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餘姚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病房住了十餘天后,24歲的小美(化名)終於有力氣說話了,躺在病床上的她用醫患交流板寫下了「外賣奶茶」四個字,並對著板搖了搖頭。
這一次,她終於認識到過去不良的生活習慣對自己的生命造成了多大的威脅,決心悔改。
年輕姑娘突然腹痛難忍
一查是胰腺炎還有併發症
小美媽媽回憶,11月5日早上,聽小美說今天不需要上班,她便做好早飯離開了。早上9點半,小美來電說腹痛,準備去當地衛生院看看。
下午3點半,小美再次來電,電話裡喊:「媽媽,我痛得受不了了。」於是,小美媽媽馬上將女兒送至醫院急診。
小美入院時,腹痛將近一天,還伴有噁心嘔吐。經腹部CT檢查後初診為急性胰腺炎。
在急診搶救室給予禁食、胃腸減壓,並抑制胰酶分泌、抑酸、補液等對症支持治療後,小美腹痛無明顯緩解,且並發了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因病情危重需要呼吸機支持,小美被轉至餘姚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治療。
全身換了3100毫升血
還是牛奶血
為進一步探究胰腺炎發病原因,重症醫學科團隊為小美完善相關檢查,拿到的檢查報告單卻讓醫生目瞪口呆:甘油三酯正常值上限為1.7mmol/L,而小美是32.4mmol/L,接近正常值的20倍之多!
結合腹部CT檢查結果,明確診斷為高脂血症型重症急性胰腺炎。
據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呂建森介紹,高脂血症型胰腺炎治療的關鍵是迅速降低血脂,較普遍採用的方式是血漿置換。11月8日,重症醫學科聯合輸血科為小美進行血漿置換治療。
隨著血漿置換的進行,在場的醫生們再次大吃一驚,只見置換出來的血漿竟然不是淡黃色的,而是「牛奶」似的乳白色,也就是傳說中的「牛奶血」。
血漿置換共用時3小時,置換血漿3100ml,幾乎將小美全身的血漿換了一遍。經治療後,小美總膽固醇5.41mmol/L(正常5.2以下),甘油三酯5.81mmol/L(正常1.7以下),效果立竿見影,去除了導致小美胰腺炎的病因,大大加快了小美的恢復進程。
經過後續治療,小美於11月18日順利脫離呼吸機,目前病情仍在恢復中。
兩次胰腺炎
罪魁禍首是「吃」
為何小美的血脂會如此之高?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呂建森說,這主要跟其飲食習慣有關。
1996年出生的小美,身高155cm,入院時體重為65kg,BMI指數為27.06,已遠遠超出正常值(體重指數=體重(kg)/身高(m)的平方,參考指標18.5-23.9)。但這並不是小美的體重巔峰,據小美回憶,2018年時她的體重有75kg。當時的她,同樣是因為胰腺炎發作,在醫院治療了十天左右才出院。
出院後,小美在飲食方面稍有克制,體重也漸漸下降。然而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出門的機會少了,她和外賣「親密」了起來。
炸雞、漢堡、酸辣粉……幾乎每天都會點外賣的小美,對這三樣食物最為喜愛。此外,小區門口的燒烤店,也是朋友聚會常去的場所。
除了愛點外賣、在外面吃飯外,小美在家吃飯的習慣也並不好。「她吃飯特別快,只愛吃葷的,不吃素菜,也不運動。」作為家長,小美的父母也曾試圖勸說女兒,但沒有用。最終,種種不良生活習慣,將小美一次次推向病魔。
據呂建森醫生介紹,在物質生活不斷豐富發展的當今社會,生活中飲食結構被不斷調整,油炸高脂高熱量的食品不斷湧現,往往在臨床體檢中,毫無任何特異性症狀的患者存在著高脂血症,且部分人群與體重指數無明顯相關性。
因為在發病時患者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較高,在臨床相應的流行病學調查及統計過程中,甘油三酯血症可能成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潛在病因,但並不能根據甘油三酯的定量測定來判斷病情的進展及嚴重程度。通常在重症胰腺炎的急性發作期,大多數患者都會有血清中甘油三酯增高的表現。
高脂血症型急性胰腺炎具有易復發、澱粉酶增高不明顯、病情較重等特點。像小美這樣飲食基本偏油膩,葷多素少,重油高鹽,也很少運動,就特別容易患上高脂血症。甘油三酯升高分解產生的游離脂肪酸增多導致對胰腺本身的毒性作用和胰腺微循環障礙及鈣超載等導致了急性胰腺炎的發生。而胰腺炎一旦發作,卻是會要命的!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飲食結構,合理膳食,少進食高脂、高糖及高熱量的食物,控制用餐總量,並要堅持適度鍛鍊,定期檢查血壓、血糖、血脂等,做好飲食和體重管理。
綜合:杭州日報、寧波晚報、甬上客戶端
編輯:周萍
審稿:梁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