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決定了你是人還是青蛙,環境和後天的學習決定你成為怎樣的人

2020-12-06 風輕揚水微漾

入芝蘭之室,久之不聞其香;居鮑魚之肆,久之不聞其臭。

孟母三遷在中國是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孟子幼年喪父,完全由母親仉氏來撫養和教育,起初時,他們住在墓地的附近,孟子和一群小孩子見到舉行喪葬的人們就跟著學起了號哭,他的母親見了,覺得這裡不是適合孩子成長的地方,就將家搬到了集市的附近,而這裡有一些殺豬賣肉的,孟子又對屠殺牲畜產生了興趣。並前去觀察和學習屠殺,孟母又覺不妥,這次是搬到了學校的旁邊,從此,孟子也就效仿讀書人,開始學習禮儀和文化知識。

孟母之所以一再地搬家,就是為了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從而令孟子走上一條正確的人生之途。同樣,孟子日後的成就,也說明了環境對人的成長變化的起著重要的作用。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能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人畢竟只是少數,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多會「入芝蘭之室,久之不聞其香;居鮑魚之肆,久之不聞其臭」。

在通常情況下,一定時代和一定地域的人們所接觸到的環境就基本方面來講是相似的,很多時候並沒有太大的差異,所以人們常常對自身所受到的來自環境的影響感觸不深。可是在生存環境很懸殊的情況下,這種影響效果就顯而易見了。

1920年,印度加爾各答附近一個山村的人們打死大狼後,在狼窩裡發現了兩個,由狼撫育的女孩,其中大的約七八歲,被取名為卡瑪拉;小的約兩歲,被取名為阿瑪拉。後來她們被送到一個孤兒院由人撫養。阿瑪拉於第二年死去,而卡瑪拉一直活到1929年。孤兒院的主持者辛格依據自己與狼孩接觸的經歷寫出了《狼孩和野人》一書,其中詳細記載了狼孩重新被教化為人的經過。

狼孩剛被發現時,生活習性與狼一樣,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覺,晚上出來活動,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餓了找吃的.吃飽了就睡;不吃素食而只吃肉,並且不用手拿,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齒撕開吃,更不會進話,卻每到午夜後都像狼似的引頸長嚎。卡瑪拉經過七年的教育,才掌握45個詞,勉強地能說幾句簡單的話,開始朝人的生活習性轉變。她死時估計已有16歲左右,但其智力卻只相當於三四歲的孩子。

狼孩經過狼的撫養,原本是人的身體卻與正常的人類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差別,而變得與狼非常接近,這說明人的成長在極大的程度上依賴人類社會環境的薰陶。狼孩的情形可以看作是泡菜效應的一種極端表現,即生存環境的普通差異不至於令不同的人之間生成如此顯著的差別,但人總是或多或少會受到身邊環境的影響,並且對所處環境差異越大的人們之間進行對比,就越會發現其影響力的明顯,而由於人們大多情況下都是與生存環境相似的同伴共處,所以對環境的影響力也就習焉不察了。

同樣的蔬菜浸泡在不同的水中,吃起來味道是有所不同的;同樣的人受到不同,環境的濡染,也會養成不同的習性。基因只覺得了你是人還是青蛙,環境以及後天的學習才決定你成為什麼樣的人。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孩子學習成績由基因決定,後天再努力也白搭 網友:荒謬
    但是,最近小編看到了一個關於羅伯特.普羅民的新聞,這位著名的遺傳學家認為,孩子在學習方面能不能取得成功,是由基因,也就是DNA決定的。他認為在人類的生活中,先天和後天的外部環境相比更加重要。因此,家長就不用再花大錢把孩子送到更好的私立學校去了,因為從遺傳學的角度來說,孩子學習咋樣生下來就決定了,後天就是有再好的教育也不能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什麼好的作用!咋一聽這個新聞的時候,小編真的很懷疑這個科學家的論斷,我難以想像他是根據那些實驗或者是數據得到這樣的結果的。
  • 雙胞胎高考700分,是基因決定還是環境影響呢?
    雙胞胎高考700分,是基因決定還是環境影響呢?隨著各地高考成績查詢入口逐步開放,2019年高考的各省狀元和「學霸」考生們也陸續現身。近日,據報導,成都石室中學的雙胞胎理科兄弟張家傑和張家豪在高考中都取得了好成績,弟弟張家傑理科總分718分,其中數學獲滿分,外語148分,另獲得北京大學20分加分。哥哥張家豪也取得了705分高分。而令人意外的是,兄弟倆高中有近一半的時間都在衝刺學科競賽,沒有上課,張家豪更是去年11月後才踏入高三課堂。
  • 為什麼每個人的聰明程度不同?是大腦決定的,還是另有原因?
    為什麼每個人的聰明程度不同?是大腦決定的,還是另有原因?老一輩當中有這樣的說法,如果一個人的腦袋越大,那麼它會越聰明,所以他們會以一個人的腦袋大小來判斷一個人的聰明程度,其實從科學上來講,這並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那麼為什麼會有些人給人感覺更加聰明,有些人非常笨拙呢?
  • 基因決定了智商高低? 智力的高低是由什麼決定的?
    這再次鞏固了人們的普遍觀點,即智力與相關的認知能力在某種程度上「植根於我們的基因中」。     這使得一些人開始反對教育幹預的重要性,其理由是在教育上花錢並不會顯著影響自然賦予我們的能力。     然而,基因並不能決定一切。一些有力證據表明,環境能有效幹預教育成果。
  • 同性戀:基因決定還是環境決定?
    同性性行為和同性戀究竟是遺傳(或者說基因)決定的,還是環境決定的?儘管科學家此前針對這一問題也進行過研究,但由於樣本量少等原因,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定論。 2019年8月30日,一個由美國、英國、瑞典、荷蘭、丹麥和澳大利亞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在著名的《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
  • 同性戀是先天基因決定的,還是後天被人「掰彎」的?
    為了找到真正的同性性行為相關基因變異,科學家對來自英國生物銀行和美國基因技術公司23andMe的477522人進行了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結果發現了5個與同性性行為相關性顯著的基因位點。除此之外,還有無數個相關性非常微弱的基因位點。
  • 究竟是基因還是環境影響了我們的性格?這個研究會告訴你答案
    如果你想體會一下這種變化,可以先思考以下這個問題:「你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是易緊張激動還是平靜放鬆?內向靦腆還是開朗大方?勇於探險還是追求安逸?孤僻還是合群?……現在,試著回答下面這個問題:「你為什麼是這樣的一個人?」
  • 你了解「基因」嗎?原來,基因可以決定人的命運
    我居然有1%的因紐特人血統!」「我倒沒什麼特別的,就是有10%可能得老年痴呆!」光天化日的,怎會有如此對話?核老師這就帶你一探究竟!基因為什麼這麼火?他們不光給自己測、給父母測、給孩子測,甚至還給貓咪們測,簡直像是回到了貪玩好奇的小屁孩時期~這種讓人「上癮」的玩意,其實就是核老師從事的基因行業。截至去年,已經有上百萬國人率先進行了嘗試,在未來五年,這個數字將會超過5000萬。很顯然,基因的科研,檢測已成為一種新的時尚,如果你還沒聽說過,可就有點落伍啦!
  • 夫妻誰的基因決定了寶寶的智商、性別和顏值?答案和你想的一樣嗎
    夫妻誰的基因決定了寶寶的智商、性別和顏值?答案和你想的一樣嗎對於現在的夫妻而言,無論是在備孕期間,還是已經懷孕的準爸爸準媽媽,都對孩子的性格以及智商、顏值等等各個方面充滿了興趣,尤其是懷孕期間的孕媽媽,每天看著逐漸增大的孕肚,總是會在想,小傢伙出生以後到底隨誰多一點?到底是爸爸的基因佔的主導地位,還是媽媽的基因佔的主導地位?
  • 基因決定人的成功機率,其實和中國傳統的命運學說沒多大區別
    科學家研究稱「基因」決定能否成功,有些人註定功成名就。當小編初咋聽到這個新鮮的科學研究成果的新聞的時候,表示對現代高大上的前沿科學,佩服的五體投地。科學真是偉大,已經把人類的成功和基因的相關性研究都做出來了。
  • 早起鳥還是夜貓子?基因決定由不得你
  • 基因決定「我愛你」
    首先,荷爾蒙決定了你們是否會一見鍾情。兩個人前期相處會不會來電取決於性吸引力,也就是荷爾蒙,而對方的荷爾蒙能夠讓你著迷,則在於他體內的基因與你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也就是表示你們的結合利於基因優化(這也是為什麼會有「混血兒比較聰明」這個說法的原因),這也解釋了為何人和人之間審美不同,而有的人只鍾情於某一類的異性,似乎像是談過的每一任都有前一任的影子。
  • 人類個體的壽命早就被決定了,科學家:你無法決定自己活多久!
    小編不否認這確實是終極夢想之一,可是人類最底層的終極夢想還是攻克生老病死。如果有兩個選擇擺在你面前:人類成為最強大的宇宙文明,或者你自己長生不老。我想大部人人會選擇後者。所以說,生死問題,才是科學研究的終極目標。但是長生不老註定只是一個夢,永垂不朽註定是天方夜譚,只有死神才能永生。
  • 基因決定命運?他從清潔工逆襲成為太空人!
    《千鈞一髮》 Gattaca鳳凰衛視電影臺 1月15日 21:15播出影片是紐西蘭知名編劇和導演安德魯·尼科爾跨足影壇的處女作,之後他更是寫出了《楚門的世界》和《幸福終點站》等經典名作。在基因決定命運的「未來世界」裡,通過自然受孕的文生是一個擁有劣等基因的「瑕疵人」。
  • 什麼是基因決定論?難道我們的一切真的是由基因決定嗎?
    基因決定論是指人的物質特徵和精神特徵大部分是由基因決定的。與之相反的則是環境相對論,認為人的發展完全是由環境決定的。當然,現在公認的是基因與環境對人的影響各佔50%。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鼓吹基因決定論,不斷誇大基因遺傳因素對人發展的作用。
  • 是物質決定你還是意識決定你?
    是物質決定你還是意識決定你?人是生命的高級階段,擁有最強的感知意識能力,人使用意識的全部作用與功能。意識根據感知信息,思想根據意識的綜合與匯集,感知、意識和思想集合到終端成為——我,這就是人的精神形成原理。
  • 夫妻誰的基因決定了寶寶的相貌?爸爸的哪些顯性基因會遺傳給孩子
    孩子出生後你會發現,不是像爸爸多一點,就是像媽媽多一些,有的孩子看起來就和爸爸或媽媽一個模子刻出來一樣。 孩子長得像爸爸還是媽媽,究竟由夫妻間的誰決定呢? 作為父親來說,都希望孩子長得像他自己,其實,孩子長得像誰,在相貌方面是由雙方的基因決定的。
  • 基因訴說我愛你:一見鍾情,基因決定
    其實,之所以你會對某些類型的人一見傾心,很可能是因為你祖先留給你的那嵌在基因裡的烙印,為你此番的動心早早的就打好了基礎。 一見鍾情,鐘的是對方在短暫時間裡所表現出來的外在美,它包括長相、談吐、氣質、衣著等信息。審美既出自人的本能,也有遺傳、歷史、文化的原因。
  • DNA決定遺傳因素嗎?表觀遺傳學告訴你
    「這是因為基因。」「都是DNA決定的。」你聽過別人用這句話來解釋他們認為無法控制的性格和行為嗎?或者你會把爸爸喜歡吃甜食當成證據,來證明你對糖的偏愛是遺傳。我們都知道,是基因差異決定一個人的眼睛顏色,也是它讓一些人更容易患某些疾病,它是鳥類只有兩個翅膀的原因,也是長頸鹿有長長的脖子的原因。這些例子讓我們思考:什麼決定了基因?是我們的DNA決定了基因的表現,還是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 夫妻倆誰的基因決定孩子的性別、智商和外貌?你可能都猜不到
    沒想到,我剛進門就聽見表妹在和她丈夫在討論,孩子出生後像誰的問題,看他倆爭論不休我就打斷了他們說,還是讓我來告訴你們真正答案吧,看看夫妻二人到底誰決定孩子的性別、智商和外貌,答案可能真的出乎你預料:一.夫妻二人誰決定孩子的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