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命」在月面首次出現,嫦娥四號戰功不斷,科學界為之震驚

2020-11-25 網易新聞

2020-11-09 20:25:53 來源: 科學探索之路咯

舉報

  "

  「嫦娥奔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人們不禁幻想月球上是否和地球一樣有生命存在,最終人類通過自己的努力飛向月球,但是真實的月球並非人們心中所想那樣,地表荒蕪,毫無生命跡象,不過去年「地球生命」在月面首次出現,這都要歸功於嫦娥四號,它不斷立下戰功,就連科學界也為之震驚。

  嫦娥四號就是嫦娥四號衛星的簡稱,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並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登空,在2019年1月3日成功登陸月球背面,這也是人類第一次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的實驗。

  雖然嫦娥一號到三號都十分成功地登陸了月球,但是嫦娥四號登陸月球的背面仍然存在很大的風險,通過過去月球太空船拍回的照片來看,太空船即將到達月球背面時,與地球的無線電通訊都會暫時中斷,只有等到飛出軌道之後才會恢復如常。雖然嫦娥四號是無人探測器,風險很小,但是遙控它著陸在月球預定的地點,並且順利接收傳回的圖像數據這依舊是一個巨大挑戰。如果失敗將一切從頭再來,但是一旦成功,這將是「世界了不起的壯舉」。

  嫦娥四號和嫦娥三號一樣都不是孤軍奮戰,它攜帶的「玉兔」月球車也會在月球背面執行探測任務。除了「玉兔」月球車之外,嫦娥四號還攜帶了月球的「朋友」——來自地球的生命種子。此次在月球上進行的生物研究實驗所攜帶的有棉花、油菜、酵母、擬南芥和果蠅六種生物作為樣本。將它們的種子和蟲卵帶到月球上進行培育。

  1月15號,嫦娥四號發布了最新實驗照片,照片中可以看出棉花種子已經發出嫩芽,並且嫩芽的長勢很良好,這是在克服月球低重力、強輻射以及高溫差等環境的嚴酷挑戰後的成果,這也標誌著嫦娥四號完成了人類在月面第一次進行生物實驗,這一消息傳回地球,科學界為之震驚。

  嫦娥四號戰果纍纍,根據嫦娥四號就位光譜探測數據證實月幔富含橄欖石推論的準確性,為月幔物質提供直接證據。嫦娥四號所作出的貢獻不僅僅如此,它為科學界帶來眾多的研究價值,這也可以讓人類更進一步地了解月球。根據月面「地球生物」的生長勢態來看,月球表面還是有一定條件供生物存活的,想要了解更多在未來的時間裡還需要做出更多的研究成果。月面的生物也會被人類持續關注著,畢竟它的成功對人類來說是很大的科研成果。

  人類走向外太空已經成為現實,現如今生命也在月球出現,在未來的日子裡,是否人類也可以在月球上生存呢?這始終有待研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月背第一次出現「地外生命」,嫦娥四號立了首功,科學界為之沸騰
    我國在2005年就實現了載人火箭成功升空,而近期嫦娥四號更是頻頻在各大社交網站上刷屏,因為它完成了中國航天史上的一大壯舉,更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壯舉。    嫦娥四號成功地在月球背面登陸之後,它所攜帶的月球探測車「玉兔號」也被放了出來。據了解,玉兔號此次的任務就是實地考察月球背面的環境。
  • 月背第一次出現「地外生命」,嫦娥四號立了首功,科學界為之沸騰
    據考察,月球誕生於45億年前,也就是地球剛形成後不久,科學界有一種說法2018年,我國「嫦娥四號」成功發射,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對月球背面進行探索。從畫面上可以得知,其實月背沒那麼可怕,人類之所以不去月背,不是怕所謂的「外星人」襲擊,而是怕沒信號。
  • 月球首次出現「地面生物」,歸功於嫦娥四號
    月球又稱為月亮,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 同時也是太陽系中第五大衛星,雖然月球直徑僅有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不到地球的八十分之一,但在地月系統中,月球卻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嫦娥四號登陸:而在2019年的1月3日,中國自主研究並發射的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的背面實現軟著陸,這也是人類史上第一艘在月背實現著落的探測器。
  • 嫦娥四號帶種子到月球背面,棉花種子的發芽,引發科學界熱議
    2018年12月8日凌晨,我國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次年1月3日,嫦娥四號成功著陸在馮·卡門撞擊坑,實現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並且為了驗證月球上是否能誕生生命,我國讓嫦娥四號帶了些種子和微生物以及果蠅卵蟲到月球。
  • 月背第一次出現「地外生命」,嫦娥四號是最大功臣,轟動科學界
    月背第一次出現「地外生命」,嫦娥四號是最大功臣,轟動科學界這麼多年以來,人類對於外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止過。有一個問題我們一直都很好奇,就是除了地球有生命存在之外,其他的星球是否也有生命存在呢?作為距離離我們非常近的月球,自然少不了對它的探索,而最近傳來一段信息表明,月球上出現了「地外生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月球背面首次出現「地外生命」,嫦娥四號立了首功,引科學家熱議
    而我國研製的月球探測器嫦娥四號,於2018年12月4日發射後,於2019年1月3日著陸,而且還看見了「地外生命」,這對於航天界以及科學界都是一個相當重大的發現,那麼這所謂的「地外生命」究竟是什麼呢?要知道這可是一場讓科學界沸騰的發現。
  • 18年月球首現"地外生命",嫦娥四號立頭功,人類為之興奮
    而到了現代社會中,隨著全人類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現如今,登上太空已經不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可以說,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之下,我們也能夠親眼看到外太空的真實狀態。而在研究宇宙的過程中,地外生命始終都是我們探尋的課題。在過去對月球的探尋中,中國的嫦娥四號也為人類創造地外生命立下了頭等功勞,可以說,在有了地外生命的消息之後,全人類也為之感到興奮。
  • 人類首次!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背,發回首張月背近照
    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據國家航天局介紹,嫦娥四號的發現將對研究月球和太陽系的早期歷史具有重要價值,計劃在月背開展的低頻射電天文觀測也可以填補射電天文領域在低頻觀測段的空白,為研究太陽、行星及太陽系外天體提供可能。
  • 月球上首現「地外生命」,科學界沸騰了,嫦娥四號成最大功臣
    月球又稱為月亮,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 同時也是太陽系中第五大衛星,雖然月球直徑僅有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不到地球的八十分之一,但在地月系統中,月球卻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潮汐鎖定,這就導致了月球永遠有一面是背對著地球的,人們將其稱為「月背」,而不少人曾經認為,月背建有外星人的基地,外星生物一直躲在暗處觀察著人類。
  • 嫦娥四號首次測量月球表面輻射:嫦娥探月升級史
    嫦娥四號探測器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的最新一代成果,也是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和實地探測,實現了人類探索月球的新突破。回首整個探月工程,我們看到中國航天人不懈的努力和堅持,也見證了祖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
  • 嫦娥四號首次測量月球表面輻射:嫦娥探月升級史
    嫦娥四號探測器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的最新一代成果,也是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和實地探測,實現了人類探索月球的新突破。回首整個探月工程,我們看到中國航天人不懈的努力和堅持,也見證了祖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
  • 嫦娥四號成功進行月面生物實驗!月面長出第一株嫩芽
    據@央視新聞官方微博1月15日消息,今天,嫦娥四號上搭載的生物科普試驗載荷發布最新試驗照片,照片顯示試驗搭載的棉花種子已長出嫩芽,這也是在月面長出的第一道「綠色」。最新傳回的圖片顯示,棉花嫩芽長勢良好,這是在經歷月球低重力、強輻射、高溫差等嚴峻環境考驗後,月球上長出的第一株植物嫩芽。祝賀!
  • 嫦娥四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登陸,傳回第一張月背影像圖!
    文/夕揚今天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成功在月背著陸,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上第一張近距離月球背面影像圖。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登陸月背,首次實現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訊26天的漫長飛行,1月3日嫦娥四號進入距月面15公裡的落月準備軌道。
  • 嫦娥四號獲取的高清月面圖像和科研數據發布
    中國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已經在月球背面成功著陸一周年了,值得慶賀一番!為此中國國家航天局(CNSA)、探月工程指揮部在今年1月3日,也就是著陸整一周年的那天,發布了嫦娥四號著陸器獲取的月球背面的高清圖像以及相關的科學數據。
  • 嫦娥四號創造歷史 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10時15分,在距離月球約6.5萬公裡、環繞地月第二拉格朗日點、能同時看見地球和月球背面的中繼星「鵲橋」的通信協助下,嫦娥四號上的變推力發動機被點燃,探測器的速度從相對月球1.7公裡每秒降到接近為零。探測器調整了姿態,朝著艾特肯盆地中馮·卡門撞擊坑相對平坦的坑底垂直降落下去。
  • 人類史上首次月球背面之旅!關於嫦娥四號,想知道的都在這兒了!
    12月8日凌晨,人類太空飛行器首次月球背面「登陸」之旅開啟! 2時23分,中國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四號探測器送上太空。隨後,器箭成功分離,嫦娥四號成功進入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2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
  • 「嫦娥四號」的落月之旅
    人類首次!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    這一刻,世界看中國!    1月3日上午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馮·卡門撞擊坑著陸,並通過「鵲橋號」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 嫦娥四號擬12月發射 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引關注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張亦馳 劉 揚】2018年的世界航天發射,開年頭幾個月就好戲連臺,而剛剛進入12月,不僅沒有出現收官的狀態,反而呈現出多個航天大國的重磅發射任務接踵而至的情況:莫斯科時間3日14時31分,俄羅斯「聯盟MS-11」號飛船在拜科努爾發射場成功發射。
  • 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背,實現人類首次!劃重點,這是考試要考的!
    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背,實現人類首次!劃重點,這是考試要考的!一直以來人類對於外太空的探索就一直沒有停止過,人類第一次見到宇宙,第一次登上月球,人類很多很多的第一次都需要科學家們不懈地努力去實現。而今天,人類再一次實現了首次,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背面,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了!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的光輝歷程
    16年來,中國探月工程五戰五捷,碩果纍纍,嫦娥五號任務將圓滿完成「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即將發射,再次踏上奔月之旅。此次探月任務和以往有什麼不同?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有哪些看點呢?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我國探月工程的光輝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