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軌交安檢管理部門出臺新規,針對近期軌交安檢暴力事件,將為地鐵安檢員配備錄音筆,及時記錄安檢全過程;同時規範安檢員行為,公布監督電話與微博投訴渠道,方便市民監督軌交安檢工作。
兩項新規的出臺,提升地鐵安檢的規範化,同時也再度引發人們對滬上地鐵安檢效果的關注,地鐵安檢的拒檢率如何,乘客安檢意識幾年來有無加強,安檢人員對拒檢乘客管還是不管?本報記者周末起走訪了幾個地鐵站發現,乘客安檢意識明顯增強,但拒檢率仍然不低。
軌交站點:徐家匯站
安檢口:15、16號口 時間:周六下午5時許
傍晚的徐家匯地鐵站人流不斷,拎著購物袋的、背著雙肩包的乘客從安檢口一個個走入,每過一人,安檢員老崔就會一伸手、一彎腰、一跨步,說聲「請安檢」,將乘客前行的通道短暫「切斷」。
背包的乘客大部分會將包從肩上取下,放到安檢機上,拎著購物袋的乘客有的主動打開袋口,老崔大致看一下裡面的東西;有的在安檢員的要求下也會配合打開。
老崔說,自2010年上海世博會地鐵實施安檢以來,他感覺乘客自覺安檢的意識比以前強了很多,檢出攜帶危險品的乘客也大大減少。「剛開始那段時間,還經常能檢出危險品,現在宣傳多了,大家也知道哪些東西不能帶上地鐵了。」
但是,他也坦言,拒檢率仍然達到40%左右,「有些站聽說還更高一些」。箇中原因,他認為主要還是乘客「怕麻煩」,再有就是早晚高峰,趕時間。與拒檢乘客發生糾紛的事情,他也遇到過,不過他覺得避免糾紛更關鍵的還是要靠安檢員改善工作方式。
「將心比心,人家怕麻煩是有道理的,這時候能幫就幫一下,比如人家帶了大行李,就幫忙搬一下;乘客帶的東西散,就提醒他們先扎紮緊;還有的帶的是易碎品,過的時候我們就到安檢機那頭幫著扶扶,儘量避免損壞,這樣一來,乘客就會配合一些。」老崔總結出不少「經驗之談」。
說著,他又追上一個已經走過安檢機的女乘客,打招呼之後看了看她拎著的紙袋,拍了拍背著的小包,大致確認後,趕忙又回到安檢口處,攔住一個個乘客檢查。
軌交站點:世紀大道站
安檢口:1號口 時間:周六中午11時許
世紀大道站是2號線、4號線、6號線和9號線的換乘站點,周末這裡的客流量依舊可觀。負責1號口安檢工作的安檢員小孫揮手示意,並提醒「包請安檢」。大多數乘客經過時都會把包放上安檢傳送帶,如果有乘客攜帶大件行李和箱包,安檢員還會主動上前幫忙。
「一般雙肩包和行李箱我們是要求一定過安檢的,乘客也比較配合。」小孫告訴記者平時查獲最多的違禁品是鎖刀、矽膠、燃氣罐等。
小孫說,世紀大道站每個進出口的客流量不同,拿1號口來說,「周末每天安檢過包量在1000個左右,工作日大概翻一倍」。
記者在一旁觀察的10分鐘內,進站乘客40餘位,大約一半乘客會主動配合安檢,剩下乘客中經過安檢員提醒再過安檢的佔到60%,安檢員一般要多次提醒、阻攔。
軌交站點:人民廣場站
安檢口:2號口 時間:周日中午12時許
在1、2、8號線匯聚的人民廣場站,安檢工作面對的挑戰更大。中午12時許,人民廣場站2號線入口處,來自來福士和上海大劇院方向的乘客絡繹不絕。兩名安檢人員並排守在入口提醒乘客過安檢,負責查看安檢X光機的安檢員不時提醒乘客開包檢查。
X光機在一名乘客包內檢測出飲料易拉罐,這名乘客馬上拉開包給安檢員檢查,安檢員查看後叮囑道:「以後這種易拉罐只能帶兩個,多了我們要沒收的。」
軌交站點:上海火車站站
安檢口:4號口 時間:周日下午3時許
記者觀察發現,提大行李和背雙肩包的乘客幾乎都能主動接受安檢。在地鐵上海火車站站,各安檢入口都設有「大件行李」通過處以方便乘客接受安檢。大部分乘客對安檢要求表示理解,來自山東的王先生說:「地鐵人流量那麼大,做好安全措施很有必要。」偶爾有乘客不予配合時,工作人員也會及時阻攔,多次要求「請配合安檢」。這種情況下,被攔乘客雖然面有慍色,但基本都同意開包配合檢查。
軌交站點:金橋路站
安檢口:3號口 時間:周一上午8時許
偏遠一些的地鐵站,安檢會不會鬆弛一些呢?記者在6號線金橋站發現,即使是在周末人流量較少的時候,乘客大多能配合。
但一遇上早晚高峰,安檢員就有些「力不從心」了。周一上午8點,6號線金橋路3號口人潮湧動。地鐵站位於居民區和商業區之間,是上班族來往出行的必經之路。每天早上,3號口安檢處一左一右兩名安檢員提醒乘客配合安檢。
然而,趕著上班上學的乘客大多無視安檢員的提醒,很少有人主動配合,被安檢員攔下後有些乘客只是拍一拍包作為回應。(姜 燕 潘夢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