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一本科生學術論文涉抄襲,曾因學術作假被同學舉報

2020-12-06 澎湃新聞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又接獲舉報,西南交通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三名學生聯合署名發表在行業期刊上的一篇論文,涉嫌抄襲同校建築與土木工程專業2011級一名碩士畢業生的碩士學位論文。

隨後,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知網和萬方數據上獲取了上述兩篇論文。一篇是以西南交通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2013級本科生李鑫雨為第一作者的、題目為《成都市建築垃圾減排及資源化利用的阻礙性因素研究》的論文(以下簡稱「李鑫雨論文」),另一篇是西南交通大學2011級建築與土木工程專業碩士畢業生陳天傑的碩士學位論文《成都市建築垃圾減排及資源化利用研究》。

從時間上來看,陳天傑論文完成時間是2014年5月,李鑫雨論文發表在建材行業期刊《建材發展導向》2015年第18期上,由於《建材發展導向》是半月刊,其發表時間是2015年9月下半月,另外根據李鑫雨論文提到的一篇參考文獻《交通安全設施設置相關問題分析》是於2014年7月發表的,可推測李鑫雨論文的完成時間要晚於2014年7月,也即晚於陳天傑論文的完成時間。

澎湃新聞對比發現,李鑫雨論文與陳天傑論文第3章「成都市建築垃圾管理現狀」的第3小節「成都市建築垃圾減排及資源化利用的阻礙性因素」,從題目到內容近乎隻字不差。

12月11日下午,澎湃新聞致電西南交通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學生處。該處一名負責人僅表示李鑫雨還未畢業,對其學術論文抄襲一事並未做明確表態。

截至記者發稿時,西南交通大學校辦的電話仍無人接聽。

論文正文幾乎一字不差照搬

陳天傑論文正文共分為六章,其中第3章是圍繞成都市建築垃圾管理現狀進行分析研究。第3章又分為3個節,分別是「成都市概況描述」、「成都市建築垃圾相關法規發展歷程」、「成都市建築垃圾減排及資源化利用的阻礙性因素」。

澎湃新聞比對發現,李鑫雨論文照搬了陳天傑論文第3章第3小節的題目和內容。

從標題上看,陳天傑論文的「成都市建築垃圾減排及資源化利用的阻礙性因素」小節設置了3個小標題,分別是「政府上的阻礙」、「技術上的阻礙」和「市場上的阻礙」。

李鑫雨論文也整體分為3個小標題,同樣是「政府上的阻礙」、「技術上的阻礙」和「市場上的阻礙」。

陳天傑論文「技術上的阻礙」一節中關於建築施工上的阻礙的分析

再從具體內容上看,陳天傑論文在「政府上的阻礙」小節的第一段中寫道:「首先在我國的大環境下,我國還沒有一部關於建築垃圾減排和資源化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規文件。《固體廢棄物汙染防治法》中雖明確要求了生產者要進行清潔生產,但這些僅是一種原則上的要求,並沒有一些實質性的規定與處罰要求。而《城市建築垃圾管理規定》則主要著重於運輸控制和去向控制。其次成都市市政府頒布的《成都市建築垃圾處置管理條例》中只明確了排放許可、運輸許可與消納管理,雖然其提及了減排和綜合利用,但只是號召。其並未明確提出企業關於單位建築面積允許排放多少建築垃圾;也並未體現建立建築垃圾管理的定量指標,如建築垃圾對城市環境的影響指標,建築垃圾的產生量指標等,這些法律法規的空白給具體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再者,成都市制定的幾部相關法規基本都是從市場秩序和市容環境衛生的角度去考慮的,並未真正的重視建築垃圾變廢為寶的潛力,這樣的出發點就導致法規內容與『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宗旨背道而馳。」

李鑫雨論文「政府上的阻礙」一節

李鑫雨論文這一段的內容表述為:「我國目前還沒有一部關於建築垃圾減排和資源化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規文件。《固體廢棄物汙染防治法》中雖明確要求了生產者要進行清潔生產,但這些僅是一種原則上的要求,並沒有一些實質性的規定與處罰要求。而《城市建築垃圾管理規定》則主要著重於運輸控制和去向控制。其次成都市市政府頒布的《成都市建築垃圾處置管理條例》中只明確了排放許可、運輸許可與消納管理,雖然其提及了減排和綜合利用,但只是號召。其並未明確提出企業關於單位建築面積允許排放多少建築垃圾;也並未體現建築垃圾資源化、回收利用率方面的相關內容與硬性規定。總的來說,就是未建立建築垃圾管理的定量指標,如建築垃圾對城市環境的影響指標,建築垃圾的產生量指標等,這些法律法規的空白給具體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再者,成都市制定的幾部相關法規基本都是從市場秩序和市容環境衛生的角度去考慮的,並未真正的重視建築垃圾變廢為寶的潛力,這樣的出發點就導致法規內容與『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宗旨背道而馳。」

對比以上兩段內容發現,李鑫雨論文除了去了狀語「首先在我國的大環境下」和「總的來說」,以及增加一句「也並未體現建築垃圾資源化、回收利用率方面的相關內容與硬性規定」,其他內容與陳天傑論文隻字不差。

陳天傑論文「政府上的阻礙」一節

再比如,在「技術上的阻礙」一節中,陳天傑論文在其中一段關於建築施工上的阻礙的分析中寫道:「在我國建築施工主要還採用純手工操作與製作,施工工藝和技術相對落後,再結合施工隊伍的管理水平有限,從而使得建築材料的損耗率上升,以至於造成了大量的建築垃圾。雖然近年來國內不斷有新型建材被開發出來,但是使用規模和開發數量都還相對有限。所以要在施工環節減少建築垃圾的排放量,就得大力開發和推廣新型建材和新型施工工藝、技術。」

李鑫雨論文「技術上的阻礙」一節

李鑫雨論文在同樣小節中的表述為:「在我國建築施工主要還採用純手工操作與製作,施工工藝和技術相對落後,再結合施工隊伍的管理水平有限,從而使得建築材料的損耗率上升,以至於造成了大量的建築垃圾。雖然近年來國內不斷開發新型建材,但是使用規模和開發數量都還相對有限。所以要在施工環節減少建築垃圾的排放量,就得大力開發和推廣新型建材和新型施工工藝、技術。」

對比發現,李鑫雨論文只將「不斷有新型建材被開發出來」改寫成「不斷開發新型建材」,其他內容完全一致。

陳天傑論文在「市場上的阻礙」一節的最後一段

還比如,陳天傑論文在「市場上的阻礙」一節的最後一段表述為:「建築垃圾減量化排放和資源化利用是最近幾年國內一個比較新穎的領域,現在關於建築垃圾的相關數據還比較缺乏,政府部門專門的數據收集和統計也很少,而且相關的計算法則也是眾說紛紜。關於成都市,也僅有統計局說現在成都市中心主城區建築垃圾產量為每年2000萬立方米(包括工程開挖渣土)左右。一是為了讓成都市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對建築垃圾的產量有一個明確的了解,為他們制定建築垃圾減排及資源化利用的相關政策提供原始依據;二是為相關建築垃圾資源化投資商提供數據依據。就必去對成都市建築垃圾的產量作出精確的計算。」

李鑫雨論文「市場上的阻礙」一節最後一個小標題

李鑫雨論文的最後一個小標題的內容則為:「建築垃圾減量化排放和資源化利用是最近幾年國內一個比較新穎的領域,現在關於建築垃圾的相關數據還比較缺乏,政府部門專門的數據收集和統計也很少,而且相關的計算法則也是眾說紛紜。關於成都市,也僅有統計局說現在成都市中心主城區建築垃圾產量為每年2000萬立方米(包括工程開挖渣土)左右。一是為了讓成都市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對建築垃圾的產量有一個明確的了解,為他們制定建築垃圾減排及資源化利用的相關政策提供原始依據;二是為相關建築垃圾資源化投資商提供數據依據。就必去對成都市建築垃圾的產量作出精確的計算。」

對比發現,兩段文字一字不差。

涉嫌抄襲者曾被舉報學術不端

雖然全文有著如此高的相似度,但是李鑫雨論文的參考文獻中並未提及陳天傑論文。

事實上,李鑫雨因學術不端被舉報不是第一次了。澎湃新聞了解到,李鑫雨是西南交通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2013級的一名本科生,在該校較有名氣。去年,他曾被提名為西南交通大學本科生最高榮譽「竢實揚華獎章」的候選人之一。不過,最終因為全班同學聯名舉報其學風不正、學術作假、多次抄襲,李鑫雨最終被取消了「竢實揚華獎章」的評選資格。

成都本地媒體《華西都市報》去年11月曾對李鑫雨因被舉報落選「竢實揚華獎章」一事進行過報導。

澎湃新聞從西南交通大學官網「校史文化」一欄了解到「竢實揚華」的由來。1916年,當時的北洋政府教育部在北京舉辦全國高等學校作業成績展覽評比。西南交通大學以94分的優異成績榮獲全國第一名。同年12月,教育部為西南交通大學頒發了獎狀,除此之外,還由教育總長範源濂特獎該校「竢實揚華」匾額一方,寓意培養出人才,同時使人才更加務實、誠實,從而揚我中華,振興中華,復興中華。

西南交通大學於2004年設立「竢實揚華獎章」獎項,2005年首次開展「竢實揚華獎章」評選。

另外,澎湃新聞由西南交通大學教務處官網了解到,該網站於2014年7月25日發布的《西南交通大學學生違紀處分條例》的該條例第三章第十九條規定:在畢業(設計)論文、各級各類科技競賽等學術領域中弄虛作假的,剽竊、抄襲他人研究成果的,給予留校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可以給予開除學籍處分。

針對李鑫雨學術論文涉嫌抄襲一事,12月11日下午,澎湃新聞電話聯繫了相關部門。

西南交通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學生處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李鑫雨所學專業為五年制,目前還未畢業,仍是該校的學生。但對其署名第一作者在《建材發展導向》發表的學術論文涉嫌抄襲一事,這名工作人員沒有做更多說明。

《建材發展導向》期刊編輯部的一位工作人員則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編輯部對於投稿文章的要求是在發表前經過查重,不能抄襲。但這名工作人員又稱,自己並不了解刊發李鑫雨論文時的具體情況,暫時無法給出明確的回應。針對「如果在獲知已刊發稿件涉嫌抄襲會如何處理」這一問題,該工作人員表示,編輯部還沒有處理過類似事件,對此不太了解。

相關焦點

  • 西南交大學生涉論文抄襲被舉報 評獎資格將取消
    ,有網友就在西南交通大學百度貼吧爆料,稱該校建築與設計學院2013級城鄉規劃班全體同學實名舉報:該班同學、竢實揚華獎章候選人李鑫雨,利用制度漏洞,借淘寶便利發表論文、獲取專利,並在舉報信中列數李鑫雨品行不端、學風不正、評獎不信、對上不誠、對友不義等多項內容,希望學校嚴懲。
  • 西南交大學生被全班聯名舉報「品行不端 學術作假」
    【觀察者網綜合】西南交通大學授予在讀學生的最高榮譽的「竢實揚華獎章」,設立於2004年,每學年評選一次,按照參評學生總人數的1‰評定。 用一位交大學生的話來說,「給再多的錢都換不來這個榮譽。」 然而,近日,一位「竢實揚華獎章」候選人李某在網上遭到全班聯名舉報。帖子稱李某涉及論文抄襲、學術作假,以及品行不端等行為,望學校嚴懲。
  • 西南交大學生涉抄襲被舉報 一篇論文與原作相似度達92%
    隨後,獲獎者之一的李某遭班上同學聯名舉報,稱其利用制度漏洞,借網絡便利發表論文、獲取專利,涉嫌論文抄襲。11月27日下午,西南交大學生處官網發布通報,決定取消李某本次「竢實揚華獎章」評選資格。獲獎後遭班上學生聯名舉報11月24日晚,西南交通大學「竢實揚華獎章」(本科)評選答辯會結束,建築與設計學院2013級城鄉規劃班的大四學生李某成為獲獎者之一。當晚,在學校貼吧中,出現了一張反映李某品行不端、學術作假的聯名舉報信截圖。信中稱,李某不講誠信,弄虛作假。
  • 西南交大副校長涉抄襲論文 校方已上報教育部
    事件調查  -兩年前有人舉報,西南交大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黃慶此前公開發表的兩篇署名論文涉嫌抄襲或過度引用,舉報材料被發上網後引多方熱議  -其中一篇論文黃慶系第二署名作者,因此有人提出該論文是「學生抄襲論文時用了老師的名字」,黃慶的過失主要是對學生的行為失察
  • 學術論文涉抄襲被撤銷博士學位 博士狀告母校勝訴
    (原標題:學術論文涉抄襲被撤銷博士學位,博士狀告母校終審勝訴)廣州日報客戶端2月20日消息,廣州某重點大學博士生阿偉(化名)在畢業兩年後,被母校撤銷了博士學位,原因是阿偉在攻讀博士期間發表的4篇學術論文的核心內容都是翻譯或者抄襲其它文獻。因不服母校的決定,阿偉告上法院討說法。
  • 西南交通大學一博士論文第4章被指抄襲超90%[圖]
    西南交通大學  東方網7月16日消息:此次交大學術委員會對黃慶涉嫌抄襲論文的處理依據,並非是此前被一些媒體報導過的那兩篇曝光在網絡上的學術論文,而是黃慶在2000年12月1日發表的博士學位論文  同時,記者也收到了一份自稱是交大老師寄來的一份關於黃興博士論文涉嫌抄襲的舉報材料。這份材料對黃慶涉嫌抄襲的內容作了非常詳細的介紹:黃慶論文第四章的題目是《國有企業集團產權界定效率分析模型》,分為4個小節,文章總計17頁半。舉報材料中稱,黃慶論文第四章中,除了該章開頭兩段和最後一節「第四節簡短的結論」外,其餘的內容絕大部分和楊小凱書中的內容一模一樣,抄襲比例超過90%。
  • 翟天臨論文抄襲?重複率達40%,本科生笑了
    翟天臨論文抄襲?重複率達40%,本科生笑了!近日,關於翟天臨論文涉嫌抄襲的新聞引發了網友的一番熱議,四川大學也在自己的官網上宣布了翟天臨論文抄襲的問題,將翟天臨列入了學術不端的案例,據了解,翟天臨的論文的查重的結果顯示,40%的內容都是重複的,本科生看到之後,都笑了!
  • 公務員舉報自己論文被抄襲 遵義一教授陷抄襲風波
    信息 公務員舉報自己論文被抄襲 遵義一教授陷抄襲風波 2016年08月09日 15:50 來源:貴陽晚報 參與互動    本報訊 近日,遵義市某大學副教授趙某,陷入抄襲本科生論文風波
  • 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李家俊:開展畢業論文抽檢,扣好本科生學術規範的...
    本科生作為高等教育的培養對象,是高素質專門人才培養的最大群體,本科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遵守學術誠信,是對本科畢業論文的底線要求,是學生道德品質的直接體現,也是反映高校立德樹人成效的重要窗口。國家高度重視學術誠信建設。2012年以來,教育部相繼出臺了《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嚴肅查處各類學位論文作假行為。
  • 天大一教授被學生實名舉報學術作假,校方反應速度令人點讚
    不曾想到,2020年快到年底了,居然還有一個巨瓜,網絡爆出天大一教授學術不端,學生123頁PDF含淚控訴,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11月19日晚,一篇長達123頁的實名舉報材料在網絡傳播,稱天大一張教授和其女學術造假。此消息一經爆出,便引起軒然大波。
  • @205位大四同學,請及時整改提交論文接受反抄襲檢測
    ,並為落實有關條款制訂了配套實施細則《華東政法大學全日制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反抄襲檢測、校外送審管理辦法》,想必很多同學對這兩個名詞有點陌生,接下來就讓杜東東老師帶大家了解下我校的反抄襲檢測以及校外送審管理辦法。
  • 名校大學教授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學術成速成品?抄襲之殤何時休
    題記---學術興科研興則民族興,學術強科研強則民族強!近幾年,國內教授被曝抄襲本科畢業論文的事情時有發生。而這次,還抄到了國外本科生。時隔4年多,期刊發聲明撤稿。01江蘇大學教授被曝抄襲匈牙利本科生論文!
  • 貴州遵義師範學院一副教授全文抄襲本科生畢業論文
    近日,一則舉報貴州省遵義師範學院副教授趙井春抄襲安慶師範大學2012屆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金鵬論文的網帖,在網上引起關注。  今年28歲的金鵬,是安慶師範大學2008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8月5日,金鵬在網上發帖舉報趙井春抄襲自己的本科畢業論文。
  • 教育部通報三起論文抄襲事件 倒查近5年碩博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
    一、事件簡述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高校9月均通過研究生院官網發布了《關於開展研究生學位論文作假行為全面排查工作的通知》。幾所高校發布的通知均提到:近年來,學位論文抄襲、買賣、代寫等學術不端行為時有發生。
  • 江漢大學回應院長被舉報文章抄襲:複製比符合慣例
    網言網語  「江漢大學法學院院長李衛東存在學術論文抄襲、以課題形式謀取私利等諸多問題,其被多次舉報後仍公示擬任江漢大學副校長一職……」  江漢大學法學院院長李衛東的提拔之路堪稱「坎坷」。  7月以來,一則實名舉報帖——《文抄公李衛東能「帶病提拔」嗎?!》出現在各大網絡論壇,發帖人為江漢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姚振強。
  • 西南財經大學嚴肅處理論文抄襲:撤銷涉事畢業生學士學位
    12月2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西南財經大學獲悉,因在校期間存在學術不端行為,西南財經大學學位委員會決定撤銷該校經濟學院2006級本科生馬龍的經濟學學士學位。12月14日,澎湃新聞以《西南財大一畢業生3個月內發表論文5篇,2篇涉嫌全文抄襲》為題報導了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馬龍在校期間的學術不端行為。2009年5月至7月期間,馬龍發表的5篇期刊論文中,有兩篇涉嫌全文抄襲。
  • 嚴查論文作假,教育部要求倒查五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針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教育部已下文要求倒查5年。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高校9月均通過研究生院官網發布了《關於開展研究生學位論文作假行為全面排查工作的通知》。
  • 教育部嚴查論文作假 要求倒查5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高校9月均通過研究生院官網發布了《關於開展研究生學位論文作假行為全面排查工作的通知》。上述幾所高校發布的通知均提到:近年來,學位論文抄襲、買賣、代寫等學術不端行為時有發生。
  • 論文防抄襲檢測軟體走俏 教授建議取消本科生畢業論文
    教育部出臺的「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於去年1月實施,其中就規定,論文查重率高者,將會面臨取消學位申請資格、註銷學位證書、開除學籍等處分。  在這樣的嚴要求下,不少畢業生選擇提前在網上購買檢測軟體,先於學校進行一個「自檢」,那麼隨著學生們對「查重」軟體的依賴,網店生意非常的火爆,有的店30天內交易量達到了6萬餘件。那麼,軟體「查重」真的靠譜嗎?
  • 本科畢業也變難 多所高校嚴查本科生論文
    從嚴檢查本科生論文5月6日,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教務處發布《關於做好2019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查重檢測工作的通知》顯示,本屆畢業設計(論文)查重檢測將增加大學生論文(含本屆)對比庫,凡發現同系、同校學生互相抄襲的,教務處將啟動調查程序,情況屬實的從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