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日下午,長濱路菜園壩段,道路被洪水淹沒,一片汪洋。記者 羅斌 攝
8月20日10∶00,龍門浩老街,一位市民站在路邊看洪水過境。首席記者 崔力 攝
8月20日11∶25,遊客乘坐正常營業的長江索道從寬闊的江面上划過。首席記者 崔力 攝
8月20日11∶40,救援人員乘坐衝鋒舟查看南濱路洪水過境情況。記者 龍帆 實習生 孫泊遠 攝
8月20日12∶22,在渝中區嘉濱路,軌道2號線列車在江面上安全行駛。記者 張錦輝 攝
8月20日凌晨2時-8時15分,重慶主城磁器口、菜園壩、朝天門、寸灘等多處水文站點相繼出現洪峰水位,這意味著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和嘉陵江2020年第2號洪水洪峰相繼過境重慶主城。
洪峰過境後,磁器口、長濱路、菜園壩等低洼地段已逐漸退水,各地積極組織人員開展清淤消殺工作。
長江、嘉陵江主城中心城區段江水何時能退至正常水位?這是目前市民最關心的焦點。針對此次洪水退水速度、水庫調度等問題,記者專訪了重慶市水利局、長江上遊水文局、重慶市水文監測總站的專家。
前水沒走完,後水又來了
持續高水位運行拉長退水過程
「由於此輪洪水高位運行時間長,因此主城中心城區不會在很快時間內退至保證水位以下。」長江上遊水文局水情預報室副主任張娜表示,儘管此輪洪水洪峰已經過境,但退水速度比平時慢了許多,「平常長江漲水,最多一兩天便可退水,但這次卻需要3天左右,預計在23日前後,主城水位可逐漸退至保證水位以下。」
張娜告訴記者,8月14日長江4號洪水剛剛過境重慶主城,重慶市嘉陵江磁器口站、長江菜園壩站水位尚未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長江寸灘站回落至警戒水位僅10小時後,就再次迎來了長江5號洪水,水位再次回漲。「前水還沒有走完,後水又來了,這就意味著重慶市長江、嘉陵江河段一直保持著高水位運行,這也拉長了洪水過境後退水的過程。」
長江上遊水文局提供的一組數據證明了此輪洪水來水峰高量大,且持續處於高位:8月18日凌晨3時,長江寸灘水文站水位達183.63米,超保證水位0.13米;8月20日8時15分,寸灘水文站出現洪峰水位191.62米,超保證水位8.12米,隨即水位開始緩慢下降。
「從18日凌晨3時到20日8時,寸灘水文站水位上漲了近8米,連續保持了53個小時超保證水位運行。」張娜說,這好比一個過去原本能輕鬆通過洞口的「瘦子」,隨著水位逐漸上漲慢慢變成了「胖子」,因此通過洞口的時間就會隨之變慢。
兩江來水疊加
互相頂託,放慢水位回落速度
「此輪過境洪水漲得高,退得慢,這和長江、嘉陵江兩江來水疊加,江水互相頂託放慢水位回落速度有關。」重慶市水文總站站長王雲介紹。
王雲說,8月14日長江4號洪水和嘉陵江1號洪水剛剛通過重慶主城,長江上遊岷江、沱江、涪江和嘉陵江幹流再次出現暴雨到大暴雨,此輪降雨量超過了上一輪,岷江、沱江、嘉陵江、涪江等河流同時超警超保。進入重慶前,長江、嘉陵江的洪水通過支流不斷聚集水量,就已各自變成了「大胖子」;進入重慶後,兩個「大胖子」在朝天門「擠」到了一起,造成長江和嘉陵江江水互相頂託,導致此輪退水過程緩慢。
而兩江匯集後,下行的路途也並非「一帆風順」。王雲介紹,嘉陵江洪水在朝天門匯入長江後,通過寸灘一路下行,在寸灘水文站下遊約7.5公裡處的渝北銅鑼峽峽口又受到了阻礙。銅鑼峽是一處天然峽谷,河道比上遊較窄,下行洪水到了此處受阻形成壅水(指因水流受阻而產生的水位升高現象),「就相當於四車道變成了三車道,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主城洪水下行速度放緩。」
聯合調度踩下「剎車」
23次水庫調度令削峰錯峰
此次洪水是三峽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洪水,也是重慶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洪水。據統計,截至19日7時,此次洪峰過境已導致江北、巴南、江津、潼南、銅梁、合川等區縣12萬餘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6萬餘人。
而此輪洪水在進入重慶前和進入重慶後,已經被踩下了多輪「剎車」,否則受洪水影響人口將會更多。
重慶市水利局防禦處處長宋剛勇說,由於長江、嘉陵江幾乎同時漲水,為儘可能減少兩江洪峰同時抵渝疊加影響,市水利局於8月10日起就加強與長江委、長江上遊水文局和四川省水利廳的協調,通過水庫聯合調度,減輕重慶長江幹流的防洪壓力。
在應對長江5號洪水的過程當中,向家壩水庫、溪洛渡水庫等上遊水庫群發揮了巨大作用,由長江委和四川省水利廳、重慶市水利局發出的與重慶有關的水利工程調度令已有23次,上遊水庫群攔截了50億立方米以上的洪水。如果這些洪水沒有被上遊水庫群攔截,直接進入三峽庫區,將會使三峽庫區的入庫流量最高達87500立方米每秒,這樣重慶的防汛壓力將大大增加。
「我們不僅考慮了長江、嘉陵江幹流沿岸的水庫調度,還提前調度了並未發生洪水的烏江流域水庫。」宋剛勇說,通過調度烏江流域銀盤水電站、彭水水電站出庫流量,在長江5號洪水過境期間,烏江進入長江的水量減少,為重慶長江幹流防洪減輕了壓力。
「通過水利工程攔洪削峰錯峰,把『大險』變成了『小險』,『大洪水』變成了『小洪水』,重慶長江、嘉陵江持續高水位時間也因此縮短。」宋剛勇說,據初步測算,如果沒有上遊水庫的攔蓄,重慶此次受洪災影響轉移的人數將至少增加10萬人以上。
科普小知識>>>
洪水如何擁有「姓名」
今年以來,長江已經歷過5次編號洪水入庫,嘉陵江也已形成2次編號洪水。那麼,長江和嘉陵江洪水要達到什麼標準才能編號?
對於長江上遊來說,當寸灘水文站流量或三峽水庫入庫流量達到50000立方米每秒時,即對洪水進行編號。對於嘉陵江來說,當嘉陵江支流涪江小河壩站超過警戒水位(238米),則編號。
重慶日報記者 龍丹梅
原標題:
重慶本輪洪水 為啥漲得高退得慢
專家:高位運行時間長,預計23日前後退至保證水位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