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火星改造成地球 這事可以幹

2020-12-06 冬哥譜科

近期以來NASA公布了很多火星探測資料,發現火星上有水,都以冰凍形態存在於地下。火星有稀薄的大氣,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火星上溫度極低,可以達到零下125度左右。這顯然不適宜人類生存。

科學家預計假如火星擁有了大氣層,火星的表面溫度就會升高,地下冰凍水就會融化形成地表水,火星就會出現河流和胡泊,那麼一些植物和厭氧微生物就可以在火星繁衍,不要太久的時間火星就會變成適宜人類的星球。

火星為什麼沒有大氣層呢?是因為火星沒有強大的磁場,無法抵抗太陽風的剝蝕。那麼我們就明白,要讓火星擁有大氣,就必須使火星擁有磁場。科學家認為火星原來是有磁場的,而且也有大氣層和水。後來因為溫度下降,內核冷凝於是磁場逐漸消失,太陽風吹走了大氣,火星就失去了一切。

可想可知,只要火星恢復了磁場,火星就會自己產生大氣層,其它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我們如何恢復火星磁場呢?科學家提出了不少設想,比如小行星撞擊激活等等,但最終都比較傾向於建造人工磁場。畢竟地球的磁場強度並不是很強,目前我們可以造出比地球磁場強百萬倍的人工磁場,技術應當不是問題。可行的方法是在火星兩級建造核電廠,利用強大的電力製造磁場。

那麼這就需要我們的科學技術取得突破,尤其是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突破,會大大促進火星磁場的建設。有了可控核聚變技術,就會有強大的電力,以及強大的星際航行動力。

那麼需要多麼大的經濟能力呢?這好像不太好計算。如果去火星建設發電廠和磁場。需要建立火星建設基地,需要人員的後勤保障,需要大批的建設物質等等。那麼就需要一支龐大的星際艦隊,確保人員物質在預定的時間可以往返運輸。這可能會連續數百年。

這就需要動員全球的力量,還得全人類達成共識,一代一代挖山不止。

若論經濟效益,人類可以得到一個和地球一樣的新家園,我覺得值,這事兒可以幹!

相關焦點

  • 恢復了磁場,就可以把火星改造成第二個地球嗎?
    根據火星探測器對火星地表巖石磁性記錄數據測量的結果分析,科學家們判斷火星曾經擁有自己的磁場。這並不奇怪,作為太陽內行星帶的一員,火星與其它三顆巖石行星一樣,在它誕生之初就擁有一顆炙熱的液態鐵鎳內核,這顆鐵鎳內核在隨行星旋轉的過程中因為內部微弱的角速度差而產生電流,從而使火星擁有磁場。
  • 馬斯克要移民火星,為什麼不改造地球沙漠?
    馬斯克為什麼不改造地球上的荒漠,而是選擇「移民火星」。 因為改造沙漠這種事情,不夠高大上,不夠酷,寫PPT不好看,不能騙來投資啊。但是你喊一嗓子「我要死在火星」,全世界資本家、科技宅、偽文青、投資人、都會一起高潮,豎起大拇指,說:「馬師傅真情懷」。
  • 火星:想把我改造成地球可沒那麼容易
    根據科學研究分析,離地球比較近的火星,類似於地球,質量比地球小一圈,有生命跡象。但如何改造火星,使其成為宜居星球,慢慢來。改造火星,簡單的來說我們是有標準的,地球的環境是什麼樣子的,我們就把火星改造成什麼樣子的。
  • 把火星改造成第二個地球,可能性大嗎?其實一切皆有可能!
    文/仗劍走天涯把火星改造成第二個地球,可能性大嗎?其實一切皆有可能!人類能夠生存在地球上是一種幸運,但是隨著人類科學技術不斷的發展,人類突然把這種幸運看作成一種限制,如果長此以往的生存在地球上,當地球上的資源耗盡了之後,人類還怎樣去發展呢?很顯然,人類需要找到第二地球,來供人類在地球資源消耗之後,繼續的發展自身。火星是被科學家們看作是,最有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顆地球。
  • 將火星改造成「第二地球」的可能性有多大?研究者給出答案
    除了「天問一號」之外,因為今年是火星探測的窗口期,所以,阿聯、美國等也都發射了火星探測器,雖然發射時間、發射任務等都不大相同,不過有一個探測任務卻是一樣的,那就是去火星上尋找生命,並且看看將火星改造成「第二地球」的可能性有多大。
  • 把火星改造成第二個地球,可能嗎?
    ;2018年7月,歐空局火星快車號探測器的雷達數據表明,火星南極冰下很可能有鹽水湖存在(詳見:這一次,我們在火星找到了冰下湖?)。水有了,那大氣呢?現在的火星只有非常稀薄的大氣層,平均表面氣壓只有6 mbar(也就是0.006 bar,或者600 Pa),距離地球表面的1個標準大氣壓(可以近似認為1 bar)的水平還太遙遠。
  • 地球記:火星改造計劃
    地球面臨的威脅也不僅僅如此,每年都有數十顆小行星從地球周圍掠過,也許一顆就會讓生命的紀元從新開始,這不是道聽途學,每一次生物大滅絕都有一定的規律可查,可能是太陽系在銀河系中公轉位置有關,導致柯伊伯帶彗星和隕石瘋狂湧入內星系,導致的撞擊有關。我們是高等生物,當然要為生命的種子開枝發芽,要靠自己的智慧去改變,去探索,去行動。
  • 火星上發現了有機分子!人類可以把火星改造成下一個「地球」嗎?
    筆者暗想:如果火星上真有這麼多生命存在的證據和條件,那我們人類可否能利用一些科技手段,將火星改造成下一個適合生命生存的「地球」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了解一下,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形成的! 1.「創世記」關於宇宙的形成,在科學界還是個迷。
  • 如何改造火星大氣 人造磁場可行嗎 科學家表示可以試試
    所處位置離地球也不算太遠,就是我們的鄰居,曾經也擁有著大氣層,它就是火星。現在的火星雖然沒有和地球一樣的大氣層,但在大約35億年前,它也是擁有著和我們一樣厚實的大氣層的,並且很有可能存在著生命,畢竟看一看現在的地球,就很容易理解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火星的大氣層慢慢變得稀薄,最終大部分都脫離了火星引力,被太陽風颳走,火星也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失去了大氣層的保護後,地表溫度降低,也沒辦法抵擋宇宙中的各種射線,生命無法存在。
  • 火星也在太陽系宜居帶,人類能把火星改造成宜居星球嗎?
    我覺得在未來人類遲早會把火星改造成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的。地球的資源有限,人類要想長期的發展下去,就必須離開地球去開發太陽系中的其它星球。火星是人類移民的最佳候選。一些科幻電影中的情景最終會變成現實的,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真正的登上火星。
  • 大象去火星?星際迷航中的基因改造惡魔,登陸火星最佳候選人!
    後來由於非基因改造人種的反抗引起了世界大戰,基因改造人統治被推翻,可汗被流放到外太空的一顆荒蕪星球上避難,創建文明。這只是一部科幻片,然而科學家似乎受到了大片電影中惡棍超人的啟發,他們現在提出了一個前衛但不荒謬的觀點:火星未來會被基因改造的超人類殖民定居。幹細胞技術的應用與否決定著任何試圖擺脫地球引力進入外太空的人類的生死。
  • 8月「火星移居」再受熱議!人類有能力將它改造成第二地球?
    同時科學家們在火星發現的冰冠等也為未來移居提供了一定的基礎,冰冠可以提供一定水的基礎,但是這並非是長久之計,因為火星的冰冠是有時間存在,有時間不存在,並且極端條件下是很難開發出水資源,所以綜合「改造火星」,讓火星變成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地球」才是最為關鍵的。
  • 「火星移居」8月再受熱議!人類能夠將它改造成第二地球嗎?
    火星移居也將從科幻變成現實,科學家們已經在努力進行對火星改造提出方案或者方法,相信未來有一天真的可以實現火星移居,下面我們來看看情況。火星如今的狀態怎麼樣?包括如今提出的「火星移民」計劃,造宇宙飛船,培養火星條件下的植物等等都在「如火純情」的進行之中。同時科學家們在火星發現的冰冠等也為未來移居提供了一定的基礎,冰冠可以提供一定水的基礎,但是這並非是長久之計,因為火星的冰冠是有時間存在,有時間不存在,並且極端條件下是很難開發出水資源,所以綜合「改造火星」,讓火星變成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地球」才是最為關鍵的。
  • 移民火星或成現實,科學家已找到先行者,微生物將率先改造火星
    火星,如今儼然已經成了天文愛好者心目中最喜愛的星球之一,對於火星的探索,人們也是越來越看重了,畢竟火星在人們看來是 「人類未來的第二家園」。通過研究發現,雖然現在的火星一片荒涼,不過在遠古時期的火星上,也是有過一段和地球差不多的宜居時期的,而且也並不排除在這段時期裡是存在過生命的。不過現在看來,火星不知道經歷了什麼,才會變得如此荒涼,但有一點可以證明,那就是火星是可以再次被「喚醒」的,只要科學家在未來通過一些人為手段,就可以將火星改善成為「第二個地球」。改善火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改造火星,再造一個小地球
    原標題:「嫦娥之父」歐陽自遠:改造火星,再造一個小地球火星能否成為人類的第二家園?6月2日,著名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做客第160期齊魯大講壇,以「紅色火星的藍色星球夢」為題,為觀眾揭秘紅色火星的「前世、今生和未來」。
  • 改造火星的新材料
    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希望未來有一天人類能在火星上建立永久的定居點。這將意味著,這顆寒冷、乾燥、幾乎沒有空氣的火星必須被改造成人類的可居住之地,這一過程比到達火星要困難得多——火星白天的溫度基本上都在0℃以下,夜晚的溫度甚至低到了-80℃;火星也幾乎沒有大氣層,大氣壓也僅為地球的0.75%,因此火星的地面忍受著來自太空的輻射。
  • 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將火星改造成地球需要多長時間
    因為在太陽系中,火星是地球之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體。為此,全世界的科學家多次召開會議,大家一致認為,要為全人類找到另外一個安全的棲息地,改造火星是最好的選擇。近年來,已經有人提出了移民火星的設想,但是根據目前火星的情況,還不具備移民的條件。所謂移民,就是到那裡要安居樂業,要能生存下去,所以火星需要改造。改造火星這個主題,科學家們經過幾十年的研究,提出了各自的計劃。
  • 如果可以的話,你會去火星居住嗎?「讓我們一起來改造火星吧」
    在地球不堪重負之前,必須考慮如何將人口轉移到其他的星球上。由於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系也是在遙遠的4.2光年以外,因此最簡單的方案還是要在太陽系內選擇目標,這其中最大的熱門就是火星。太陽系的行星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類地行星、氣態巨行星和遠日行星。類地行星顧名思義就是指那些和地球比較相似的形象。
  • 火星變地球需要經歷哪些改造呢?
    如果要將火星變成像地球一樣,能讓人類自由地生存、繁衍,火星需要經歷哪些改造呢?火星的平均溫度在-60℃,歷史最高溫度僅為35℃,這導致火星表面沒有液態水的存在,而人類也不能在如此低的溫度下生存。如果火星表面充滿這種化學物質,當太陽照射時,僅需4小時,火星能捕獲的熱量就比地球上所有核武器爆炸產生的熱量還要多。人們還在火星兩極設置了巨大的聚光鏡,以此來收集太陽光。
  • 科學家:人類邁向未來的下一站火星 改造火星是痴人說夢
    結合此前所有的探測器研究成果,火星的基本情況並不樂觀:火星體積小,質量小,引力小,帶來的直接後果是散熱過快,很快失去了內部能量,這導致行星內部重要的「發電機」停止工作,進而磁場逐漸消失。沒有全球性磁場的後果非常可怕,太陽風緩慢將大氣剝離,導致目前的火星大氣只有地球大氣1%的氣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