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朝就扒大臣褲子的帝王

2020-12-04 吱吱響哈

在正文開始之前,我想先跟您描述一個場景,希望各位能跟著我一塊兒去想像。

比如說我們現在碰到了一位皇帝,皇帝拿著一大剪子在朝廷裡邊說,我召集開會,各位大臣上朝,大臣一來,他就看誰鬍子長,誰鬍子長他就上去咔嚓一下,就把這鬍子給剪掉了。然後還看看誰要是穿著傳統服飾就把這褲子就給扒了,您會覺得這麼一皇帝,他是不是有點不正常?

我們把場景換一下,不說在朝堂上了,我們還說這在民間,皇上在民間幹嘛?要求所有男的交鬍鬚稅,你要是不交鬍鬚稅,我就給你扔監獄裡邊去,要麼你就把這鬍子給我剃了。你看這兩項一說起來,你會覺得皇帝非常的無禮,簡直就是一個昏君。

我們把場景再換一下,這回我們不剪鬍子了,我們剪清朝的辮子。假如有一個皇帝,他在清朝的時候發現祖宗留下來的這些習慣,什麼穿長袍、馬褂兒,留著大辮子,其實不文明,和西方比較起來,這是落後的表現。於是他就號召大家說,我們統一把辮子剪掉,它又不衛生,同時也不符合現代人的這種審美,我們統一剪掉。

大臣們說我不剪,然後皇上拿一把剪子,誰進來開會,咔嚓一把先把這剪子搭到辮子上,咔嚓把這辮子先剪掉,然後穿長袍馬褂兒,你帶著朝珠穿著朝服上朝,不好使,你必須得給我把這鞋脫了。民間也是,假如你不把這大辮子剪下去,你不接受新思想,不接受新知識,那就對不起了,要麼你就給我交重稅,要麼你上監獄裡邊給我蹲著去。

放在清朝的場景下,我不知道您是什麼樣的一個感覺,在我聽起來感覺還行,就沒那麼不容易接受了,甚至我還會覺得皇帝還是很開化的,想想可能是因為我們在中國近代史這一部分受了太多的屈辱,這些影響到今天還在。所以當我們聽到說清朝說剪辮子事兒,總覺得它也確實是代表著進步的,我們就會覺得皇帝也許沒有麼不靠譜。既然我們有這樣的一個思路,我們就再回頭看看這位剃人鬍子,扒人家大臣的褲子,要求老百姓爺們兒必須把鬍子都給剃了的皇帝。這位皇帝不能叫皇帝了,是外國人,他是沙皇,他做的舉動人們是怎麼評價的?這人物厲害了,馬克思都評價過他,說人是用野蠻的方式徵服了俄國的野蠻。

什麼是野蠻的方式?就是以一種強制的命令的手段,不管你是貴族,還是老百姓,你都必須得順著我這來。啥叫必須剪?就是我也不管你樂不樂意,這事兒就這麼定了,你能接受你就接受,你接受不了,要麼你就進監獄,要麼你就罰錢。你要是官員的話,就得把你這衣服給你扒了,非常強勢。

當然您可能會說,有錢我官兒不要了,就非得保住我鬍子,照樣可以搭鬍子上街,我讓所有人看看,金錢買來了我的自由。人家有治你的辦法,你不是有錢嗎,你不是不刮鬍子嗎?好,我在收了你的稅之後,我得給你一個憑證,不要不行,因為你不要你走在街上有人看你留大鬍子,他得過來找你要憑證。要不然的話你得把這鬍子剪了。所以必須得要憑證,得證明自己已經交了稅了。這個憑證是一個小銅盤,正面是畫一個鬍子的樣子,背面寫一句話叫鬍鬚稅已繳納,必須把它掛在脖子上。這回你明白了吧?人家不是重點想要你的稅錢,人家是要用各種方式要你的鬍子,我不要你繼續留著鬍子,除了鬍子之外還有當時的民族傳統服飾。

民族傳統服飾是什麼?就是蒙古式的長袍,得把蒙古式的長袍脫了,你不能穿。俄國人為什麼要穿蒙古式的長袍?是因為蒙古韃靼人曾經統治過俄羅斯兩個半世紀,所以他們就把穿長袍的習慣留給了俄羅斯人,事實上留大鬍子習慣也是蒙古人留下來的。

留大鬍子在俄羅斯的男人眼中,是一件非常驕傲的事情。這種事兒你看咱們中國也有。原來評價說關公他是美髯公。在西方國家,今天您去看一些過去人的油畫,你會發現他們的鬍子剪的都非常的精緻,雖然他們的頭髮看上去蓬蓬的,好像是不太怎麼梳洗,但你看它個鬍子,有的捏成個尖兒,有的捏成往下的、往上,或者是往哪兒翻的剪、捲兒的剪,這些都是很費功夫也很費錢的造型,所以在這時候他們酷愛留鬍子。我覺得可能也和生理現象有關,很多男性頭髮不敢保證一定有,但是鬍子差不多都有,而且好多人會把有長鬍鬚作為是男性驕傲的體現。

總而言之,俄羅斯人留鬍子穿著蒙古長袍,是當年被蒙古韃靼人統治的時候留下來的一個習慣。而我們所說的這位被馬克思評價過的這位領導人物,他就要求男的就把鬍子弄掉,然後蒙古的長袍也不能穿了。

之前我們說在朝堂上看到大臣們穿蒙古長袍上去就給扒下來,管你裡邊光不光腚,反正你不能穿,全都改成匈牙利式或者是日耳曼式打獵的服裝,全都短打扮。

除此之外,這位沙皇還不光是把眼光盯在了男人的上身和男人的下身上,他還把目光放在了這些官員和貴族們的妻子和女兒身上。在俄國,這位沙皇統治期間,傳統的觀念他們的女眷們,無論是妻子還是女兒,都不出去參加公共的交際活動。想交個朋友,甭說是男性的還是女性都不行,只能擱家呆著。

這位沙皇就提出來,禁止這麼做,你們的妻子和你們的女兒全都給我拉出來,必須參加社會交往活動,而且還得去學法國的宮廷禮儀和風尚,得去學學人家法國人優雅的說話方式,學人家法國人喝咖啡,還得去學法國人抽鼻煙兒,而且正式場合必須戴假髮,男士在公共場合看到女性要禮讓,要站起來把帽子摘下來。這些達官貴人的妻子和女兒,必須學會像法國女人那樣去化妝。而且要求每一個貴族,包括官員,還有他們的家人,每天都得刷牙。與此同時,他還下令要求俄國的貴族一定要參加學校的各種學習,比如外語、文學、法律、軍事,而且要求有條件的貴族要把子女送到國外去留學,費用不夠怎麼辦?國家給你反過來,就是假如你們家的孩子不好好學習,是文盲,你的家長就要受到嚴厲的處罰,然後說你出國出去混去,甭管是不是國家拿了錢,你回來我得考考你,而且是這位沙皇親自考。要是成績優秀的話,馬上給你官兒當,而且待遇非常的高。但假如說你混了好幾年,回來一問三不知,直接一頓收拾。

我們把這一段講到這兒的時候,您會發現前面沙皇好像是特別不靠譜,但是後來我們會發現,沙皇他說的這些仿佛都是為了貴族子弟們好,都是為了國家好。這位沙皇就是俄羅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彼得一世,歷史上通常管它叫彼得大帝。這位彼得大帝為什麼會有這麼激進的表現?

說起來也簡單,因為在彼得之前,俄國也是一個閉關鎖國的國家。彼得大帝以前的歷任的統治者只有基輔羅斯大公伊茲雅斯拉夫。在彼得大帝生活的大概六百年以前,到過普魯士,跟普魯士的亨利四世會過面,卻已經是一零七五年的事兒了。到了彼得大帝的這個時期,西方些國家已經經歷過文藝復興了,所以他感受到了西方的變化,於是他親自組織了一個大使團出訪歐洲,並且自己是隨團出訪,彼得大帝在初始團中以一個陸軍下士身份出現,為什麼要把自己的身份放的這麼低?就是要看看人家強大的西方是一個什麼樣的制度,人家是一個什麼樣的工作方式,他要看得最清楚,把些該學來的東西都學到。

從他宣布自己要出訪歐洲,到他被迫回來,大概不到兩年的時間裡邊兒,彼得大帝看到了西方很多和傳統俄羅斯的生活方式和制度的不同,所以彼得大帝回來是要進行大改革的。而改革的方針、政策,還有節奏,已經早就在歐洲遊歷的過程當中就已經擬好了。但是為什麼這樣的一個很有主見、很有眼光,很有謀略的大帝,它卻採用今天我們開頭所講到的這種比較搞笑,甚至有一些不可理解的荒誕的方式來進行改革。

這是因為在當時的俄羅斯,特別是俄羅斯的上層的貴族們,他們思想是十分守舊的,想讓他們真正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認識到俄國現在和西方列強之間的差距,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而彼得大帝深深感覺到自己和他們之間的差距,所以彼得大帝才使用了這種蠻橫的辦法。

在歷史上,彼得大帝他做的工作評價非常高,因為他的這種做法在極短的時間內,縮短了美國和歐洲國家之間的差距,因此他的改革被稱為大改革,而他的歷史功績又因為此而被評價為超越了亞歷山大二世,於是彼得沙皇才在歷史上被尊稱為大帝。

相關焦點

  • 專家打開萬曆墓葬,檢測萬曆屍骨後,揭露萬曆三十年不上朝的真相
    在位48年竟然有將近30年沒有上朝,這不僅是明朝歷史中沒有案例,連中國古代歷代王朝都罕見,萬曆為何近30年都不上朝?對於萬曆僅30年不上朝,有關記載稱萬曆於公元1586年便開始荒廢朝政,整日縱飲作樂,導致身體每況愈下。也因此,明朝陷入了後金政權建國後的危機中,萬曆最終在國民抱怨中病重不起,於公元1620年駕崩。
  • 一代帝王失言於大將,他也是被逼出來的大發明家,你知道是誰嗎?
    宋太祖趙匡胤建立了宋朝,其有過人的帝王之道,也有過人的馭人之術,但是也因為他有過人的馭人之術,他成了一名大發明家,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小編就帶你去了解一下大宋朝的趙匡胤。宋太祖趙匡胤本來是柴榮手下的一元大將,因為倍受柴榮的器重,所呢掌管著殿前殿軍。
  • 古代大臣上朝時,為何手裡要拿一個朝笏?朝笏是什麼?有何作用
    大家對「縉紳」一詞肯定有所了解,它是古代官員的代稱,意思是說把笏(hù)板,也就是朝笏(hù)插在腰帶上的人。從這裡可以看出朝笏是一個古代官員身份的象徵。 《朱元璋傳》:「 元璋不理會, 仕魯著急,鬧起迂脾氣,當面交還朝笏,要告休回家。」
  • 萬曆皇帝10歲即位,在位48年,卻有28年沒上朝,不是因為懶
    那麼這二十八年躲在後宮不上朝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到底是為什麼?是因為懶?還是貪圖美色?推行實施萬曆新政,從上到下進行一系列改革。社會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還開創了「萬曆中興」的盛世局面。 但是很快因為鄭貴妃兒子的降生,萬曆皇帝就動了換掉太子朱常洛,改立朱常洵的心思,甚至用賄賂大臣的手段,來達成目的。 然而,朱翊鈞的做法遭到了大臣們的激烈反對,甚至在後期,不少大臣紛紛辭官回家。
  • 有何講究一說
    藝術作品裡的早朝往往是皇帝威風凜凜地坐在龍椅上,各級大臣穿著不同品階的官服,或端著或攥著奏本摺子,一同商量國家大事。抱有平定天下、讓百姓安居樂業雄圖的帝王,幾乎日日忙於早朝,那些不太正經的皇帝,則是苦於春宵夜短不早朝。以上都是早朝在外行眼裡的刻板形象,實際上早朝的制度西周就已經存在,而且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了三千年之久,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關於早朝。
  • 萬曆皇帝剛登基時很勤勉 為什麼後來20年不上朝
    很多人覺得他是最幸福的皇帝,二十多年不用上朝。其實筆者認為萬曆皇帝是最可悲的一個皇帝。他為何二十多年不上朝呢?文官集團(東林黨)的掣肘都說文官安邦,武官定國。而事實上萬曆年間的東林黨實在是禍國殃民之流。他們大大的掣肘了皇帝。真正的權利都把握在他們的身上,而皇帝年幼。
  • 清朝真實老照片:大臣家的夫人醜出天際,最後一張神似打狗棒!
    清朝真實老照片:大臣家的夫人醜出天際,最後一張神似打狗棒!清朝時期,大臣家的夫人穿著華麗,但是醜出天際。 清朝時期,普通人家的婦女。
  • ​鹹豐帝出一罕見上聯,大臣靈光一閃對出下聯,得鹹豐重賞
    鹹豐帝出一罕見上聯,大臣靈光一閃對出下聯,得鹹豐重賞。文|小煙對聯,在中國已經流傳有很久的歷史了,慢慢融入了人們的生活中的,是中華文化中非常寶貴的部分。對聯我們現在大多是寫在紙上的,在古代是可以寫在木板、石頭或者竹子上的。
  • 為什麼皇帝上朝前,總有一個人在宮殿外甩鞭子,是什麼意思?
    近年前,看清宮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每當皇帝上朝前,總會有一個太監在大殿前甩鞭子,鞭子打在地上噼啪作響,然後大臣們便排隊進入大殿,開始早朝。這甩鞭子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講究嗎?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可不是隨便揮舞的,像早晨公園晨練的老大爺一樣,拿著鞭子一頓亂揮,除了噪音,就是練一膀子力氣。而且這種禮儀並不是清朝才有的,而早在唐代時期,就已經開始了,就已經出現了甩鞭子的記錄了,到了宋朝時期,甩鞭子開始規範化,元、明朝也沿用了這種制度,到了清朝時期,這個動作就已經非常標準化。
  • 扒一扒首爾時裝周上搭配 看今秋最IN韓流單品【圖】
    扒一扒首爾時裝周上搭配 看今秋最IN韓流單品【圖】 2015-10-26 13:29:52 來源:網易女人
  • 史上最痴情的國王,在朝堂上立愛妃為後,大臣一看,竟是一具骷髏
    他本該在民間留下一段傳奇的愛情故事,卻錯生在了最是無情的帝王家。    古往今來以痴情聞名於世的帝王很多,卻只有佩德羅一世堪稱是史上最痴情的國王。  1357年,佩德羅登上王位後,將參與到謀殺茵內斯的大臣全部處死,其中還有兩位貴族被挖了心,之後佩德羅又宣布了冊立皇后的事宜。
  • 古代上朝時間那麼早,那些上朝的是住哪裡?上完朝又在哪裡工作?
    如果帝王懶點,早朝就做一次周總結。如果像上面三位一樣勤快,那就必須要天天打卡。滿清十三帝,雖然能力比較強的就那麼幾個,但是他們對比於以往的帝王,他們有著一致的特點,那就是比較勤快,勤政是他們最大特色,也許是祖傳,也許是祖訓亦或者對歷史教訓的總結。(個別的不孝子,暫且不表)能力如何暫且不論,但再也沒有出現過明朝的奇葩帝王那般,數年不早朝的怪相,這是事實。
  • 褲子一碼等於多少釐米 褲子一碼隔多遠
    褲子一碼等於多少釐米 褲子一碼隔多遠 2018-07-20 09:48:53 來源:全球紡織網 褲子一碼等於多少釐米?褲子一碼隔多遠?
  • 皇帝強佔大臣的妻子,氣死正宮皇后,生下個家喻戶曉的兒子
    在古代封建社會,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特權,他作為真龍天子九五之尊,全天下都為他所有,而他接受天下人的供養,無論權勢還是地位都是最高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在古代皇帝擁有一切人的生殺大權,就算他看上大臣的妻子,想要強佔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就算大臣們不情願,但是也沒有能力反抗。
  • 看NBA防守多奇葩:扒褲子、扔鞋子斷球,為防字母哥去學希臘語!
    一切都是有原因的,雖然有身體條件的優勢,以及出色的防守意識,但戈貝爾在防守端絲毫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他甚至為了在防守中,有效幹擾字母哥,居然去學習希臘語,試圖用希臘語的垃圾話,在防守中去擾亂字母哥;不得不說這一招真絕,字母哥如果在對位戈貝爾時,聽到戈貝爾說家鄉語的垃圾話,字母哥絕對會愣神,就在這愣神的瞬間戈貝爾完成搶斷,防守目的順利達到,戈貝爾幹一行愛一行的精神值得敬佩!
  • 大臣中至高無上的榮譽-子孫畢侯,只有一個人做到
    帝王為了籠絡、表彰臣子,常常給予很大的權力,很高的待遇、榮譽。當然,不管是權力還是待遇、榮譽,得到是一回事,能不能保住是另一回事。三國時期,對臣子的尊崇很多。比如諸葛亮,劉備臨終前給了他類似帝王的權力,等於蜀國由他說了算。又如張昭,見孫權的時候,孫權甚至向他下拜。再如曹丕尊崇三公鍾繇、王朗、華歆等人,允許他們坐轎上朝。
  • 小鳥依人一詞居然是唐太宗李世民誇獎大臣的!這些成語也和他有關
    現在人們常用「小鳥依人」來形容少女或小孩子的嬌小可愛,殊不知這一成語剛形成的時候並不是用來形容女子,而是唐太宗李世民用來評價大臣褚遂良的。耿直褚遂良「小鳥依人」一詞出自《舊唐書·長孫無忌傳》,其中記載了唐太宗對多位大臣的評語:「禇遂良學問稍長,性亦堅正,既寫忠誠,甚親附於朕,譬如飛鳥依人,自加憐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