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量化的實現途徑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材料的優化設計和應用;二是產品結構的優化設計;三是先進位造技術的開發應用。三者相輔相成以實現最終產品的輕量化製造,而這其中產品結構優化設計和材料的優化設計具有廣大的研究和開發空間。
3D列印實現製造輕量化:從材料到結構
輕量化材料就是可以用來減輕產品自重且可以提高產品綜合性能的材料。材料輕量化,指的是在滿足機械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通過採用輕量化的金屬和非金屬材料實現重量減輕的方法。
在當前的輕量化材料中,鋼鐵仍然保持主導地位,但鋼鐵材料的比例逐年下降,鋁合金、鈦合金、鎂合金、工程塑料、複合材料等材料比例逐漸增加。這些材料在汽車製造領域的應用尤其廣泛,我們討論的重點也在該領域。
金屬輕量化材料:鋁合金
汽車上常見的合金材料大多為鋁合金、鎂合金。其中鋁合金是現階段應用最廣、最為常見的汽車輕量化材料,曾有研究表明鋁合金在整車中最多可以使用540kg,這樣的情況下汽車將減重40%,奧迪、豐田等的全鋁車身就是很好的例子。
目前鋁合金3D列印材料種類主要有AlSi10Mg、AlSi7Mg、AlSi12等,其中AlSi10Mg幾乎佔據絕對主流。針對AlSi系列合金的力學性能不高,無法滿足高強度要求的現狀,目前開發出的高強鋁合金有空客的Scalmalloy、英國鑄造公司Aeromet International的A20X、長沙新材料產業研究院的AlMgSc系以及蘇州倍豐的Al250C等。
2017年,梅賽德斯-奔馳在製造業轉型中邁出了重要一步:使用3D列印技術生產金屬部件,其中就包括採用鑄鋁合金3D列印的奔馳卡車的恆溫器。不僅如此,梅賽德斯-奔馳表示,該環節通過了所有嚴格的質量測試。
金屬輕量化材料:鈦合金
鈦合金的主要優點是低密度、高強度密度比和優異的耐腐蝕性,另外即使在溫度升至500°C時仍能保持很高的強度。鈦合金用於汽車與鋼、鋁合金以及鎂合金相比的主要缺點是成本高,但其在汽車其他方面的應用具有輕量化的潛力,可用於製造懸架彈簧、排氣系統等部件。
一個典型案例是布加迪對傳統的剎車盤的設計優化,其採用高強鈦合金代替傳統鑄鋁,雖然材料的密度有所提高,但材料性能得到大幅提升,配合結構設計,最終通過3D列印製造的卡鉗重量減輕了40%。除此之外,鈦合金作為一種高強輕量化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具有極大的應用空間。
金屬輕量化材料:鎂合金
鎂合金也是一種強度較大的合金材料,現階段我們可以在汽車輪轂、離合器等部件上看到它的身影,儘管它比鋁合金更輕,但在汽車上的用量卻很少,從目前來看世界一流的汽車上鎂合金用量也僅為10kg,而自主品牌汽車鎂合金用量則更少,僅為3kg左右。
想要大規模的使用鎂合金,還需在技術和成本上有所突破。關於鎂合金的3D列印應用,目前多見於研究,公開報導的案例非常少見。
非金屬輕量化材料:碳纖維
除了合金以外,近些年汽車上也出現了一些新型輕量化材料,碳纖維就是其中之一。有研究表明,如果用強度可靠的碳纖維替代鋼材,車身、底盤的質量將下降40%-60%,輕量化效果可見一斑。
碳纖維目前無法直接用於3D列印,通常作為增強材料使用,包括基於雷射燒結的短纖增強和基於FDM的長纖增強兩種。將碳纖維嵌入到常規材料中,可以使部件強度提升幾十倍,其強度重量比甚至超過很多金屬材料。這種製造工藝更類似於新的材料設計,因此在輕量化方面有非常廣的應用空間。
在2015年的託納汽車耐力賽期間,福特採用碳纖維3D列印製造了賽車增壓室進氣歧管,部件的製造僅一周時間,從而為汽車開發工程師提供了更多的測試、調整和完善時間。除此之外,福特車隊的賽車還包含眾多其他的3D列印部件,為賽車的輕量化、快速製造提供了保障。此次比賽,該車隊也贏得了冠軍。
非金屬輕量化材料:工程塑料
另一種輕量化的材料是工程塑料,多用於製造汽車內飾件、電器件、進氣歧管、控制面板等部件,既可以用作原型驗證,也可直接製造最終功能部件。武漢薩普曾採用尼龍材料列印了2*0.5*0.7m的大尺寸汽車儀錶盤,可對抗高溫和高頻振動,研發周期縮短了47%,製造成本降低了54%,而且還實現了輕量化。
特種塑料的3D列印市場在近年來呈現增長趨勢,這不僅體現在用於3D列印的特種材料的豐富,還包括列印設備、工藝以及應用的多樣化。知名的特種塑料3D列印製造商還有Stratasys,其針對航空航天、汽車行業開發了專門的印表機和高性能材料,有的甚至已經獲得了航空認證。
特種材料的3D列印區別於傳統的塑料印表機,它往往需要更高的列印溫度和保溫環境,在設備開發過程中往往具有一定的門檻。目前較為知名的FDM品牌有markforged、Roboze、Apium等,國內方面有一邁智能(TCT深圳展展位號:C17)和遠鑄智能(TCT深圳展展位號:D20)等公司。這些特種材料一般包括PA、PEEK、PEKK以及PEI等。
輕量化材料的使用必須與產品設計和製造工藝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有效的目的。開發適應輕量化材料的新工藝不僅可以加速新材料在汽車上的使用,同時還可以降低材料成本,有利於擴大應用。
據汽車界人士預測,在今後十年中,汽車自身質量還將減輕20%,除了大量採用複合材料和輕質合金外,新材料的集成製造工藝會顯著降低車身部件數量,車身設計方法也將發生重大變化。
3D列印作為一種先進的新型製造工藝之一,受到了來自汽車製造商的廣泛重視,它的優勢體現在增量製造所帶來的材料浪費損失的降低,以及集成製造帶來的輕量化效果的大幅提升。即便3D列印可直接製造的材料仍然有限,但在輕量化材料直接製造方面似乎並未遇到太多阻力。
目前,成熟的3D列印工藝和材料受到了很多汽車製造商的重視,大眾、福特、寶馬等汽車廠商均設立了包括增材製造在內的先進位造中心,這無疑為汽車的輕量化製造帶來了更多機遇。
(7283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