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於2003年發射升空,任務是研究紅外線中的宇宙。在經歷了16年令人驚嘆的圖像和科學發現之後,美國宇航局(NASA)斯皮策太空望遠鏡任務將於2020年1月30日結束(退役)。
看到這個消息,小園心裡有種莫名的難過,不知你呢?博科園紀念斯皮策太空望遠鏡16年,下面「博科園」將帶你看看我們最喜歡的一些,由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所拍攝的33張壯美宇宙照片!相信你一定會被驚豔到,真的是好美,很浩瀚的宇宙!
No.1、螺旋星雲
這張來自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2007年拍攝的紅外圖像顯示了螺旋星雲,這是一顆宇宙小星,經常被業餘天文學家拍攝到,因為它鮮豔的顏色和與巨眼令人毛骨悚然的相似之處。圖片:NASA/JPL-Caltech/University of Arizona
No.2、超新星遺蹟HGH3
這張被稱為HBH3的超新星遺蹟,是銀河系中最大的超新星遺蹟之一,直徑約150光年。它也是最古老的恆星之一;爆炸形成這個宇宙奇觀的恆星在8萬到100萬年前就是這樣做。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在2010年5月拍攝了這張照片,NASA於2018年8月2日發布了這張照片。圖片:NASA/JPL-Caltech/IPAC
No.3、企鵝星系和蛋星系
在這張照片中,星系NGC2336和NGC2937分別看起來像一隻企鵝和企鵝蛋,這張照片結合了NASA哈勃太空望遠鏡和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數據。圖片:NASA-ESA/STScI/AURA/JPL-Caltech
No.4、草帽星系
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紅外顯示的草帽星系,以草帽星系在可見光中的外觀和寬邊帽子的命名,實際上是兩個星系合而為一。草帽星系是一個巨大的橢圓形星系(藍綠色),內部嵌有一個薄薄的盤狀星系(部分顯示為紅色)。之前的可見光圖像讓天文學家相信,草帽星系只是一個規則的平盤星系。圖片:NASA/JPL-Caltech
No.5、船底座星雲
大質量恆星可能會對其周圍造成嚴重破壞,從美國宇航局(NASA)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拍攝船底座星雲的這張新照片中可以看出這一點。星雲中心的明亮恆星是船底座埃塔,它是銀河系中質量最大的恆星之一,它耀眼的光芒正在「雕刻」和摧毀周圍的星雲。圖片:NASA/JPL-Caltech
No.6、貓爪星雲
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在2018年拍攝到了這張貓爪星雲的照片,星雲的名字來源於熱氣泡,如果你眯著眼睛看,它就像貓爪墊。圖片:NASA/JPL-Caltech
No.7、啞鈴星雲
啞鈴星雲,也被稱為梅西耶27,在這張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圖像中發出紅外線,該星雲因其在可見光下與啞鈴相似而得名。它是由查爾斯·梅西耶於1764年發現的,梅西耶把它作為他著名星雲對象目錄中的第27個成員。圖片:NASA/JPL-Caltech/Harvard-Smithsonian CfA
No.8、仙王座恆星和綠色星雲
由於其很高的紅外敏感度,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可以令人驚嘆地看到星雲,星雲是遍布宇宙的塵埃和氣體雲。上圖發布於2019年,上面蓬鬆的綠色結構是星雲,星雲中散布著恆星,左側有一個名為仙王座C的星團,右上角有一個名為仙王座B的星團。圖片:NASA/JPL-Caltech
No.9、獵戶座的恆星製造工廠
這張來自NASA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紅外圖像顯示了獵戶座星雲,它是距離地球距離最近的大質量恆星製造工廠。圖片:NASA/JPL-Caltech/S.T. Megeaty
No.10、綠色星雲環
在太空中發現的一個發光光環,乍看起來更像是超級英雄的虛構,而不是科學事實。但這是NASA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在被天蠍座尾巴包圍的昏暗雲層中所發現。這張2011年發布的明亮綠色星雲照片,讓人想起漫畫書中超級英雄綠燈俠揮舞的發光戒指。圖片:NASA/JPL-Caltech
No.11、螺旋星系的蜘蛛網
2011年NASA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這張圖像中,IC342星系看起來就像一張旋轉成螺旋狀的蜘蛛網,展示了其微妙的塵埃圖案。在紅外線下可以看到,微弱的星光被遍布星系盤發光的塵埃圖案所取代。圖片:NASA/JPL-Caltech
No.12、整齊的令人驚訝的恆星爆炸
恆星並不總是在猛烈的爆炸中撕裂,如一些爆炸是有秩序的。一顆名為仙后座A的恆星以如此整齊的方式爆炸,以至於它保留了大部分原始的洋蔥狀分層結構。在這張由斯皮策拍攝的假彩色圖像中,仙后座A周圍的藍色光芒是被前向衝擊波加熱的物質,綠色、黃色和紅色是通過反向波加熱的物質。圖片:NASA/JPL-Caltech/University of Minnesota
No.13、玉夫座大星系
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於2013年發布的這張照片,顯示了玉夫座大星系壯觀的旋轉手臂和中央條。這張照片是一張紅外合成的照片,綜合了斯皮策兩個探測器在其早期低溫任務中拍攝的數據。玉夫座大星系也被稱為NGC253,是南半球觀察者可見星系團的一部分。圖片:NASA/JPL-Caltech) (Image credit: NASA/JPL-Caltech
No.14、棒旋星系NGC 5746
棒旋星系NGC5746在可見光照片中部分被遮擋,使得精確分類變得不可能。這張來自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圖像,揭示了棒旋星系NGC 5746的真實本質,顯示了圍繞棒旋星系NGC 5746明亮核心一圈戲劇性的高溫塵埃。圖片:NASA/JPL-Caltech/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No.15、創造之柱
這張合成圖像將NASA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紅外圖像與同一區域可見光圖像進行了比較。紅外線圖像被稱為「創造之柱」,顯示出高聳的塵埃柱,閃耀著萌芽恆星(白色/黃色)的光芒,而可見光視圖是黑暗的、幾乎看不見柱子。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圖像中增加的細節,揭示了演化和創造新恆星生命過程中的一個動態區域。圖片:NASA/JPL-Caltech/Harvard-Smithsonian CfA/DSS
No.16、宇宙風暴中的黑洞
棒螺旋星系NGC 1097中心的「眼睛」是由一個大黑洞造成,這個黑洞看不見,卻被一圈恆星和猖獗的恆星誕生星雲所包圍。在NASA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彩色編碼紅外圖像中,這個看不見的黑洞周圍區域為藍色,星環是白色的。圖片:NASA/JPL-Caltech/The SINGS Team
No.17、恆星煙花
天文學家使用斯皮策太空望遠鏡追蹤到太空中神秘高能X射線和伽馬射線的來源,是銀河系中一個鮮為人知的星團。這張紅外圖像顯示了盾牌座中發現一個含有紅超巨星的大質量星團區域。圖片:Don Figer et al./NASA/JPL-Caltech
No.18、恆星殘骸
這張來自NASA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和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的圖像,顯示了一顆坍塌恆星「塵土飛揚」的殘骸。G54.1+0.3的合成圖像以藍色顯示來自錢德拉的X射線,而來自斯皮策的數據以綠色(短波紅外線)和紅黃(長波紅外線)顯示。科學家們認為,脈衝星(中間的白色源)正在發出一股恆星風,使殘留的超新星塵埃升溫。圖片:NASA/JPL-Caltech/CXC/SAO/T.Temim et al
No.19、斯皮策發現數千個星系
2007年發布的彗發星系團假彩色鑲嵌圖,顯示了數千個新的微弱物體(綠色),其中許多屬於該星系團。這幅鑲嵌圖將斯隆數字天空調查(顏色編碼為藍色)的可見光數據與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長波長和短波長紅外視圖(分別為紅色和綠色)結合在一起。圖片:NASA/JPL-Caltech/GSFC/SDSS
No.20、螺旋星系的神秘面紗
科學家們使用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發現了星系額外兩個幽靈旋臂的來源,這兩個旋臂只在一些望遠鏡圖像中出現,揭開了一個45年來的謎團。M106(也被稱為NGC4258)是位於金魚座的一個雄偉螺旋星系,距離地球2350萬光年,在可見光圖像中,它似乎只有兩個突出的手臂從其核心發出並向外螺旋。圖片:NASA/JPL-Caltech/CXC/Univ. of Maryland/A.S. Wilson et al./VLA/NRAO/AUI/NSF
No.21、解體的彗星預示著2022年可能會有流星雨
對一顆解體彗星的詳細觀察,將有助於天文學家計算出預測2022年流星雨的強度。彗星73P/Schwassman-Wachmann 3,或簡稱SW-3,於1995年開始破裂解體。2016年隨著彗星再次接近太陽,分裂速度加快,每隔5.3年就會發生一次。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發回了一張紅外圖像,顯示出除了較小鵝卵石般和塵埃在天空中形成一條寬闊的條紋外,還有30多塊碎片。圖片:NASA/JPL-Caltech
No.22、天鵝星雲
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在2008年捕捉到了這張名為M17的造星星雲紅外圖像,該星雲也被稱為歐米茄星雲或天鵝星雲。圖片:NASA/JPL-Caltech/University of Wisconsin
No.23、北美洲星雲
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在2011年拍攝到了這張北美洲星雲的紅外線照片。但是大陸在哪裡呢?由於紅外線可以穿透塵埃,而可見光不能,所以這個通常與北美洲大陸相似星雲的圖片完全改變了。可見圖像中塵埃雲在斯皮策的視野中消失了。此外,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紅外探測器,還顯示出塵埃繭包裹著幼星的光芒,成團的年輕恆星(大約100萬年前)出現在整個圖像中。圖片:NASA/JPL-Caltech
No.24、銀河系的中心
在這張壯觀的圖像中,使用紅外光和X射線觀測穿透了模糊的塵埃,揭示了銀河系中心附近的強烈活動。這張圖片綜合了哈勃太空望遠鏡、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和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拍攝的照片。圖片:NASA/ESA/SSC/CXC/STScI
No.25、仙女座
這張由NASA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紅外合成照片頂部圖像,突出了仙女座星系起伏的塵埃波(紅色)和平滑老恆星海洋(藍色)之間的對比。主圖下方的面板分別顯示了仙女座星系塵埃(左)和較老的恆星(右)。圖片:P. Barmby/Harvard-Smithsonian CfA/NASA/JPL-Caltech
No.26、黑洞噴流摧毀星系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從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捕捉到了一股強大噴流,噴流摧毀了被稱為3C321系統中的一個附近星系。這種前所未見的星系暴力可能會對黑洞噴流路徑上的任何行星產生深遠影響,並在其被摧毀後引發恆星形成的爆發。圖片:NASA/CXC/CfA/D.Evans et al./STScI/NSF/VLA/D.Evans et al./STFC/JBO/MERLIN
No.27、發現新星
通過使用斯皮策太空望遠鏡透過厚厚的宇宙氣體和塵埃雲進行觀測,天文學家在銀河系中心附近發現了一群新生恆星。黃色圓圈顯示了在銀河系中心混亂的環境中探測到的年輕恆星,NASA在2009年發布了這張圖像。圖片:NASA/JPL Caltech/S.V. Ramirez
No.28、升溫的斯皮策
這些照片是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冷卻液耗盡後,在「升溫」任務期間拍攝的首批照片之一。左邊是一片被稱為DR22的星雲,它在天鵝座區域迸發出新的恆星。右上角圖片顯示了一個相對平靜的星系,名為NGC4145。右下角最後一張照片顯示了一顆名叫NGC4361的垂死恆星。圖片:NASA/JPL-Caltech
No.29、獵戶座星雲的寶石
這張由NASA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獵戶座星雲圖像,顯示了幼年恆星Hops-68的位置,2011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它受到「橄欖石礦物結晶雨」的影響。圖片:NASA/JPL-Caltech/University of Toledo
No.30、「塵土飛揚」的麥哲倫雲
這張圖片顯示了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和歐洲航天局的赫歇爾空間天文臺,在紅外光下看到的大麥哲倫星雲星系。在這張合成的圖像中,矮小星系看起來就像一場火熱的圓形爆炸。然而,這些帶子實際上是橫跨數十或數百光年的巨大塵埃漣漪。圖片:ESA/NASA/JPL-Caltech/STScI
No.31、天鵝座X中孕育的恆星
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於2012年拍攝的這張圖片,突出顯示了天鵝座X這座起泡的恆星誕生大鍋。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紅外光已經用顏色編碼,所以最短的波長用藍色表示,最長的用紅色表示,中間波長範圍為綠色。圖片:NASA/JPL-Caltech/Harvard-Smithsonia CfA
No.32、雪花星團和錐狀星雲
在錐形星雲附近可以發現奇怪的形狀和紋理,這些模式是伴隨著被稱為NGC2264的疏散星團(雪花星星團)形成動蕩而產生。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一過程,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用兩種顏色的紅外光拍攝了這一區域的詳細圖像。NASA在2008年發布了這張圖像。圖片:NASA/JPL-Caltech
No.33、破紀錄的銀河系景象
這張是有史以來最大銀河系圖像的一部分,它是由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拍攝的80萬張單獨紅外圖像拼接而成。圖片:NASA/JPL-Caltech/University of Wisconsin
服役近16年,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即將在2020年1月30日退役,你心裡難過嗎?
看到這,是不是很美?
能否給斯皮策點個讚呢?
轉發分享一下吧(^ ^*)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