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開始有網友看到消息大連旅順黃金山附近海域漂浮大量「螻蛄蝦」有不少人前去捕撈
了解到相關情況後,旅順口區農業農村局、大連市生態環境局旅順口分局第一時間組織人員前往相關海域開展現場調查,並向市級相關部門報告,請求技術支持。
經大連市生態環境局
對黃金山海域海水採樣檢測
結論為
該區域海水水質為一類
生態環境質量優良 無汙染
旅順口區農業農村局委託大連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遼寧省北方魚類應用生物學與增養殖重點實驗室、大連市海珍品疾病防控重點實驗室檢測,反饋這是大潮期間螻蛄蝦夜間集中產卵繁殖的正常現象,今年冬季水溫高,所以產卵期提前。
兩個部門提醒市民,不要大量捕撈螻蛄蝦,以影響螻蛄蝦的產卵繁殖。螻蛄蝦是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類群,大量捕撈會破壞生態平衡。
而近日
有網友在微信群裡
又看到這樣一則消息
假
緊急「通知」:莊河中心醫院檢驗科早上化驗肝功,12個人,有五個人肝功呈陽性。這則「通知」稱莊河現在流行A肝(肝炎),建議少吃貝類和海貨,注意防範。
不實消息
莊河市疾控中心回應
A肝是由A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是常見的消化道傳染病,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發病常呈周期性,有明顯的季節性,冬春季節容易高發。作為沿海城市,多年來甲型病毒性肝炎(A肝)發病率一直高於內陸地區。
按照A肝發病規律,每5-7年會出現發病小高峰,莊河市2014-2015年冬春季曾出現A肝病例明顯上升情況;2019-2020年冬春季莊河市A肝病例上升符合A肝發病流行趨勢,屬於低流行狀態的小波動。
經流行病學調查,截止到2020年2月28日,莊河A肝無聚集性病例發生,呈散發狀態;未發現二代病例。病例以沿海地區發病為主;大部分病例有生食海鮮或食用未煮熟、煮透海鮮習慣,部分患者有生食蔬菜瓜果、喝生井水、飯前便後不洗手等不良衛生習慣。
提醒廣大市民
做好防護
降低感染風險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1
注意飲食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
2
吃熟食、喝開水,不生吃海鮮,尤其不生吃近海產品,把住病從口入關;
3
共用餐具消毒,最好實行分餐,生食與熟食切菜板、刀具和貯藏容器均應嚴格分開,防止汙染。
4
易受汙染的食品要高溫加熱,一般情況下,加熱100℃達1分鐘就可使A肝病毒等失去活性。
5
不到衛生不合格的攤點就餐。
正確對待
1
理性獲取政府發布的官方信息,科學預防,切勿隨意散布、傳播未經證實的消息。
2
做到不傳謠、不信謠、不造謠,不盲目跟風轉發虛假信息,不使自己成為謠言的助推手。
來源:新聞大連
編輯:付竹溪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