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奔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人們不禁幻想月球上是否和地球一樣有生命存在,最終人類通過自己的努力飛向月球,但是真實的月球並非人們心中所想那樣,地表荒蕪,毫無生命跡象,不過去年「地球生命」在月面首次出現,這都要歸功於嫦娥四號,它不斷立下戰功,就連科學界也為之震驚。
嫦娥四號就是嫦娥四號衛星的簡稱,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並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登空,在2019年1月3日成功登陸月球背面,這也是人類第一次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的實驗。
雖然嫦娥一號到三號都十分成功地登陸了月球,但是嫦娥四號登陸月球的背面仍然存在很大的風險,通過過去月球太空船拍回的照片來看,太空船即將到達月球背面時,與地球的無線電通訊都會暫時中斷,只有等到飛出軌道之後才會恢復如常。雖然嫦娥四號是無人探測器,風險很小,但是遙控它著陸在月球預定的地點,並且順利接收傳回的圖像數據這依舊是一個巨大挑戰。如果失敗將一切從頭再來,但是一旦成功,這將是「世界了不起的壯舉」。
嫦娥四號和嫦娥三號一樣都不是孤軍奮戰,它攜帶的「玉兔」月球車也會在月球背面執行探測任務。除了「玉兔」月球車之外,嫦娥四號還攜帶了月球的「朋友」——來自地球的生命種子。此次在月球上進行的生物研究實驗所攜帶的有棉花、油菜、酵母、擬南芥和果蠅六種生物作為樣本。將它們的種子和蟲卵帶到月球上進行培育。
1月15號,嫦娥四號發布了最新實驗照片,照片中可以看出棉花種子已經發出嫩芽,並且嫩芽的長勢很良好,這是在克服月球低重力、強輻射以及高溫差等環境的嚴酷挑戰後的成果,這也標誌著嫦娥四號完成了人類在月面第一次進行生物實驗,這一消息傳回地球,科學界為之震驚。
嫦娥四號戰果纍纍,根據嫦娥四號就位光譜探測數據證實月幔富含橄欖石推論的準確性,為月幔物質提供直接證據。嫦娥四號所作出的貢獻不僅僅如此,它為科學界帶來眾多的研究價值,這也可以讓人類更進一步地了解月球。根據月面「地球生物」的生長勢態來看,月球表面還是有一定條件供生物存活的,想要了解更多在未來的時間裡還需要做出更多的研究成果。月面的生物也會被人類持續關注著,畢竟它的成功對人類來說是很大的科研成果。
人類走向外太空已經成為現實,現如今生命也在月球出現,在未來的日子裡,是否人類也可以在月球上生存呢?這始終有待研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