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一些完全康復的COVID-19患者的檢測結果仍呈陽性

2020-10-29 cnBeta

據外媒SlashGear報導,對於疑似SARS-CoV-2的暴露,一般的建議是自我隔離兩周,預計在這段時間內會出現症狀。那麼當一個人的檢測結果呈陽性的時候呢?世界衛生組織(WHO)提供了關於何時可以認為病人已經康復並安全結束隔離的標準,但一項新研究提出了關於其中一些人是否可能仍在傳播病毒的問題。

Elsevier發表的新研究發現,某些持續的症狀可能表明,完全康復的COVID-19患者的檢測結果仍呈陽性。這項研究本身源於義大利,Fondazione Policlinico Universitario的研究人員發現,相當數量的完全康復的COVID-19患者有可能在第二次新冠檢測中呈陽性。

第二次陽性檢測結果尤其與繼續有一些呼吸道症狀,最明顯的是喉嚨痛和流鼻涕的康復患者有關。調查結果是基於131名COVID-19患者的數據,這些患者已經符合世衛組織結束隔離的標準,包括至少三天不發燒、至少一周沒有症狀等。

在這131名患者中,儘管達到了結束隔離的標準,但仍有16.7%的患者檢測出新冠陽性。這些陽性患者都沒有發燒,病情有所好轉。然而,許多康復的患者,包括那些沒有第二次檢測呈陽性的患者,都有持續的健康問題,如疲勞、咳嗽和呼吸困難。

這裡的大謎團涉及到一些無症狀和完全康復的COVID-19患者可能仍然攜帶病毒,但他們不再被隔離。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Francesco Landi博士解釋說:

遏制SARS-CoV-2大流行感染仍需回答的主要問題是,病毒片段的持續存在是否意味著患者仍具有傳染性。RT-PCR檢測可以尋找病毒RNA的小片段。拭子檢測陽性可以揭示患者是否仍在脫落病毒片段,但它無法辨別患者是否具有傳染性。

相關焦點

  • 印度COVID-19患者的檢測結果信息幾乎全部被洩漏
    印度多個政府部門(包括國家衛生和福利機構)的網站都在網上洩漏了數千名患者的COVID-19實驗室檢測結果。這些洩漏的實驗室報告正在被搜尋引擎索引,從而暴露出患者的數據,以及它們是否被冠狀病毒檢測為陽性。
  • COVID-19患者治癒出院後反覆核酸陽性病例的分析
    朱小嵐,吳遜,李泉重慶市長壽區人民醫院目前,我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已取得階段性的勝利,但部分患者出院後,複查核酸檢測結果又呈陽性。該研究報導了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按規定的出院標準治癒後出院,在隔離期兩次核酸檢測復陽,其診治過程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可為臨床提供一定借鑑。
  • 研究發現:義大利康復患者復陽率高達五分之一
    歐聯網11月14日電,據歐聯通訊社報導,近日,義大利科研人員在美國醫學協會出版的賈瑪內科報(Jama Internal Medicine)雜誌刊發學術論文指出,科研人員研究發現,在義大利今年4至6月份的新冠康復患者中,患者的復陽率高達五分之一,且參加測試的康復患者均無任何感染症狀。
  • 兩項獨立研究稱COVID-19倖存者再次感染的可能性明顯降低
    到目前為止,一些COVID-19免疫研究發現,8個月前倖存下來的患者仍然受到保護,不會再次感染。希望疫苗能產生類似的免疫反應,可能隨後會對嚴重疾病產生長期保護。現在,兩項新研究提供了好消息,進一步助長了新冠免疫力可能比預期更好的希望。獨立的團隊發現,曾感染過COVID-19的人不太可能被再次感染。
  • 葡萄牙政壇慌得一批:一名部長新冠檢測呈陽性,兩名部長被隔離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圖片來自pixabay)華輿訊 據葡華報綜合報導,這一周,對於葡萄牙政界而言無疑是慌亂的一周,先是周一總統府宣布馬塞洛總統新冠檢測呈陽性
  • 哈佛大學權威專家:COVID-19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引發不同程度的...
    佛杜希表示,「我們了解到,大量住院的COVID-19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大腦功能損傷。作為醫學界的一部分,我們需要對這些患者進行長期監控,因為他們中的一些人將來可能會出現認知能力下降、注意力缺陷、腦霧或阿爾茨海默症。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來促進COVID-19患者的大腦康復。但首先我們必須了解他們的神經功能缺損的性質和嚴重程度。
  • 美國一無症狀患者陽性持續105天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此前有研究顯示,大多數SARS-CoV-2感染患者在大約8天內表現出比較強的傳染性,但人與人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尤其免疫力低下人群或有不同表現。當地時間11月4日,頂級學術期刊《細胞》(Cell)在線發表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聯合完成的一項研究,為這一問題提供了更多新細節,或可為公共衛生決策提供一些建議。
  • 烏克蘭總統對COVID-19測試呈陽性
    2020年11月9日星期一宣布,Volodymyr Zelenskiy已對COVID-19冠狀病毒進行了陽性檢測 莫斯科(美聯社)-烏克蘭總統沃倫米爾·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周一宣布,他的冠狀病毒檢測呈陽性,將在接受治療的同時進行自我隔離。
  • 史丹福大學醫學院:五分之一的COVID-19患者還感染了其它呼吸道病毒
    史丹福大學醫學院:五分之一的COVID-19患者還感染了其它呼吸道病毒  Emma Chou • 2020-03-31 10
  • 40歲斯科拉檢測呈陽性 中國球迷:盼鑽石早日康復再戰奧運
    之前一些被感染了的球員很快就康復,現在也能繼續馳騁賽場,比如廣東男籃外援馬尚-布魯克斯。近日在意甲瓦雷澤俱樂部的新冠檢測中,有12人檢測結果呈陽性,其中就包括中國球迷所熟知的「鑽石」斯科拉,對此,中國球迷紛紛送上祝福,希望「鑽石」早日康復。
  • 研究解釋5個可能導致COVID-19恢復期延長的風險因素
    一些COVID-19倖存者在清除病毒後的數周內都會出現症狀,這就是所謂的「Long COVID」。來自英國的研究人員對4000多名患者的COVID-19經歷進行了分析,確定了5個可能導致「Long COVID」的風險因素。年齡、體重、性別、最初的COVID-19症狀以及哮喘都是Long COVID的危險因素。
  • Scientific American|對COVID-19的免疫實際上意味著什麼?
    而在義大利,政治家們則希望利用抗體檢測結果確定哪些人能夠重返工作崗位。一些針對冠狀病毒抗體的大規模血清學普查現正在全世界範圍內開展。WHO的「團結II」(Solidarity II)研究將匯總來自六個以上國家的抗體檢測數據。而在美國,已開展了一項為期多年的協同項目,旨在揭示全美範圍的抗體流行率的全貌。
  • 【重磅】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COVID-19會損傷孕婦的胎盤,可能對...
    根據西北大學醫學院的一項最新報導,在胎兒娩出後立即進行的病理學檢測顯示,16名在孕期檢測COVID-19陽性的女士的胎盤中檢測到了胎盤受損的跡象。在胎盤中看到的損傷類型表明,子宮中母親與胎兒之間的血流出現異常,這表明出現了COVID-19的新的併發症。這一發現有助於告知在大流行期間如何對孕婦進行臨床監測。
  • COVID-19康復患者中存在強烈的CD4+和CD8+記憶T細胞
    COVID-19康復患者中存在強烈的CD4+和CD8+記憶T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9 17:12:53 英國牛津大學Tao Dong研究團隊發現,COVID-19康復患者中存在SARS-CoV-2引發的強烈
  • Synairgen幹擾素新療法或有助COVID-19患者更快康復
    英國製藥公司 Synairgen 開發的 SNG001 霧化幹擾素藥物,已在 COVID-19 患者的 2 期試驗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結果。一系列研究表明,幹擾素可能是預防某些 COVID-19 病故的關鍵,尤其是那些可能患有和幹擾素相關的未知疾病、進而阻礙康復進度的患者。
  • 研究人員發現導致COVID-19患者形成血栓的有害「自身抗體」
    由於這些COVID-19併發症可能會危及生命,醫生們一直在用血液稀釋劑治療患者。研究人員現在已經確定了一種導致血栓形成的抗體,但他們仍然無法解釋為什麼一些新冠患者會出現這些有害的「自身抗體」。「在患有COVID-19的患者中,我們繼續看到體內炎症和凝血的無情、自我放大的循環,」Kanthi說。「現在,我們了解到,自身抗體可能是這個凝血和炎症循環的罪魁禍首,它讓本來就在與疾病抗爭的人病得更重。」參與這項研究的另一位科學家、風溼病學家Jason Knight說,一半住院的COVID-19患者至少有一種自身抗體呈陽性,「這是相當令人驚訝的。」
  • 杭州一月嫂梅毒一項檢測結果呈陽性 醫生說沒事
    柴芸說,為了提高梅毒的診斷率,實驗室檢查通常結合TPPA和TRUST兩種方法聯合檢測。TPPA即梅毒特異性抗體檢測,是梅毒螺旋體感染的確證試驗,在梅毒的潛伏期(約感染後兩周)即可發生,患者治癒後可終生陽性。
  • 床旁診斷系統在COVID-19中的應用現狀—最新外文文獻翻譯
    此外,某些測試還可能識別出COVID-19以外的病毒抗原(例如來自人類冠狀病毒的抗原),這樣可能會出現假陽性結果。如果抗原檢測試驗均顯示出足夠的準確度和穩定性,那麼就可以將其用於快速篩查可能患有COVID-19的患者,從而減少或消除對昂貴的分子檢測的需求。
  • Cell:無症狀新冠患者陽性持續105天
    此前有研究顯示,大多數SARS-CoV-2感染患者在大約8天內表現出比較強的傳染性,但人與人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尤其免疫力低下人群或有不同表現。11月4日,頂級學術期刊《細胞》(Cell)在線發表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聯合完成的一項研究,為這一問題提供了更多新細節,或可為公共衛生決策提供一些建議。
  • 河內市新冠疑似患者檢測結果呈陰性
    點藍色字關注「中越加」 11月16日,越南衛生部表示,中央熱帶病醫院已對河內市新冠病毒疑似患者採用了實時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eal-time RT-PCR)進行檢測,檢測結果為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