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外行星和宇宙學研究先驅共享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1-01-20 Nature自然科研

另一方面,Peebles的理論允許宇宙學家理解CMB,物理學家從中獲得了關於宇宙起源的大部分知識。


如果沒有James Peebles的理論發現,過去20年對這一輻射的高精度測量幾乎就沒辦法告訴我們任何事了。」斯德哥爾摩大學的分子物理學家、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主席Mats Larsson在揭曉獲獎者時說。


「這是早就應當頒發的獎項。」巴黎天體物理研究所的天體物理學家François Bouchet如此評論Peebles的獲獎。他說Peebles幾乎在宇宙學的所有分支上都留下了印記,他使用基於物理學的計算,幫助為這一學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在1970年[2],Peebles是預測CMB形狀的先驅。Bouchet是領導歐洲航天局普朗克任務的一名研究員,最近的十年裡,該項目繪製出了至今為止最精確的CMB圖。


Peebles幫助開發了被稱為「冷暗物質」理論的宇宙演化模型[3],其中描述了宇宙從熱而稠密的開端是如何膨脹、冷卻並形成各種宇宙結構的。這一模型再加上後來關於神秘的力「暗能量」的補充,就構成了現代宇宙學的標準框架。


雖然人們仍沒能理解暗物質的準確本質,但幾項對宇宙的高精度調查支持這一理論,其中就包括對CMB的研究和對大範圍天域中星系的繪圖。這一假說認為,如果暗物質是由亞原子粒子組成的,那麼它們必然質量很大,速度相對較低。至今為止的觀測基本排除了暗物質主要由較輕較快的粒子組成的模型。


普朗克任務和其他項目找到了Peebles預測的CMB特徵。「天上確實有它們——是真的存在,不只是理論而已。」天體物理學家Rashid Sunyaev說。他是1970年進行過類似計算的蘇聯天體物理學家,現在在德國的馬克斯·普朗克天體物理研究所工作。


「確定我們所在的宇宙正在演化是一項理論發現,但若沒有證據就毫無意義——現在我們有了堅實的證據,說明宇宙真的是從一個熱而稠密的狀態膨脹而來的。」Peebles在得知獲獎之後通過電話對記者說,「我們所依賴的就是這種理論和觀測的結合。」


太陽系外行星和宇宙學研究分享同一個獎項很罕見,但這兩種工作都「為認識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Bouchet說。

相關焦點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給了三位天體物理學家
    今天諾貝爾物理獎給了三位天體物理學家,意外在與其組合「宇宙學和地外行星領域相差太大了」。但是,其中發現太陽系外行星的實驗天文學家為復旦大學物理學教授、《知識分子》/《賽先生》諾獎黃金周物理學顧問施鬱老師於2015年預計。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新聞—科學網
    Mayor教授和瑞士日內瓦大學教授兼英國劍橋大學教授Didier Queloz,以表彰他們「發現了一顆圍繞類太陽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 關於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的新視角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表彰了兩個研究,一個是對宇宙結構和歷史的新認識,一個是在太陽系外首次發現一個繞著類太陽恆星公轉的行星。 在過去的50年裡,James Peebles 對於物理宇宙學的洞見豐富了整個研究領域,並為宇宙學從猜測轉變為實證科學奠定了基礎。
  • 2019諾貝爾生理、物理學獎公布,獲獎科學家的背景是?
    詹姆斯·皮布爾斯因在」物理宇宙學領域的理論發現「獲得900萬克朗(約合人民幣650萬元)獎金的一半;而米歇爾·馬約爾和迪迪埃·奎洛茲則因「發現一顆圍繞類太陽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分享了另一半獎金。他們為我們了解氧水平如何影響細胞代謝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礎。他們的發現,也為抗擊貧血、癌症和許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鋪平了道路。同樣,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皮伯斯的物理宇宙學的理論研究和米歇爾·梅厄和迪迪埃·奎洛茲發現的首個圍繞類日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也為全球科學界做出了新貢獻。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霍金好友發現神奇的「黑洞」
    她在今天得知自己成為第四位女性物理諾獎得主感到非常高興,希望能夠激勵年輕人加入自然科學研究。自然科學著名科學家中,女性還是偏少。在物理學,第一位女性諾獎得主為1903年的居裡夫人,她與居裡先生獲獎。1935年,第二位女性獲得物理諾獎—— 居裡夫人的長女Irene與女婿共享。
  • 一口氣看懂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201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三位科學家,分別是吉姆·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其中吉姆·皮布爾斯分享1/2的諾貝爾獎,而米歇爾·麥耶和迪迪埃·奎洛茲分享1/2的諾貝爾獎。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研究的是黑洞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揭曉的熱度還沒散去,當地時間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在瑞典科學院揭曉。2019年的物理學獎得主,因在宇宙學和地外行星相關領域的研究貢獻,被讚譽「徹底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他們發現神奇的「黑洞」分享760萬獎金
    安德裡亞·格茲,美國天文學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唯一女性獲得者,同時也是第四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遺囑,以其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5個獎項之一,旨在獎勵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天體物理學5年3次獲諾獎
    一切始於宇宙大爆炸詹姆斯·皮布爾斯來自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他對物理宇宙學的深刻見解豐富了整個研究領域,他的理論和觀察為幾乎所有現代宇宙學研究奠定了基礎,並且將高度猜測性的領域轉變為精密科學。他的探究使我們對宇宙的結構和歷史有了全新的認識,有助於我們理解宇宙在大爆炸後是如何演化的。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他們為什麼獲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這三位諾獎大師改變了人們對宇宙的認知 並照亮尋找外星人之路其中,詹姆斯·皮布爾斯因為對於物理宇宙學的理論發現,將獲得一半獎金,而米歇爾·麥耶和迪迪爾·奎洛茲因為發現圍繞太陽型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分別獲得四分之一獎金。
  •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了兩項突破:大爆炸的證據和尋找系外行星方法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三位科學家,他們對所有這些問題提供了深刻的見解。另一半去了米歇爾市長,物理學的從日內瓦大學的名譽教授,連同迪迪埃·奎洛茲,也是在日內瓦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瑞士和英國劍橋大學。兩者都取得了突破,發現了我們太陽系以外的第一個繞其他恆星運行的行星,也稱為系外行星。
  • 系外行星終獲諾獎 | 人類在宇宙中真的孤獨嗎
    ,今年的獎項頒給了在宇宙學和系外行星領域深耕的三位天文學家:詹姆斯·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米歇爾·馬約爾(Michel G.Mayor)和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宇宙學和系外行星都是當前天文學中最具熱點和前沿的研究領域,今天,我們來說一說發現第一顆圍繞類太陽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的兩位獲獎者馬約爾和奎洛茲,以及他們的研究。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發現神奇「黑洞」,分享760萬獎金!
    他在數學物理方面的工作擁有高度評價,特別是對廣義相對論與宇宙學方面的貢獻。萊因哈德·根澤爾,德國天體物理學家,出生於巴特洪堡。安德裡亞·格茲,美國天文學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唯一女性獲得者,同時也是第四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
  • 因黑洞研究,三名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共同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三位獲獎者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黑洞,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來自:https://www.nobelprize.org/宇宙學研究宇宙的起源和演化,過去五十年是宇宙學的黃金時代。米歇爾·馬約爾在西班牙巡迴演講時,聽到了他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消息。獲得博士學位以後,他在卡內基研究院和威爾遜山天文臺做了幾年博士後,然後在舊金山州立大學找到了終身教職。20世紀90年代初,馬西也開始搜尋系外行星。他沒有鬥過麥耶、奎羅茲師徒,後者在1995年率先發現飛馬座51b。雖然輸在了起跑線上,但是馬西成功地後來居上。事實上,在人類發現的前100顆系外行星中,有70多顆是馬西的研究團隊發現的。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他們發現神奇的「黑洞」 分享760萬獎金!
    安德裡亞·格茲,美國天文學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唯一女性獲得者,同時也是第四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設立物理學獎項,最早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中被提及。  從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其中最年輕的獲獎者為25歲,最年長者為96歲,此前歷屆得主中有三位女性。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宇宙最黑暗的秘密」
    北京時間10月6日消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由德、美、英國的3名科學家分享: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研究的是黑洞!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揭曉的熱度還沒散去,當地時間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在瑞典科學院揭曉。2019年的物理學獎得主,因在宇宙學和地外行星相關領域的研究貢獻,被讚譽「徹底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 2019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得主讓宇宙「徹底改觀」!
    據「諾貝爾」官網介紹,詹姆斯·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對物理宇宙學的見識,豐富了整個研究領域,他的理論框架自1960年代中期以來發展起來,是當代宇宙思想的基礎。按照「大爆炸宇宙論」來說,大爆炸發生時,宇宙變得透明,光線得以穿越太空。即使在今天,這種古老的輻射,仍在我們周圍,並被編碼為許多秘密。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研究的是黑洞!
    剛剛,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其中,彭羅斯因為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根策爾與蓋茲的獲獎理由是他們發現了銀河系中央的一個超大質量緻密天體。她也成為繼瑪麗·居裡(1903年)、瑪麗亞·格佩特-梅耶(1963年)和唐娜·斯特裡克蘭(2018年)之後,第四位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
  •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他們重構人類宇宙觀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存在但我們看不見。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8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加拿大裔美國科學家詹姆斯·皮布爾斯,另一半授予兩位瑞士科學家米歇爾·馬約爾和迪迪埃·奎洛茲,以表彰他們在宇宙學和地外行星相關領域的研究貢獻。絕大多數人不知道皮布爾斯是誰,但一定聽過宇宙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