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蘋果產地到創造蘋果之地,舊金山灣區如何確立了世界科技優勢

2021-01-08 城市化新觀察

01前言

矽谷坐落在加利福尼亞州的中部,20世紀50年代以前還是美國著名的杏、李等果品生產基地。舊金山灣區並非美國傳統的經濟、政治中心,更多依託新興產業帶動金融、旅遊以及其他服務業的發展壯大,包括著名的「矽谷」。

代表產業包括電子信息、網際網路、生物產業,知名企業有蘋果、谷歌、微軟、特斯拉等。

高科技產業、發達的城際軌道交通、優良的城市環境、具有競爭力的高校群和城市協調機制是舊金山灣區發展產業集群的重要法寶。

02世界科技的心臟:美國舊金山灣區產業集群

1961 年成立區域性地方政府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Bay Area Governments,簡稱ABAG)。這個協會是一個契約型組織,也是一個正式的綜合區域規劃機構,其主要任務是強化地方政府間的合作,所以還具有行政區的特徵。

舊金山灣區地處加州北部、太平洋東岸,包含加州的12個郡,主要有舊金山、聖何塞、奧克蘭、聖克拉拉等城市。

該地區總面積1.8萬平方公裡,總人口數約 777萬,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約0.83萬億美元,近年呈現出趕超紐約州的勢頭。

03發展歷程

20世紀50年代——矽谷的創立。

舊金山灣區的微電子業是全美乃至全球微電子業的先導,而矽谷所在的聖克拉拉縣(Santa Clara County)是舊金山灣區微電子行業最具代表性的集聚地區。

矽谷微電子產業集群主要由中小企業組成,各企業雖同在一個行業,但類型多樣、發展重點

不同,企業在相互競爭和學習中尋求發展。

矽谷的發展就是起源於史丹福大學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斯坦福研究園。美國科技政策完善,技術創新投入較多,為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和聚集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而發達的工業和農業基礎,為相關產業集群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經濟基礎。

矽谷坐落在加利福尼亞州的中部, 20世紀50年代以前還是美國著名的杏、李等果品生產基地。

1951年,世界第一個大學科技園——斯坦福研究園誕生,並成為人們公認的「矽谷」發源地。矽谷的興起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史丹福大學副校長弗雷德裡克·特曼(Frederick Terman),他獨具慧眼,發現正在興起的高技術產業對科學具有較大的依賴性,並且在大學附近建立研究性企業也會給學校帶來益處,於是便成立史丹福大學研究所,從事和國防相關的研究並幫助教師、學生創立發展公司,建立起史丹福大學和當地企業之間的合作紐帶。

20世紀60年代——紮實的發展基礎。

隨著第一批創業公司在矽谷誕生,灣區奠定了其發展高技術產業的基礎,同時吸引了眾多老牌公司如西屋、瑞森、IBM等在該地區建立研究中心。20世紀60年代,矽谷藉助國防部採購基金的支持,逐步成立了極富創新精神的微電子公司,在60年代後期成為航天工業和電子工業中心。

20世紀70年代——主要產業的轉變。

20世紀70年代半導體工業成為矽谷經濟中最大且最具活力的一部分,同時風險投資取代軍費成為矽谷創業者的主要經費來源,矽谷自己的社會網絡造就了自我支持的金融系統。

矽谷的風險投資起始於五十年代末,現今,在沙丘路上仍聚集著全球最大最多的風險投資公司。在風險投資的助力下,誕生了仙童半導體公司、英特爾、施樂、蘋果和微軟,從硬體開發到軟體興起,矽谷幾乎引領了其後每一次科技產業的變革。

矽谷具備的正是能將科技研究發展形成對應的產業發展的商業環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技術「變現」。而風險投資的發展則助力了「變現」的重要過程。成熟的風險投資發展除了資金支持外,還會給創業公司提供投後管理在內的一切服務支持。

從1996年至2015年,灣區內風險投資持續走強,從最開始的30億美金髮展到逾280億美金一年。與此同時,舊金山灣區的金融業逐漸成熟。

20世紀80-90年代——計算機工業的支配地位逐步確立。

至20世紀80年代,計算機工業超過半導體業成為該地區最重要的基礎產業,產業的國際化進程和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步伐都不斷加快。

目前,軟體產業又進一步取代硬體製造成為促進矽谷發展的主要推動力。縱觀整個矽谷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其依靠的主要是私人、企業和科研機構等民間力量,政府除間接參與風險投資運作外,主要是制定有利的政策、出臺各種法律、法規,以及給風險投資以優惠,另外還對風險投資的高科技企業進行監管。

因此,可以說矽谷是市場主導型高科技產業集群的典範。它的發展充分利用了本地資源,創建獨具特色的區域創新網絡,通過人才、技術、資金在本地的互動,最終使得該地區能夠協調、迅猛地發展,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高技術產業開發區,也成為全球知識經濟的發源地。

20世紀90年代至今——產業集群的精確定位。

2016年灣區(CSA統計口徑,含十二個郡縣)GDP增速達5.4%,實際GDP的驅動力量從工業製造業轉向服務業,主要貢獻來自於金融、保險、房地產和租賃業的大幅增長,是全美增長最有活力的地區。

灣區內支柱產業功能分區成熟,差異化定位明顯。舊金山市以旅遊、商業和金融發展見長;東灣以重工業、金屬加工和船運為核;北灣葡萄酒業發展良好;南灣是矽谷的所在地;連接舊金山市和南灣的半島,則地產業發達。灣區內產業具備多樣化齊頭發展實力。其他傳統港口城市群所具有的發達產業,舊金山灣區依舊具備且功能分區明顯,發展突出。

截至2014年,世界五百強公司中有30家總部坐落於灣區內,其中包括谷歌、蘋果等科技巨頭,數量僅次於紐約。

除了矽谷,舊金山灣區的特別之處在於其獨特的城郊化發展。舊金山灣區是由九個郡101個城市組成的大型灣區。要串聯起這樣一個龐大的海灣城市群,特別是其正處於地震帶上,海陸空交通網絡的多樣和堅實布局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伯克利教授理察·沃克對於舊金山灣區的案例研究中,談到了舊金山灣區獨有的郊區化發展進程。一般我們所認為的灣區城市圈應該像紐約和東京一樣,城市化高度發展再逐步轉向城郊化發展。但舊金山灣區的城郊化進程已經非常成熟,高度發達的產業功能區帶動了周邊地產,居民居住功能朝向郊區化發展。

成熟的交通網絡能夠滿足灣區內龐大的通勤需求。

舒適宜人的地中海氣候,發達的教育、經濟和城市化為灣區吸引了大量的遷移人口,中心區域帶高昂的租金和房屋價格又推動人們向中心區域外圍尋找合適的居住區域,而便利發達的公路鐵路交通網絡能及時滿足人們對於區域內中長距離的通勤流需求。區域內各城鎮基建設施和氣候並無明顯差異,普遍宜居的條件使得人員向郊區遷居變得順暢。這也就推動了居住功能郊區化的發展。

資料來源:廣東中創產業研究院,世界三大灣區產業集群發展優勢解析,中國工業和信息化,2019年08

相關焦點

  • 舊金山灣區發展啟示:從淘金勝地到科技矽谷的涅槃之路
    世界頂級城市群大多分布在灣區,全球沿海地區的經濟總量和人口主要集中在灣區,灣區已成為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引領技術變革的領頭羊。如今在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中,又有哪個灣區將立於浪潮之巔?把目標瞄準為世界第四大灣區席位的粵港澳大灣區,又將如何在世界競爭新格局中展現中國力量?
  • 深圳能從舊金山灣區借鑑到什麼?
    依託人才優勢等因素,舊金山灣區大力發展創新經濟,灣區內電子、網際網路、軟體等產業興起,湧現出蘋果、谷歌、Facebook等眾多創新型企業。        目前舊金山灣區的主導產業包括高新技術服務業、信息產業、金融保險業以及旅遊相關的住宿、餐飲等。在製造業整體比重下降的同時,信息產業相關的製造業,仍然是舊金山灣區的優勢產業。         根據勞工統計局的統計,舊金山灣區製造業的就業比例,從1990年的14.9%,下降到2019年的8.9%。
  • 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我們能從舊金山灣區學到什麼
    該灣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高科技研發中心之一,擁有全美第二多的世界500強企業,包括谷歌、蘋果、Facebook(臉書)等網際網路巨頭和特斯拉等高新技術企業全球總部。美國經濟分析局數據顯示,2015年美國292個大都會區的實際地區生產總值平均增長了2.5%,舊金山灣區處在地區生產總值增速較快的區域。2016年,舊金山灣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855億美元。
  • 對標舊金山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的矽谷在哪裡?
    圖源:香港文匯網  畢竟,全球三大一流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其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早已擺在眼前。  尤其是大名鼎鼎的舊金山灣區,經濟之強地位之高,始終為人津津樂道。  而事實上,同為科技創新主導型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和舊金山灣區有著眾多相似之處。  剖析兩者規劃和發展,廣州PLUS竟發現了一個秘密。
  • 美國舊金山大灣區:加州第二大城市圈,以高科技聞名全世界
    中國有粵港澳大灣區,美國也有大灣區,那就是紐約大灣區和舊金山大灣區。舊金山大灣區包括主要城市舊金山外,還包括好幾個小城市,是加州僅次於大洛杉磯的第二大城市圈,很多美國著名的科技公司都是在舊金山灣區,所以這裡是世界有名的高科技中心,有「美國矽谷」之稱。
  • 紐約、洛杉磯、舊金山、西雅圖
    美國作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長期展現在全球視野當中,許多城市都已名列世界頂級大都會,甚至有些能夠憑一己之力與一些國家抗衡。在過去五年外國投資者的評選中,全球房產投資的前五大熱門城市分別是紐約、柏林、倫敦、洛杉磯和舊金山。其中,美國房產投資的前五大熱門城市分別是紐約、洛杉磯、波士頓、西雅圖和舊金山。
  • 舊金山房價下跌近5% 美國社畜灣區「大逃離」
    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隨著更多公司開始遠程辦公,舊金山灣區科技公司大批員工開始外流。員工們正在接受搬遷的選擇,這標誌著一場轉變的開始,這場轉變不僅可能重塑舊金山灣區,也可能重塑這些科技工作者安家的城市。在一家數據分析公司工作的賈斯汀·湯普森(Justin Thompson)就是其中一員。在灣區租了五年的公寓之後,他和妻子決定到鳳凰城買一套三居室的房子。
  • 世界級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
    世界經濟發展到今天,科技創新日新月異,隨著城鎮化不斷發展,城鎮人口越來越多,城鎮人口最多的歐美日發達國家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了80%以上甚至90%,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絕大數人口居住在農村地區,隨著70年代末中國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百萬人口城市甚至五百萬千萬人口超大城市湧現出來
  • 在與紐約灣、舊金山灣、東京灣競爭中,能否脫穎而出?
    02紐約灣區---金融灣區紐約灣區號稱以「華爾街」為核心的「金融灣區」,承載世界金融的核心中樞,是20世紀以來的世界金融中心,因此紐約灣區也被視為世界「灣區之首」。紐約灣區面積2.15萬平方公裡,總人口約2,370萬人, GDP1.7萬億,人均GDP達到8.5萬美元,如果按GDP總量比俄羅斯一個國家還要多,紐約灣區GDP總量可以排在世界第10名。
  • 手機晚報:蘋果召回港版AC充電轉換器 舊金山禁止面部識別
    蘋果召回港版AC充電轉換器 有觸電危險 可免費更換  不少喜歡買港版蘋果設備小夥伴注意了,2003 年至 2010 年間蘋果設備附帶的港版三插口AC轉接器正受蘋果官方召回。按照蘋果給到的說法,這類插頭在極少數的情況下會有表面破裂,進而導致漏電事故的發生。據統計,全球現已有六例。
  • 借鑑世界三大灣區經驗,區域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該如何提速增效?
    高校科技進展 目前,以產業集聚和轉型升級來支持區域經濟體系發展的國際一流灣區主要包括: 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及東京灣區。依託美國第一大港口城市紐約,灣區在歷史上抓住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遇,運用資本優勢推動鋼鐵、能源等機械電氣產業的大併購,通過不斷強化金融中心地位驅動產業發展,推動紐約灣區成為世界金融的核心中樞以及國際航運中心。
  • 說唱俚語科普|舊金山灣區俚語詞典(上)
    舊金山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這裡有著閃閃發光的海灘以及享譽世界的購物中心,但我們今天關注的是當地的嘻哈場景以及俚語文化。舊金山也被叫做灣區,畢竟是西海岸,west coast,這裡的嘻哈氛圍很濃厚,但舊金山並沒有很多有名的說唱歌手,E-40、Too $hort和 G-Eazy 都是我們所熟知的 ,當然還有已故的兩位傳奇 —— Mac Dre 和 Tupac Shakur。
  • 山東產地倉建成,沂源蘋果成阿里巴巴「產地倉+銷地倉模式」又一...
    今年,阿里巴巴在雲南、廣西、四川、陝西、山東5省重投入,建設數字農業產地倉,加之在全國多省建設的20餘個銷地倉,產地倉+銷地倉模式下,一張覆蓋全國的數位化農產品流通網絡,一年可以確保100萬噸農產品,實現數位化的產供銷。
  • 美國舊金山灣區多地體驗創紀錄歷史高溫
    勞工節長周末,美國舊金山灣區秋老虎肆虐,民眾體驗了創紀錄的歷史高溫,多地出現41攝氏度罕見極端天氣,同時鄰近地區多起森林野火造成空氣品質下降。  美國國家氣象局的數據顯示,舊金山市自9月1日起連續兩日最高氣溫達到41攝氏度,打破了自1874年有氣溫記錄以來的歷史最高紀錄。
  • 未來保險科技中心在哪裡?紐約還是灣區?
    好萊塢是電影中心,舊金山灣區是科技中心,波士頓是教育與生物科技中心,紐約是世界中心。那麼,哪裡是保險科技中心?過去兩年間,對保險科技創業企業的投資成倍增長,僅2015年就高達27億美元。
  • iOS 12 beta3推送,蘋果地圖應用定位更精準
    在WWDC2018上,蘋果為果粉們帶來了iOS 12系統,該系統最大的特點就是流暢性,並且還特別照顧老款iphone用戶。不過正式版本要到9月份的產品發布會,因此許多用戶選擇升級iOS 12 beta測試版,以此來體驗新系統的流暢性以及新功能。
  • 蘋果擬將蘋果手錶新字體用到iPhone上
    據美國科技博客9to5mac報導,據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蘋果公司正計劃利用為Apple Watch智能手錶開發的新系統字體來對基於
  • 新的蘋果地圖來了,又有三個城市能「3D 看街景」
    這些能讓你的體驗更加地便捷,下次也能快速導航到你要去的地方,進入當地的停車場,同時讓 3D 圖像呈現當地的街景。不過要與其它地圖導航軟體競爭,蘋果地圖最大的亮點可能還不是這些功能的匯總,而是對用戶隱私的保護。
  • 美國舊金山灣區迎來高溫天氣
    當地媒體報導稱,最近幾日,美國舊金山灣區和中央海岸的一些區域最高溫達到37攝氏度以上。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nbsp&nbsp&nbsp&nbsp當地時間8月15日,民眾在美國北加州帕西菲卡州立海灘享受清涼海風。當地媒體報導稱,最近幾日,美國舊金山灣區和中央海岸的一些區域最高溫達到37攝氏度以上。
  • 東京灣區主題系列(一)——港口群分工協作
    圖片來源:華高萊斯 1/6圖片工作室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概念的興起,作為世界級代表的三大灣區——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以及東京灣區,常常被當做榜樣案例進行參考。本系列文章以小主題的形式,針對系統性研究相對較少的東京灣區進行解析,幫助大家對東京灣區這個以製造業制勝的灣區增進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