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三號A星第一軌可見光圖像獲取成功(圖)

2021-01-20 中國新聞網

風雲三號A星第一軌可見光圖像獲取成功(圖)

2008年05月30日 10: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5月30日電 據中國氣象局網站消息,北京時間5月29日11時58分,風雲三號地面應用系統成功獲取風雲三號A星第一軌可見光圖像。

  在風雲三號A星發射成功後,經過衛星軌道調整,可見光掃描輻射計開機等一系列動作,地面應用系統於29日11時58分成功獲取第一軌可見光圖像。這標誌著星地信道匹配良好,地面應用系統接收、傳輸、處理、存檔正常。

  從北京、廣州、烏魯木齊、佳木斯4個氣象衛星地面站接收到風雲三號A星第一軌可見光圖像中可以明顯看到,雲圖右側的西北地區東部、西南地區東部以及青藏高原東北部受過境鋒面系統影響,被白亮的雲系覆蓋;雲系南側,包括四川地震災區在內的盆地地區為層狀雲覆蓋;雲圖左側青藏高原其他地區上空雲量較少,地表清楚,青海湖、哈拉湖、納木錯、色林錯等水體清晰可辨。

  據悉,風雲三號A星裝載的10個有效載荷將在數周內陸續開機,經過對衛星進行全面在軌測試後將投入業務運行。(胡亞 孟晉寶)

【編輯:吳歆】

相 關 報 道

相關焦點

  • 風雲三號A星第一軌可見光圖像獲取成功
    本報北京5月30日電記者林英今天從中國氣象局獲悉:風雲三號地面應用系統成功獲取風雲三號A星第一軌可見光圖像。在風雲三號A星發射成功後,經過衛星軌道調整,地面應用系統於29日11時58分成功獲取第一軌可見光圖像。這標誌著星地信道匹配良好,地面應用系統接收、傳輸、處理、存檔正常。
  • 風雲二號E星第一幅可見光雲圖成功獲取(圖)
    中新網12月31日電 據中國氣象局網站消息,12月30日11時30分,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成功獲取了風雲二號E星第一幅可見光雲圖,標誌著衛星與地面應用系統協調匹配、工作正常,也表明了風雲二號衛星及地面業務系統步入成熟發展階段
  • 風雲二號E星成功獲取第一幅可見光雲圖
    12月30日11時30分,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成功獲取了風雲二號E星第一幅可見光雲圖,標誌著衛星與地面應用系統協調匹配、工作正常,也表明了風雲二號衛星及地面業務系統步入成熟發展階段。
  • 風雲二號E星地面應用系統獲取第一張可見光圖像
    12月30日11時30分,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成功獲取了風雲二號E星第一幅可見光雲圖,標誌著衛星與地面應用系統協調匹配、工作正常,也表明了風雲二號衛星及地面業務系統步入成熟發展階段。    從第一幅可見光圖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華南靜止鋒雲系上的多層雲結構、與冷空氣活動密切相關的高空急流雲系、冷空氣入海後形成的細胞狀雲系、西藏高原上的積雪等。與風雲二號C、D星的同類圖像相比,E星的圖像層次更豐富,圖像上的雜散輻射有所改進。    12月23日8時54分,風雲二號E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 「風雲二號」G星第一張可見光雲圖成功獲取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報導 1月8日13時,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成功獲取「風雲二號」G星第一幅可見光雲圖,圖像清晰、層次豐富、紋理清楚。  「『風雲二號』G星與之前的F星相比,進一步抑制了圖像中存在的雜散光,在圖像質量上有了顯著提高,看起來就像一張優美的浮雕,是目前我國風雲系列衛星中可見光雲圖最為清晰的一張。」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楊軍表示,「這張圖表明星地鏈路已經打通,星地系統匹配良好,星上儀器運行正常。」
  • 風雲二號F星第一張可見光雲圖成功獲取
    中國氣象報記者胡亞報導  1月19日11時30分,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成功獲取了風雲二號F星第一幅可見光雲圖,圖像紋理清楚、層次豐富。  從第一張可見光雲圖上,專家可以清晰地看見目前正造成我國南方和北方雨雪天氣的雲系和困擾華北黃淮地區的大霧。「風雲二號F星較之前的E星,在圖像質量上有了極大提高。」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健民解釋說,以風雲二號E星為例,之前的衛星雲圖會出現除觀測目標之外輻射的幹擾,儘管很細微,但對於圖像的質量,特別是定量化應用都會產生一定影響。
  • 「風雲二號」G星成功獲取第一套紅外雲圖
    「風雲二號」G星第一套紅外雲圖。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 通訊員喻陽報導 1月22日13時,「風雲二號」G星掃描輻射計紅外開機。經過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的嚴密測試及調整, 1月26日13時,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正式獲取了 「風雲二號」G星第一套紅外雲圖。  專家們通過目視分析,認為「風雲二號」G星紅外雲圖圖像清晰、層次豐富,紋理清楚。至此,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已成功獲取「風雲二號」G星可見光通道、水汽通道及其他三個紅外通道的全部雲圖。
  • 風雲二號C星成功獲取可見光雲圖
    本報北京10月29日電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業務型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二號C靜止氣象衛星,今天成功收到第一幅高質量的可見光雲圖。這標誌著我國在氣象衛星的研製、運行控制和資料處理等方面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風雲二號C星於本月19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
  • 風雲三號D星首幅可見光圖像成功傳回地面
    近日,風雲三號D星首幅可見光圖像成功傳回地面,這標誌著我國全面升級的極軌氣象衛星新成員突破衛星載荷研製、發射和飛控等多道難關,順利完成了星地全鏈路大對接,為衛星平臺和全部載荷的在軌測試鋪平了道路,同時,也為風雲三號D星下一步轉入業務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此之後,衛星將進行為期半年的在軌測試。
  • 「風雲二號」G星成功獲取第一套紅外雲圖—新聞—科學網
    「風雲二號」G星第一套紅外雲圖。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 通訊員喻陽報導 1月22日13時,「風雲二號」G星掃描輻射計紅外開機。經過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的嚴密測試及調整, 1月26日13時,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正式獲取了 「風雲二號」G星第一套紅外雲圖。 專家們通過目視分析,認為「風雲二號」G星紅外雲圖圖像清晰、層次豐富,紋理清楚。至此,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已成功獲取「風雲二號」G星可見光通道、水汽通道及其他三個紅外通道的全部雲圖。
  • 氣象局:風雲二號F星在軌測試 獲取首張紅外雲圖
    中國氣象局啟動風雲二號F星在軌測試 成功獲取首張紅外雲圖    風雲二號F星第一幅彩色合成圖像(來源:氣象局網站)    2月6日,中國氣象局在京啟動為期兩個月的風雲二號F星在軌測試,並於當日12時成功獲取第一張紅外雲圖。
  • 「風雲二號」G星傳回首張可見光雲圖
    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近日成功獲取「風雲二號」G星第一幅可見光雲圖,圖像清晰、層次豐富、紋理清楚。  「『風雲二號』G星與之前的F星相比,進一步抑制了圖像中存在的雜散光,在圖像質量上有了顯著提高,看起來就像一張優美的浮雕,是目前我國風雲系列衛星中可見光雲圖最為清晰的一張。」
  • 風雲二號G星傳來迄今最清晰的可見光雲圖
    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近日成功獲取風雲二 號G星第一張可見光雲圖,圖像清晰、層次豐富、紋理清楚。
  • 「風雲二號」G星獲取第一套紅外雲圖
    原標題:「風雲二號」G星獲取第一套紅外雲圖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經過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的嚴密測試及調整,26日13時,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正式獲取了「風雲二號」G星第一套紅外雲圖。   專家們通過目視分析,認為「風雲二號」G星紅外雲圖圖像清晰、層次豐富、紋理清楚。
  • 風雲三號A星11個儀器順利打開 具備在軌測試條件
    6月5日9時許,我國新一代極軌氣象衛星風雲三號A星上的微波溼度計被正式打開。至此,風雲三號A星上裝載的可見光紅外掃描輻射計、紅外分光計、微波溫度計、中解析度光譜成像儀等11個儀器已全部打開。    隨著衛星裝載儀器的陸續打開,風雲三號A星接連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個令人驚喜的產品:在第一幅中解析度光譜成像儀250米解析度的可見光圖像裡,可以清晰地看到地震災區對流雲系活動情況和川西高原山脈上的白色積雪;在中解析度光譜成像儀生成的北極地區可見光圖像裡,極區正在融化中的冰塊及裂縫清晰可見;在第一幅微波成像儀多通道合成圖像裡,可以看到當時位於我國江淮等地的強對流雲團。
  • 風雲二號C星成功獲取首幅可見光雲圖
    新華網北京10月29日電(記者姚潤豐)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業務型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二號C靜止氣象衛星,29日上午成功獲取第一幅可見光雲圖,這標誌著衛星已經準確到達預定軌道位置,並初步具備對地觀測能力,良好的圖像質量表明衛星各系統工作正常。
  • 厲害了,我的星!風雲四號A星首批圖像和數據發布
    2月27日,隨著我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獲取首批圖像和數據,世界第一幅靜止軌道地球大氣高光譜圖正式亮相,與此同時,我國首次獲取彩色衛星雲圖和閃電分布圖
  • 風雲二號C星29日上午成功獲取首幅可見光雲圖
    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業務型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二號C靜止氣象衛星29日上午成功獲取第一幅可見光雲圖,這標誌著衛星已經準確到達預定軌道位置,並初步具備對地觀測能力,良好的圖像質量表明衛星各系統工作正常。
  • 我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雲四號獲取首批圖像和數據
    FY-4A衛星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第一幅彩色合成圖像。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中國氣象報記者盧健報導 2月27日,隨著我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獲取首批圖像和數據,世界第一幅靜止軌道地球大氣高光譜圖正式亮相,與此同時,我國首次獲取彩色衛星雲圖和閃電分布圖。  風雲四號A星是我國首顆靜止軌道上三軸穩定的定量遙感衛星,於2016年12月11日成功發射。
  • 獲取首幅可見光雲圖
    據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記者姚潤豐)風雲二號C靜止氣象衛星29日上午成功獲取第一幅可見光雲圖,這標誌著衛星已經準確到達預定軌道位置,並初步具備對地觀測能力,良好的圖像質量表明衛星各系統工作正常。  29日上午11時,風雲二號C星地面應用系統工程總師許健民院士發出取圖指令,衛星掃描輻射計開始步進,對地球進行觀測,全程歷時約2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