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一味中藥,乳香!

2021-01-09 騰訊網

1、藥用部位

橄欖科植物卡氏乳香樹及同屬數種植物皮部滲出的油膠樹脂。

2、別名

乳頭香、滴乳香、燻陸香、塌香、馬思答吉、天澤香、浴香。

3、植物形態

矮小喬木。樹幹粗壯,樹皮光滑,淡棕黃色。葉互生,密集形成葉簇,或於上部疏生,奇數羽狀複葉,葉柄被白毛,小葉卜9對,對生,小葉片長卵形,先端鈍,通常略波曲,基部圓形,近心形或楔形,邊緣有不規則的圓齒裂,或呈不明顯齒裂至近全緣,兩面均被白毛或上面無毛,下面被疏毛。花小,排成總狀花序,苞片卵形,先端尖;花萼杯狀,先端5裂,裂片三角狀卵形,花瓣5片,淡黃色,與萼片互生,卵形,先端急尖;雄蕊10枚,著生於花盤外側,花葯橙色,花絲短;子房上位,弘4室,花柱粗,柱頭頭狀。果實小,倒卵形,有三鈍稜;果皮光滑,肉質,肥厚。

4、產地分布

生於熱帶沿海山地。分布於非洲東北部、索馬利亞、衣索比亞等地。

5、採收加工

春、夏季均可採收。採時於樹幹的皮部由下向上順序切傷,並開一狹溝,使樹脂從傷口滲出,流人溝中,數天後凝成千硬的固體,即可收取。

6、藥材性狀

呈球形、淚滴狀顆粒或不規則小塊狀,有時粘連成團塊。淡黃色、棕黃色或深棕色,常帶輕微的綠色、藍色或棕紅色。半透明。表面有一層類白色粉霜,除去粉霜後,表面仍無光澤。質堅脆,斷面蠟樣,無光澤,亦有少部分顯玻璃樣光澤。氣微芳香,味微苦。嚼之,初破碎成小塊,迅速軟化成膠塊,黏附牙齒、唾液成乳狀,並微有香辣感。

7、性味歸經

性溫,味辛、苦。歸心經、脾經、肝經。

8、功效與作用

調氣活血、定痛、消腫、生肌。屬活血化瘀藥下分類的活血止痛藥。

9、臨床應用

用量3~9克。用治氣血瘀滯、心腹疼痛、癰瘡腫毒、跌打損傷、風溼痺痛、痛經、產後瘀血刺痛。臨床還用於治療急性闌尾炎。

10、藥理研究

揮髮油為乳香鎮痛的有效成分,主要為具鎮痛作用的乙酸正辛酯,佔揮髮油總量的92.46%。以蒎烯作指標成分,可將索馬利亞乳香與衣索比亞乳香及蘇丹乳香鑑別開。

11、化學成分

含樹脂60%~70%、樹膠27%~35%、揮髮油3%~8%。樹脂主要成分為游離a,B-乳香脂酸、結合乳香脂酸、蒎烯、二戊烯、α,3-水芹烯等成分。

12、使用禁忌

孕婦、胃弱者及無瘀滯者禁服。

13、配伍藥方

1、治急心痛:胡椒49粒,乳香3克。為末。男用薑湯下,女用當歸湯下。(《攝生眾妙方》抽刀散)

2、治偏頭痛不可忍:乳香(如皂子大)、高良姜(如指頭大)。上二味,於火上燒,迎煙燻鼻。隨痛左右用之。(《聖濟總錄》乳香散)

3、治赤白帶下:草果一個(去皮),入乳香一小塊,用面並裹,火炮焦黃留性,取出和面用之。上為細末。每服6克,陳米飲調下,重者9克。(《婦人良方》乳香散)

4、治急、慢驚風:乳香15克,甘遂15克。同研細。每服1.5克,用乳香湯調下(《博濟方》)

5、治赤口瘡:乳香、沒藥各3克,白礬1.5克,銅綠少許。研為末,摻之。(《醫學綱目》乳香散)

6、治口瘡:乳香、沒藥、雄黃各3克,輕粉1.5克,巴豆霜少許為末摻之。(《證治準繩》)

相關焦點

  • 【每日一味藥】乳香
    【每日一味藥】乳香 【性味歸經】辛、苦,溫。 【配伍】 1、氣滯腰痛:青木香、乳香各二錢。酒浸,飯上蒸,均以酒調服。
  • 每天學一味中藥,四葉參!
    挖取根,除去鬚根及殘莖,曬乾或曬至半乾時,每天搓揉1次,直到全乾,或趁鮮切片,曬乾。呈紡錘形,倒卵狀紡錘形或近圓柱形,不分枝或稍有分枝,長6~15釐米,直徑2~6釐米,灰棕色或灰黃色,有深的皺縮縱紋和許多芽眼,頂端具莖的殘跡.其下有密集而明顯的環紋,向下環紋漸稀疏。
  • 每天學一味中藥,草果!
    ❻每天學一味中藥,豆豉姜!❼薄荷是「清熱之王」,四大功效受用一生!❽長壽是「養」出來的,在每天的養生「黃金時段」做這些事,更能長壽!❾一味中藥,通瀉三焦!上清心肺之火,中瀉胃火,下瀉腎火,療效獨特!
  • 每天學一味中藥,草果!
    ❻每天學一味中藥,豆豉姜!❼薄荷是「清熱之王」,四大功效受用一生!❽長壽是「養」出來的,在每天的養生「黃金時段」做這些事,更能長壽!❾一味中藥,通瀉三焦!上清心肺之火,中瀉胃火,下瀉腎火,療效獨特!
  • 每天猜一味中藥 | 昨日草果
    中藥小課堂來給你講講中藥的知識我們每天會讓你猜一味中藥並在第二天公布答案這是一場知識盛宴快來猜猜看吧!現在揭曉謎底的時刻到了!昨天給大家猜的中藥是(點擊答案可以跳轉昨日題目)來看看它的具體介紹吧!
  • 乳香行情淺析
    【天地網訊】  [中藥材天地網訊]近期,乳香市場行情出現小幅下滑,進口原裝統貨成交價在21-22元,貨源購銷不暢,乳香未來行情如何我們淺析如下。  乳香就是古代儀式上必備的香料之一。乳香,又名摩勒香,為橄欖科植物卡氏乳香樹及同屬植物的樹皮滲出的樹脂,主產於非州東北部的阿曼、衣索比亞、葉門等國家,世界上公認最好的乳香是阿曼南部佐法爾省所產,味純且色正。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陳皮
    導言:陳皮可以說是很接地氣的一味中藥了,「為芸香科常綠小喬木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成熟果皮」,說白了真的就是橘子皮。但出身尋常,藥效可不含糊,陳皮辛散苦降性溫,芳香醒脾,長於理氣健脾燥溼,降逆止嘔,用於脘腹脹滿,食少吐瀉 ,經常被當作主藥使用。
  • 每天學一味中藥,化橘紅!
    柚子皮,蒸雞冠油服,治老年咳嗽氣喘(《中藥大辭典》)。 10 藥理研究 鎮靜,抗微生物。揮髮油有止咳化痰作用。毒性較小。
  • 乳香沒藥是什麼鬼
    這些散發著麝香味道的乳香和沒藥常常與防腐、香料和宗教儀式相聯繫,包括耶路撒冷古代寺廟中的宗教慶典、現代羅馬天主教的禮拜儀式等。除了這些用途,乳香和沒藥也用作藥物和精神療法的組成部分。乳香和沒藥事實上都是樹脂膠,是由樹的黏稠狀分泌物凝固而成的。乳香來源於乳香屬的樹,沒藥來源於沒藥樹,這些植物在植物學屬於同一族,這些樹木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半島、印度和非洲東北部。
  • 乳香和沒藥,為啥難合格?
    乳香        提到乳香,又不得不提另外一款中藥——沒(mò)藥,始載於《藥性本草》,為橄欖科植物地丁樹或哈地丁樹的乾燥樹脂,分為天然沒藥(原植物地丁樹)和膠質沒藥(原植物哈地樹)。       乳香由於其樹脂滴下如乳汁般,又帶有獨特的香氣,故名乳香。乳香具有活血定痛,消腫生肌。用於胸痺心痛,胃脘疼痛,痛經經閉,產後瘀阻,癥瘕腹痛,風溼痺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癰腫瘡瘍。
  • 乳香的炮製與儲存方法
    【天地網訊】  乳香為橄欖科乳香樹及同屬植物樹皮滲出的樹脂,其味辛、苦,性溫,具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是臨床上常用的祛瘀止痛類中藥,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其功效的神奇,在炮製方面也讓歷代中醫家頗為重視,據古代文獻記載,乳香從唐代就開始使用不同的炮製方法,如水飛、制、風乾研等。
  • 每天學一味中藥,餘甘子!
  • 每天學一味中藥,烏藥!
  • 每天學一味中藥,蒺藜!
  • 每天學一味中藥,蓮子!
  • 每天學一味中藥,百合!
  • 乳香、沒藥及其製劑致45 例不良反應/事件--治療與預後
    討論及臨床合理用藥建議  乳香、沒藥過敏與個人體質有關,乳香、沒藥中的揮髮油、樹脂類、膠類可能是過敏原[11]。有學者認為過敏反應的程度與服用劑量大小有關[3],也有學者認為與接觸時間長短有關[7]。另外有文獻報導沒藥炮製不過性可導致患者嘔吐,強調炮製一定要到位,也證明中藥炮製對於「減毒」的重要意義。
  • 每日一味中藥——砂仁
    關注康美藥業,每天獲取健康相關資訊。 砂仁小故事 傳說很久以前,廣東西部的陽春縣發生了一次範圍較廣的牛瘟,全縣境內方圓數百裡的耕牛,一頭一頭地病死,惟有蟠龍金花坑附近村莊一帶的耕牛,卻沒有發瘟,而且頭頭強健力壯。
  • 每日一味中藥:火麻仁
    中藥火麻仁是桑科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殼種仁。中醫認為火麻仁有潤燥滑腸的功效與作用。別名:大麻仁,線麻子(代殼者)。來源產地:為桑科一年生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殼的種仁。均為栽培。可用一味火麻仁,搗爛煮糊,加冰糖,煮成象芝麻糊一樣服用。也可配其他潤腸作用的藥物,如產後便秘配當歸、柏子仁,妊娠期便秘配瓜蔞仁、杏仁;陰虛者可加玉竹。如胃腸燥熱較甚,腹部脹滿而有便秘,單用火麻仁效力不夠,須配大黃、枳實等,方如麻子仁丸,此方也適用於有痔瘡而患便秘者,但老人和體虛者則不宜用。(2)用於滋陰補血。
  • 乳香沒藥質量淺析
    乳香:本品為橄欖科植物乳香樹及同屬植物樹皮滲出的樹脂,分為索馬利亞乳香和衣索比亞乳香,每種乳香又分為乳香珠和原乳香。         二、品種質量     1、質量規格      目前國內乳香沒藥和國外標準不一,國外以等級區分質量,國內因為乳香沒藥市場化稱呼,分為飲片和投料級,沒藥再分為膠質和天然。下面介紹下乳香沒藥的質量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