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提出氧化石墨烯綠色製備方法

2021-01-14 中科院之聲

氧化石墨烯是一種重要的石墨烯衍生物,最初主要作為宏量製備石墨烯的前驅體,近年來由於其不同於石墨烯的諸多獨特物理化學性質和廣闊應用前景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由於存在大量的含氧官能團,氧化石墨烯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且易於組裝和功能化,因此廣泛用於製備多功能分離膜、高導高強纖維、超輕超彈性氣凝膠等多種功能材料,並且在電化學儲能、催化、生物醫藥、複合材料等方面表現出良好應用前景。


目前,氧化石墨烯主要是通過剝離氧化石墨來進行製備。而氧化石墨的製備迄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無論是最早的 Brodie 方法(1859年),還是後來發展起來的 Staudenmaier 和 Hummers 方法,均是基於石墨與大量濃硝酸、濃硫酸、高錳酸鉀等複合強氧化劑的反應來實現,不僅存在爆炸的風險,而且汙染嚴重,反應周期長。以目前最常用的 Hummers 方法為例,氧化劑由濃硫酸和高錳酸鉀構成,其與石墨的典型物料比(質量比)為40:3:1(濃硫酸:高錳酸鉀:石墨),反應最終會產生超過1000質量單位的酸性廢水。並且,高活性的 Mn2O7 中間產物在高溫下可能會發生爆炸,氧化反應的完成需要數小時到上百小時。


近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先進炭材料研究部提出了一種電解水氧化的新方法,打破了150多年來通過強氧化劑對石墨進行氧化的傳統思路,實現了氧化石墨烯的安全、綠色、超快製備。該方法首先在濃硫酸中將石墨插層,然後在稀硫酸中對插層石墨進行氧化。氧同位素示蹤和自由基捕獲實驗表明,氧化石墨烯中的氧元素主要來源於電解液中的水,電解水產生的大量高活性氧自由基與石墨反應生成了氧化石墨烯。反應中硫酸幾乎沒有損耗,也不生成其它物質,可被重複用於電化學反應。研究還發現,電解水氧化製備氧化石墨烯的氧化速率比現有方法快100倍以上,而所得材料與現有方法類似,並且易於連續化製備。該方法有效解決了氧化石墨烯製備長期面臨的爆炸危險、環境汙染及反應周期長的問題,有望大幅降低製備成本,促進氧化石墨烯的工業化應用。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相關技術已申請中國發明專利和PCT專利。該研究得到了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重大項目、創新群體項目等的資助。


氧化石墨烯的電解水氧化法快速綠色製備


來源: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相關焦點

  • 氧化石墨烯的化學還原製備方法
    氧化石墨的研究已有150多年歷史,但是直到單原子厚度的石墨被命名為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的概念才隨著提出。2007年,Ruoff團隊首先提出使用化學還原的方式由氧化石墨烯製備出石墨烯,這種方法容易批量生產、成本低,也便於實現石墨烯進一步功能化開發。  該方法的本意是消除氧化石墨烯的含氧基團、修復共軛結構和破損,最終恢復石墨烯完美的共軛網絡。由氧
  • 金屬所提出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化學還原新方法
    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先進炭材料研究部對氧化石墨烯(GO)表面含氧官能團的組成、氫滷酸與GO反應原理以及滷素原子與碳原子之間成鍵時的鍵能等進行了系統分析,提出了利用氫碘酸、氫溴酸等滷化物還原GO的方法,實現了GO在較低的溫度下(≤100°C)的快速、高效還原,所得石墨烯的碳氧比可達12以上。
  • 以泡泡膜為模板拼接製備石墨烯薄膜方法問世
    歷史上,泡泡曾給冰心這樣的文學家留下美好的童年回憶,也啟發過牛頓這樣的大科學家,揭示了牛頓環這樣的光學現象。而如果我們從材料的角度去看泡泡,泡泡(包括泡泡膜)則是張力穩定下的薄液膜,厚度可達數十納米至數十微米,這為薄膜材料的製備提供了天然的模板。基於此,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閆立峰教授及其博士生陳武峰提出了以泡泡膜為模板拼接製備石墨烯薄膜的方法,相關工作發表於Advanced Materials。
  • 石墨烯的製備方法及應用
    目前有關石墨烯的製備方法,國內外有較多的文獻綜述[2],石墨烯的製備主要有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2006 年Stankovich 等[4]首次用肼還原脫除石墨烯氧化物(graphene oxide,以下簡稱GO)的含氧基團從而恢復單層石墨的有序結構(氧化還原法),在此基礎上人們不斷加以改進,使得氧化還原法(含氧化修飾還原法)成為最具有潛力和發展前途的合成石墨烯及其材料的方法[5]。除此之外,晶體外延生長、化學氣相沉積也可用於大規模製備高純度的石墨烯。
  • 一種MXene與氧化石墨烯複合氣凝膠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
    申請公布號:CN110090603A申請公布日:2019.08.06申請號:2019102937717申請日:2019.04.12申請人:湖北大學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MXene與氧化石墨烯複合氣凝膠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MAX粉末和石墨粉分別進行化學法剝離,分別得到MXene水分散溶液和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溶液;2)將所述MXene水分散溶液、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溶液與海藻酸鈉水分散溶液進行攪拌混合,得到混合凝膠溶液;3)將所述混合凝膠溶液進行定向冷凍乾燥處理,得到未交聯的MXene與氧化石墨烯複合氣凝膠;4)將所述未交聯的MXene與氧化石墨烯複合氣凝膠添加離子交聯劑進行離子交聯
  • 石墨烯與氧化石墨烯在紡織領域的應用
    認為:石墨烯與氧化石墨烯不僅可以賦予織物良好的防紫外、抗菌抑菌、耐熱、耐磨等性能,提高織物附加值,而且無毒無害、綠色環保,其複合材料可吸附降解印染廢水中殘留的染料,適應我國環保型社會發展趨勢。1.2 原位還原法 原位還原法是通過氧化石墨烯片層上的活性基團與某些織物發生共價結合,得到氧化石墨烯改性織物,然後再通過化學還原或熱還原等方法將負載於織物的氧化石墨烯原位還原成石墨烯或還原氧化石墨烯,從而使缺少極性基團的石墨烯可以負載於織物上,達到改善織物性能的目的。
  • 氧化石墨烯,有缺陷卻又另闢蹊徑
    1.氧化石墨烯的製備目前常用的三種製備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即Brodie法、Staudenmaier法和Hummers法,均是利用強酸加強氧化劑的組合對石墨進行處理。Hummers和Offeman進一步改進了石墨的氧化過程,採用高錳酸鉀和濃硫酸作為氧化劑,對比前面兩種氧化方法,Hummers法製備過程更節省時間,更安全,並且不會有一氧化氮及二氧化氮等有毒氣體放出。因此Hummers法也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製備氧化石墨烯的方法。
  • 上海交大:綠色,安全,通過電化學方法生產氧化石墨烯的最新進展
    本文要點:通過綠色,安全,快速地電化學方法生產氧化石墨烯成果簡介 人們對開發高效生產氧化石墨烯(GO)的途徑有著廣泛的興趣。雖然常規化學氧化被廣泛用於合成GO,但它存在一些內在問題,例如反應時間長,爆炸風險和環境汙染。
  • 【科普】氧化還原法製備石墨烯工藝詳解
    相信很多研究生進入實驗室的第一課就是氧化石墨烯製備,製備氧化石墨烯真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其中涉及了各種複雜參數的調控,可謂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方能製備出理想的氧化石墨烯。今天小編就來為你深入解讀如何採用氧化還原法製備出氧化石墨烯,各種參數如何調控?如何還原得到石墨烯?工業級氧化還原石墨烯製備與實驗室製備又有什麼區別?
  • 石墨烯複合纖維及紡織品的製備方法與研究進展
    近幾年,石墨烯在紡織領域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逐漸成為紡織纖維領域的研究熱點,特別是功能性紡織品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諸多應用。本文主要介紹了新型石墨烯複合纖維與石墨烯紡織品的製備方法,石墨烯紡織品的性能及其發展趨勢。  石墨烯複合纖維和石墨烯織物的製備方法  目前石墨烯複合纖維有兩種常用的方法:原位聚合和物理共混。
  • 【行業動態】3D列印氧化石墨烯方法來了!保留石墨烯理想特性
    【行業動態】3D列印氧化石墨烯方法來了!但是,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和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研究人員在開發出一種高解析度3D列印方法(涉及將石墨烯分散在凝膠中以製成3D可印刷樹脂)之後,採取了進一步措施來利用石墨烯的潛力。LLNL還與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團隊合作,研究了用於儲能設備中基於石墨烯的氣凝膠電極的3D列印技術。
  • 石墨烯材料黃金期將至 石墨烯產業綠色發展三大建議
    今年全國兩會審議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大力發展石墨烯等高端材料」被列入100個重大工程及項目名單,這預示著我國石墨烯產業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機遇期。  自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兩位科學家首次剝離出石墨烯至今,國內外研究機構、高校以及企業對石墨烯的研發與應用熱情不減。
  • [新華網]我國科學家實現在單層氧化石墨烯上直接繪製納米功能器件
    新華網合肥11月20日電(記者王聖志 徐海濤)作為目前已知的最薄、最堅硬的新型材料,對石墨烯的應用研究是近年來國際科學界的研究熱點。中國科技大學王曉平、羅毅教授研究組近期採用新的方法和工藝,成功實現了在單層氧化石墨烯上直接繪製納米電晶體器件。
  • 氧化石墨烯膜的高速飛秒雷射等離子體刻蝕
    (氧化石墨烯)及其還原形式(還原石墨烯),由於sp3-sp2相互轉換賦予的互補性質,是一種迷人的碳材料,揭示了集成石墨烯器件的可替代性和產業化潛力。適當設計氧化石墨烯和還原氧化石墨烯的微/納米結構,以控制能帶隙和表面化學活性,對於開發戰略性應用具有重要意義。飛秒雷射等離子體光刻(FPL)技術以其高效、高質量、柔韌性和可控性成為製造所需結構的理想技術。然而,由於該方法的理論和實驗探索仍處於起步階段,尚未實現FPL對石墨烯材料的微/納米加工。
  • 快速批量製備高質量石墨烯研究取得進展
    從中科院獲悉,蘇州納米所等在快速批量製備高質量石墨烯研究方面取得進展。因為在半導體工業中具有良好的集成兼容性以及低廉的成本優勢,銅基表面化學氣相沉積(CVD)法被認為是**有潛力實現大規模製備高質量石墨烯的方法。
  • 一文看懂21世紀神奇材料——石墨烯如何製備
    自從第一次成功製備獨立的單層石墨烯至今,石墨烯已經成為材料界一顆炙手可熱的新星,吸引了眾多科學家對其各個方面進行研究。作為一種獨特的二維晶體,石墨烯有著非常獨特的性能:超大的比表面積,理論值2630m2/g; 力學性能優異,楊氏模量達1.0TPa;熱導率為5300 W/(m·K),是室溫下純金剛石的3倍;幾乎完全透明,對光 只有2.3%的吸收;同時,在電和磁性能方面也具有很多 奇特的性質作為石墨烯的重要應用之一。那麼這個21世紀的新材料之王到底如何製備呢?我列舉幾個主流的製備方法。
  • CCS Chemistry | 俞書宏:模板法精確製備石墨烯基複合氣凝膠, 組分...
    雖然這些方法已實現了納米結構單元在三維石墨烯框架表面上的修飾,但是這些納米結構單元大多是隨機分散的,有些暴露在石墨烯框架表面上,有些則被包覆在石墨烯框架內部,對組分和結構的可編程調控尚未解決。為了實現將納米結構單元按需修飾到三維石墨烯框架上的指定區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通用的製備方法,即蜜胺海綿模板指引水熱反應。
  • 中國科學家在氧化石墨烯薄膜淡化海水領域獲突破
    繼石墨烯之父、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團隊探索控制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孔徑大小淡化海水後,日前中國科學家在該領域也獲得新突破。
  • 石墨烯之父:氧化石墨烯薄膜用於淡化海水已具備商業化條件
    第四屆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由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CGIA)和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南京開發區、北京現代華清材料科技發展中心、上海際烯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市貿促會承辦。海姆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家,被稱為是「石墨烯之父」。2004年,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成功地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證實石墨烯可單獨存在。
  • hummers法如何製備石墨烯
    含量大於95%,碳含量99.85%), 濃硫酸(95%—98%),高錳酸鉀,硝酸鈉,雙氧水30%,鹽酸,氯化鋇,水合肼80% 氧化石墨(GO)的製備   採用Hummers 方法製備氧化石墨   具體的工藝流程:在冰水浴中裝配好250 mL 的反應瓶,加入適量的濃硫酸,攪拌下加入2 g 石墨粉和1 g 硝酸鈉的固體混合物,再分次加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