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光學顯微鏡下,微泡的產生和消除過程。
氧化石墨烯微泡透鏡聚焦的光子噴射。
氣泡雖小,卻能夠解決大問題。直徑1~50微米的微氣泡被廣泛應用於藥物輸送、生物膜控制、噴墨列印、水處理等領域。鑑於微氣泡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科學家們已經開發了多種製造微氣泡的方法,例如:壓縮氣流,將空氣溶解到液體中;超聲波在水中誘導氣泡產生等。然而,這些方法製備的微氣泡在液體中往往是隨機分散的,且極不穩定。
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SUT)、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和美國羅格斯大學(RU)的研究人員近日在《先進光子學》雜誌中發文,闡述了以飛秒雷射照射氧化石墨烯製造高質量微氣泡的方法。
研究人員使用的基底材料是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主要由含氧官能團修飾的石墨烯薄膜組成。因為氣體無法穿透氧化石墨烯,研究人員使用雷射局部照射它時,產生的氣體會被封裝在薄膜內,形成類似微氣泡的「氣球」。
SUT高級研究員、論文作者Han Lin說:「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藉助雷射很好地控制微氣泡位置,而且微氣泡可以隨意產生、消除。此外,我們可以通過調整輻射面積和輻射功率來控制氣體量。」
研究人員表示,光子學應用對微氣泡的位置、尺寸及穩定性都有極高要求,而通過該方法製備的高質量微氣泡可以完美滿足這些要求。
Lin等發現,氧化石墨烯薄膜的高度均勻性「催生」了具有完美球面曲率的微氣泡,可用作凹面反射透鏡。在展示實驗中,他們使用微氣泡凹面反射透鏡聚焦了光線,獲得了形狀良好的高質量焦點——甚至有望成為顯微鏡成像的光源。微氣泡反射透鏡還能將不同波長的光聚焦於同一焦點,且不產生色差。研究人員演示了微氣泡對超寬波段白光的聚焦,發現其性能同樣優越。
這一研究結果將在小型顯微鏡和光譜學領域起巨大作用。
SUT教授Baohua Jia教授評價道:「該研究不僅提供了可控微氣泡的簡易製作途徑,還將石墨烯微氣泡作為動態的高精度納米光子組件,集成到了微型晶片實驗室設備中。這對於高解析度光譜學和醫學成像等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編譯:德克斯特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先進光子學》
期刊編號:2577-5421
原文連結:https://phys.org/news/2020-10-graphene-microbubbles-lenses.html
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