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新突破:直接列印新皮膚的3D印表機首次進行測試

2020-09-02 AAU3D

aau訊(編輯 盧晶)經過近兩年時間的開發,一種將患者自身的皮膚細胞直接列印到燒傷或傷口上的機器人設備可能會進行首次人類臨床試驗。最近,由澳大利亞生物技術初創企業Inventia Life Science開發的用於術中皮膚再生的生物3D列印系統獲得了新的發展勢頭,這得益於澳大利亞政府和兩個強有力的新合作夥伴(世界著名的燒傷專家Fiona Wood和領先的生物列印研究人員Gordon Wallace)的大力投資。



據了解,該系統的代號為Ligō,來自拉丁語「 bind」,有望通過快速而精確地遞送多種細胞類型和生物材料,在受損的皮膚上形成新的一層皮,從而革新傷口修復。該新型系統有望取代目前僅試圖修復皮膚的傷口癒合方法,並且由Inventia Life Science的子公司Inventia Skin開發。


「當我們啟動Inventia Life Science時,我們的願景是創建一個具有為人類健康帶來巨大利益的技術平臺。我們很高興與我們出色的合作者一起看到這種願景發展的速度。聯邦政府的這種支持無疑將幫助我們加快步伐,」Inventia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Julio Ribeiro博士說。


為了支持澳大利亞的生物醫學和醫療技術領域的發展,澳大利亞政府宣布將投資100萬澳元(合723,085美元)以開發Ligõ3D生物列印系統的再生能力。該項目是獲得聯邦政府BioMedTech Horizons(BMTH)計劃支持的21項舉措之一,該計劃由非盈利組織MTPConnect運營,旨在加速澳大利亞醫療技術、生物技術和製藥行業的增長速度。


2020年7月下旬,澳大利亞聯邦衛生部長Greg Hunt宣布,該計劃的資金有望使該設備更快地進入人體首次臨床試驗。另外,該團隊還獲得了醫學研究未來基金幹細胞治療團的資助,與珀斯科廷大學的幹細胞專家Pritinder Kaur合作,使用Ligō設備提供基於幹細胞的產品,以改善皮膚再生。


根據Inventia的說法,皮膚是事故和某些疾病的首要傷害點,當皮膚受到嚴重損壞時,它會緩慢癒合,通常會留下疤痕。此外,在整個再生過程中,它很容易受到感染,這是人體第一個保護屏障的主要問題,並且是找到加快治療過程的新途徑的充分理由。


Inventia專注於創建能夠在傷口上直接列印包含患者皮膚細胞和生物材料的微小液滴的機器人的開發以重現功能性和美學上正常的皮膚。此外,Lig®技術背後的研究人員認為,這可以在手術室中通過一個單一程序來實現,從而降低了治療成本和住院時間,並將感染風險降至最低。


該設備採用了Inventia的專利技術,且該技術已在其RASTRUM平臺中成功用於基於實驗室的醫學研究和藥物發現。該公司希望通過Ligō機器人將這項核心技術帶入臨床,從而有望與澳大利亞一些皮膚再生領導者為皮膚再生做出新的貢獻。


來自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ARC電子材料科學卓越中心(ACES)的研究人員還將借用國際知名的生物墨水專業知識,開發新的生物3D列印系統,以治療手術中的燒傷。在ACES主任Gordon Wallace的帶領下,研究人員將為生物印表機和生物墨水的開發過程提供重要的意見。由於ACES團隊已經與Inventia建立了牢固的合作關係,這一消息不足為奇。


Wallace說:「 ACES處於建立3D列印新方法的最前沿,該項目將借鑑我們近年來在這一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3D列印已經成為數十年來最激動人心的製造技術,我很高興能夠繼續在這一領域建立本地能力,為Illawarra [澳大利亞州的一個地區]建立一個新的、創新的、可持續的產業。作為這個皮膚再生項目的一部分,將有助於使臥龍崗市成為生物列印技術商業生產的核心地盤。」


對於項目合作夥伴Fiona Wood(世界領先的燒傷專家和外科醫生,以及西澳大利亞州的燒傷服務主管)來說,這並不是她第一次尋求生物工程來幫助患者。在90年代初期,該專家率先採用了創新的「噴塗皮膚」技術,該技術可大大減少燒傷患者的永久性疤痕,並在2002年引起注意,當時峇里島爆炸案中最大的倖存者在到達皇家珀斯醫院後有幸使用了該技術。


Wood評論說:「這些贈款的組合是醫學研究未來基金在將研究轉化到商業化的整個過程中應用的典範,可為患者帶來更好的療效。」


眾所周知,燒傷是全球第四大最常見的創傷類型,全世界每年估計有1100萬燒傷患者接受治療,且嚴重傷口導致30萬人死亡。僅在澳大利亞,Wood基金會就報告說,每年有20萬人遭受燒傷,澳大利亞社區每年損失超過1.5億澳元。燒傷非常可怕,它們給患者和臨床醫生都帶來了複雜的問題,而且康復之路也難以解決。Inventia Skin期望生物列印技術的出現將對傷口醫學領域進行改變。此外,生物列印和燒傷創口方面的領先專家的專業知識相結合,再加上地方政府的資金和支持,可以形成最具創新性的生物3D列印系統之一,用於治療手術中的燒傷,最重要的是,它可能會在2022年上市。

相關焦點

  • 新飛船搭載「3D印表機」我國成功完成首次太空「3D列印」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本月5日首飛成功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上,搭載著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船上還搭載了一臺「3D印表機」。這是我國首次太空3D列印實驗,也是國際上第一次在太空中開展連續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3D列印實驗。
  • 科普 | 皮膚上直接列印3D電子元件 或帶來癒合傷口新療法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5日報導,在一項開創性的新研究中,美國研究人員使用定製的低成本3D印表機,首次在手上列印出電子產品。藉助新技術,戰場上的士兵能在身體上列印出臨時傳感器以檢測化學或生物製劑,或列印太陽能電池以給電子設備充電,而且只需鑷子就可將其剝離,也可用水衝洗掉。研究報告發表於26日出版的《先進材料》雜誌。
  • 3D列印材料新突破:乳膠3D列印
    要實現科學工程的突破,需要大量的工作和研究,更需要專業團隊技術攻關。 近日,據白令三維了解,來自高分子創新研究所、科學院和工程學院的維吉尼亞理工學院跨學科團隊共同提出了一種新的乳膠3D列印方法,並獲得了國家科學基金會獎。維吉尼亞理工大學也與米其林北美合作開展這個項目。
  • 科學家發明新型生物印表機 能在傷口上「列印」新皮膚
    科學家發明新型生物印表機 能在傷口上「列印」新皮膚  Winnie Lee • 2019-03-04 14:41:03
  • 盤點:2018上半年3D列印人體器官!
    如今,3D列印、區塊鏈、無人駕駛、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都成為了「網紅」技術,吸引了大批忠實的粉絲。這些技術應用在生產生活中,給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帶來了極大地改變。   時至今日,大到航空航天小到孩子手中的玩具,利用3D列印技術進行新產品的研發和推廣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 3D列印"仿生皮膚"讓機器人也有觸覺
    明尼蘇達大學的工程師們使用自己研發的一臺3D印表機製作了這些可伸展的電子感受設備。這臺特製的印表機具有4個噴嘴,可以為「仿生皮膚」的不同層次提供不同類型的特製「墨水」。在列印過程中,犧牲層可以保持頂層的位置不變,一旦列印完成,這一層就會被洗掉。傳統的3D列印系統往往使用高溫、剛性的液態塑料,而此項研究中使用的多層「墨水」可以在室溫下設置,這意味著它可以直接列印到人體皮膚上。
  • UoT開發手持式3D皮膚印表機,用於快速修復深度傷口
    多倫多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創新的3D生物列印設備。他們的手持式生物筆能夠在深度傷口上列印皮膚組織,以啟動癒合過程,並且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完成該過程。可攜式3D皮膚印表機可以在原位形成組織,將其存放並放置到位,所有這些都在兩分鐘或更短的時間內完成。
  • 3d印表機結構_3d印表機分類
    打開APP 3d印表機結構_3d印表機分類 姚遠香 發表於 2019-04-28 14:19:11   3d印表機簡介   3D印表機簡稱(3DP)是一位名為恩裡科·迪尼的發明家設計的一種神奇的印表機,不僅可以「列印」一幢完整的建築,甚至可以在航天飛船中給太空人列印任何所需的物品的形狀。
  • 3D列印藝術:這5種3D列印方式推動藝術創意的新方向
    感覺3D列印技術就是為創造新事物而生的,為設計和製造過程帶來了新的方式。因此,我們看到藝術家開始注意並利用該技術的獨特品質來創作3D列印藝術。通過逐層製作授予的設計自由度和3D可列印材料的多功能性為各類藝術家開闢了新的前沿。經濟實惠的3D列印技術有助於在雕塑,時尚,裝置藝術等領域的設計和規模創新,以及跨學科的合作。
  • 新突破!3D列印迄今最大的船體模具
    這家位於印第安納州的製造專家近兩年不斷推出各種令人興奮的新應用,包括為美國空軍、波音開發3D印表機生產的大型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模具。最新機型可3d列印51英尺長的遊艇船體模具的部件,這證明了該技術足以列印大型船隻。這並不是他們第一次涉足遊艇行業——2017年,他們列印一了套陰模,用來生產幾款小型船體。
  • 3DP技術新突破 GE金屬3D印表機原型曝光
    通用電氣集團增材製造子公司(GE Additive)公布了基於3DP技術的全新金屬3D印表機原型機。按照GE Additive的說法,這臺增材製造設備是目前速度最快的金屬3D印表機。基於3DP原理的GE 金屬3D印表機原型GE H1 3D印表機在列印過程中將不鏽鋼、鎳和鐵等粉末合金與液體粘結劑混合,粘結劑噴射到的部分金屬粉末粘合為一個整體,逐層列印出整個模型形狀。列印完成後去除鬆散的金屬粉末,再進行高溫燒制增強金屬粘合度。
  • 雷射3d印表機多少錢 雷射3d印表機價格及工作原理【詳解】
    雷射3D印表機是一種新型的 高科 技產品,能夠列印一切物品,3d技術在之前的新聞報導中我們就已經見識了它的神奇程度,可以應用於不同領域,幫助人們解決很多麻煩,甚至也可以解決在生物製造技術上的難題。雷射3d印表機就是3d印表機的升級版,那麼雷射3d印表機的工作原理是否和之前的相同呢?
  • 3D列印技術:3D列印珠寶首飾
    3D列印為設計增添了視覺複雜性,已成為創新藝術家和設計師創新性地挑戰傳統珠寶和配飾的推動者。時裝領域多年來一直在應用3D列印技術,以減少產品上市時間和降低成本,但主要是為了開發很難以其他方式製造的產品。對稱性,細節和可用設計的無限結合,為新公司打開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市場。
  • 曲面甚至皮膚上的微流道電子器件與傳感器3D列印技術
    它提供了第一步,有朝一日可以將它們直接列印在皮膚上,以便實時檢測體液。在一項具有開創性的新研究中,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與美國陸軍作戰能力發展司令部士兵中心合作,以微米級尺寸進行了3D列印的獨特流體通道,可以自動生成所使用的診斷,傳感器和化驗。適用於各種醫學測試和其他應用。該團隊是第一個在曲面上進行3D列印的結構,提供了第一步,有朝一日可以將它們直接列印在皮膚上,以實時檢測體液。
  • CeraBuilder100陶瓷3D印表機 助力高性能微波陶瓷器件快速研發
    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電子信息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呂文中教授團隊利用武漢因泰萊雷射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CeraBuilder 100陶瓷雷射3d印表機進行了高性能MgTiO3-CaTiO3微波陶瓷3D列印成型及相關性能研究,該微波介質材料在高頻通訊、5G領域有著非常好的應用前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了國際權威期刊Ceramics International上,文章名為「Fabrication
  • 國內成功試製金屬直接燒結成型3D印表機
    記者2日從位於西安高新區的中船重工第705研究所獲悉,歷經一年時間的研製,該所在3D印表機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藉助金屬直接燒結快速成型技術實現 了3D列印,成為世界上第四家掌握該技術的企業。據介紹,直接金屬雷射燒結成型技術是3D列印技術領域王冠上的明珠。
  • 重磅:我國首次完成太空3D列印
    「3D印表機」,這是我國首次太空3D列印實驗,也是國際上第一次在太空中開展連續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3D列印實驗。此次在試驗船上搭載的是一臺我國自主研製的「複合材料空間3D列印系統」,科研人員將這臺「3D印表機」安裝在了試驗船返回艙之中,飛行期間該系統自主完成了連續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樣件列印
  • 3D印表機技術突破 未來可實現列印人體器官
    3D印表機技術突破未來可列印人體器官據eurekaler3月12日消息,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型3D印表機,它使用可見光和紫外光模式來決定兩種單體中的哪一種聚合形成固體材料,不同的光圖案提供了產生多材料部件所必需的空間控制
  • 國外3D列印腎臟的最新進展!
    《中國科學院院刊》數據表明,每年約有500萬人皮膚燒傷、燙傷;《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6》數據表明,每年約330萬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數據表明,每年約429萬人新發癌症,281萬人
  • 3D列印新應用!NASA飛船將使用3D列印部件 比原來輕一半
    中國搜索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獵戶座飛船將於明年發射升空,進行繞月飛行。這也將是第一次使用3D列印部件建造的深空飛船。美國財經媒體CNBC網站4月17日發表題為《NASA首次在太空使用3D列印部件》的文章,對此進行了報導,現編譯如下:獵戶座飛船是NASA研製的新一代載人太空飛船,預計將於明年發生升空,進行繞月飛行。這將是第一次使用3D列印部件建造的深空飛船。NASA想要進行一系列新的月球項目,還希望探索包括火星在內的其他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