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開發出會「72變」的材料,不但能變化還有「好記性」

2020-09-09 白令三維

任何一個曾經拉直過頭髮的人都知道,水是敵人。經過高溫精心拉直的頭髮,一接觸到水,就會重新變成捲髮。為什麼?因為頭髮有形狀記憶。它的物質特性允許它對特定的刺激做出改變形狀,對其它刺激做出反應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

如果其它材料,特別是紡織品,也有這種形狀記憶功能呢?想像一下,一件T恤有散熱口,在受潮時打開,乾燥時關閉,或者一種適合所有人的尺寸能自動伸縮的衣服。

現在,哈佛大學約翰·A·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生物相容性材料,可以被3D列印成任何形狀,並通過可逆形狀記憶預先編程。這種材料由角蛋白製成,角蛋白是一種存在於頭髮、指甲和貝殼中的纖維蛋白。研究人員從紡織生產中剩下的阿格拉羊毛中提取出角蛋白。

這項研究有助於更廣泛地減少時尚業的浪費,時尚業是地球上最大的汙染之一。斯特拉·麥卡錫(Stella McCarthy)等設計師已經在重新設計這個行業使用材料的方式,包括羊毛。

「通過這個項目,我們不僅可以回收羊毛,我們還可以用回收的羊毛製造出以前從未想過的東西。」基特·帕克(Kit Parker)說。「這對自然資源可持續性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利用回收的角蛋白,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和剪羊毛一樣多,甚至更多,這樣做還可以減少紡織和時尚行業對環境的影響。」

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材料》上。海洋研究所的博士後研究員、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盧卡·塞拉(Luca Cera)說,角蛋白改變形狀能力的關鍵在於它的層次結構。

單一的角蛋白鏈被排列成彈簧狀結構,稱為阿爾法螺旋。其中兩條鏈纏繞在一起形成一種被稱為捲曲螺旋的結構。這些捲曲螺旋中的許多被組裝成原絲,最終形成大的纖維。

「阿爾法螺旋和連接化學鍵的組織賦予了材料強度和形狀記憶。」 塞拉說。當纖維被拉伸或暴露在特定的刺激下,彈簧狀的結構就會展開,化學鍵就會重新組合形成穩定的beta板。纖維保持在那個位置,直到它被觸發線圈回到原來的形狀。

為了演示這一過程,研究人員用3D列印出各種形狀的角蛋白薄片。他們用過氧化氫和磷酸一鈉的溶液為這種材料設定了永久的形狀——當它被觸發時,總是會回到原來的形狀。一旦記憶設定好了,薄片就可以重新編程並塑造成新的形狀。

相關焦點

  • 會72變的生物材料:3D列印成任何形狀,還有好記性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科學家開發出會「72變」的生物材料:3D列印成任何形狀,還有「好記性」任何一個曾經拉直過頭髮的人都知道,水是敵人。經過高溫精心拉直的頭髮,一接觸到水,就會重新變成捲髮。為什麼?因為頭髮有形狀記憶。
  • 科學家開發出會「72變」的生物材料:3D列印成任何形狀,還有「好記性」
    如果其它材料,特別是紡織品,也有這種形狀記憶功能呢?想像一下,一件T恤有散熱口,在受潮時打開,乾燥時關閉,或者一種適合所有人的尺寸能自動伸縮的衣服。現在,哈佛大學約翰·A·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生物相容性材料,可以被3D列印成任何形狀,並通過可逆形狀記憶預先編程。這種材料由角蛋白製成,角蛋白是一種存在於頭髮、指甲和貝殼中的纖維蛋白。
  • 隨心變,夠智能——從變色龍到智能材料
    在另一種情況下,當需要守衛領地或吸引配偶時,它們也能隨心所欲地變色,從背景中突顯出來。千百年來的進化使它們擁有這種特殊的能力,能利用皮膚中的光子晶體,輕鬆的完成皮膚顏色的改變。人類對變色龍的這一特性十分好奇,近年來,科學家耗費大量的努力,發現了一種可以根據環境變色的光子晶體「智能皮膚」。
  • 科學家開發隱形和超導材料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縱觀人類歷史,開發掌握新材料對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天然石材、青銅和鐵為整個時代命名。在20世紀20-30年代,聚合物時代開始了,從那時起,我們無法想像沒有塑料和橡膠的生活。幾十年後,矽技術脫穎而出,推動了電子和數位技術的最新發展。如今,科學家們正努力創造具有超自然特性的新型材料。
  • 滿天星鬥誰會72變
    變化是一種神通,西遊記中孫猴子最厲害的一種本領就是72變,二郎神楊戩也會八九玄功,二人鬥變化比拼是書中引人入勝的精彩部分,豬八戒也會變化,不過就少了一天罡數只會36變,其他各路神仙也會變,像小哪吒會變三頭六臂等等。
  • 科學家開發能承重、能導電還會變形的「機器人布料」
    科學家開發能承重、能導電還會變形的「機器人布料」  Winnie Lee • 2020-09-30 16:39:48 來源:前瞻網
  • 遵循自然物候變化規律,開啟高效養蟹新思路!「沃盾72候養蟹法」,十...
    溫度的波動要緩緩變化,溫差的變化也要緩慢,讓河蟹有時間去適應,如果變化太大,很容易出現應激反應,最終導致河蟹脫殼不同步不整齊,攝食量不穩定,再加上疫情早期餵料跟不上,清明溫差變化大,導致河蟹長時間處於不太正常的生長狀態。水產養殖網:「沃盾72候養蟹法」對河蟹養殖戶有哪些實際的指導意義?張冬勝:我們這麼多年在研究氣候的基礎上,總結出了「沃盾72候養蟹法」。
  • 科學家開發出CRISPR響應的智能材料
    科學家開發出CRISPR響應的智能材料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23 13:57:17 近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James J.
  • 科學家開發出更綠色的聚氨酯材料
    但Phil Pienkos的職業生涯是研究生產生物燃料和材料的新方法。他說,人們越來越傾向於重新思考聚氨酯的生產方式。「目前的方法主要依賴有毒化學物質和不可再生石油,我們想開發一種新的塑料,它具有傳統聚氨酯的所有有用性能,但不會產生昂貴的環境副作用。」
  • 我國科學家研發出柔性相變儲能材料膜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氫能與先進材料研究部熱化學研究組(DNL1903)研究員史全團隊,與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508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合作,通過簡單易行的合成策略,開發出一種柔性相變儲能材料膜
  • 科學家開發出含有十億個小磁鐵的合成材料
    近日,保羅謝勒研究所(PSI)的研究員開發出一種含有10億個小磁鐵的合成材料。
  • 觀測相變記錄材料結構變化過程
    Ge2Sb2Te5材料和Ag3.5In3.8Sb75.0Te17.7材料的相變模型 日本高亮度光科學研究中心(JASRI)、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理化學研究所、松下電器產業及筑波大學聯合宣布,成功地對用於DVD-RAM等可擦寫光碟的有代表性的相變記錄材料其結構高速變化的情況進行了觀測。
  • 日本成功開發出車用蓄熱陶瓷材料
    70個大氣壓的壓力約為市場上銷售的7m3高壓氣瓶的一半,在固體的壓力誘導相變中屬於最小壓力。利用一種材料即可實現長期蓄能和低壓釋放熱能的原因是,該材料具備兩個穩定相(λ型結構和β型結構),而且兩個相之間存在適當的低能障。能長期儲藏能量的蓄熱材料有望作為吸收廢熱並將其作為熱能再利用的零部件使用。
  • 美科學家藉助形狀記憶合金開發抗地震材料(圖)
    針對這種狀況,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正在對形狀記憶合金材料進行分析,了解它們用於抗地震結構材料的潛力。  為分析形狀記憶合金,研究人員開發出將熱力學和力學方程相結合的模型,以了解形狀記憶合金在強烈運動條件下會有何變化。利用模型,他們分析了形狀記憶合金在不同建築組件(電纜、鋼筋、板材和螺旋彈簧)中對不同外界條件的反應。研究人員表示,基於這些信息,能決定材料的最佳抗震特性。
  • 從同源重組到鹼基編輯器 看基因編輯72變
    (原標題:從同源重組到鹼基編輯器 看基因編輯72變)
  • 科學家開發出太陽能電池用新型聚合物材料
    科學家開發出太陽能電池用新型聚合物材料 發布時間: 2020-05-09 11:46:50   來源:科技部  作者:
  • 形變碳複合材料——或能省油
    該材料由碳纖維複合材料構成,在熱、氣壓或其他環境因素發生變化時,可改變到多種形態。而且它們能很容易地應用到飛機上,滿足液壓制動器,馬達和鉸鏈等部件複雜化的需求。它的第一項應用可能在噴射發動機的進氣閥上實現,它需要根據飛行高度不斷調整。形變材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幾十年前,人們就發現材料遇熱或受到其他刺激(如光、電)時會發生扭轉、彎曲,擴展或收縮現象。
  • 美科學家偶然研發出會自愈的3D材料
    作為改進未來無人駕駛飛機和機器人飛行器研究的一部分,美國陸軍研究人員與德州農工大學進行了合作,創造了一種新型聚合物材料,這種材料可以變形並自愈。根據新聞稿表示,對於較軟的聚合物,這些鏈只通過交聯輕微地相互連接,鏈之間的交聯越多,材料的硬度就越高。Gardea說:「大多數交聯材料,尤其是那些3D列印的材料,往往有一個固定的形式,也就是說,你的材料一旦做好了之後不能再加工或融化。而這種新材料具有動態的鏈,使得該材料可以多次從液體變成固體,這就使得它可以通過3D列印出來和回收。」
  • 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用於複雜材料機械測試的通用技術
    俄羅斯斯科爾科沃科學技術研究所和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NUST )「 MISiS」團隊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用於複雜材料機械測試的通用技術,這將有助於更好地控制材料狀態。據作者介紹,他們的方法將幫助確定微米級變形集中的區域,從而提前發現裂紋產生的部位,並提供防止材料破壞的解決方案。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雜誌《Polymers》(Basel)上。
  • 此魚是「護眼魚肉」,一周三次,孩子視力好,記性棒,輕鬆考前三
    大家好,我是素言,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護眼魚肉」,我家每周至少吃三次,孩子視力好,記性棒,家有孩子的建議收藏做給孩子吃。兒子上了初中後,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可自從上了初中,學習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習科目從以前的3科變成了7科,學習壓力和任務翻了一倍多。努力程度翻倍的同時,腦力眼力自然也用更多,才能繼續保證學習的質量。看著孩子的辛苦,做娘在學習上幫不上忙,唯獨能做的就是管好他的胃,從飲食上給他補充足夠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