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是古代皇帝吃的貢菜,如今南方人拿它來餵豬,北方賣30元一斤

2020-11-29 食客饕叔

中國地大物博,即便是同一個物種,但在不同的地方生長就會出現不一樣的表現,尤其是我們經常說的「南橘北枳」,足以說明南北方的差異性表現在多方面,包括氣候、溫度、還有地形飲食文化差異等。

前不久跟北方朋友一起去逛超市,結果發現一種在南方經常見的菜,因為我是來自於南方,在我家那邊這菜叫廣廣菜,外形長得像甘蔗,但是沒甘蔗那麼粗,吃起來口感非常清脆,在北方被稱為苔幹。

它的顏色是青綠色,味道有點類似於海蜇,一節一節的又有點像萵苣。苔幹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在我們國家擁有很長的食用歷史,種植記錄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它是名副其實的天然蔬菜,曾經是專門進貢到皇宮給皇帝吃的貢菜,不是一般人能吃得上。它的名字非常多,還被稱為「響菜」,因為它吃起來有響聲,非常的清脆嫩香。

苔幹一般生長在較為寒冷的環境下,特別害怕高溫,對土壤沒什麼要求,這東西在北方是難得吃一回的極品新鮮蔬菜,備受大家青睞,一斤能賣到30多元的高價,都趕上豬肉了。賣這麼貴肯定是有它的道理,它富含幾十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與礦物質,經常食用可以降低血壓,還能美容養顏延緩衰老,吃法也多種多樣,如果吃不完還可以曬成幹處理,做成脫水蔬菜。

這樣能夠一年四季享受到它的美味,只要烹飪的好,口感也沒有任何改變,不過令人意外的是,雖然苔幹在北方很受歡迎,但是它在南方卻不怎麼感冒,甚至遭人嫌棄,將其拿來餵豬,當成豬飼料。原來因為種植環境有限,而且南方氣候溫度適宜,能夠種植很多蔬菜品種,而苔幹相比其它蔬菜沒什麼競爭力。

並且苔幹在南方種植很費時間與精力,不像北方菜的種類都比較好打理,所以南方人都不怎麼吃苔幹,甚至拿它來餵豬,這就體現出不同地區的飲食文化差異。你認為還有哪些蔬菜也是在南方被忽略或者嫌棄,在北方卻能賣出高價呢?歡迎在評論區下面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它名字很霸氣叫虎杖,曾是農村孩子的零食,有人靠它發財30元一斤
    它名字很霸氣叫虎杖,曾是農村孩子的零食,有人靠它發財30元一斤農村這種餵豬的野草,殊不知價值珍貴,水火燙傷有特效30元一斤在農村有很多的野草,它們生長在農村的每一個角落裡,默默無聞的生長著,春去秋來,幾經寒暑,從沒有人去管它。
  • 南方人只吃根,如今莖葉成了寶貝,10元1斤熱銷,農民:真好笑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食材,南方人們都特別的熟悉,不過以前它只是一種豬飼料,如今它卻成了寶貝,售價達到了驚人的10元一斤,很多農民看到以後感覺十分的好笑,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了解一下。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經猜到了,我說的這種美食就是芋頭。
  • 南方的一種野果,北方也有人賣,草果是什麼?為啥30元一斤很暢銷
    #萬象大會#導讀:它本來上南方的一種野果,北方也有人賣,很多覺得它就是北方的特產,您知道草果是什麼嗎?為啥30元一斤在市場上還很暢銷呢?由於很多人只聽說過草果,卻不認識它的植株,導致很多山區的草果植株被農民破壞了,直接砍到在地裡,無人問津,十分可惜。因此,我們有必要知道草果的價值,認識這種植物並告知農村的親戚朋友,特別留意,且不說它能值30元一斤,就是自己用,也是很好的啊!這本來是南方一種野果,但是它出現在了東北的春節年貨市場,30元一斤很暢銷,是烹飪年夜飯必備的好東西。草果有什麼價值?
  • 荔枝說:北方的白菜南方的冷 「南方人不懂系列」又雙叒來了
    同一個冬天,南方人和北方人卻有著360°截然不同的過冬模式。   你們熟悉的 「南方人/北方人不懂系列」又雙叒來了。   上周,黑龍江尚志下起了雪,一隻來自南方的滾滾在雪地裡旋轉跳躍它不閉眼—— 北京東城區一糧行賣冬儲大白菜,堆起來有一人多高,市民一般買100-500斤,該糧店去年賣34萬斤。   南方人被嚇cry :為啥一次買這麼多?囤著能升值??   北方人很懵圈:冬天白菜那麼好吃,你們竟然不囤??
  • 農村這種不起眼的野菜,以前常用來餵豬餵兔子,如今賣10元一斤
    近段時間,很多農村地區都迎來了今年的第一聲春雷,眾所周知,春雷過後,各種不同品種的新鮮野菜都會紛紛冒出頭來。說到野菜,大家常常提到的就是香椿芽、蕨菜、魚腥草、馬齒莧、車前草等,但其實在連綿的春雨過後,還有很多對人們有幫助的野菜品種值得採摘。
  • 農村這種不起眼的野菜,以前常用來餵豬餵兔子,如今賣10元一斤!
    近段時間,很多農村地區都迎來了今年的第一聲春雷,眾所周知,春雷過後,各種不同品種的新鮮野菜都會紛紛冒出頭來。說到野菜,大家常常提到的就是香椿芽、蕨菜、魚腥草、馬齒莧、車前草等,但其實在連綿的春雨過後,還有很多對人們有幫助的野菜品種值得採摘。
  • 「十一」長假,農村的豬肉賣到40元一斤,全是吃狼尾草長大的
    40元一斤,貴是貴,但是吃起來,那味道回味無窮,是城裡人吃不到的。老家村子裡有幾個養豬戶,在鄉下這幾天,我發現幾戶養豬人家會時不時地去野外割取一些狼尾草扛回家,原來是拿來餵豬的。這種狼尾草的鬚根較粗壯,莖稈直立,叢生,耐旱,耐砂土貧瘠土壤。如果生長在田間,會與農作物爭奪水分、養分和陽光。
  • 它是魚身上最好吃的部位,25元一斤,每次賣魚的老闆都不會給你!
    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吃的食物,不僅肉質鮮嫩好吃,而且營養非常的豐富。除了魚之外,在魚身上還有一種美味,這種美味就是魚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呢?在我們南方,魚泡是一種非常稀少的美味,在市場上可以賣到25-30塊錢一斤,大一點的魚泡可以賣到一塊多錢一個,雖然賣得有點小貴,不過還是受到很多人的喜愛,運氣不好根本就碰不到有賣。但是聽說北方很多人都不吃魚泡,北方魚檔的老闆都是把魚泡拿回家餵雞或者直接倒掉,就算有吃魚泡的人也是很少,所以在北方只要你想吃老闆都可以白送你。
  • 南方漫山遍野的「無花果」,賣到30元一斤,北方人卻說沒見過!
    其實水果也是大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每一種水果,都是不一樣的,北方的水果一般都比較甜,南方的水果一般水分比較足,所以每一個地方的水果種類也是大有不同,有些水果只適合在北方種植,有一些水果卻只適合南方的天氣,所以一般北方人沒見過南方的水果,真的是再正常不錯了,不過現在運輸不斷的發展了,想吃啥水果都可以買得到
  • 它曾被當成害蟲,遭到厭惡,如今成搶手美食,百元一斤供不應求
    它曾被人們當成害蟲,遭到厭惡,如今成搶手美食,網友:一蟲難求美食在我們的生活中,佔了很大的比例,我們一天的忙碌就是為了能吃燉美食,自古人們對美食的爭議都是特別的大,有很多的美食,都是從煙霧轉換成喜歡,像是蟛蜞就是如此,原先被人們稱為害蟲,等人們發現了它的美味,就變成了天下奇鮮,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美食也是如此
  • 立秋後農村有種長壽菜很受歡迎,只要5元一斤,很多人沒吃過
    在現在的生活中,人們對飲食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吃得健康是最為重要的,過去在農村野生的很多野菜和粗糧,現在很受歡迎。因為在農村自然生長的野菜,營養價值是非常高的。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野菜」,正適合採摘,它就是農村的紅薯葉。過去曾是農村窮人「救命菜」,隨便摘吃。紅薯是北方農村一種常見農作物,秋季上市,很多人喜歡食用。紅薯除了食用外,還可以製作澱粉,可以釀酒等,經濟價值很高,在北方農村被廣泛種植。
  • 南方用來煲湯,1斤40元人稱「廣東人參」,北方人:樹根也能吃?
    導讀:一畝能產5000斤,1斤40元,南方人很喜歡,北方人:送我?不吃!文:三農小七山裡有很多好東西,比如野花和野果。往往見到就會剷除,若放到市場上去賣,很可能幾元一斤都沒有人要,採挖的人工成本都不夠……但就是這樣一種植物,在南方的大城市了,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煲湯食材。在城市裡,它非常值錢,它的根莖一斤能夠賣到40元,若成片生長,1畝能產5千斤,算下來1畝能賣20萬元呢!
  • 俗稱野地瓜,價值卻比地瓜高,農村娃曾把它當糖吃,如今100元1斤
    導讀:俗稱野地瓜,價值卻比地瓜高,農村娃曾把它當糖吃,如今100元1斤今年要不是多了一個閏四月,這個時候早已經是農曆六月份了。馬上就要迎來農曆的六月份了,而在南方的農村有一種長在地裡的野果也成熟了。在過去農村的小孩子就常把它當糖吃,一次能吃一兩斤,如今卻能賣到100元左右一斤,但是卻幾乎沒人種植它。南方農村長大的朋友們,應該都有聽說過「六月六,地瓜熟;七月半,地瓜爛」這句童謠了。不過這裡的地瓜可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紅薯,而是一種長在土裡的野果。它酷似地瓜,香氣濃鬱,但是價值卻比地瓜還要高很多。
  • 果實像蜘蛛,以前不敢吃,如今網上賣120元一斤,又是炒作?
    導讀:果實像蜘蛛,以前不敢吃,如今網上賣120元一斤,又是炒作?野果是很多農村娃兒時常吃的東西,儘管這些野果沒人管理,但它們的味道和營養卻不輸於人工種植的水果,因此很多野果都深得人們的喜愛,現如今更是發展成了市面上常見的水果,比如樹莓、桑葚、刺梨等野果,現如今就有很多農民朋友專門種植,在市場上也很熱銷。
  • 農村一種酷似芋頭的植物,毒性大不能吃,如今曬乾能賣18元一斤
    芋頭是我們生活中一種很常見的食物,它的果肉是白色的,吃起來軟軟糯糯,非常香甜。而且它還是一種很減飢的食物,人們幹農活的時候總會帶上一兩個,餓了就隨便吃兩口,然後就又投入繁忙的工作了。今天介紹的這種植物長得酷似芋頭,在農村很常見,但是它的毒性大卻不能吃,如今挖出來之後曬乾能夠賣十幾元一斤,這種植物就是半夏。半夏又被叫做麻芋子,是生長在我國農村的一種野生植物,在如今也是許多農民朋友常種植一種特殊農作物。不過半夏可不像其它的野草、野菜那樣可以吃,它的毒性很大,是不能夠吃的。
  • 李時珍稱它為「千年不老草」,曾賣到上千元一斤,真有那麼神奇?
    梭梭樹大家應該不陌生,即便是沒有見過,也應該聽過它的大名。由於梭梭根系發達,主根彎曲下伸,具有抗旱、耐高溫、耐鹽鹼、耐風蝕、耐寒等諸多特性,因此是一種極其重要的防風固沙植物,現如今被廣泛的種植物我國沙漠及半沙漠地區,用於改善沙漠地區的生態環境。而因其這一重要的用處,也被人們美譽為「沙漠衛士」。
  • 以前到處都是,如今幾乎絕種,200元一斤買不到,它是什麼魚?
    這種野生的魚在現在能賣到100-200斤不等,而且十幾年前到處都是,如今蹤跡難尋。它到底是什麼魚呢? 而那時候需要動手術,傷口會流很多血,而人們都會尋找這種野生七星魚來燉湯喝,據說可以促進傷口癒合。
  • 長在地下的水果,吃起來像雪梨,曾賣15元1斤,如今價格大跌
    導讀:長得像地瓜,吃起來像雪梨,曾是網紅水果15元1斤,如今神話破滅 文/農夫也瘋狂 我國的水果種類還算是比較豐富的,尤其是在南方地區,山上的各種野果現在好多也成為了特色水果種植,這更加豐富了我國水果的種類。
  • 它是4月城市垃圾之一,卻在四川用來煉油,一斤賣30元
    今天,貓哥就來談談一種樹葉。這是4月份的城市垃圾之一,但在四川被用於煉油,一斤就可以賣三十元。這是香樟樹葉。樟樹的葉子一年四季都是常青的,存活率高。這是一種觀賞性樹木。由於其葉子具有強吸附性,對城市處理廢氣汙染有很大的好處。因此,樟樹在現代的城市裡隨處可見。樟樹有著很強的生命力。為了樹葉一年四季都是保持常青,它需要一直換葉子,在春天的時候,更新的速度加快。
  • 它看似蜈蚣,曾在農村很常見,如今卻靠養殖供應,一條5元
    今天咱們就來說下這種蟲子,它看似蜈蚣,曾在農村很常見,如今卻靠養殖供應,一條5元。這就是爬沙蟲,對於這種蟲子,人們目前還未知它具體是那種成蟲的幼蟲,只是把它廣義的定義為昆蟲綱廣翅目齒蛉科昆蟲幼蟲的俗稱。但這卻別妨礙人們對於它的充分認識,這種蟲子和海邊的蟲子不一樣的是,每一年的中秋之後,它才會在出現,要是不熟悉的人第一眼看到它,肯定以為是一條蜈蚣,趕緊嚇得跑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