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晚,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印發《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試行第五版)》的通知。連花清瘟顆粒(膠囊)被推薦用於醫學觀察病例/醫學隔離病例和成人確診病例中疫邪外犯證、疫毒襲肺證、疫毒閉肺證的治療。
通知提到,當前,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形勢仍很嚴重,近期北京市又出現本地病例,為進一步加強新冠肺炎中醫藥救治工作的精準性和規範性,推進中西醫協同提高治癒率、降低病死率,在總結先期中醫藥對新冠肺炎救治經驗的基礎上,對《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試行第四版)》進行修訂,形成了《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試行第五版)》。各醫療機構臨床可參照本方案確定的原則進行辨證論治及預防。
新冠肺炎屬於中醫「疫病」範疇,溼毒疫癘之氣,自口鼻而入,鬱肺困脾,臨床可見發熱、咳嗽、乏力、大便溏瀉或不爽,甚者氣促。部分患者溼從熱化,壅閉於肺而出現高熱、喘憋等重症狀態。連花清瘟顆粒(膠囊)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洩熱的作用,可以改善發熱、咳嗽、乏力等症狀,用於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密切接觸者以及新冠肺炎成人確診患者屬疫邪外犯證、疫毒襲肺證、疫毒閉肺證的治療。
連花清瘟是運用中醫絡病理論探討外感溫病及瘟疫傳變的規律及治療,提出「積極幹預」治療對策,制定「清瘟解毒,宣肺洩熱」治法。組方吸取歷代醫家治療疫證的用藥精華,以漢代張仲景《傷寒論》中專治疫病的麻杏石甘湯與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中專治疫病的銀翹散化裁,汲取明代吳又可《溫疫論》治疫證用大黃經驗。麻杏石甘湯,宣肺洩熱、止咳平喘;銀翹散,清瘟解毒、辛涼宣肺,兩個藥方針對疫病發熱咳嗽、喘促氣短用藥。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兩個藥方都具有良好的退熱、止咳、抗炎、抗病毒作用。辛涼宣肺與洩熱,可以解決新冠肺炎患者的體溫持續不降;清肺止咳平喘,可以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的咳嗽不止,呼吸困難;抗炎抗病毒作用可以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複製,抑制病毒感染引起的系統性炎症反應。從中醫的角度認識,整個組方衛氣同治,表裡雙解;先證用藥,截斷病勢;整體調節,多靶治療。
正因為有確切的基礎實驗和臨床研究證據,4月1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連花清瘟膠囊/顆粒在原批准適應症的基礎上,增加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型、普通型」的新適應症。
據了解,連花清瘟從2003年進入市場至今,已經獲得國家層面20餘次方案推薦,從甲型流感、乙型流感、禽流感到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在這十幾年我國發生的所有病毒傳染性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連花清瘟都獲得了治療方案推薦,曾被列入《流行性感冒診斷與治療指南》《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乙型流感中醫藥防治方案》《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9年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至第七版)》等方案。連花清瘟膠囊的科研成果獲得了201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根據鍾南山、李蘭娟、張伯禮院士等領銜的最新論文披露的臨床數據,連花清瘟能夠有效提高臨床治癒率,對於發熱、乏力、咳嗽等症狀的治療作用明顯,且安全性較高。但論文表示,連花清瘟治療在降低重症病例轉化率和提升病毒檢測轉陰率方面沒有明顯差異。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團隊證實連花清瘟膠囊等中藥對2019-nCoV(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細胞病變具有抑制作用,具有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活性,減少病毒含量的作用,並能抑制炎症因子過度表達。基於上述發現,鍾南山聯合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等中西醫臨床專家,啟動連花清瘟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前瞻性、隨機、對照、全國多中心臨床試驗。
該研究在中國內地定點收治新冠肺炎的20餘家醫院展開,考慮到疫情防控的緊迫性,無法進行雙盲;專家組討論後決定有限條件下,採用客觀隨機平行對照試驗設計。
按照研究方案,入選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常規治療組),其中治療組為常規治療+連花清瘟膠囊每次4粒,每日3次或顆粒每次1袋,每日3次,治療周期為14天,共收集符合研究方案的284例病例。
試驗數據經過第三方統計分析,結果顯示:經過連花清瘟膠囊治療組治療14天後,主要臨床症狀(發熱、乏力、咳嗽)治癒率較對照組顯著提高,在治療第7天達57.7%,治療第10天達80.3%,治療第14天達到91.5%,發熱、乏力、咳嗽單項症狀持續的時間也有所縮短。
從降低轉重型患者的比例方面分析,連花清瘟膠囊治療組與對照組明顯更低(連花清瘟治療組:2.1%,對照組:4.2%)。
在本臨床試驗中,連花清瘟膠囊在提高新冠肺炎核酸轉陰率和縮短轉陰時間方面與對照組(常規治療組)對比雖然顯示出一定的優勢,但差異尚未達到統計學意義;研究中未出現與研究藥物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
上述系列發現表明,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聯合應用連花清瘟膠囊口服14天可提高新冠肺炎發熱、乏力、咳嗽等臨床症狀的改善率,改善肺部影像學病變,縮短症狀的持續時間,提高臨床治癒率。
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稱,此次研究證實以連花清瘟膠囊為代表的中醫藥對輔助治療新冠肺炎有效,該研究結果被國際植物醫學領域影響因子較高的雜誌《Phytomedicine》(《植物醫學》)收錄發表,也是國際對中國中藥防控新冠肺炎的認可和肯定,對中醫藥國際化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