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老是有背景音樂,有本事發一個20赫茲以下的,或者20000赫茲以上的。」很多人都聽過物理老師類似的經典語錄。
在初中物理學習中,很早就開始接觸到「聲音」知識,初步認識它的特性和日常利用。
我們都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一樣,空氣中聲速為340米/秒。
在真空中聲音是無法傳播的,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航天空間活動中,太空人都是要通過無線信號進行交流。
音調是由振動頻率決定的。人能感受的聲音頻率在20Hz~20000Hz之間。高於20000Hz就是超聲波,低於20Hz就是次聲波。
振動的幅度決定了聲音的響度,而我們能辨別不同人的聲音則是通過它的音色。
說到聲音就不得不提起分貝。分貝是用來衡量噪聲強弱等級的單位。人們有適合各種日常活動的理想分貝環境。
在小區或學校附近,我們經常看到這個標誌。噪音嚴重影響生活,控制噪音是保護環境的重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