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水中發現可降低犯罪率的物質

2020-08-06 科技生活快報

實驗表明,飲用水中的鋰濃度可影響犯罪率和自殺率。

科學家在水中發現可降低犯罪率的物質

© SPUTNIK / MAKSIM BOGODVIDOV

專家指出,飲用水中鋰含量越多,該地區違法現象越少。

20世紀80年代末,美國專家研究了德克薩斯州27個縣的飲用水。分析表明,在飲用水中多鋰的地區,自殺案、殺人案、搶劫和販毒案都少很多。

這些結論與其他有關鋰有利於減少暴力或自殺傾向的研究相呼應。

不過研究中實驗者都攝入了大量的鋰——每天200毫克。而飲用水的鋰含量並未超過1毫克。

然而,早在1994年,科學家就已經證明,每天即使攝入400微克(0.4毫克)的鋰也能顯著改善一個人的精神狀態。經過四周療程,癮君子和有暴力傾向者就能平靜下來,而不會表現出暴力傾向。

十年後,日本科學家對大分縣(人口約100萬)18個城市的水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即使鋰濃度相對較低(0.7至59微克/升),也會減少自殺人數。

在水中鋰含量較高國家進行研究的奧地利專家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

但是專家不建議在自來水中添加鋰來預防老年痴呆症。

儘管如此,研究人員還是得出了一個謹慎的結論:如果水中鋰濃度低於每升31微克,則不會對暴力、犯罪和自殺產生任何影響。

相關焦點

  • 如何降低再犯罪率?美研發AI系統監控假釋者,司法部資助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實習生 厲安恬美國普渡大學研究人員近日展開一項研究,試圖通過人工智慧監測系統識別假釋人員的風險行為,尋找早期幹預的機會以減少再犯罪率,幫助他們重新融入社會。馬庫斯·羅傑斯認為,假釋人員重新犯罪率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在正常社會中沒有歸屬感。「而以前那個犯罪群體願意接納他們,因此他們很快就會再度犯罪。」從犯罪心理學出發,羅傑斯希望通過識別危險行為、壓力情境和其他行為及生理因素判斷個人再次犯罪的風險。為此,他和研究團隊招募了250位假釋人員參與實驗,其中125人將處在AI系統的監控下,其餘參與者將作為對照組。
  • 夜間亮度與犯罪率之間有關係嗎?
    如果犯罪和照明之間的關係像我們大家都認為的那樣直截了當,那麼預計在亮的城市應該犯罪率會更低。但發生什麼了?   事實上,犯罪學家幾十年來一直在研究這個問題。以下是他們的研究成果:   ·2008年一項針對路燈照明和犯罪之前關係的研究報告發現:美國大多數城市的研究顯示,照明效果和犯罪沒有任何關聯,但在英國,當夜間亮度增加時,城市犯罪率出現了下降。
  • 水中的有機物質是指什麼
    目前,水中的有機物主要是指植物腐敗的產物和代謝的產物、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的有機類汙染物等。
  • 科學家首次發現在水中生活的恐龍
    近日,發表於《自然》雜誌的一項研究,仿照埃及棘龍(Spinosaurus aegyptiacus)、其他恐龍、現生鱷魚及蠑螈的尾部製造了它們尾部的模型,並研究了模型在水中擺動的表現。結果顯示,相比其他陸生恐龍,棘龍的尾部能在水中提供更大的推力,並且其表現更接近其他現生水生動物的尾部。因此,研究者認為棘龍應當生活在大型河流中,靠尾部擺動提供推進力。
  • 氧化石墨烯可快速清除水中放射性物質
    ,氧化石墨烯具有非凡的吸附能力,能夠快速除去汙染水體中的放射性物質。雖然這些同位素並不親水,但卻可以隱匿於水中。而從人類健康和環境保護角度來看,這可謂是它們最不受歡迎的聚集地。 事實上,天然生成的放射性核素也不怎麼受歡迎,因為壓裂流體會在鑽井過程中將它們帶到表層。當地下水也從鑽井中流出,且放射性元素超過一定水平時,就會因高溫而不能再輸送回土壤中。此時就需要將受汙染的水體運送至其他地方進行儲存和處理,隨之而來的則是大筆的開銷。
  • 未來學家預言:2040年機器人犯罪率或遠超越人類
    專家最新研究顯示,2040年機器人犯罪率將遠大於人類,據稱,2015年歐洲網絡犯罪案件佔全部犯罪案件的53%,並且2016年仍有上升趨勢。目前,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警告稱,2040年機器人犯罪率將遠大於人類。未來研究實驗室的特蕾西-福洛斯(Tracey Follows)指出,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將取代人類的工作,目前未來主義者預言獨立作案的恐怖襲擊事件將大幅上升,一旦機器人被非法分子利用成為自殺炸彈武器,機器人實施獨立作案的能力將令人擔憂。
  • 科學家在北極海水中發現微塑料汙染 洗衣廢水等可能是罪魁禍首
    根據一項新研究,科學家在北極海水中發現了聚酯纖維。在北極海水中發現的微塑料汙染中,合成纖維佔比高達92%,其中聚酯纖維是最常見的。研究作者稱,這意味著在微塑料汙染世界海洋時,紡織品、洗衣機和廢水很可能是罪魁禍首。他們在北極發現的聚酯纖維與洗衣機和汙水處理廠的水中的纖維大小相同。
  • 水產養殖戶降低水中氨氮含量的措施
    在了解了上述氨在水中的一般變化規律後,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制定具體的降氨措施,力求減少分子態氨對養殖生產的影響。在生產中降氨和減少氨的危害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一.改善換水條件,增加換水量這是降氨最有效的辦法。二.在池中一角圍欄栽種水生植物如水浮蓮或鳳眼蓮等飄浮植物,可有效地降低水中的氨。
  • 科學家發現了新型呼吸物質,能夠解決水下呼吸的問題,意義重大!
    水下探索的障礙之一——呼吸可儘管我們身體內絕大部分的物質是水,我們人類卻是地地道道的陸地生物,而且還有很多人甚至不通水性。自古至今,人類就對那片神秘的海洋充滿了無限遐想。而地球上海洋的面積雖然足足佔據了70%之多,可遺憾的是由於人類暫時還沒能掌握在水中生存的本領,以至於至今我們對海洋的探索區域仍然是少之又少。人類是哺乳動物,而哺乳動物的一大特點就是需要用肺來呼吸。空氣中的氧氣被人類經過呼吸道吸入以後,會首先到達肺部器官,進而由肺運化到身體的細胞和血液當中。
  • 科學家發現新型呼吸物質,能幫助人類在水下呼吸,意義重大
    水下探索的障礙之一——呼吸可儘管我們身體內絕大部分的物質是水,我們人類卻是地地道道的陸地生物,而且還有很多人甚至不通水性。自古至今,人類就對那片神秘的海洋充滿了無限遐想。而地球上海洋的面積雖然足足佔據了70%之多,可遺憾的是由於人類暫時還沒能掌握在水中生存的本領,以至於至今我們對海洋的探索區域仍然是少之又少。
  • 全球犯罪率最低的國家:發達程度不比美國差,但名字卻鮮有人知!
    全球犯罪率最低的國家:發達程度不比美國差,但名字卻鮮有人知!有人說:當我們邁出腳步去旅行的時候,就能用我們的眼睛和雙眼,發現身邊的美麗,帶上自己的靈魂和夢想去釋放,所以當我們在生活中較為迷茫的時候,不妨停下腳步,外出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加上世界本來就是一本書,旅行中就可以看到別的一頁。
  • 鮑裡斯:解封後,犯罪率恐會提升
    華威大學的一位科學家今天警告說,如果南非變種新冠病毒繼續傳播,封鎖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Mike Tildesley
  • 對經濟危機後大概率會發生的社會犯罪率提升,普通人應該怎麼辦?
    主要分類有犯罪率、少年犯罪率、婦女犯罪率、老年人犯罪率、罪犯重新犯罪率、學生犯罪率等。 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今,中國的犯罪率至少經歷了兩個大的階段,多個犯罪率高峰。 這裡的兩個階段,是以改革開放開始的1978年為分水嶺的,之前的1949年~1977年,被列為第一個階段;而1978年至今,則被列為第二個階段。
  • 美科學家發現宇宙暗物質存在證據
    美科學家發現宇宙暗物質存在證據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美國地下深處的一座實驗室,科學家發現了可證明暗物質存在的明確跡象。暗物質是一種神秘莫測的物質,據信在宇宙物質中的比重達到四分之一。一直以來,科學家從未直接觀測到這種物質。  在建於明尼蘇達州一座礦山地下深處的實驗室,美國科學家藉助實驗儀器CDMS(低溫暗物質搜尋的英文首字母縮寫)搜尋暗物質,最後得出了令人興奮的研究發現。在設計上,CDMS能夠捕獲暗物質粒子「撞向」一臺探測器內的原子核時發生的罕見交互作用。這臺探測器在接近深空的溫度環境下運轉。
  • 飛行員意外發現水中神秘物體,科學家因此發現了一個遺失的文明
    由於布魯斯本身也是一個潛水員,對於水中的事物也比較敏感,所以他立馬察覺到水中的物體不簡單。於是,他立馬將這件事報告給了上級,而上級也立馬派人到此地進行探測。不僅如此,科學家們還在寺廟的周圍發現了一個大巖臺,而這個巖臺有著明顯的加工痕跡。基於這些線索,科學們猜測:這裡在以前可能是一座城市,而且還是一座以巖石為地基的高度發達的城市的。
  • 合肥物質研究院製備出一種穩定性高、可高效去除水中重金屬的材料
    MoS2金屬性的1T相結構由於其富硫特性、獨特的各向異性、具有用於離子傳輸和吸附的可滲透通道以及去除水中重金屬離子的性能等優點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然而,其高形成能導致很難直接合成高純度的1T相MoS2。此外,研究發現,MoS2在吸附後不穩定,1T相會完全轉變為2H相或寬間距結構塌陷,導致其循環耐久性下降。
  • 科學家發現大量製備反物質的方法
    美國科學家發現用雷射照射推針(push pin)頭大小的金樣品,可得到上千億的反物質粒子。這一在小型實驗室中製備大量正電子的技術可為數項新的反物質研究鋪平道路,包括理解隱藏在黑洞、伽馬射線爆這樣的天體物理現象背後的物理知識。這一成果將在11月17日至21日舉行的美國物理學會-等離子體物理分會會議上發表。
  • 美國科學家發明最牛裝置,從水中輕鬆提取氫氣,成本降低...
    氫氣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乾淨的一次能源,但實際應用中卻面臨著效率低下和價格高昂的挑戰。筆者近日在《PNAS》看到一篇論文顯示,來自美國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催化劑,可以超高效地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成本降低5000倍!這可能意味著人類極有可能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進入無汙染時代!
  • Ames試驗檢測顯示:納濾膜去除水中「三致」物質效果顯著
    隨著越來越多的化學物質被排放到大自然中,國內外學者先後發現自來水和水源水中存在致癌、致畸、致突的「三致」物質,這和如今畸形和癌症持續高發難逃干係
  • 美科學家發現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反摻雜」技術可降低生產成本
    美國科學家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發現了一種新的「反摻雜」工藝,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生產出更好的設備。他們用這種方法製造了一個效率為17.8%的微型模塊。北卡羅來納大學(UNC)的科學家說,其中一個問題是鈣鈦礦經歷的退火(加熱和緩慢冷卻)過程。許多製造過程耗時過長,成為大規模生產的一大瓶頸。北卡大學的科學家估計,要想讓長時間的退火時間跟上鈣鈦礦薄膜的生產速度,製造商需要一個500米長的烤箱。北卡羅萊納大學的科學家們表示,在100攝氏度的溫度下,將這種退火過程減少到3分鐘,實際上可以獲得更好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