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帕斯山(Mount Olympus),是位於火星西半球的一座山峰。與希臘神話或是某光電廠商毫無關係的奧林帕斯山,之所以會被「好事」的地球人注意到,完全因為它是太陽系裡最高的山。
奧林帕斯山高於火星基準面21171米,這意味著它的高度超出了地球上峰谷的總和:峰——珠穆朗瑪峰,最新測量高度8848.13米;谷——馬裡亞納海溝,最精確測量深度10994米。
去年11月,華為宣布設立「奧林帕斯獎」,用以獎勵那些在數據基礎設施領域取得突破性貢獻的科研工作者。據悉,華為已經懸紅了兩大難題,並為每個難題提供100萬元的獎勵基金。
顯然,這是一項產業領域裡無可置疑的最「高」獎。作為全球存儲行業的領導者,華為比任何人更渴盼產品技術的創新與突破,華為也比任何人更清楚技術立身的困難和險阻。
最大程度的努力,才配得上最高等級的獎項。
2002年涉入存儲大河的華為,在很多人眼裡就是一葉小舢板,興許下一個大浪打來,河面上就再也不會看到它的蹤影。
誰曾想,華為存儲不光在激浪暗礁中堅持了下來,並且在2005年駛入當時被認為技術壁壘森嚴的快閃記憶體「海」域。儘管前路艱難,但華為人還是一門心思地投入進去。
當今的商業世界,追求的就是效率。惟有以比競爭對手更快的速度對市場做出響應,企業才能夠最終勝出,這正是一本《Fast Company》雜誌風行世界、彌久不衰的真實緣由。
存儲領域,也是同樣的道理。
我們知道,快閃記憶體最明顯的特質之一,就是快。發展之初的華為存儲敏銳地意識到,「天賦異稟」的快閃記憶體擁有其他存儲介質難以企及的性能優勢,必將會為企業各項業務帶來澎湃的動力。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華為人深信,只要方向是對的,再遠的路都值得。
時至今日,通過長期以來在技術、市場等領域的大力投入,華為存儲已經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巨大嬗變,擁有超過4000人的研發工程師隊伍,各種存儲專利超過800項。
18年的積累,為華為存儲打造了一支能打勝仗的強大隊伍,既有成熟的內斂,更有活力的外迸。在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也始終吸引著八方賢才的加入。
最近一段時間,大家可能已經知道,兩位通過華為「天才少年」計劃的博士,分別以201萬元和156萬元的年薪加入了華為。不過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他們最終進入了華為存儲相關的研發崗位。
毫無疑問,在前沿技術領域的深入研發、完備的技術研究基礎,以及成熟的人才體系建設,正是華為存儲引來「鳳凰」的梧桐樹。
Gartner發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數據顯示,華為存儲收入全球排名第四,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一;在全快閃記憶體收入方面,華為存儲增長排名第一。
小舢板終於升級成大航母。
「更高更快更強」,是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的座右銘。作為當今最重要的信息基礎設施之一,存儲的需求也是如此,不過在相當一段時間裡,這種訴求並沒有被真正滿足……直到SSD,直到NVMe。
作為一種硬碟接口協議,NVMe在問世之初的目的指向很清楚,那就是充分發揮SSD介質顆粒的性能,釋放存儲系統的巨大潛力。隨著協議的不斷完善與發展,NVMe逐漸走出系統總線的原有桎梏,開始走入到網絡存儲領域,被越來越多的雲服務商大量採用。
雖然甫一問世的NVMe並沒有應者雲集,但是華為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它內「芯」的強大。針對NVMe協議,華為進行了最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此時的華為存儲,當然已經不是「吳下阿蒙」了,不過仍未完全打開SSD市場的突破口。面對新生的NVMe協議,華為堅信它將會為SSD的應用與普及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過,技術的有限性就像是月亮的陰影,我們可能會暫時看不到,但是卻會時時感受到它的存在。作為一項全新的協議,NVMe確實能帶來極致的性能,但是它也不可避免地為碟片和系統設計帶來了新的挑戰。
譬如,企業存儲通常採用雙控冗餘技術保障系統高可靠,但是基於PCIe的雙埠技術一直是SSD設計面臨的一大難題。由於技術能力所限,部分做不到原生雙PCIe埠的SSD廠商,在面臨挑戰的時候選擇了討巧的方式。
比較常見的做法是採用類似「橋接」,或是在內部「交換」方式實現PCIe雙埠。表面上看起來,這種技術捷徑似乎解決了設計上的攔路虎,但是卻付出了降低系統可靠性的代價,一旦出現問題,客戶的損失難以想像。
華為則不同。通過實打實的研發和攻堅,華為自研SSD可以完美支持原生雙埠技術,兩個PCIe 3.0X2埠各自獨立、互不影響,從而為系統修復和異常處理提供了硬體基礎,保證了系統雙控冗餘性,極大地提升了系統的可靠性。
有句老話說得好:「跨過去了就是門,跨不過去就是坎。」很多類似以上的難題,不止曾經是華為存儲面臨的考驗,更關乎到整個產業的破局與前行。
多年以來,正是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和不斷的技術創新,華為存儲接連不斷地將一個又一個別人眼中的坎兒,化作通往未來的任意門。
目前,華為存儲在業內唯一端到端開發了NVMe SSD盤、NVMe快閃記憶體控制器和NVMe全快閃記憶體作業系統,並且率先實現了全系列端到端NVMe全快閃記憶體——所有這一切,光有魄力是做不到的。
數字時代裡,存儲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基於強大的能力矩陣,華為在業內也率先實現了新一代OceanStor存儲Dorado系列全快閃記憶體產品,讓那些對性能要求高的企業有了更好的選擇。
以最新一代的該產品為例,它在架構上又一次實現了重大突破,在性能上突破2000萬IOPS大關的同時,保持了小於0.08ms的穩定時延。看起來似乎沒啥感覺,但是「懂的人自然懂」,想要得到這樣的成績會有多難。
不久前,全球著名技術分析機構DCIG發布了最新的《DCIG 2020年-2021年全快閃記憶體陣列購買指南》。由於能夠提供全面、客觀、深度的採購分析與建議,該指南一直是全球數據中心用戶在採購基礎設施產品時重要的參考依據。
不出意外,華為OceanStor全快閃記憶體再一次位列最佳推薦榜首,超越了全球的所有競爭對手,充分印證華為存儲已經獲得了全球用戶和分析機構等方面的高度認可,華為的相關存儲產品已經達到業界頂尖水準。
對於企業業務而言,7×24小時的不間斷運行已經成為「預設項」。企業要求生產交易的實時處理,同時還希望降低總體擁有成本,實現數據價值的最大化——所有這一切的前提,就是高可靠、高性能和高效率的全快閃記憶體產品。
與此同時,全快閃記憶體部署也正在「走下神壇」,開始從原有的關鍵業務走向更多的數位化應用,在企業中的佔比越來越高。Gartner此前就認為,2020年數據中心裡50%的傳統硬碟存儲,將會被全快閃記憶體存儲取代。
全快閃記憶體的優勢顯而易見,能夠大幅度提升數據利用的效率,全方位改善用戶體驗。作為全快閃記憶體產品的倡導者、實踐者和推動者,華為存儲幫助客戶在性能、可靠性和成本之間,實現了藝術的平衡。
行文至此,再來說幾句市場。
2020年的市場光景不大好,原因大家都知道。然而就是在這樣的逆境下,華為存儲仍實現了24.7%的整體增長,華為全快閃記憶體產品的增長率更是高達45.1%,遠遠超出市場平均水平。
華為存儲有什麼秘訣?說來很簡單:革故鼎新,創新才是發展的催化劑。18年來,華為存儲須臾未曾動搖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