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我們總是有有無數個為什麼?但問題不一定能得到正確的答案。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可能也慢慢失去對問題答案的好奇。今天在這我問大家一個問題:海水為什麼是鹹的?
大家都知道海水是鹹的。其原因是海水中含有各種鹽分。根據科學測定,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35克鹽。
海洋中蘊含大量的鹽類物質。有人估計,如果把海水中所有的鹽分都提取出來,鋪在陸地上,可得到厚153米的鹽層;如果鋪在我國的國土上,可使我國平均高出海面2400米左右。
海水是如何變鹹的?
海洋剛形成時,海水和江河湖水一樣是淡的。後來,雨水不斷地衝刷巖石和土壤,並把巖石和土壤中的鹽類物質衝入江河,而江河的水流到大海,使海洋中的鹽分不斷增加。與此同時,海中水分不斷蒸發,這使鹽的濃度越來越大。當然,這個過程是很漫長的。
海洋會不會越變越鹹?
其實不然,因為海洋也有釋放鹽分和把鹽分歸還陸地的絕招。
當海洋中的可溶性物質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可溶性物質會互相結合成不溶性化合物沉入海洋的底部。海洋中的生物體內吸收了一定的鹽類物質,當海洋生物死去後,它的屍體沉到海底。
颱風暴發時,狂風巨浪,海水被卷到陸地上,海水中的鹽類物質也被帶到陸地。此外,從漫長的陸地變遷歷史看,有些海洋的海灣地帶,由於地殼的升高與海洋隔斷,這些地帶就像與大海母親失散的「遊子」,而在太陽光的「肆虐」下,變成陸地,留下大量鹽分。
美麗的傳說
從前有一個愛海的人,每天跑到海邊去看海,可是海對他還是很冷淡。這個人就對海說,我這樣對你,每天來看你,可是你對我總是平平淡淡,難道你不能把你的激情展現給我嗎?讓你的愛來得更猛烈一些。
海聽了他的話就問他,你能接受我翻江倒海的愛嗎?
他回答說,可以!
海被他的話語而感動。頃刻間巨浪翻滾,狂風大作,巨浪一波接一波向岸邊而來。
他從沒有見過海這樣,當海浪快到他身旁的時候,他轉身就跑。這時的海很傷心。
經過這次以後,海不敢輕易地把愛給予別人。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又有一個愛海的人,他不但每天來看海,還把自己的家搬到海邊,要以海為伴,終生守護在海的身邊。海終於被他的舉動感化,並把溫馨的愛和猛烈的愛都給了他。
他沒有跑,就這樣他們結合了。可是過了很長時間,他就有些厭煩了,總覺得海給予他的不是風平浪靜,就是波濤翻滾。覺得海再也不能給予他別的什麼愛了,就這樣他也悄悄地離開了海。
海十分傷心,這些都被藍天看在眼裡。
藍天對海說:「請你不要傷心難過,其實他們都不懂你。他們看到的只是你的表面,其實海底的世界更加豐富多彩,那裡有五色的魚兒,豐富的礦藏,美麗的珊瑚。這些才是你為他們準備的,可惜他們不懂。只有我知道這些。」
後來藍天就和大海相愛了。可是因為他們相距遙遠,加上世俗偏見,他們始終不能牽手,天各一方,彼此思念。
隨著時間的推移,思念更加的濃厚。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當思念難以忍受的時候,藍天就以淚洗面。藍天的淚水滴落到了海的心裡,不知道流了多少淚水,把整個海水染成了藍色。那都是藍天的淚水呀,所以海天一色。
海水是天外來水嗎
地球可稱為是一個水球,在它的表面上,有大約3/4的面積是海洋。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水源,但海水是地球水的主體。那麼多的海水是從哪裡來的呢?
起初,人們認為,這些水是地球原本就有的。當地球從原始太陽星雲中凝聚出來時,便攜帶有這部分水。隨著地球的不斷變化,這些起初以結構水、結晶水等形式貯存於礦物和巖石中的水被釋放出來,成為海水的來源。譬如,在火山活動中,總有大量的水蒸氣伴隨巖漿噴溢出來。據此,一些人認為,這些水汽便是從地球深部釋放出來的「初生水」。
一些人認為,地球上的水不是地球所固有的,而是由撞入地球的彗星帶來的。一些由冰塊組成的小彗星衝入地球大氣層,隕冰團摩擦生熱轉化成彗星水。
我國學者提出「大自然存在多四季規律」的假說。按此假說,自地球形成至今的46億年間,生物圈曾數次周期性地從地球轉移到另一個星球,又周期性地像候鳥回歸那樣,循環到地球上來。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海水的數度乾涸與高漲。用此假說,正可以解決以往「天外來水」說和「地球固有」說都未能解決的難題。
願你還是從前那個少年,不要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