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我的星!風雲四號A星首批圖像和數據發布

2021-03-04 中國氣象局

2月27日,隨著我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獲取首批圖像和數據,世界第一幅靜止軌道地球大氣高光譜圖正式亮相,與此同時,我國首次獲取彩色衛星雲圖和閃電分布圖。

風雲四號A星是我國首顆靜止軌道上三軸穩定的定量遙感衛星,於2016年12月11日成功發射。至今,風雲四號A星上的四種觀測儀器已全部開機,正在進行在軌測試。風雲四號A星與地面應用系統協調匹配,工作正常。經地面應用系統調試處理,已獲取了全部觀測數據。

下圖即為FY-4A衛星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2017年2月20日13:50(北京時)第一幅多通道彩色合成圖像。▼

風雲四號A星掃描成像輻射計主要承擔獲取雲圖的任務,共14通道,是風雲二號5通道的近三倍,在風雲二號觀測雲、水汽、植被、地表的基礎上,還具備了捕捉氣溶膠、雪的能力,並且能清晰區分雲的不同相態和高、中層水汽。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於風雲二號單一可見光通道的限制,風雲四號首次製作出彩色衛星雲圖,最快1分鐘生成一次區域觀測圖像,青藏高原湖泊、黃海細胞狀雲系、西伯利亞積雪、赤道附近熱帶對流等均清楚可見。

根據在軌測試計劃,風雲四號A星有望在今年我國夏季汛期開展天氣預報個例試驗試用,年底具備試運行能力。

下一步,風雲四號A星數據將廣泛應用於區域數值天氣預報、氣候變化分析、生態環境監測等,對有效減少颱風、暴雨、洪澇等自然災害帶來的人民生命和財產損失發揮作用。同時,其衛星資料也將共享於水利、農業、林業、環境、能源、航空和海洋等國民經濟各領域。

相關焦點

  •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首批圖像和數據公布
    2月27日上午,國防科技工業局聯合中國氣象局對外發布:我國風雲四號A星近日成功獲取首批圖像和數據。該星是我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的首顆衛星,於2016年12月11日成功發射,歷時22年孕育研發, 其部分性能指標國際領先,已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靜止氣象衛星之一。下圖為該星2017年2月20日獲取的第一幅多通道彩色合成圖像。
  • 我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雲四號獲取首批圖像和數據
    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中國氣象報記者盧健報導 2月27日,隨著我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獲取首批圖像和數據,世界第一幅靜止軌道地球大氣高光譜圖正式亮相,與此同時,我國首次獲取彩色衛星雲圖和閃電分布圖。  風雲四號A星是我國首顆靜止軌道上三軸穩定的定量遙感衛星,於2016年12月11日成功發射。
  • 探秘風雲四號A星:地球高清寫真「出爐」記(圖)
    風雲四號A星「拍攝」的第一幅地球彩色合成圖像。國防科工局供圖  一張像極了藍色彈珠的地球眺望圖,前不久在微信朋友圈裡刷屏。國防科工局總工程師、國家航天局秘書長田玉龍在風雲四號首批圖像發布會上表示,經初步分析,圖像層次分明,雲層和地表紋理豐富。  這是結果。要搞清楚整個來龍去脈,還要從圖像回傳說起。首批數據的準確回傳,需要地面站實現對衛星的精準控制。郭強說,由於衛星對指令的存儲能力有限,地面系統需要與衛星進行實時的任務和指令交互,即風雲四號的每一個觀測動作都是在地面系統的精確控制下完成的。
  • 風雲四號發布首批雲圖 36000公裡高空如何練就防抖神技
    圖片說明:風雲四號發布首批雲圖    東方網記者解敏2月27日報導:我國第二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雲圖正式發布  風雲四號A星是我國首顆靜止軌道上三軸穩定的定量遙感衛星,於2016年12月11日成功發射。從風雲四號成功發射後,經歷6天多的太空飛行,歷經5次變軌進入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主要通過衛星裝載的各種探測儀器獲得不同的衛星氣象雲圖,通過雲圖反演出其他變量,應用到天氣預報模式中,再根據方程的運算得到未來的天氣情報。
  • 微信啟動畫面首用「風雲四號」A星拍攝圖像
    9月25日17時,當公眾再次打開手中的微信時,背景中的地球圖片已經由非洲大陸上空視角,換成了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從太空拍攝的祖國全景。「終於不用天天看好望角了」成了人們的熱門評論。據悉,9月25日,「風雲四號」A星正式完成在軌交付。
  • 風雲四號總師:風雲四號B星部分性能指標比A星提高一倍
    記者從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獲悉,風雲四號B星、風雲三號E星已經完成研製,將於2021年擇機發射。風雲四號B星將在短時天氣預報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部分性能指標較風雲四號A星提高了一倍。風雲四號B星是風雲四號靜止氣象衛星系列的第二顆衛星,是現在在軌運行的風雲四號A星的姊妹星。
  • 「風雲四號」A星為地球拍「寫真」
    2017年,我國風雲氣象衛星喜事連連。「風雲四號」A星交付使用,「風雲三號」D星成功發射並進行在軌測試,碳衛星數據向世界共享,這些進展提升了我國在全球數值天氣預報、全球氣候變化應對、生態環境監測和空間天氣預報等方面的科技能力,為世界發展做出中國貢獻。讓我們一起回顧2017年我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為地球拍攝的「寫真」!
  • 風雲四號傳回首批雲圖數據 每15分鐘拍張地球高清寫真
    風雲四號A星在技術上取得了重大跨躍,標誌我國靜止氣象衛星觀測系統實現了更新換代。所搭載觀測儀器已全部開機風雲四號去年12月11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12月17日成功定點於東經99.5°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軌道位置,並正式命名為風雲四號A星。
  • 地球從未如此清晰 "風雲四號"首圖秀領先國際 產品服務百姓
    這些「風四出品」的首批影像圖和數據已經集結成冊,主要包括: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獲取的圖像、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獲取的大氣紅外輻射光譜、閃電成像儀獲取的閃電分布和強度信息、空間環境監測儀獲取的空間效應及粒子探測信息。
  • 風雲四號A星已投入運行 將服務於全球超70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天氣網訊 今天(2日)下午,中國氣象局召開5月新聞發布會,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張祖強表示,我國風雲四號A星已於今年5月1日正式投入業務運行,將服務於全球70多個國家地區。風雲四號A星於今年5月1日開始正式投入業務運行,已被世界氣象組織已納入全球業務應用氣象衛星序列,成為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的重要成員,同時也是國際災害憲章機制的值班衛星,為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2500家用戶提供衛星資料和產品。「風雲四號」A星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第一幅多通道彩色合成圖像。
  • 中國計劃2021年發射風雲三號E星和風雲四號B星2顆氣象衛星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社北京8月4日電 (郭超凱 鄭瑩瑩)記者4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獲悉,中國計劃在2021年發射風雲三號E星和風雲四號B星2顆氣象衛星。8月4日,「給風雲衛星起暱稱」活動正式啟動,面向社會公眾有獎徵集「風雲三號E星」和「風雲四號B星」暱稱。此次活動將通過專家打分和公眾投票等形式進行,初定於2020年9月由中國氣象局確定2顆風雲氣象衛星暱稱,並對評選結果進行公示。
  • 中國計劃2021年發射風雲三號E星和風雲四號B星2顆氣象衛星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北京8月4日電 (郭超凱 鄭瑩瑩)記者4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獲悉,中國計劃在2021年發射風雲三號E星和風雲四號B星2顆氣象衛星。 8月4日,「給風雲衛星起暱稱」活動正式啟動,面向社會公眾有獎徵集「風雲三號E星」和「風雲四號B星」暱稱。
  • 風雲四號獲取世界首張靜止軌道大氣高光譜圖
    國防科工局、中國氣象局27日聯合發布風雲四號A星獲取的首批圖像與數據,世界第一幅靜止軌道大氣高光譜圖正式亮相,與此同時,我國首次獲取彩色衛星雲圖和閃電分布圖。此次發布的有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獲取的圖像、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獲取的大氣紅外輻射光譜、閃電成像儀獲取的閃電分布和強度信息、空間環境監測儀獲取的空間效應及粒子探測信息等。世界第一幅靜止軌道大氣高光譜圖,是由風雲四號A星上首次搭載的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獲得的,它標誌著在靜止軌道上的大氣觀測由二維進入三維。
  • 風雲二號E星地面應用系統獲取第一張可見光圖像
    12月30日11時30分,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成功獲取了風雲二號E星第一幅可見光雲圖,標誌著衛星與地面應用系統協調匹配、工作正常,也表明了風雲二號衛星及地面業務系統步入成熟發展階段。    從第一幅可見光圖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華南靜止鋒雲系上的多層雲結構、與冷空氣活動密切相關的高空急流雲系、冷空氣入海後形成的細胞狀雲系、西藏高原上的積雪等。與風雲二號C、D星的同類圖像相比,E星的圖像層次更豐富,圖像上的雜散輻射有所改進。    12月23日8時54分,風雲二號E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 風雲三號A星第一軌可見光圖像獲取成功
    本報北京5月30日電記者林英今天從中國氣象局獲悉:風雲三號地面應用系統成功獲取風雲三號A星第一軌可見光圖像。在風雲三號A星發射成功後,經過衛星軌道調整,地面應用系統於29日11時58分成功獲取第一軌可見光圖像。這標誌著星地信道匹配良好,地面應用系統接收、傳輸、處理、存檔正常。
  • 從今天起,你可以上網瀏覽風雲四號衛星雲圖啦!
    從今天(5月8日)零時起,中國以及亞太地區用戶可正式接收「風雲四號」A星數據。同時,全部國家級氣象業務平臺完成「風雲二號」到「風雲四號」衛星業務切換。風雲四號A星已於5月1日正式投入業務運行,開始為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2500家用戶提供衛星資料和產品。對公眾來說,從今天起,你可以上網瀏覽風雲四號衛星雲圖啦!
  • 風雲三號A星第一軌可見光圖像獲取成功(圖)
    風雲三號A星第一軌可見光圖像獲取成功(圖) 2008年05月30日 10: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5月30日電 據中國氣象局網站消息,北京時間5月29日11時58分,風雲三號地面應用系統成功獲取風雲三號A星第一軌可見光圖像
  • 中國最強氣象衛星傳回首批圖像 到底有多牛?
    據中國氣象報社2月27日報導,27日上午,國防科工局、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了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獲取的首批圖像與數據。世界第一幅靜止軌道地球大氣高光譜圖正式亮相,與此同時,我國首次獲取彩色衛星雲圖和閃電分布圖。
  • 【中國網】「風雲四號」首批衛星雲圖公布 達國際先進水平
    2月27日,國防科工局聯合氣象局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的首批衛星雲圖。自2016年12月11日成功發射至今,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下文簡稱「上海技物所」)研製的星上兩大光學載荷——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和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先後順利開機工作並進入在軌測試,成功傳回大量氣象探測數據,圖像細節清晰、波段光譜特徵明晰。
  • ...全部國家級氣象業務平臺完成「風雲二號」到「風雲四號」衛星...
    中國氣象報記者盧健 黃彬報導 從5月8日零時起,中國以及亞太地區用戶可正式接收「風雲四號」A星數據。同時,全部國家級氣象業務平臺完成「風雲二號」到「風雲四號」衛星業務切換。「風雲四號」A星(以下簡稱「風雲四號」)是我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的首發星。其搭載的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與靜止軌道掃描成像輻射計「聯手」,在全球首次實現靜止軌道上三維大氣的立體監測。此外,「風雲四號」能夠提供針對陸面、水體、閃電、空間天氣的持續監測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