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洞穴蜘蛛研究獲進展

2021-02-20 中科院之聲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李樞強研究組通過對亞洲東南部的洞穴小類球蛛屬(類球蛛科)蜘蛛進行研究,發現中新世中期的氣候巨變或是塑造亞洲半洞穴無脊椎動物生態差異的主要動力,並驅動了亞洲中緯度地區永久地下生物群的形成。相關研究成果以 Diversification in tropics and subtropics following the mid-Miocene climate change:a case study of the spider genus Nesticella 為題,在線發表在 Global Change Biology 上。

氣候變化作為重要的進化驅動力,通常與區域地質活動共同影響當地生物區系的形成。目前,分子進化研究已證明第三紀的氣候變化(全球氣候變冷,亞洲季風氣候形成)和主要地質事件(青藏高原隆升、古地中海退縮)在塑造亞洲生物區系演化中起關鍵作用。但多數研究集中在地上生物類群,針對地下動物類群的研究相對較少。作為較為近期的氣候驅事件,更新世冰期通常被用來解釋洞穴無脊椎動物的溫帶地區起源和現今分布,而早期的古氣候變化對在中、低緯度地區分布的洞穴生物演化的影響尚不清楚。

新近紀(23–2.6百萬年前)大規模的氣候變化引起了全球海洋和陸地環境的普遍降溫。該項研究主要關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地區分布的半洞穴小類球蛛的演化歷史與新近紀的亞洲氣候變化的聯繫。研究分析發現,小類球蛛屬起源於始新世晚期的亞洲東南部赤道附近,並主要在地表生活。在漸新世中期以哀牢山–紅河斷裂帶為界,大致形成南北兩個主要分支。在亞洲東部中緯度地區分布的小類球蛛,從中新世中期伴隨著逐步惡化的氣候和植被環境的變化,開始逐漸演變成嚴格的永久性地下定居類型。洞穴由於其穩定的微氣候環境,在外部氣候條件不利(變冷或變幹)的時期,為半洞穴無脊椎動物提供了合適的避難所,這有利於半洞穴生物開拓新的地上和地下棲息地,使其在外部氣候季節性增加和棲息地喪失的情況下生存,最終可能導致真洞穴種群的形成。此外,伴隨著棲息地的轉變通常引起物種多樣化速率的提高。上新世早期以及隨後的冰期,使氣候條件進一步惡化,物種間遺傳聯繫逐步減少,促進了異域成種事件的發生,導致目前我國小類球蛛具有較高的物種多樣性。在熱帶分布的小類球蛛由於缺乏棲息地的轉變,展現出了更為持久穩定的多樣性積累過程。這種模式上的差異可能歸因於低緯度地區溫和的氣候變化,導致在熱帶環境中缺乏強有力的氣候驅動力量。中新世中期的氣候巨變可能是塑造亞洲半洞穴無脊椎動物生態差異的主要進化力量,並驅動了亞洲中緯度地區永久地下生物群的形成。

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培育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點項目和面上項目,以及東南亞生物多樣性項目的資助。

小類球蛛屬蜘蛛的系統發育關係和分布情況

來源: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相關焦點

  • 英文刊《亞洲兩棲爬行動物研究》申辦獲進展
    近日,由成都生物所和中國科學出版社有限公司分別擔任第一主辦單位和第二主辦單位的擬創辦英文學報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亞洲兩棲爬行動物研究》)(簡稱AHR)的申報材料已通過了四川省新聞出版局審核、並經由該局上報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待批。
  • 洞穴蜘蛛調查新進展:發表弱蛛科新種46個
    弱蛛科小弱蛛屬(Leptonetela)蜘蛛歐亞大陸分布,目前已知54種,其中一種在越南生活在森林落葉層中,其53種都生活在洞穴內, 包括42種分布於我國西南喀斯特地貌區,11種分布於希臘半島及周邊地區。
  • 《饑荒》石筍蛛巢 洞穴蜘蛛 吐網蜘蛛 白蜘蛛的介紹
    哈嘍,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洞穴裡的石筍蛛巢、洞穴蜘蛛、吐網蜘蛛,還有白蜘蛛。石筍蛛巢是在洞穴中出現的一種蜘蛛巢穴,它有 33% 的機率會生成吐網蜘蛛,否則就會生成洞穴蜘蛛。一般情況下,它大概4分鐘會產生一隻蜘蛛,除非其它因素導致生成的速度改變。
  • 第180章 洞穴蜘蛛
    葉輝上前蹲下身形拿劍挑了挑,頓時點頭道:「是洞穴蜘蛛。」 「洞穴蜘蛛?」劉子玉不禁皺眉道:「這是什麼魔怪?」 紫靈則皺眉道:「原來這便是洞穴蜘蛛。」 劉子玉眾人聞言一楞,疑惑道:「村長竟然知道?」 iaea卻不禁點頭道:「我也聽說過,不過還是頭一次看到,據說這洞穴蜘蛛的攻擊性比蜘蛛怪還要強上幾分,而且身上帶有劇毒。不過看樣子,這隻洞穴蜘蛛是被人一劍刺死的,你們看,乾屍的腦袋上有個大洞,應該是劍傷,而且,靈珠也被人取走了。」 話音剛落,便聽布萊克喊道:「你們快看,那邊還有一個。」
  • 【我的世界】新手必備—生物圖鑑9:洞穴蜘蛛怎麼做?
    蜘蛛眼  洞穴蜘蛛合成  洞穴蜘蛛 (Cave Spider) [1]是一種像蟲的攻擊性生物,它們是換過材質的蜘蛛。它有一身藍色的外表和更高的危險性,但相對的它們也比一般的蜘蛛更為稀少。洞穴蜘蛛不會自然的生成,只能從廢棄礦井內的刷怪箱生成。洞穴蜘蛛的體型也比一般的蜘蛛來得小,因此它們才得以在生成的礦井中流竄,包括 1x1x1 的小洞,甚至是半格高的窄洞。他們真正的實際尺寸是 0.7x0.7x0.5。  你知道嗎?  蜘蛛網不會影響洞穴蜘蛛的移動速度。
  • 《我的世界》六個洞穴蜘蛛的神奇秘密,新手知道三個就算不錯了!
    《我的世界》MC洞穴蜘蛛的六個神奇秘密,知道五個才算是老玩家!《我的世界》六個洞穴蜘蛛的神奇秘密,新手知道三個就算不錯了!在沙盒遊戲《我的世界》裡面,洞穴蜘蛛是一種能夠造成玩家中毒的中立型生物,通常是由廢棄礦井的刷怪箱生成,掉落物是蜘蛛眼。小編「我尚的大世界」介紹六個洞穴蜘蛛的神奇秘密!
  • 內蒙古二連盆地古近紀奇蹄類和生物地層學研究獲進展
    內蒙古二連盆地古近紀奇蹄類和生物地層學研究獲進展 2019-01-11 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亞洲始新世哺乳動物分期以及我國陸相始新世年代地層框架都主要以二連盆地相對應的巖石地層單位和哺乳動物群為基礎,這更突顯了二連盆地在我國甚至亞洲古近紀哺乳動物化石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但由於陸相沉積的複雜性,以往的研究中對二連盆地地層的劃分、對比存在一些混淆或錯誤,從而導致了哺乳動物群組成存在「混層」的現象;這也使得與其他化石地點以及洲際對比存在不確定性。
  • 方舟生存進化地牢通關攻略 地牢蜘蛛洞穴打法
    地圖如上,拿完鑰匙,迅猛龍那邊就沒必要上去了,不出什麼好貨,牛龍那邊要走,有個箱子會出貨,蜻蜓也可以跑一趟,畢竟簡單! 4.牛龍區:攻擊有擊退,拿槍高移速遊走擊殺; 5.蜻蜓區:附加高溫buff,怎麼打都行,推薦鐵劍 6.雙脊龍+蜘蛛:眩暈+減速(蜘蛛網),小心行事,建議拿劍把小毒龍先殺了,不然蜘蛛貌似會一隻刷新! PS:有古馬陸、蜘蛛的地方,沒事就喝口興奮劑,不然可能不知不覺就暈了!
  • 我的世界:可怕的蜘蛛洞穴,產卵無數,膽小的冒險者可不要進哦!
    在村莊與掠奪的版本更新中,遊戲裡被加入了一個名為切石機的道具,這個道具可以把石塊切成各種形狀,所以這裡作者也猜想,官方會不會用這些種類豐富的石磚來搭建洞穴,說實話有了這些形狀多樣的石磚整個洞穴都變得更加的細節了。
  • 我的世界:你對洞穴蜘蛛了解多少?不僅能穿過空隙,還能百毒不侵
    本期內容Minecraft中的洞穴蜘蛛,是一種比苦力怕還要強大的存在,出現時一般成群結隊,會讓玩家猝不及防。你對通過刷怪籠生成的洞穴蜘蛛了解多少?它們不僅能夠穿過空隙,而且還能百毒不侵。最近看到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網易版帳號的誤封比較頻繁,為此有些MC玩家開始抱怨。至於是不是被冤枉的,我們目前不得而知,但凡事都不是空穴來風,總會有一些因果存在的。
  • 在黑暗洞穴「潛行」的生物,它們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洞穴裡!
    目前,發現的真正的洞穴生物包括軟體動物、有爪動物、蜘蛛、多足動物、甲殼類動物、昆蟲、魚類、兩棲動物、蛇等,沒有鳥類和哺乳動物的記錄。由於缺乏陽光和有機物,食物資源極為匱乏,大多數洞穴動物的種群數量很少。此外,它們長期與外界隔絕,對環境變化極為敏感。生活環境易受破壞,人口極為脆弱。此外,還有一些動物偶爾會在洞穴中定居或停留,比如浣熊、青蛙,當然還有好奇的人類。
  • 綠維文旅:洞穴基礎理論研究
    具代表性的此類動物有:盲魚、盲鰍、蜘蛛和蚰蜒等。這類動物以眼睛明顯退化或消失,有特殊的感應器官,缺乏色素,代謝較低,生長緩慢,繁殖能力差而壽命很長為其特徵。 二是洞穴動物。這類動物的眼睛和體色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異,基本上能適應洞穴生活和繁衍後代,如洞鼠、蚯蚓等。 三是擬洞穴動物。
  • 最新研究:百萬年前東亞洞穴鬣狗與非洲現生斑鬣狗或存在基因交流
    這一古動物演化領域重要研究進展,由中科院古脊椎所饒慧芸博士、劉金毅研究員、張馳副研究員和中國科學院大學楊益民教授、哥本哈根大學韋斯特伯裡(Westbury)教授以及南京師範大學邵慶豐副教授合作完成,其研究論文近日已在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科學報告》發表。
  • 我的世界:洞穴蜘蛛是一隻益蟲?粉紅豬頭換上大眼睛,變得更萌!
    隨後我們的洞穴蜘蛛也加入到了大眼萌的行列當中,洞穴蜘蛛這個真的是絕了,本來那充滿著攻擊性的臉一下子就人畜無害了,有一瞬間小編我甚至以為洞穴蜘蛛是一隻益蟲。但是玩家們可千萬不要被這種感覺給騙到了。因為他只是看著人畜無害、萌萌噠而已,等到他進了你的身之後,他還是會一口一口的蠶食你的血液,直到把你的這款血條給抽空為止。
  • 《轉生成蜘蛛又怎樣》第2集預告:人類到來,蜘蛛子遭遇大危機!
    蜘蛛子的奇幻冒險 和其他的轉生者不同,蜘蛛子不僅轉生成為了蜘蛛,而且還在一個充滿魔物的洞穴當中。在逃離了蜘蛛洞之後,蜘蛛子獨自一人在洞穴中冒險,而從目前放出的預告信息來看,蜘蛛子先後遇到了青蛙、蟑螂等魔物的攻擊,而且還被青蛙給咬住了!
  • 我的世界:關於洞穴蜘蛛的5個小知識,小萌新看完後一臉「懵」
    關於洞穴蜘蛛的5個小知識,小萌新看完後一臉「懵」在我的世界中有一種非常神奇的蜘蛛,這種蜘蛛是眾多蜘蛛的分支,他在這個世界生存的環境主要是是在洞穴之中,不過這個蜘蛛是非常厲害的角色,為啥這樣的說呢,首先這個蜘蛛有八條腿,它的攻擊是非常的厲害的,
  • 亞洲第一長的洞穴,內含多種稀有資源,就在我們中國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存在著很多我們無法想像的東西,比如說神秘的洞穴,這些洞穴就好像擁有魔力一般,不禁會讓人想去探索這個神秘的洞中世界。 我們亞洲有257公裡長的洞穴,所以這個洞穴也是亞洲最長的洞穴。
  • 寮國深洞穴發現神奇巨蟹蛛 眼睛消失身體如透明
    相關研究已發表在科學雜誌的動物分類學專欄。    單腿跨度只有六釐米,體長僅約十二毫米的高原巨蟹蛛scurion顯然不屬於已經發現1100種的巨蟹蛛。而且它還是世界上第一隻沒有眼睛的巨蟹蛛。    「我在寮國發現這個蜘蛛的洞穴,距著名的邦非河(Xe Bang Fai)洞穴大約100公裡,」 法蘭克福Senckenberg研究院節肢動物研究組組長報告說, 「其他洞穴的這種蜘蛛不但有眼睛還有顏色。scurio是第一個沒有眼睛的巨蟹蛛。」    眼睛的退化可歸因於長期的避光生活。法蘭克福蜘蛛研究者在其他穴居蜘蛛物種中也見過類似現象。
  • 臍帶血臨床研究獲可喜進展,入選「梅斯2020中國十大醫療事件」
    近日,梅斯醫學發布了「2020中國十大醫療事件」,「臍帶血幹細胞臨床研究獲可喜進展」與「國內首個5G醫療新基建項目落地」、「國產新冠疫苗進入全球疫苗頭部方陣」、「中國成為全球健康醫療人工智慧研究主要貢獻者之一」、「中國擬建立藥品真實世界數據研究體系」等9大著名醫療事件入選。
  • 非洲豬瘟病毒結構研究獲進展
    非洲豬瘟病毒結構研究獲進展 2019-11-29 微生物研究所 【字體:大早在1921年,非洲豬瘟就在非洲肯亞被首次發現,近百年來,已經擴散至南美洲、歐洲以及亞洲等多個國家。尤其最近一年來,非洲豬瘟在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國家肆虐,造成了數以億計的經濟損失。因此目前迫切需要研發安全有效的疫苗和防控技術來控制及預防非洲豬瘟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