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合金材料又獲突破,強度比鋼鐵硬一百倍,助力高端製造輕量化

2020-11-08 電動工具迷

金秋豐收季,好消息頻傳。最近,烯碳鋁合金錠坯從上海烯碳金屬基複合材料工程中心的生產線上成功下線,這標誌著這種複合材料的中試取得了巨大成功。它從仿生學出發,成功解決了石墨烯合金的結構問題,替代傳統鋁合金,有助於我國航空、高鐵、汽車等高端製造領域步入輕量化時代。

不僅如此,作為上海市石墨烯產業技術功能型平臺推出的首個拳頭產品,這才剛剛開始。粉末冶金加上石墨烯,新材料的突破並不容易,那麼這款新材料到底有何神器?又將給我國的高端製造帶來什麼樣的格局呢?

加入石墨烯成就"王牌"鋁合金,國產大飛機、高鐵提速、汽車輕量化就靠它

最近隨著國產大飛機C919第一次動態飛行展示,人們終於可以在實地現場看到國產航空器的從理想變成了現實,也看到了我國高端製造業不斷進步和超越的實力。對於國產大飛機來說一方面尋求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等核心部件的國產化,另一方面從新材料、新工藝入手完成製造源頭的國產是許多年來幾代科學家的夢想。

但是面對著千頭萬緒的研發壓力,需要突破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而讓大飛機、高鐵等輕量化就成為高端製造領域必然的發展方向。

國產C919就用鋁鋰合金為機體減重,在其結構上的佔比達到7.4%。但光輕還不行,如果不能解決剛度問題,只能就此止步。於是如何解決鋁合金的剛度問題成了大型裝備輕量化的最大難題。

工業界通常是通過添加各種材料來補足強度,好比給混凝土添加骨料。在鋁合金領域,鋁鋰合金、鋁陶合金都是發展方向,而加入碳納米管、石墨烯等新型增強相形成鋁基複合材料更被普遍看好。

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荻教授表示,碳納米管及石墨烯具有卓越的力學性能,其密度只有鋼材的1/6,強度卻超過鋼材的100倍,剛度與自然界中最硬天然金剛石接近。只要有少量的碳納米管及石墨烯被均勻分散到鋁合金基體中,就能部分取代昂貴的合金元素,還能在保持鋁合金良好的加工性能基礎上極大提高其強度、剛度等力學性能。

方向技術雖被前景被看好,但這一技術路線卻曾今遲遲不見進展,究其原因就是怎麼把石墨烯、碳納米管放到鋁合金中成了最大的問題。雖然粉末冶金技術已經發展迅速,已經能成功解決合金製造難題。可以將純金屬或者其他合金、非金屬、金屬與非金屬的化合物以及其他各種化合物,最終造出合金毛坯,但是要想取得突破進展,就必須在如何添加上下大功夫。

從自然界尋找解決方案,科學難題終於被解開,"微納疊片粉末冶金"成功面世

其實早在20世紀末,日本的科學家們就已經在探索碳納米管增強鋁基複合材料技術,但是遇到的瓶頸無法突破。

張荻說:"碳納米管的直徑不及頭髮絲的千分之一,石墨烯的厚度更是不到頭髮絲的十萬分之一,要把它們一根根在鋁合金中分散開來又不被損傷破壞,著實困難。"


這個問題也同樣困擾著我國的科學家,終於在看到一款貝殼"珍珠母"的疊層結構的時候,大自然的智慧成功的激發了科研人員的新思維。最終在仿生複合技術的支持下,開發出"微納疊片粉末冶金"這一獨創冶金技術。


其原理是先將鋁製成微納片狀粉末,然後再與碳納米管和石墨烯在微觀尺度下,按照一定比例均勻複合成為"磚",然後通過工藝控制,像壘牆一樣形成"磚砌式"疊層結構的烯碳鋁基複合材料。


為了將這項技術成果轉化成實體生產,科研團隊不斷實踐,歷經700多個日夜,終於在2019年4月成功完成第一批大規模烯碳鋁合金錠坯生產,今年10月成功地完成了中試,也就意味著烯碳鋁基複合材料可以快速進入量產階段了。

總結:

石墨烯、碳納米管以其特有的力學性能賦予了烯碳鋁合金無與倫比的輕量化優勢,而我國的科學家借鑑了自然科學研究成果,從貝殼的疊層結構得到靈感,自主創新了"微納疊片粉末冶金"技術帶領中國邁入輕量化時代。

而梳理科研的關聯,可以發現,基礎科學研究真的沒有誰最重要,而是相互促進的。我們一直說要突破,其實最大的突破就是創造更多有利的條件,讓更多的科研人員紮根基礎科學,為全面科研助力。發現貝殼的疊層結構不能造出航空發動機,也不能搞出光刻機,但是只有不斷地揭秘大自然,研究大自然,或許全面突破就在這些看似沒有實際經濟效益的基礎科研裡。


相關焦點

  • 合金材料再獲突破,強度提升百倍,高鐵或再提速
    但此次中國研發的鋁合金強度,卻把世界上的標準直接提高到了917兆帕到957兆帕。中國鋁業一躍躍居世界鋁業第一。以仿生學為基礎,成功地解決了石墨烯合金替代傳統鋁合金的結構問題,使我國航空、高鐵、汽油機等高車端製造進入輕量化時代。
  • 3D列印實現製造輕量化:從材料到結構
    輕量化的實現途徑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材料的優化設計和應用;二是產品結構的優化設計;三是先進位造技術的開發應用。三者相輔相成以實現最終產品的輕量化製造,而這其中產品結構優化設計和材料的優化設計具有廣大的研究和開發空間。
  • 【觀|動態】打破壟斷、填補空白,中國鋼鐵超!硬!核!
    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實現國際領先……鋼企研發生產出系列產品,展現出中國鋼鐵的硬核實力! 日前,河鋼成功軋制出用於時速350公裡的高鐵百米高速軌,助力高鐵駛出超級速度,貼地飛行!
  • 我國高導電率無銀銅合金新材料獲重大突破
    我國高導電率無銀銅合金新材料獲重大突破
  • 鋁合金在汽車輕量化上的應用
    隨著空氣汙染問題日益惡化、資源日益減少以及汽車的快速發展,各國均要求汽車製造企業降低產品能耗、減少汙染、提高燃料的經濟性,達到以上目的,汽車輕量化勢在必行。而要減輕車重,可通過改進汽車結構或採用輕量化材料來實現。前者已無太大潛力可挖,因而汽車行業普遍注重開發輕量化材料來解決這一難題。例如採用鋁合金和碳纖維複合材料。
  • 周報:鋼鐵材料再次突破,Science發表創紀錄的超強鋼!
    【材料周報】為您精選上周資訊(4月27日-5月3日)上一周,最新發布了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全名單,其中材料科學190人入選。我國長徵五號B火箭首飛成功,並首次完成太空「3D列印」。而寶武鋼鐵則首次躍居世界第一,入選世界「燈塔工廠」。為了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國家11個部門聯合發文將新能源汽車補貼延續至2022年底。
  • 超全汽車輕量化解決方案大匯總,寶馬、豐田 、特斯拉都在用!
    純碳纖維複合材料超級跑車Roadster碳纖維複合材料在汽車行業中國最早是用於跑車或高級轎車等高端車型,近年來隨著碳纖維複合材料成型技術的發展和成本的降低,在汽車輕量化上的應用越來越多。公司針對市場成功開發並推應用了一系列先進技術與產品:包括低散發低VOC技術,免噴塗材料,低密度PP和用於薄壁化注塑的PP、化學發泡PP等輕量化材料,低光澤ABS與PC合金,高光澤的PMMA合金等,並獲得公司客戶廣泛認可,成為汽車改性材料行業的技術標杆。
  • 高導電率無銀銅合金新材料獲重大突破
    高導電率無銀銅合金新材料獲重大突破導電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本報訊 (記者徐建華)11月25日,中國高科技產業產化研究會在北京主持召開了四川省良惠銅材有限公司和滎經縣國良銅材廠自主研發的「HGLN-高導電率銅合金新材料」科學技術成果評價會
  • 閩侯崛起新材料產業龍頭
    創立近20年來,祥鑫股份通過自主創新、科研攻關,從鋁梯製造企業躍升為新材料產業「單項冠軍」,實現跨越發展——閩侯崛起新材料產業龍頭新年伊始,位於閩侯縣青口投資區的福建祥鑫股份有限公司喜事連連:鋁合金再生資源項目取得突破進展、新能源汽車輕量化供不應求、5G新基建配件項目進展順利……公司創立時,祥鑫只是一家多功能梯具廠商,如今,已發展為國內特種鋁合金材料行業龍頭企業
  • 輕盈伴「鋁」:鋁合金底盤零部件主打汽車輕量化下半場
    輕量化材料可以縮短開發周期,節約成本。對於 NVH,在整車的開發過程中,需要 針對噪音和抖動問題反覆驗證和優化減震襯套、隔音部件以及制動消音片等零部件的 設計。而較重的鋼鐵材質零部件加大了匹配的難度。替代品:不構成顯著威脅 與鋁合金相比,其他幾種輕量化材料的局限相對較多,且在底盤輕量化上大規模應用 可行性很低: 鎂合金:鎂與鋁合金實際上主要是互相促進的關係,而非替代。鎂通常作為合金元 素出現在鋁合金中,應用在汽車輪轂、電機殼體等領域。而以鎂為主要成分,完全 替代鋁的合金目前僅能應用在支架類等少數領域,如方向盤、車鏡支架等。
  • 美大學研發出比鋼鐵硬的「超級木頭」,可製造汽車、飛機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木頭比鋼鐵還硬?據美媒25日報導,美國馬裡蘭大學的科學家研發出一種新的超級材料——「超級木頭」(super wood),比鋼鐵更堅硬、輕盈並且便宜。 the diamondback報導截圖 報導稱,馬裡蘭大學的博士胡良斌與李騰一直在尋找使用木頭的新方式,之前曾製造出木頭電池、比玻璃還硬的透明木頭、利用木材燃燒淨水。這一次,他們則成功研製出了「超級木頭」。 胡良斌說:「我們對於強力木頭結構來替換鋼鐵和碳纖維感興趣。」而在分別使用廉價和昂貴木材進行試驗之後,研究團隊發現,其結果非常類似。
  • 世界首臺微鑄鍛銑裝備下線,中國高端數控工具機解開世界難題
    複雜的合金螺旋槳以及葉輪,採用我們該技術可以實現在表面用規矩的模具鋼向內部梯度過渡到鑄鋼,這樣在成形模具材料使用方面已經有很大的優勢。  該技術另一個優勢是低成本,使用的熱源價格比較低,而且能量和材料利用率較高。一個零件長短的不同,各點的溫度是不一樣的,得到的各點性能也是不均勻的。
  • 中國汽車輕量化及輕量化材料行業前景預測
    其中2015年頒布的《中國製造2025》中,提出掌握汽車低碳化、輕量化材料等核心技術產業化,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的完整工業體系,推進輕量化產業發展;2016年發布的《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指出應加快調整先進基礎材料產品結構,擴展高性能複合材料應用範圍,支撐汽車輕量化發展。  汽車輕量化發展路線與目標已確定。
  • 「先進材料與高端製造」學術交流會舉行
    碰撞思想火花 共商創新驅動「先進材料與高端製造」學術交流會舉行昨日上午,「先進材料與高端製造」學術交流會在我縣舉行,兩院院士、高端專家齊聚一堂,分享學術經驗、探討發展之路。我縣一直致力於發展「先進材料與高端製造」相關產業,大力推進「新製造業計劃」,著力打造「152」智能製造產業園,努力招引海康微影、中科微電等一批好項目;全力促進新材料產業快速集聚發展,形成了以高性能磁性材料、高性能纖維及複合材料、高真空多層絕熱用材料為主的新材料產業發展格局。
  • 中國五礦網狀結構硬質合金成套技術提升我國硬質合金國際競爭力
    硬質合金是新材料中的重要品類,是《中國製造2025》圈定的優勢和戰略產業之一,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所屬株洲硬質合金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株硬集團」)在國內率先開展網狀結構硬質合金研究,通過聯合中南大學技術攻關,成功研發了網狀結構硬質合金成套技術,經湖南省科技廳鑑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改變了近二十年來我國硬質合金產品整體強化技術發展緩慢的不利局面,為高端硬質合金產品研製及傳統硬質合金產品品質提升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
  • 了解一下,pcabs合金材料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促進汽車消費,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其中,輕量化材料的採用是汽車輕量化的主要措施,塑料可從結構設計、材料替代、工藝創新等多個途徑實現汽車的「瘦身」,成為備受青睞的輕量化材料之一。
  • 跨尺度機械設計製造學術研討會和第一屆高端製造萊西論壇在青島召開
    、「新形勢下中國製造的突圍之路」進行深入研討,為突破當前行業發展過程中的「卡脖子」技術提供「萊西方案」。  2家科研機構揭牌助力突破「卡脖子」技術   11月28日上午,研討會現場為國際歐亞科學院萊西院士專家服務中心和國際歐亞科學院跨尺度機械設計製造創新研究院2家科研機構揭牌。
  • pc加abs合金是什麼材料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促進汽車消費,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其中,輕量化材料的採用是汽車輕量化的主要措施,塑料可從結構設計、材料替代、工藝創新等多個途徑實現汽車的「瘦身」,成為備受青睞的輕量化材料之一。新能源汽車上的塑料殼體、電池外殼都會用到pc加abs合金材料,pc加abs合金是什麼材料呢?
  • 未來輕量化是趨勢 攪拌摩擦焊解決輕合金焊接技術難題
    汽車等製造業,輕量化是一種趨勢,鋁、鎳、鋅等輕合金已經在逐步取代鋼鐵成為汽車、軌道交通等行業的主要材質。、全鋁合金汽車、鋁合金高速艦船等產品逐漸受到市場歡迎;攪拌摩擦焊接技術助推輕量化的快速發展。
  • 2018年中國特殊鋼鐵行業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中國特鋼產量比重與...
    特鋼的應用遍布各個行業,是工業化的基礎材料,同時也決定一個國家的高端製造發展高度。相對普鋼而言,特鋼的應用量雖然不大,卻支撐了社會科技發展的重要基礎。不同材料之間的交叉與融合是新材料科學的發展趨勢,由於特鋼作為鋼鐵行業的高科技子行業而不斷與其他金屬或非金屬材料融合,特鋼的傳統鋼鐵屬性在減弱,而高科技的新材料屬性在日益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