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鳥類科普134】赤頸鶇

2021-01-16 泰山景區

形態特徵 中等體型的鶇,體長22~25釐米。雄鳥頭、頸、背均為灰褐色;具有較窄的鏽紅色眉紋;翼褐灰色,飛羽具淺色羽緣,翼下覆羽橙紅色;喉、胸為鏽紅色,腹部白色,具細小斑紋;中央尾羽深灰色,外側尾羽鏽紅色。雌鳥整體較雄鳥少紅色,眉紋較雄鳥偏白,頦、喉白色並具有黑色斑點,胸部棕褐色且具有斑點。上嘴和下嘴嘴尖近黑色,下嘴基部黃色;腳灰褐色。

生活習性 棲息於山區、丘陵的森林、平原的林地、疏林、林緣、果園、城市園林中,越冬和遷徙時常成群活動,常與紅尾斑鶇、斑鶇混群。喜在林下灌叢或地上覓食,遇到驚擾迅速飛到樹上,飛行距離短且迅速。春夏季主要食物為昆蟲及其他無脊椎動物,冬季時多取食植物種子和果實。冬候鳥或旅鳥。見於泰山山頂至城郊。

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 椋鳥科——八哥

▶ 椋鳥科——灰椋鳥

▶ 椋鳥科——絲光椋鳥

▶ 椋鳥科——北椋鳥

▶ 椋鳥科——紫翅椋鳥

▶  柳鶯科——褐柳鶯

▶  柳鶯科——巨嘴柳鶯

▶  柳鶯科——黃眉柳鶯

▶  柳鶯科——雲南柳鶯

▶  柳鶯科——極北柳鶯

▶  柳鶯科——黃腰柳鶯

▶  柳鶯科——雙斑綠柳鶯

▶  柳鶯科——淡腳柳鶯

▶  柳鶯科——冕柳鶯

▶  柳鶯科——冠紋柳鶯

▶  柳鶯科——淡尾鶲鶯

▶  長尾山雀科——銀喉長尾山雀

▶  長尾山雀科——紅頭長尾山雀

▶ 鶇科——虎斑地鶇

▶ 鶇科——灰背鶇

▶ 鶇科——白眉地鶇

▶ 鶇科——橙頭地鶇

▶ 鶇科——烏鶇

▶ 鶇科——褐頭鶇

▶ 鶇科——白眉鶇



資料提供:泰山森防站

編輯:劉蓓

*版權聲明:圖片及文字為攝影師和本平臺所有,如需轉載請後臺聯繫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赤頸鶇
    經保護區專家鑑定為成年雄性赤頸鶇,為旅鳥。據《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記載,赤頸鶇一般棲息於繁殖在西伯利亞的開闊針葉林間。該種鳥類在中國東北僅有少量分布,在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尚屬首次發現。據悉,赤頸鶇(Turdus ruficollis),雀形目鶇科鶇屬,俗名紅脖鶇, 體長約25cm。
  • 泰山生態環境改善 鳥類種群數創歷史新高
    從泰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獲悉,由於泰山生態環境日益改善,泰山上的鳥類數量及品種不斷增多。目前,泰山景區核定登記入檔鳥類增加到154種,標誌著泰山鳥類種群數量再創新高。 泰山風景區泰山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工作人員介紹,由於泰山生態環境條件不斷改善,能夠為鳥類提供適宜環境和豐富食物,鳥類種群越來越多。
  • 一年新增13種,泰山野生鳥類增至346種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薛瑞2020年泰山新增野生鳥類13種,其中2種為山東省新紀錄,泰山野生鳥類增至346種。泰山新增13種鳥類分別是白喉斑秧雞、酒紅朱雀、小濱鷸、大杓鷸、蒙古沙鴴、小嘴烏鴉、灰卷尾、北短翅蝗鶯、斑背大尾鶯、蘆鵐、灰斑鴴、紅腹紅尾鴝、禿鷲。
  • 【泰山鳥類科普132】白眉鶇
    見於泰山山區和山下的林地。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黃腰柳鶯▶  柳鶯科——雙斑綠柳鶯▶  柳鶯科——淡腳柳鶯▶  柳鶯科——冕柳鶯▶  柳鶯科——冠紋柳鶯▶  柳鶯科——淡尾鶲鶯▶  長尾山雀科——銀喉長尾山雀▶  長尾山雀科——紅頭長尾山雀▶ 鶇科——虎斑地鶇▶ 鶇科——灰背鶇資料提供:泰山森防站
  • 論文|3種鶇科鳥類的性別鑑定研究
    鶇科鳥類中存在雌雄單態性和二型性的鳥類,赤頸鶇(Turdus ruficollis)、紅尾鶇(Turdus naumanni)、斑鶇(Turdus eunomus)均可通過體色和體型等形態學特徵進行性別鑑定。
  • 【泰山鳥類科普133】白腹鶇
    見於泰山山區和山下林地。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冠紋柳鶯▶  柳鶯科——淡尾鶲鶯▶  長尾山雀科——銀喉長尾山雀▶  長尾山雀科——紅頭長尾山雀▶ 鶇科——虎斑地鶇▶ 鶇科——灰背鶇▶ 鶇科——白眉地鶇▶ 鶇科——橙頭地鶇▶ 鶇科——烏鶇▶ 鶇科——褐頭鶇▶ 鶇科——白眉鶇資料提供:泰山森防站
  • 【泰山鳥類科普152】北灰鶲
    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紅頭長尾山雀▶ 鶇科——虎斑地鶇▶ 鶇科——灰背鶇▶ 鶇科——白眉地鶇▶ 鶇科——橙頭地鶇▶ 鶇科——烏鶇▶ 鶇科——褐頭鶇▶ 鶇科——白眉鶇▶ 鶇科——白腹鶇▶ 鶇科——赤頸鶇▶ 鶇科——紅尾斑鶇▶ 鶇科——斑鶇資料提供:泰山森防站
  • 【泰山鳥類科普147】紫嘯鶇
    見於泰山山區溪谷附近。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紅頭長尾山雀▶ 鶇科——虎斑地鶇▶ 鶇科——灰背鶇▶ 鶇科——白眉地鶇▶ 鶇科——橙頭地鶇▶ 鶇科——烏鶇▶ 鶇科——褐頭鶇▶ 鶇科——白眉鶇▶ 鶇科——白腹鶇▶ 鶇科——赤頸鶇▶ 鶇科——紅尾斑鶇▶ 鶇科——斑鶇資料提供:泰山森防站
  • 【泰山鳥類科普192】白眉鵐
    春季和秋季見於泰山低山及城郊。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鶲科——黑喉石䳭▶鶲科——藍磯鶇▶鶲科——白喉磯鶇▶鶲科——北灰鶲▶鶲科——灰紋鶲▶鶲科——烏 鶲▶鶲科——白眉姬鶲▶鶲科——綠背姬鶲▶鶲科——鴝姬鶲▶鶲科——紅喉姬鶲▶鶲科——白腹藍鶲▶鶲科——銅藍鶲資料提供:泰山森防站
  • 【泰山鳥類科普165】麻 雀
    泰山地區最常見的留鳥。分布甚廣,見於各種生境。1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鶲科——黑喉石䳭▶鶲科——藍磯鶇▶鶲科——白喉磯鶇▶鶲科——北灰鶲▶鶲科——灰紋鶲▶鶲科——烏 鶲▶鶲科——白眉姬鶲▶鶲科——綠背姬鶲▶鶲科——鴝姬鶲▶鶲科——紅喉姬鶲▶鶲科——白腹藍鶲▶鶲科——銅藍鶲資料提供:泰山森防站
  • 【泰山鳥類科普154】白眉姬鶲
    有個體在泰山繁殖,春季和秋季見於泰山低山至城郊的林地。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鶇科——虎斑地鶇▶ 鶇科——灰背鶇▶ 鶇科——白眉地鶇▶ 鶇科——橙頭地鶇▶ 鶇科——烏鶇▶ 鶇科——褐頭鶇▶ 鶇科——白眉鶇▶ 鶇科——白腹鶇▶ 鶇科——赤頸鶇▶ 鶇科——紅尾斑鶇▶ 鶇科——斑鶇資料提供:泰山森防站
  • 【泰山鳥類科普171】山鶺鴒
    見於泰山山區。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鶲科——黑喉石䳭▶鶲科——藍磯鶇▶鶲科——白喉磯鶇▶鶲科——北灰鶲▶鶲科——灰紋鶲▶鶲科——烏 鶲▶鶲科——白眉姬鶲▶鶲科——綠背姬鶲▶鶲科——鴝姬鶲▶鶲科——紅喉姬鶲▶鶲科——白腹藍鶲▶鶲科——銅藍鶲資料提供:泰山森防站
  • 【泰山鳥類科普163】領巖鷚
    僅見於泰山山頂一帶。1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鶲科——黑喉石䳭▶鶲科——藍磯鶇▶鶲科——白喉磯鶇▶鶲科——北灰鶲▶鶲科——灰紋鶲▶鶲科——烏 鶲▶鶲科——白眉姬鶲▶鶲科——綠背姬鶲▶鶲科——鴝姬鶲▶鶲科——紅喉姬鶲▶鶲科——白腹藍鶲▶鶲科——銅藍鶲資料提供:泰山森防站
  • 【泰山鳥類科普105】短翅樹鶯
    見於泰山山區。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隼科——紅隼▶ 隼科——燕隼▶ 隼科——遊隼▶  柳鶯科——褐柳鶯▶  柳鶯科——巨嘴柳鶯▶  柳鶯科——黃眉柳鶯▶  柳鶯科——雲南柳鶯▶  柳鶯科——極北柳鶯▶  柳鶯科——黃腰柳鶯資料提供:泰山森防站
  • 【泰山鳥類科普104】遠東樹鶯
    見於泰山山區。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牛頭伯勞▶ 隼科——紅腳隼▶ 隼科——紅隼▶ 隼科——燕隼▶ 隼科——遊隼▶  柳鶯科——褐柳鶯▶  柳鶯科——巨嘴柳鶯▶  柳鶯科——黃眉柳鶯▶  柳鶯科——雲南柳鶯▶  柳鶯科——極北柳鶯▶  柳鶯科——黃腰柳鶯資料提供:泰山森防站
  • 【泰山鳥類科普126】虎斑地鶇
    見於泰山低山至城郊。多為旅鳥,少數為夏候鳥,可能有個別為留鳥。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冕柳鶯▶  柳鶯科——冠紋柳鶯▶  柳鶯科——淡尾鶲鶯▶  樹鶯科——遠東樹鶯▶  樹鶯科——短翅樹鶯▶  樹鶯科——強腳樹鶯▶  樹鶯科——鱗頭樹鶯▶  樹鶯科——棕臉鶲鶯▶  長尾山雀科——銀喉長尾山雀▶  長尾山雀科——紅頭長尾山雀資料提供:泰山森防站
  • 【泰山鳥類科普188】鐵爪鵐
    >▶鶲科——黑喉石䳭▶鶲科——藍磯鶇▶鶲科——白喉磯鶇▶鶲科——北灰鶲▶鶲科——灰紋鶲▶鶲科——烏 鶲▶鶲科——白眉姬鶲▶鶲科——綠背姬鶲▶鶲科——鴝姬鶲▶鶲科——紅喉姬鶲▶鶲科——白腹藍鶲▶鶲科——銅藍鶲資料提供:泰山森防站
  • 【泰山鳥類科普148】黑喉石䳭
    春季和秋季見於泰山低山、城郊至汶河流域。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鶇科——虎斑地鶇▶ 鶇科——灰背鶇▶ 鶇科——白眉地鶇▶ 鶇科——橙頭地鶇▶ 鶇科——烏鶇▶ 鶇科——褐頭鶇▶ 鶇科——白眉鶇▶ 鶇科——白腹鶇▶ 鶇科——赤頸鶇▶ 鶇科——紅尾斑鶇▶ 鶇科——斑鶇資料提供:泰山森防站
  • 【泰山鳥類科普144】北紅尾鴝
    繁殖期4~6月,夏候鳥於每年3月遷至泰山。營巢於石縫、牆洞中,巢由草莖、草葉、樹皮等編織而成。卵青白色或白色,具棕色的細小斑塊。常見林鳥,一年四季可見,多為夏候鳥。在泰山上數量眾多,自山頂至山下城區園林、城郊、汶河流域都有分布。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 【泰山鳥類科普124】北椋鳥
    冕柳鶯▶  柳鶯科——冠紋柳鶯▶  柳鶯科——淡尾鶲鶯▶  樹鶯科——遠東樹鶯▶  樹鶯科——短翅樹鶯▶  樹鶯科——強腳樹鶯▶  樹鶯科——鱗頭樹鶯▶  樹鶯科——棕臉鶲鶯▶  長尾山雀科——銀喉長尾山雀▶  長尾山雀科——紅頭長尾山雀資料提供:泰山森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