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發可在零下10攝氏度工作的鋰金屬電池

2021-01-15 EV之家ev450

鋰電池,或者說鋰金屬電池都採用鋰金屬為陽極。在過去幾十年中,可充電的鋰電池被廣泛採用,用於給玩具、可攜式消費設備和電動汽車等各種電子設備供電。

(圖片來源: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但是,此類電池通常在室溫下才能實現可靠性能,當溫度低於零下10攝氏度時,其能源效率、功率和循環壽命就會顯著下降。在低溫下不能很好工作是此類電池的一大缺點,極大地限制其用於特別寒冷的氣候地區。造成這一缺點的主要原因在於,在溫度低於零下10攝氏度時,固體電解質間相(SEI)會變得不穩定,導致電池陽極在鋰電鍍時出現樹突。

據外媒報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和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的一組研究人員最近研發了一種新型鋰金屬電池設計,可以克服上述缺點。研究人員發現,與之前研發鋰電池相比,新電池在低溫下的表現非常好。

最開始,研究人員在低溫下仔細檢查了鋰金屬電池,以便更好地了解影響其性能的因素。他們觀察到,氣溫在零下15攝氏度時,電池的SEI(來源於傳統電解質)會結晶度很高且不均勻,從而極大地限制了氟化鋰納米鹽等被動SEI成分的形成,導致表面鈍化不良、鋰腐蝕以及陽極上生長樹突。

在室溫下,添加其它層保護陽極、利用替代性電解質或引入鋰主電極可以防止此類影響。但是在低溫下,控制SEI納米結構則更具挑戰性,會導致電池運行不穩定。因此,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納米級被動SEI,可以讓鋰金屬陽極在低溫下穩定運行。

研究人員提出,可通過在銅電流集電器表面組裝1、3苯二磺醯氟單分子層來控制SEI納米結構以及鋰電池中的鋰成核。新引入的電化學活性單分子層(EAM)改變了界面的化學環境,促進鋰表面形成氟化鋰(LiF)。

通過改變電池界面的化學環境,研究人員新推出的設計策略改變了電解質分解的途徑和動態情況,進而導致鈍化質量得到提升、不同SEI的產生。更具體地說,該單分子層在銅電流集電器上形成了親鋰陰離子。當該界面的鋰離子濃度較低時,可以引導鋰成核和生長。

在低溫情況下,此種設計策略導致多層SEI形成,此種多層的SEI由富含氟化鋰的內相和非晶態外層組成。此外,此種被動多層SEI與傳統鋰金屬電池中的非被動SEI有很大的不同,傳統鋰金屬的SEI層在低溫時,結晶度很高,是以Li2CO3為主的結構。

在測試中,研究人員採用新設計測量打造的新電池,發現在低溫下也實現了很好的性能。更具體地說,此種方法成功地抑制了鋰的電偶腐蝕以及自放電,讓鋰在零下60攝氏度至45攝氏度的所有溫度下都可穩定沉積。

研究人員發現,用他們的方法製造出容量為2.0mAh的鋰/ LiCoO2(含鋰二氧化鈷)電池,可在零下15攝氏度實現200次充放電循環,充滿電需要45分鐘。未來,此種設計策略可能會為新型節能鋰電池的發展鋪平道路,讓電池可以在溫度低於零下10攝氏度或零下15攝氏度的國家或地區可靠地工作。

文章來源:蓋世汽車

相關焦點

  • 美國研發低溫電池促成劑   金屬鋰具有開發更大電池容量的潛力
    導讀:美國科學家展示了一種改善電池性能的新方法。該小組集成了在陽極表面形成的自組裝層,防止樹突的形成。雖然他們的原型電池壽命很短,但該團隊相信,這種方法可以帶來性能更好的電池,尤其適用於低溫應用。在滿足對新的、先進的儲能技術的需求的許多方法中,鋰金屬陽極是最有前途的一種。
  • SK創新合作美國電池公司 研發能量密度、循環壽命高一倍的鋰金屬電池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美國一家專注於研發第一款可充電鋰金屬電池的民營企業PolyPlus電池公司宣布,將與韓國最大的能源化工公司SK創新(SKI)合作,共同研發鋰金屬電池。
  • 美國研發新型柔軟固體電解質 可改善鋰金屬電池增加電動汽車續航
    蓋世汽車訊 為了研發能夠讓電動汽車(EV)的續航裡程達到數百英裡的可充電電池,科學家們都致力於用鋰金屬陽極取代現有電動汽車電池中使用的石墨陽極。 現在,據外媒報導,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Berkeley Lab)的研究人員與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合作,研發了一種新型的柔軟固體電解質。此種電解質由聚合物和陶瓷製成,可以在樹突擴散以導致電池失效之前,抑制樹突在早期成核。
  • 新裝置可改善鋰金屬電池性能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一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超聲波裝置,可有效改善鋰金屬電池的性能。研究人員18日在《先進材料》雜誌上介紹了相關研究成果,並稱該裝置可應用於任何電池,而無須考慮其內部的化學成分。鋰金屬電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而被認為是下一代技術。與當前被廣泛使用的鋰離子電池相比,相同重量下,鋰金屬電池容量可達鋰離子電池的兩倍。但目前這種電池卻沒能被廣泛商用,其主要原因是電池壽命太短,在充電過程中,電解質中的鋰消耗嚴重,沉積時會形成孔隙和枝晶,使得電池性能下降,甚至出現短路,導致火災、爆炸等事故。
  • 美國研發可在零下10攝氏度工作的鋰金屬電池
  • 斯坦福研發新型電解液制鋰金屬電池 可減輕電動汽車重量/延長續航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語:與鋰離子相比,鋰金屬電池更輕、能量密度更高,或許會成為下一代電池。據外媒報導,美國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新型鋰基電解液,可能為下一代純電動汽車的發展鋪平道路。
  • Nature:重大突破,鋰空氣電池在美國研發成功!
    近日,來自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美國能源部(DOE)阿貢國家實驗室和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的研究人員在《Nature》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成果,稱已經成功研發出「鋰空氣」電池,該技術產品最終可能成為鋰離子電池的最佳替代者,有可能幫助突破電動汽車裡程瓶頸。
  • 美國大學為鋰金屬電池打造「洩洪道」 電池短路時不會著火或爆炸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的納米技術工程師們研發了一種安全功能,可以在鋰金屬電池內部短路時,防止其迅速升溫並著火。
  • 印度研究人員研發環保可充電鋅空氣電池 或將取代鋰金屬電池
    KPIT Sparkle是一個創新平臺,可讓年輕人在汽車軟體領域內發揮作用,並為不斷發展的移動出行生態系統培養人才。研究員之一Tarandeep Singh隸屬於化學系和物理學材料部門,其認為鋅空氣電池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在燃料價格不斷上漲,全球氣候變暖加劇的情況下,金屬空氣電池,尤其是鋅空氣電池,在市場上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我們研發了該款產品,而且計劃很快將其投入市場。」
  • QuantumScape固態鋰金屬電池
    這就是「固態電池」研發企業QuantumScape. 10年前由史丹福大學科學家Jagdeep Singh,Fritz Prinz和Tim Holme三人成立。  ▍QuantumScape固態鋰金屬電池 QuantumScape是一家上市公司,更是一家研究機構。它的研究成果「固態鋰金屬電池」或能突破現有電動汽車鋰電子離子電池的局限,實現更高的能量密度,15分鐘80%快充,並且更安全。
  • 幾種金屬空氣電池的國內外研發及應用進展
    金屬空氣電池以活潑的金屬作為陽極,具有安全、環保、能量密度高等諸多優點。具有良好的發展和應用前景,甚至被寄予厚望替代當前新能源汽車主要的動力電池類型—鋰離子動力電池。製作金屬空氣電池,可選用的原材料比較豐富。目前已經取得研究進展的金屬空氣電池主要有鋁空氣電池、鎂空氣電池、鋅空氣電池、鋰空氣電池等。
  • 超高能量密度 可充電鋰金屬電池將量產
    日前,美國Sion Power公司宣布,其將從今年年底開始量產鋰金屬電池,該產品將被用於電動車和無人機等領域。據了解,該電池能量密度可達500Wh/Kg(或1000Wh/L),循環次數可達450次。
  • 專家研發新型電解液:大幅提升鋰金屬電池性能
    本文轉自【快科技】;6月22日,據外媒報導,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上的一項新研究,展示了一種全新的電池電解液技術如何提高鋰金屬電池的性能。鋰金屬電池相比鋰離子電池更輕,並且相同的重量下能夠帶來兩倍於鋰離子的能量。因此,鋰金屬電池是一項對電動汽車及其他設備更有前途的電池技術。但鋰枝晶生長是影響鋰金屬電池安全性和穩定性的根本問題之一。
  • 乾貨|幾種金屬空氣電池的國內外研發及應用進展
    金屬空氣電池是以金屬為燃料,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生電能的一種特殊燃料電池。   金屬空氣電池以活潑的金屬作為陽極,具有安全、環保、能量密度高等諸多優點。具有良好的發展和應用前景,甚至被寄予厚望替代當前新能源汽車主要的動力電池類型—鋰離子動力電池。   製作金屬空氣電池,可選用的原材料比較豐富。
  • 中能鋰業:專注鋰金屬 備戰下一代電池負極材料
    目前,高純金屬鋰、電池級金屬鋰、一次鋰電池電極材料(包括鋰片、鋰帶、鋰繩、鋰鋁合金帶、鋰鎂合金帶等)、鋰合金材料(包括鋰鋁合金粉、鋰矽合金粉、鋰硼合金材料等)、二次鋰離子電池負極補鋰產品以及第三代鋰電池負極材料是中能鋰業的主要產品。其中,一次鋰電池電極材料已廣泛應用於鋰錳柱式電池、鋰亞柱式電池、鋰鐵電池、鋰錳扣式電池、熱電池等。
  • 研究人員開發可吸收陽光的正極材料 使鋰空氣電池可超低溫工作
    (圖源:chemistryworld)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可以吸收太陽光的材料研發出正極,可使鋰空氣電池在低溫下也能工作。採用無機固態電解質的鋰空氣電池,有潛力超越鋰離子電池,成為電動汽車首選電化學儲能技術。
  • 太陽能/氚/鋰空氣入列 5種未來電池(圖)
    它的壽命長達20年,所能夠承受的溫度範圍為零下50-150攝氏度,在極度氣溫環境下正常工作毫無壓力。目前世界首個氚電池NanoTritium已經由美國佛羅裡達州City Labs實驗室成功研發。這種電池呼入的氧氣分子可同電池負極上的鋰電子進行反應,然後將鋰離子轉化成過氧化鋰,釋放出電子。這種電池的性能是鋰離子電池的10倍,而且體積更小,重量更輕。
  • 高比能電池金屬鋰負極材料獲重大突破
    來自中國科學院院士南策文、李亞棟,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文海等院士、專家組成的項目評審專家組經過評價,一致認為,該項科技成果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電解催化氧化除雜技術、400攝氏度以下真空蒸餾除鈉技術及裝備、高品質超薄鋰帶和鋁合金及銅鋰複合帶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輕飄飄的金屬鋰
    還有一種以鋰製作的固態鋰金屬電池,它是常見的一次性酸性電池,不過現在一般都使用可充電的鋰離子電池。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科學家致力於發現鋰作為電池材料的價值。通過最初的鋰電池不斷改良,1992年,日本索尼公司發明的可充電鋰離子電池被廣泛使用於手機電池當中。現在,電動交通工具、醫學設備、工程設備等大型電子設備也運用了鋰離子電池。
  • 鋰空氣電池金屬鋰負極的一種簡單有效的保護方法
    鋰空氣電池由於具有超高的理論能量密度而備受關注,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的能量儲存體系。但是鋰空氣電池的實際應用還面臨著諸多障礙,電解液、空氣正極和金屬鋰負極都存在各自的問題。近十年來在研究者的努力下,鋰空氣電池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但主要集中在空氣正極和電解液上,很少有對鋰空氣電池用的金屬鋰負極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