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諾貝爾獎章產生之際,都會出現這個問題,為什麼沒有更多的女性獲得諾貝爾獎,為什麼大多數獎項都授予歐洲和美國的科學家?化學家馬克·齊默爾(Marc Zimmer)過去曾擔任顧問,協助瑞典皇家科學院選擇諾貝爾化學獎。對此,他直言不諱地談論諾貝爾科學獎所帶來的多樣性問題。他指出,毫不奇怪女性人數很少,而獲勝者往往是白人,這超出了諾貝爾獎選擇委員會的設想範圍。
他指出:「獲得諾貝爾科學或醫學獎的提名只是受邀請,而且有關提名和候選程序的信息,要等到50年後才能透露。儘管有這種保密性,但根據獲獎者名單,很明顯,提名傾向於偏愛在精英研究機構工作的科學家,擅長自我提升的著名科學家以及同行中眾所周知的那些科學家。可以預見的是,這些人往往是年齡更大、成熟的白人。」
在下面的統計數據中,您很容易地發現,很少有女性獲得過科學諾貝爾獎,但是這種數據可視化確實使這個家震驚。相對教少的女性在整個科學領域中晉升到最高位置,這一直是很久以來的爭論了,但是事情仍在緩慢地變化。諾貝爾委員會對此作出了回應,研究了解決不平衡問題的措施。
在幾個關鍵指標上,化學獎與物理學和生理學或醫學獎相比如何?
化學獎:111名
化學獎獲得者:184名
獲獎婦女:5名
最年輕的獲獎者:35歲(弗雷德裡克·朱利奧特1935年獲獎)
年齡最大的獲獎者:97歲(約翰·古德納夫,2019年獲獎者之一)
醫學獎項:111名
醫學獎獲得者:222名
獲獎婦女:12名
最年輕獲獎者:32歲(弗雷德裡克·G·班廷1923年獲獎)
年齡最大的獲獎者:87歲(佩頓·魯斯,1966年獲獎)
物理學獎:114名
物理獎獲得者:216名
獲獎婦女:4名
最年輕的獲獎者:25歲(勞倫斯·布拉格1915年獲獎)
年齡最大的獲獎者:96歲(亞瑟·阿什金2018年獎,他於9月不幸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