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天才隕落記:始於才華,陷於利益,敗於「聰明」

2020-12-05 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腦極體」(ID:unity007),作者 海怪,36氪經授權發布。

年少成才、履歷光彩、大佬器重、事業風生水起、前途無量……這些詞用在2016年初剛剛離開谷歌、轉身創建Otto的Anthony Lewandowsky身上,真的是再合適不過了。

如果不是2017年2月,谷歌發起對Uber和Otto的竊取商業機密的訴訟,天才萊萬很有可能仍在美國科技界享受極高讚譽,也許還會被人們視為下一個「埃隆·馬斯克」。

這場訴訟的關鍵人物——安東尼·萊萬多夫斯基(以下簡稱萊萬)難逃干係。根據訴訟結果,萊萬盜竊谷歌商業機密文件,實錘;繼續從事與谷歌工作內容相關的職務或諮詢,實錘;鼓勵、引導谷歌自動駕駛部門員工跳槽,實錘;而這些都違背與谷歌籤訂的僱傭協議,為此他必須付出高昂代價。

隨著訴訟進行,萊萬先是在2017年5月被Uber辭退,隨後又經歷長達兩年多的刑事訴訟和審查。近日,美國舊金山法院判決萊萬賠償谷歌高達1.79 億美元的金額。據報導,這一賠償金額直接讓他申請了破產保護,這意味著萊萬已被罰到傾家蕩產的地步了。

天才萊萬的過山車式的人生履歷

在谷歌的世紀訴訟之前,萊萬的履歷放在眾多身處矽谷的創業精英們當中也堪稱完美。

1981年,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十幾歲時隨父親搬回美國加州;

1997年,在高中創辦第一家公司,靠搭建網站賺到第一桶金;

1998年,考入加州伯克利分校。三年後,因優異成績和一場Java編程競賽奪冠,獲得碩士保送,此後又成為全學院唯一在一年內修完碩士所有課程並通過綜合考試的超級學霸;

2004年,萊萬帶領伯克利團隊參加美國DARPA無人駕駛汽車挑戰賽,成為15支參賽隊中唯一使用無人駕駛摩託車的隊伍,這輛被稱為「Ghostrider」(惡靈騎士)的摩託車至今收藏在一家私人博物館當中;

2005年,萊萬再次參賽,儘管仍然在後半場出局。但為其此後一腳跨入自動駕駛領域開啟了加速鍵;

此後,2006年,創建510 Systems公司。2007年,進入谷歌,開始參與谷歌街景以及Project Chauffeur無人駕駛項目。2011年,萊萬創建的510 Systems被谷歌以2000萬美元收購,另一家公司Anthony’s Robots被谷歌用價值1.2億美元的4年股權收購。

由於2012年,萊萬未能得到谷歌無人駕駛項目負責人的角色,與厄姆森一直存在嫌隙。2015年,無心工作的萊萬捎帶手還成立了一個名為「未來之路」的AI宗教組織。

2015年底,谷歌兌現了Chauffeur項目成功後給萊萬的變現承諾。萊萬獲得了5000萬美金,比當時的谷歌無人駕駛負責人厄姆森幾乎高了一倍。是到了離開的時候了。

2016年5月,成為萊萬的高光時刻。在一波「漂亮」的閃轉騰挪的操作後,萊萬新成立的自動駕駛卡車公司Otto被Uber以6.8億美元收購,他出任Uber自動駕駛汽車項目負責人,同時又擔任Uber的技術副總裁。

此後的故事,公眾已然熟知。2017年,谷歌發起與Uber的「世紀訴訟」,最終以Uber尋求和解賠償告終,Uber 向Waymo及其母公司Alphabet賠償價值為2.45億美元股份,同時將Waymo的技術從自家的方案中移除。

當然,始作俑者的萊萬得到了開頭我們提到的懲罰性判決。可以說,天才萊萬一步步走向矽谷創業神話花費了十年多時間,而跌落神壇也就是多走出了那麼「聰明」的幾小步。從他這十多年間過山車式的經歷,我們可以管中窺豹地再多看看矽谷的創業文化和人才的浮華與迷失。

矽谷創業沒有「成功公式」,「失敗」的法則倒是清楚明白

矽谷,位於美國舊金山南部一大片狹窄灣區,幾乎是所有國內創業者們耳熟能詳的創業神話的發源地。代表矽谷誕生的仙童半導體的「八叛逆」已然成為傳奇;谷歌、蘋果的車庫創業故事也成為創業者們的精神圖騰,比爾蓋茨、扎克伯格為創業而從哈佛退學的成功路似乎也成為某些創業者在「離經叛道」時可以說服自己的神諭。

科技進步以及圍繞網際網路而產生的全新商業模式,真正造就了矽谷。半導體技術的出現和進步推動了矽谷的第一波創業浪潮,成就了英特爾、AMD等廠商;網際網路的發明和興盛又推動了第二波創業浪潮,誕生了微軟、蘋果、谷歌、亞馬遜等IT巨頭。

建立在網際網路軟硬體技術成熟基礎上,諸如Facebook、Twitter、Uber、特斯拉等更多種類的創業公司紛紛誕生;而最新的十年,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再度興起,AI創業又成為新的風口……

圍繞著矽谷的高校創業氛圍和早期創業公司的發起者們的開枝散葉,矽谷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創業的聯盟,比如著名的PayPal幫,走出了創立特斯拉、SpaceX的埃隆·馬斯克,創立領英的雷德·霍夫曼,還有矽谷投資教父的彼得·蒂爾等等。

圍繞在圍繞、蘋果、谷歌、甲骨文等IT巨頭下面也產生了各自的創業派系,就連我們熟知的喬幫主也是被趕出蘋果後二次創業,直到再度回到瀕臨絕境的蘋果再度封神。

可以說,矽谷的老中青幾代人構成了當今影響全球IT產業的完整格局,性命攸關的激烈競爭又推動著產業格局在新舊強弱之間飛速更迭。

硬體巨頭掌握核心科技專利,享受著「摩爾定律」下的技術紅利;網際網路巨頭掌握了流量和數據的寶藏,享受著全世界的人口紅利和巨額營收,通過技術專利和商業併購牢牢鎖死行業壟斷者的地位;同時又通過新技術賽道的投資,時刻提防新賽道闖進來的野蠻人,再次成長為新的巨人。

壟斷和收購是巨頭們的通行證,融資或賣身則成了創新者的救命草。現如今,矽谷的創業文化已經改變了原來的模樣。幾乎每個賽道都擠滿了競爭者,但幾乎每個賽道都能看到行業巨頭們的布局和資本觸角。新的一代的眾多創業者們似乎已經默契地接受命運的安排,儘快多輪融資成為估值意義上的獨角獸,以期被產業巨頭看上,賣出一個可以財務自由的好價錢。

這樣的說法可能以偏概全,但卻著實代表當下矽谷創業文化濫觴下的一種變形結果。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假裝它直到你成功),是矽谷創業者心中秘而不宣的潛規則。

我有一個想法可以改變世界,這幾乎就是應用這一法則的標準開篇。一個看似市場廣闊但未經驗證(需要投資)的商業、技術理念,一兩個經過精心包裝的成功案例,一本字斟句酌、邏輯嚴謹的創業策劃書,一位外表不凡又談吐自信的創始人和他的「完美」成長故事,就很容易拿到各類創投基金開出的第一筆天使基金。

可以說,創業者們都曾是那些「為夢想窒息」過的一群人。無論創業成敗,大多都是投資人和創業者之間你情我願的正常商業關係。比如擁千億美金的軟銀願景基金投入上百億押注共享辦公空間Wework,成為軟銀有史以來最大額的投資虧損。

但還有一種就是創業者赤裸裸的商業欺詐,對於投資人和大眾完全沒有底線的「瞞與騙」, 比如,曾經估值高達90億美元的矽谷醫療高科技血液診斷公司Theranos涉嫌核心技術欺詐,被多家機構調查後估值清零。 

而對於天才萊萬來說,則介於這兩者之間。他幾乎是踩對了矽谷創業體系中的所有鼓點,用自己的創業公司替谷歌邁出了自動駕駛的第一步,將自己的技術公司高價賣身谷歌,最終又一步一個腳印地拿到了谷歌承諾的數千萬美元的期權變現。

本來可以寫進谷歌自動駕駛輝煌歷史的天才少年,最終卻敗給了自己的野心和對商業原則的漠視。當從他決定用一塊硬碟拷走谷歌電腦裡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技術資料的時候,結局已經註定了。

儘管我們很難總結出那些創業成功的企業有什麼通用「公式」,而失敗的創業者則有一些共同的特質:

1、過於注重包裝自己,誇大目標和市場價值,而忽視真正的商業落地以及營收問題;

2、過度的依賴融資,信奉「不計利潤,用補貼佔領市場」的思維定式;

3、對商業規則缺乏敬畏,聰明有餘,底線不牢,為了野心甚至前面誇下的海口而不惜突破商業規則甚至法律底線。

矽谷人才體系下,「萊萬們」為何還有生存位?

矽谷的創業文化,是一種以技術、人才為核心,資本為燃料,商業創新為驅動力的新商業文化系統。頂級高校、科研機構提供最前沿的技術,輸出一流的人才,技術資本承擔了創業者的失敗風險,又有機會享受到高額投資回報,創新的商業模式又極大降低全世界的溝通、交易以及各類服務成本,提高了人類的整體福祉。

而對於湧入矽谷的這些創業公司的創業者和技術人員們,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層次豐富、體系井然的創業人才體系。

首先,最明顯的就是那些總是聚焦在鎂光燈下的明星創業領袖們。他們或是某類新技術的發明人,或者就是某類商業模式的開山鼻祖,或者就是力挽狂瀾、救企業於倒懸的商業奇才。當然,這一切讚譽都是在這些人獲得巨大的商業成功的前提下。他們就像是上學時候,我們身邊那些天賦異稟,又永不安分地要去實現遠大理想的「怪咖們」。

其次,就是支撐這些創業成功的中流砥柱的技術專才們。比如,來自斯坦福、加州伯克利、MIT等高校的那些科研大牛和他們的技術團隊們;也有來自華爾街、高盛等熟稔商業運作的資本精英們;還有那些伴隨IT巨頭們一步步成長起來,開疆拓土的職業經理人們。他們就像是我們班級裡的三好學生們,發揮永遠是那麼的穩定。

再則,就是擁有一技之長但缺乏創業激情和膽識的廣大IT碼農和職業白領們,他們為整個商業世界貢獻了最多的聰明才智和時間精力,同時也享受優渥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他們更像是每個班級當中成績平平的大多數,可能也曾有一個夢想,但還是為安穩生計,選擇幫那些大咖們去實現夢想。

在天才萊萬的曲折創業故事裡,我們就可以看到典型的這類「產-學-研-商」的人才體系。萊萬的領路人,史丹福大學AI實驗室主任塞巴斯蒂安·特倫是典型的「工程師文化」的代表。

2008年,特倫申請學術休假,帶著他的學生加入谷歌,成就了谷歌無人駕駛項目Project Chauffeur」,被業界公認為「無人駕駛之父」。而最終,特倫選擇主動離開谷歌,創建Udacity以致力於科技教育普及,以及無人駕駛技術的開源共享。

而谷歌Waymo現任CEO約翰·克拉夫奇克,則是更典型的職業經理人,經歷專業的MBA訓練和多家一流企業的歷練,克拉夫奇克於2015年加入谷歌負責無人駕駛項目,此後擔任Waymo的CEO至今,正式將Waymo從一個燒錢的實驗項目變成千億市值的技術商業資產。

相較於兩位前輩,1981年出生的萊萬則沒有這份耐心去創建自己的事業,或者成長為一個成熟的管理者來帶領Waymo走向商業化道路。

也許沒人會否認他在技術選擇上的高超眼光,也沒幾個人有如此精明的創業手法能在谷歌體系下如魚得水,但他選擇在實現自己的事業野心和從零開始之間,走了一條捷徑,卻最終葬送了他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遠大前程。

萊萬的「小聰明」是矽谷創業文化下衍生出的另一幅熱鬧景象,這裡同樣是高大上的前沿技術、同樣是市場無限的商業前景。在追逐熱點和利益最大化的商業資本之下,熱錢洶湧,總會吸引那些熱衷冒險又無懼失敗的投機者和創業者,他們甚至願意「合謀」起來吹起更大的商業泡影,等待下一個接盤俠的到來。

從矽谷的眾多案例中,我們可以找到許許多多的「萊萬們」。他們聰明冷靜、利益至上,熱衷資源整合,也善於製造營銷話題;他們捻熟投資人的投資邏輯和資本遊戲,但常常缺乏足夠的耐心和持久經營的能力。甚至過於急功近利,越過商業原則和法律底線,飽嘗自己種下的自負的苦果。

在利益刺激下,創業者們更願意冒險與自誇。這也許並無對錯之分,而只是商業的利益博弈的最優選擇。但從越來越多的成功案例和累積經驗來看,市場和消費者的選擇總會淘汰那些只在製造概念的創業者,而獎勵那些真正推動技術創新和商業效率提升的創業者和投資人。

也許,包容和允許失敗是矽谷推動創新的原生基因,這樣的機制可以讓更多年輕人在一無所有的時候,憑藉聰明才智就可以開啟一番事業。但這一文化基因並不是助長「萊萬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投機取巧的護身符。好的創業者應該尊重商業規則、尊重市場規律、尊重社會常識,才有可能把短暫的創業成功,變成可以持續經營的終生事業。

2015年,出走在谷歌的特倫在拉裡·佩奇的支持下,創辦了飛行汽車公司Kitty Hawk。而深陷訴訟之苦的萊萬,在2018年底又創辦了自動駕駛初創公司Pronto.AI,他表示,想重新審視自己的過去和開啟對未來的新規劃。

矽谷總是會再給創業者下一次機會的。而現在面臨天價罰款的萊萬,是否還能重新出發,我們其實可以繼續期待。

相關焦點

  • 周杰倫在北大演講,全程無「雞湯」,網友:始於顏值,陷於才華
    周杰倫在北大演講,全程無「雞湯」,網友:始於顏值,陷於才華說起周杰倫這個音樂「大佬」,大家想必都是耳熟能詳了。很多的網友粉絲看了之後紛紛表示: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對於周杰倫在北大演講,全程無「雞湯」,網友:始於顏值,陷於才華!不知道大家喜歡周杰倫嗎?說實在的這樣接地氣而且非常孝順的周杰倫,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和自身的魅力也迅速成長了粉絲收割機,滿滿的正能量怎能讓人不心動呢?大家喜歡什麼樣的周杰倫呢?
  • 許嵩才華有多高,看這幾句歌詞就知道,始於才華,忠於才華
    總而言之,許嵩是唯一一個令我始於才華、陷於才華、忠於才華的歌手(我沒有暗指嵩哥沒有顏值啊!嵩哥是一定有顏的,人品更是「槓槓的」。許嵩才華有多高,低調追隨他多年的粉絲自然心知肚明。這篇文章主要寫給那些對嵩哥不甚了解的人,不求入坑唯嵩此生不悔,但求飄然路過心善不黑。
  • 夜讀丨欣賞一個人,始於顏值,敬於才華,合於性格,久於善良,忠於人品
    五個層次如果用品質來衡量,則是:顏值,才華,性格,善良,人品。這五個層次,五種品質,既是判斷一個人的最好基準,也是一個人修行成長的努力方向。欣賞一個人,始於顏值,敬於才華,合於性格,久於善良,終於人品。始於顏值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一個人儀容整潔,令人倍感親和,如沐春風;與邋遢、不修邊幅的人相處,眼觀鼻,鼻觀心,只想避而遠之。
  • 成也天才敗也天才——「中國未來的諾貝爾獎得主」謝彥波之隕落
    1978年的秋天11歲的時候,謝彥波胸前戴著紅領巾,滾著自己心愛的鐵環,走進中國科技大學的校門,走進第一屆「天才少年班」,由此開啟他開掛的人生。——數字不斷上升,12歲的幹政卻始終張口便說出答案,招生老師驚為天才。
  • 隕落的巨人:Fairchild仙童半導體
    在一本叫做《矽谷熱》的書中有這樣的描述:「矽谷大約70家半導體公司的半數,是仙童半導體公司的直接或間接後裔」。還有「在1969年森尼維爾舉辦的一次半導體大會上, 400位參會者中,沒有在仙童半導體公司工作過的竟然不到24人」。
  • 雲學堂 | Western Blot 成功之道:始於好奇、陷於細節、忠於問題
    Western Blot 成功之道:始於好奇、陷於細節、忠於問題。但是當 真正遇到下面的情況要 怎樣做吶 ?  蛋白聚集導致泳道和條帶異常?  Western 結果被質疑?  內參表達豐度不一致?  螢光 Western 做不好?  ......
  • 下一個「矽谷」在哪裡?可能還在矽谷
    2.下一個創新浪潮能否誕生在矽谷還不得而知,但矽谷的人才、技術、資本、文化、社交網絡等區位優勢毫無疑問能很大程度上助力其引領下一股浪潮。3.過去一年,矽谷獨角獸公司增加了一倍。矽谷融資額和交易量也不斷創下新高。4.資本在創造神話的背後隱藏著幾大不容忽視的問題,如住宅成本不斷攀升、人才競爭慘烈、白人掌權缺乏多樣性,以及近期一直困擾矽谷的網際網路泡沫「狼來了」。
  • 範冰冰:始於聰慧,陷於顏值,精於算計|《青簪鎖三千》編劇胭脂
    範冰冰:始於聰慧,陷於顏值,精於算計的人生,應該也不需要愛情而之後範冰冰之所以能夠在娛樂圈當中有如此成就,原因是因為她的顏值。始於聰慧,陷於顏值這句話對範冰冰來說是最好不過的描述,不過回顧一下範冰冰在娛樂圈中的人生感覺還是太過於算計了。
  • 拉卡的「舒適哲學」:始於顏值,陷於質地,久於陪伴
    這種魅力來自豐富、內斂、溫情,始於顏值,立於設計,陷於質地而久於陪伴。 這些美好元素的孕育下,誕生出了L&K。 作為楷模旗下第20個家居品牌,L&K延續義大利百年沉澱的設計理念,與極簡主義碰撞後形成獨特的生活美學,以一種自由、優雅、尊貴的姿態亮相。
  • 《解密》裡天才的隕落:他們可以改變世界,卻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
    天才之所以成為天才,是因為他們一方面將自己無限地拉長,拉得細長細長,遊絲一般,呈透明之狀,經不起磕碰。所以,大凡天才都是嬌嫩的,如世上所有珍寶一樣。這是第二次讀《解密》了。但讀來還是如第一次讀那樣,欲罷不能。《解密》講述了身世多舛的數學天才容金珍,因為非凡的數學才華被招募到秘密單位701,破解及其困難的密碼「紫密」及「黑密」的故事。
  • 隕落的巨人:仙童半導體(上)
    對半導體歷史比較感興趣的朋友可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要想了解美國矽谷的發展史,就必須了解早期的仙童半導體公司」,為什麼這麼說呢?給你們舉一個例子你們就知道仙童半導體的偉大了,我們現在所熟知的AMD,Intel的創始人最早都是仙童半導體公司的員工。
  • 科技公司「出矽谷記」
    來源:創事記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光譜 杜晨來源:矽星人(ID:guixingren123)分裂的矽谷,只是分裂的美國的一個縮影從史丹福大學,到惠普和仙童半導體,再到今天遍布舊金山市、半島,乃至一整個灣區的大小科技公司——自打上世紀50年代,矽谷已然成為了美國乃至世界的科技首都
  • 天才隕落:2歲自學拉丁文,9歲在哈佛開講座,後被送入精神病院
    天才並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裡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長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魯迅人類歷史上從來都不缺乏天才的存在,他們在年少時期就達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成就,可是很多時候天才往往都停留在少年時期,在成年後能做出非凡成就的人屈指可數。
  • 隕落的巨人:仙童半導體(下)
    上次說到肖克利為了幹出一番事業,從貝爾實驗室辭職,回到矽谷創業,在精挑細選之下選中了不滿30歲的「8天才」,但是肖克利性格暴躁、唯吾獨尊、精技術、但不善於管理,導致「8天才」憤然離職投靠了仙童半導體,在仙童不到兩年,公司的人數已經突破100人,並且銷售額達到了驚人的50萬美元。
  • 電晶體之父與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為矽谷半導體帶來的晶片功勞
    然而僅僅不到兩年的時間裡,肖克利糟糕的管理能力和讓人難以忍受的傲慢性格,使得最初一起創業的這些年輕的天才們集體「叛逃」,創辦了此後堪稱「傳奇」的仙童半導體。而肖克利只能在震怒之後接受了創業的失敗,最終回到史丹福大學任教,放棄了成為百萬富翁的商業夢想。威廉·肖克利,因為其非凡的商業眼光,成就了矽谷,也被譽為「矽谷第一人」;又因為其拙劣的商業能力,成了「矽谷的第一棄兒」。
  • 晶片破壁者(十四):矽谷「摩西」肖克利和他的半導體實驗室
    然而僅僅不到兩年的時間裡,肖克利糟糕的管理能力和讓人難以忍受的傲慢性格,使得最初一起創業的這些年輕的天才們集體「叛逃」,創辦了此後堪稱「傳奇」的仙童半導體。而肖克利只能在震怒之後接受了創業的失敗,最終回到史丹福大學任教,放棄了成為百萬富翁的商業夢想。威廉·肖克利,因為其非凡的商業眼光,成就了矽谷,也被譽為「矽谷第一人」;又因為其拙劣的商業能力,成了「矽谷的第一棄兒」。
  • 什麼樣的人頭腦聰明,5個有才華的面相特徵
    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滿腹才華,多才多藝的人往往很受歡迎。人們總是會不自覺會被有才華的人所吸引,希望自己也能變得如此優秀。其實,一個人是否聰明多才,從面相上也能看出一二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人頭腦聰慧有才華的面相特徵是什麼樣的。
  • 漫威電影當中的超級天才:隱形女蘇珊,聰明又謙虛
    在這些超級英雄當中,有許多不僅有著強大實力,也有著非常聰明的頭腦,這些或許不應該被觀眾們遺忘,比如說隱形女女——蘇珊·斯通·理查茲。隱形女或許可以說是最容易被觀眾們所遺忘的一個超級英雄了,也有很多的觀眾說她可能都算不上是一個超級英雄,因為在所有的超級英雄當中,基本上分為三類,變種人、後天影響和武器幹預。
  • 英讀廊——「天才」和「聰明」有什麼不同?
    【譯】「天才」和「聰明」的區別【單詞】gifted ['gif-tid]['ɡftd] adj. 有天賦的;有才華的【單詞】smart [smahrt][smɑt] adj.【譯】我認為天才是能夠遊刃有餘地學習很多科目。【單詞】ability [uh-'bil-i-tee]['blti]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