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石墨烯可快速清除水中放射性物質

2020-11-26 科學網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8日報導,美國萊斯大學和俄羅斯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氧化石墨烯具有非凡的吸附能力,能夠快速除去汙染水體中的放射性物質。相關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物理化學化學物理》雜誌上。

 

科學家確定,原子厚度的氧化石墨烯薄片能快速地吸附在天然和人造的放射性核素上,並凝結成固體。這種薄片能夠溶於液體之中,也能輕易地大批量生產。氧化石墨烯會在導入模擬核廢物的數分鐘內凝固,迅速聚集最致命的毒素廢物,這一過程也將跨越多個pH值。

 

在此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主要致力於去除錒系元素和鑭系元素等放射性同位素。也就是從液體中而非固體或氣體中除去元素周期表中的30個稀土元素。雖然這些同位素並不親水,但卻可以隱匿於水中。而從人類健康和環境保護角度來看,這可謂是它們最不受歡迎的聚集地。

 

事實上,天然生成的放射性核素也不怎麼受歡迎,因為壓裂流體會在鑽井過程中將它們帶到表層。當地下水也從鑽井中流出,且放射性元素超過一定水平時,就會因高溫而不能再輸送回土壤中。此時就需要將受汙染的水體運送至其他地方進行儲存和處理,隨之而來的則是大筆的開銷。而使用氧化石墨烯能快速過濾放射性汙染物,顯著降低水力壓裂法等油氣回收方式的成本,對清理福島核電站等區域的汙染水源大有裨益。此外,採礦業也將收穫潛在的利益。基於對環境的擔憂,美國之前基本中斷了稀土金屬的開採,而其對於手機製造而言十分重要。

 

雖然氧化石墨烯的較大表面積決定了其吸附毒素的能力很強,但吸收速度之快仍出乎科研人員所料。這一速度具體由汙染物的構成所決定。對此,科學家以包含鈾和鈽的模擬核廢物以及鈉和鈣等可負面影響氧化石墨烯吸收效應的物質進行了測試。即使如此,氧化石墨烯也被證明效用要明顯優於膨潤土和活性炭等常用的核清理劑。

 

研究人員還強調,捕獲放射性核素並不會減弱它們的放射性,而是使其更易被處理。以福島核電站附近的區域為例,可通過將氧化石墨烯添加到以離子狀態存在的放射性物質溶液中,得到固體的核物質,並對其進行焚燒。在此過程中,氧化石墨烯會快速燃燒,僅剩下塊狀的放射性物質,便於重複利用。而低成本和可生物降解的特質也使氧化石墨烯成為了滲透性反應牆技術的合適之選,這對於原位地下水的修復而言具有相當的意義。(來源:科技日報 張巍巍)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新方法可讓氧化石墨烯導電
    ,使氧化石墨烯從絕緣物質變成導電物質。 研究小組測試了2種氧化石墨烯,一種由碳化矽製成,另一種則由石墨粉構成。研究人員使用了熱化學納米光刻技術以提升納米量級的石墨烯的溫度,從而設計出類似石墨烯的納米電路。當溫度達到130攝氏度時,氧化石墨烯變得更具傳導性,並能從絕緣物質轉變為更具傳導性的納米線等石墨烯類似物質。這些性能都是該技術頗具成效的標誌。
  • 科學家提出氧化石墨烯綠色製備方法
    氧化石墨烯是一種重要的石墨烯衍生物,最初主要作為宏量製備石墨烯的前驅體,近年來由於其不同於石墨烯的諸多獨特物理化學性質和廣闊應用前景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 氧化石墨烯,有缺陷卻又另闢蹊徑
    與石墨烯相似,氧化石墨烯同樣為二維層狀結構,氧化石墨烯通過層間的氫鍵等作用力層層堆疊在一起。不過氧化石墨烯表面含有大量的含氧基團,使其表現出較強的親水性並能完全分散在水中。首先,對於憎水的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的親水性非常強,這也使親水性的分子或者聚合物等很容易通過層間氫鍵、離子鍵、共價鍵等作用插入到氧化石墨片層間。比如,氧化石墨在水中通常是以溶脹的狀態存在,當施加一定的外部作用力(超聲、機械攪拌等),氧化石墨烯很容易就剝離並穩定的分散於水溶液中。其次,這些含氧基團的引入使石墨烯層內的π鍵斷裂,從而使氧化石墨烯喪失了導電能力。
  • 科學網—發現氧化石墨烯薄膜離子篩選效應
    本報訊(記者楊保國)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吳恆安與諾獎得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安德烈·海姆合作,發現氧化石墨烯薄膜具有精密快速篩選離子的性能
  • 石墨烯與氧化石墨烯在紡織領域的應用
    認為:石墨烯與氧化石墨烯不僅可以賦予織物良好的防紫外、抗菌抑菌、耐熱、耐磨等性能,提高織物附加值,而且無毒無害、綠色環保,其複合材料可吸附降解印染廢水中殘留的染料,適應我國環保型社會發展趨勢。清華大學研究人員在蠶幼蟲所食的桑葉上噴灑石墨烯的懸浮液,然後收集蠶繭。此法處理下的蠶繭晶體排列有序,其強度、韌性高於普通絲,且具有導電性能。蔡凌月等將氧化石墨烯添加至飼料中給家蠶餵食,添食後的蠶絲含有氧化石墨烯顆粒,且力學性能有明顯提高。添食育蠶法簡單環保,使蠶絲性能大大提升,且大部分石墨烯可由蠶排洩而出,對蠶寶寶健康無影響,是改性蠶絲常用的方法。
  • 疫情讓氧化石墨烯傳感器大顯身手
    基於氧化石墨烯的傳感器必須集成到塑料載體中,在部署快速測試之前必須測試系統的可靠性。儘管檢測感染的最初項目計劃運行到2021年春季,但研究人員預計還需要一年時間才能驗證Covid-19傳感器。 3D陣列氧化石墨烯的靈敏度可能會開啟進一步得到應用,例如,在不需要加熱的情況下,在室溫下檢測一氧化碳或丙酮。
  • 基於還原氧化石墨烯MoS2複合材料的新型可穿戴式氣體傳感器
    基於還原氧化石墨烯MoS2複合材料的新型可穿戴式氣體傳感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與東北大學和中國的五所大學合作,設計並測試了一種可伸縮的可穿戴式氣體傳感器,用於環境傳感。該傳感器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東北大學和中國五所大學組成的團隊開發,據說結合了新開發的雷射誘導石墨烯泡沫材料,獨特形式的二硫化鉬和氧化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 雷射搭檔氧化石墨烯「吹出」的完美泡泡,可當透鏡用
    鑑於微氣泡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科學家們已經開發了多種製造微氣泡的方法,例如:壓縮氣流,將空氣溶解到液體中;超聲波在水中誘導氣泡產生等。然而,這些方法製備的微氣泡在液體中往往是隨機分散的,且極不穩定。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SUT)、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和美國羅格斯大學(RU)的研究人員近日在《先進光子學》雜誌中發文,闡述了以飛秒雷射照射氧化石墨烯製造高質量微氣泡的方法。研究人員使用的基底材料是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主要由含氧官能團修飾的石墨烯薄膜組成。
  • 不完美石墨烯實現「華麗轉身」 環保領域大顯身手
    兩年後,國際著名期刊《先進材料》和《先進功能材料》先後報導了一種具有超高效吸附特性的石墨烯基吸附材料。該材料可用於清理海上原油洩漏、化學品汙染,所吸附汙染物最高可達其自身質量的800多倍,並且可循環使用20多次。美國在線等媒體認為,這種石墨烯海綿結構有可能成為石墨烯的第一種產業化應用,在化工和環保方面具有巨大應用前景。
  • 氧化石墨烯/碳納米線圈複合材料,用於高性能溼度傳感器
    本文要點:碳納米線圈和氧化石墨烯生產了新型感測複合材料,並在QCM傳感器上對其進行了改進1成果簡介 設計高性能的溼度傳感器以快速準確地檢測相對溼度(RH)在各種應用中很重要。必須同時考慮高響應性和快速可逆性。本文,浙江理工大學高俊闊等研究人員,基於石英晶體微天平(QCM)傳感平臺,利用商品化的氧化石墨烯作為傳感材料,並添加了商品化的碳納米線圈來阻止氧化石墨烯層的堆疊。所製造的新型傳感器具有超高響應(4618 Hz / 97%RH)和快速可逆性(2s)。這項工作不僅擴展了商業碳材料的應用,而且實現了具有商業潛力的高性能溼度傳感器的開發。
  • 氧化石墨烯原理獲新發現
    自英國物理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因發現石墨烯在2010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以來,石墨烯特別是氧化石墨烯(GO)在新能源電池、快速充電、生物醫學、海水淡化等諸多應用方面都得到了廣泛的發展。然而,幾個原理方面的問題長期困擾著研究人員。氧化石墨烯表面的官能團分布有什麼規律呢?
  • 高烯科技單層氧化石墨烯全球首創
    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作為石墨烯領域的領軍企業之一,在2020yarnexpo秋冬紗線展現場,以單層氧化石墨烯為核心材料,首次推出的石墨烯多功能複合纖維及產品,迅速引發行業高度關注。單層石墨烯多功能複合纖維兼具抗菌抑菌、抗病毒、遠紅外內暖、負離子發生、紫外防護、抗蟎蟲六大功能,各項指標遠超國家標準,完全符合後疫情時代人們對健康紡織品的需求,以全球首創填補該領域市場空白。
  • 【智享丨薦書】氧化石墨烯基本原理與應用
    內容簡介《氧化石墨烯基本原理與應用》系統地介紹了氧化石墨烯自19世紀起的歷史發展沿革,不僅涵蓋了氧化石墨烯合成過程機理、結構模型、成分組成、化學性質、能譜表徵結果以及功能化修飾等相關內容,同時也介紹了氧化石墨烯在電子傳感器件、能源收集存儲、薄膜宏觀體、複合材料、生物醫學、化學催化以及工業化生產方面應用的新研究進展。
  • 氧化石墨烯的化學還原製備方法
    氧化石墨的研究已有150多年歷史,但是直到單原子厚度的石墨被命名為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的概念才隨著提出。2007年,Ruoff團隊首先提出使用化學還原的方式由氧化石墨烯製備出石墨烯,這種方法容易批量生產、成本低,也便於實現石墨烯進一步功能化開發。  該方法的本意是消除氧化石墨烯的含氧基團、修復共軛結構和破損,最終恢復石墨烯完美的共軛網絡。由氧
  • 雷射搭檔氧化石墨烯,「鼓出」完美微氣泡
    氧化石墨烯微泡透鏡聚焦的光子噴射。鑑於微氣泡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科學家們已經開發了多種製造微氣泡的方法,例如:壓縮氣流,將空氣溶解到液體中;超聲波在水中誘導氣泡產生等。然而,這些方法製備的微氣泡在液體中往往是隨機分散的,且極不穩定。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SUT)、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和美國羅格斯大學(RU)的研究人員近日在《先進光子學》雜誌中發文,闡述了以飛秒雷射照射氧化石墨烯製造高質量微氣泡的方法。
  • 浙江理工大學:氧化石墨烯/碳納米線圈複合材料,用於高性能溼度傳感器
    本文要點: 碳納米線圈和氧化石墨烯生產了新型感測複合材料,並在QCM傳感器上對其進行了改進 1 成果簡介 設計高性能的溼度傳感器以快速準確地檢測相對溼度
  • 浙理工:氧化石墨烯/碳納米線圈複合材料,用於高性能溼度傳感器
    本文要點: 碳納米線圈和氧化石墨烯生產了新型感測複合材料,並在QCM傳感器上對其進行了改進成果簡介 設計高性能的溼度傳感器以快速準確地檢測相對溼度(RH)在各種應用中很重要必須同時考慮高響應性和快速可逆性。本文,浙江理工大學高俊闊等研究人員,基於石英晶體微天平(QCM)傳感平臺,利用商品化的氧化石墨烯作為傳感材料,並添加了商品化的碳納米線圈來阻止氧化石墨烯層的堆疊。所製造的新型傳感器具有超高響應(4618 Hz / 97%RH)和快速可逆性(2s)。這項工作不僅擴展了商業碳材料的應用,而且實現了具有商業潛力的高性能溼度傳感器的開發。
  • 氧化石墨烯如何「潛入」細胞
    2008年美國史丹福大學戴宏傑課題組首次報導了利用氧化石墨烯作為難溶性含芳香結構抗癌藥物的載體。他們研究發現,負載抗癌藥物的氧化石墨烯複合物有良好的水溶性,可以用於難溶性藥物的增溶,並可以有效殺傷腫瘤細胞。此後這方面的研究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多的興趣。
  • 【科普】氧化還原法製備石墨烯工藝詳解
    相信很多研究生進入實驗室的第一課就是氧化石墨烯製備,製備氧化石墨烯真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其中涉及了各種複雜參數的調控,可謂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方能製備出理想的氧化石墨烯。今天小編就來為你深入解讀如何採用氧化還原法製備出氧化石墨烯,各種參數如何調控?如何還原得到石墨烯?工業級氧化還原石墨烯製備與實驗室製備又有什麼區別?
  • 氧化石墨烯塗層可改善植入材料親水性
    俄羅斯託木斯克理工大學研究人員提出一種新方法,向等離子體處理表面覆蓋一層薄薄的氧化石墨烯鍍層,可以改善用來恢復受損器官的植入片性能。相關研究發表在《表面與塗層技術》雜誌上。為了改善其性能,研究人員決定向等離子體處理表面覆蓋一層薄薄的氧化石墨烯鍍層。氧化石墨烯鍍層這種納米材料親水性高,而且親水性不隨時間流逝而退化。研究人員發現,經過上述方法處理過的材料保持必要親水性的時間相當長,從而提高了用來恢復受損器官的植入片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