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計劃2021年發射風雲三號E星和風雲四號B星2顆氣象衛星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社北京8月4日電 (郭超凱 鄭瑩瑩)記者4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獲悉,中國計劃在2021年發射風雲三號E星和風雲四號B星2顆氣象衛星。8月4日,「給風雲衛星起暱稱」活動正式啟動,面向社會公眾有獎徵集「風雲三號E星」和「風雲四號B星」暱稱。此次活動將通過專家打分和公眾投票等形式進行,初定於2020年9月由中國氣象局確定2顆風雲氣象衛星暱稱,並對評選結果進行公示。
-
風雲四號總師:風雲四號B星部分性能指標比A星提高一倍
記者從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獲悉,風雲四號B星、風雲三號E星已經完成研製,將於2021年擇機發射。風雲四號B星將在短時天氣預報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部分性能指標較風雲四號A星提高了一倍。風雲四號B星是風雲四號靜止氣象衛星系列的第二顆衛星,是現在在軌運行的風雲四號A星的姊妹星。
-
我國計劃2021年發射兩顆風雲氣象衛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氣象局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獲悉,我國計劃在2021年發射風雲三號E星和風雲四號B星2顆氣象衛星。由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中國氣象報社聯合主辦的「給風雲衛星起暱稱」活動8月4日正式啟動,面向社會公眾有獎徵集「風雲三號E星」和「風雲四號B星」暱稱。
-
我國計劃2021年發射兩顆風雲氣象衛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氣象局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獲悉,我國計劃在2021年發射風雲三號E星和風雲四號B星2顆氣象衛星。E星」和「風雲四號B星」暱稱。
-
中國首顆"風雲三號"極軌氣象衛星今日發射(圖)
風雲三號氣象衛星今日發射 將服務北京奧運綜合報導,中國首顆「風雲三號」極軌氣象衛星將於5月27日上午11時左右在山西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據了解,中國風雲三號氣象衛星01星將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發射。新華網報導稱,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的科技人員高標準高質量完成發射測試、燃料加注等各項準備工作。
-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工程概況
經報國務院批准,2010年3月,國防科工局、財政部聯合批覆風雲四號科研試驗衛星工程立項。計劃於2016年12月中旬,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採用長徵三號乙(CZ-3B)運載火箭擇機發射。目前,衛星發在發射場測試準備工作正常。
-
2013年9月23日 風雲三號03星發射成功
2013年9月23日 風雲三號03星發射成功2017-09-23 00:00 來源: 科普中國 2013年9月23日2013年9月23日,我國第三顆「風雲三號」氣象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
科研動態|風雲三號氣象衛星B星微波溼度計在軌運行10周年
"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關注我們吧 " 風雲三號(FY-3)衛星是我國新一代系列化、業務化運行的極軌氣象衛星。B星(FY-3B)是該系列的第二顆星,於2010年11月5日發射。
-
風雲二號」收官之戰 我國成功發射風雲二號H星
因此,風雲二號H星此次定點位置的轉移,對這些地區的防災減災有重要意義。 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建立完整氣象衛星系統的國家,經過4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成功發射17顆風雲氣象衛星,可有效覆蓋我國全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印度洋和大多數非洲國家。被世界氣象組織納入全球業務應用氣象衛星序列,成為全球綜合觀測系統的重要成員,正在為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2500家用戶提供衛星資料和產品。
-
風雲三號03批氣象衛星將於2018年發射-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北京3月30日電 記者楊舒從中國氣象局獲悉,日前,風雲三號03批氣象衛星使用要求通過專家評審,按照計劃,其中首發星將於2018年發射升空,在此批次中,我國將發射首顆降水測量衛星。
-
2016年12月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成功發射
2016年12月,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成功發射。截至目前,我國已成功發射17顆風雲氣象衛星,為全球約百個國家和地區的防災減災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
風雲四號:中國氣象衛星革命性重器
這是一個和普羅大眾日常生活並不遙遠的科技事件,隨著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雲四號的成功飛天,我國迎來了新的氣象觀測時代,以及有望更為準確的天氣預報時代。 12月11日凌晨0時11分 ,風雲四號搭乘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
科研動態|風雲三號氣象衛星B星微波溼度計在軌運行10周年
風雲三號(FY-3)衛星是我國新一代系列化、業務化運行的極軌氣象衛星。B星(FY-3B)是該系列的第二顆星,於2010年11月5日發射。星上裝載的微波溼度計(MWHS)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以下簡稱「空間中心」)微波遙感技術院重點實驗室研製,於2010年11月11日開機工作。
-
厲害了,我的星!風雲四號A星首批圖像和數據發布
2月27日,隨著我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獲取首批圖像和數據,世界第一幅靜止軌道地球大氣高光譜圖正式亮相,與此同時,我國首次獲取彩色衛星雲圖和閃電分布圖
-
中國驕傲——「風雲」氣象衛星
大國重器「風雲四號」A星1999年「風雲一號」C星、2004年「風雲二號」C星的成功發射,突破了長壽命穩定運行的技術瓶頸,具備了提供長期連續業務觀測資料的能力。2018年,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風雲二號」H星搭乘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這顆衛星定點位置由原定的東經86.5度更改為東經79度,可24小時不間斷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專屬服務。如果一艘大型貨輪從中國上海港口出發,經中國南海、馬六甲海峽、印度洋、亞丁灣到紅海,它將能夠享受24小時不間斷的氣象衛星觀測服務。
-
知冷知熱百姓星,服務全球中國星|風雲氣象衛星五十載
如今,我國已成功發射17顆風雲系列氣象衛星,7顆在軌運行,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同時擁有極軌和靜止氣象衛星的國家和地區之一,逐步具備了對大氣及地球多圈層系統全球化、精細化綜合探測能力,氣象衛星綜合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它是知冷知熱的百姓星,提供天氣預報數據,服務百姓,也是自主創新的爭氣星,攻克基礎薄弱難題,從落後狀態發展到與歐美發達國家三足鼎立,實現部分技術的超越。
-
知冷知熱百姓星,服務全球中國星|風雲氣象衛星五十載
如今,我國已成功發射17顆風雲系列氣象衛星,7顆在軌運行,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同時擁有極軌和靜止氣象衛星的國家和地區之一,逐步具備了對大氣及地球多圈層系統全球化、精細化綜合探測能力,氣象衛星綜合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發射成功 甚至能「捕捉」閃電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白國龍、李國利)記者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1日零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風雲四號衛星
-
我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雲四號獲取首批圖像和數據
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中國氣象報記者盧健報導 2月27日,隨著我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獲取首批圖像和數據,世界第一幅靜止軌道地球大氣高光譜圖正式亮相,與此同時,我國首次獲取彩色衛星雲圖和閃電分布圖。 風雲四號A星是我國首顆靜止軌道上三軸穩定的定量遙感衛星,於2016年12月11日成功發射。
-
風雲四號氣象衛星首批圖像和數據公布
2月27日上午,國防科技工業局聯合中國氣象局對外發布:我國風雲四號A星近日成功獲取首批圖像和數據。該星是我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的首顆衛星,於2016年12月11日成功發射,歷時22年孕育研發, 其部分性能指標國際領先,已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靜止氣象衛星之一。下圖為該星2017年2月20日獲取的第一幅多通道彩色合成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