一點用就行了。
作者:龍小林 / 審核:禹君健
鄭重聲明:本文內容為希財網作者版權所有,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本站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否則,本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