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加速時星際旅客會融化嗎?科學家將在實驗室模擬Unruh效應 | 檀閒篇

2021-02-09 葉檀財經

來源 | DeepTech深科技

四十年前,當時在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William G. Unruh提出了一個驚人的預測:在真空中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觀測者,會發現自己處於電磁輻射的熱浴之中。這一理論也被稱為Unruh效應。然而,此效應至今還未被實驗觀測到,因此也一直充滿爭議。

來自巴西聖保羅的一個研究團隊正在探索如何通過現有的技術來驗證Unruh效應。如果該理論得到證實,那麼這次實驗就不僅僅是一個驗證,還可以幫助人們實現太空旅行計劃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認為,時間和空間取決於觀察者的慣性參考系。與此相一致的理論是,如果觀察者以恆定的速度通過真空,那麼他們將發現所述真空的溫度是絕對零度。但是,如果一旦加速,真空的溫度就會上升

根據Unruh效應,在太空中加速的觀察者將會受到來自光子和其他粒子的「熱浴」,而且加速度越大程度越劇烈。不過目前還沒有人能驗證這種效果,因為沒有能夠實現所需速度的太空飛行器。

巴西聖保羅的研究小組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實驗來驗證Unruh效應。聖保羅州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所(IFT)的Gabriel Cozzella是該實驗的領頭人,研究結果發布在近期的《物理評論快報》上。

研究人員認為可以通過測量「拉莫爾輻射」來檢測Unruh效應。「拉莫爾輻射」是指帶電粒子(如電子,質子或離子)加速時輻射出的電磁能量。他們在研究中稱,在加速粒子的輻射中尋找Unruh效應的痕跡,是一個「更為有效的策略」。由於釋放輻射,加速的粒子應該發生相應的顫動,這種顫動自然會被Rindler觀者解釋為電荷與「Unruh效應」的光子相互作用的結果。

圖 |測試Unruh效應的實驗圖,電子進入磁場並受到橫向和縱向的力

該研究小組稱,實驗內容包括監測電子在兩個單獨參考系中發出的光。第一個「加速框架」中,電子在磁場中橫向發射, 這將導致電子按照圓形軌跡移動。第二個「實驗室框架」則施加一個垂直的場讓加速的電子同時向上運動,,使得它們遵循類似螺旋狀的路徑。

Cozzella和其同事們認為,在加速框架中,電子將會遇到「光子之霧」,與光子相互作用;在實驗室框架中,一旦施加了垂直加速度,電子就會升溫,多餘的長波長光子就會因此顯現。然而, 這將取決於在加速框架中初始設置的"霧"。

簡而言之,這個實驗提供了用以驗證Unruh效應的簡單試驗,值得注意的是,它可以應用現有的粒子加速器和電磁體來進行。

如果實驗證明Unruh效應是存在的,那這將對所有依賴先進推進系統的深空任務產生影響。 無論是霍金的「突破攝星」計劃還是任何涉及派遣太空人至其他星系的任務,都需要考慮「光子霧」和「熱浴」的附加效果。

 

-End-

參考:

https://futurism.com/finally-find-out-deep-space-travel-melt-astronauts/

相關焦點

  • 在太空加速時星際旅客會融化嗎?
    Unruh)提出了一個驚人的預測:在真空中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觀測者,會發現自己處於電磁輻射的熱浴之中。這一理論也被稱為Unruh效應。然而,此效應至今還未被實驗觀測到,因此也一直充滿爭議。來自巴西聖保羅的一個研究團隊正在探索如何通過現有的技術來驗證Unruh效應。如果該理論得到證實,那麼這次實驗就不僅僅是一個驗證,還可以幫助人們實現太空旅行計劃。
  • 科學家在實驗室製造微型超新星激波:模擬粒子加速
    在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在實驗室裡創造了微型的超新星激波,希望解決一個困擾科學家已久的宇宙之謎。當恆星死亡並以超新星的形式爆發時,會在周圍的等離子體中產生強大的激波,將宇宙射線或高能粒子噴射到宇宙中。激波就如同粒子加速器,可以使高能粒子的噴射速度達到接近光速的水平。然而,科學家還沒有完全了解激波是如何加速這些粒子的。
  • 地球溫度上升了,永久凍土加速融化,遠古生物正在復甦
    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情況大家都知道,是造成溫室效應排名前2的大氣汙染物。所以當全球變暖加速的時候,永久凍土釋放出這些物質,會再次增強溫室效應的發生,同時會再次加速永久凍土的融化,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其實這就是一個「連鎖效應」,形成了一個循環體。所以最終還是會將地球的氣溫上升到一個新階段。
  • 星際來客「奧陌陌」為何會「踩油門」離開太陽系?科學家眾說紛紜
    接著,科學家又猜測它可能是一顆「流浪行星」,流浪行星也叫孤兒行星,是那些因為某些原因離開了母恆星的懷抱,在太空流浪的行星,可是奧陌陌那奇特的外形,特別是那非同尋常的長寬比(奧陌陌的長寬比高達10:1),又很不像一顆行星。因此有人猜測,它可能是一艘星際飛船。對奧陌陌的探測發現,奧陌陌的表層呈現紅色,密度很大,很可能是由金屬物質構成的。
  • 科學家在實驗室裡模擬地震
    科學家們在實驗室中模擬出了一場中強度地震
  • 《太空旅客》星際愛情惹爭議 網友評價:無法掩蓋三觀不正
    原標題:網友評價「無法掩蓋三觀不正」 由「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和「星爵」克裡斯·帕拉特主演的科幻愛情電影《太空旅客》正在國內上映。在兩大主演的明星效應下,這部好萊塢大片一經上映便打敗了《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領跑單日票房榜。
  • 奧陌陌離開太陽系時為何會「踩油門加速」?科學家對此困惑不已!
    2017年闖入太陽系的奧陌陌,科學家對它印象尤為深刻,它是第一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天體,第一次觀測到星際天體加速離開太陽系,儘管它現在正在遠去,即使最強大的望遠鏡也無法追蹤到它的蹤跡,但它在科學家心中留下的謎團,可能永遠都無法解決!奧陌陌到底來自哪裡?中國科學家和歐空局科學的判定。
  • 奧陌陌離開太陽系時為何會「踩油門加速」?科學家對此困惑不已
    2017年闖入太陽系的奧陌陌,科學家對它印象尤為深刻,它是第一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天體,第一次觀測到星際天體加速離開太陽系,儘管它現在正在遠去,即使最強大的望遠鏡也無法追蹤到它的蹤跡,但它在科學家心中留下的謎團,可能永遠都無法解決!
  • 《星際探索》說得好好的突然蹦出個《太空旅客》哪個更扯?
    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星際探索》的文章,拿幾部科幻片比較,其中就有《太空旅客》,然後一位網友給我留言了,說得好好的突然蹦出個《太空旅客》,比《星際探索》更扯好不。好吧,我們先來分析下兩部電影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 《太空旅客》太空孤獨
    《太空旅客》現如今,快節奏的生活讓每個人都疲憊不堪,好不容易找出假期想出去旅行,景區裡也都人滿為患。假如這個世界就剩下自己還醒著,你會感到孤獨嗎?地點還是在一艘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宇宙飛船上。《太空旅客》就是這樣一部講述孤獨與寂寞的電影。前往殖民星球的「阿瓦隆」號飛船遭到小行星撞擊。
  • 太陽系的第一位星際旅客,它從哪裡來,它要去哪裡?
    2017年天文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個亮點是發現了星際訪客--奧陌陌。星際訪客是什麼意思呢?這是因為奧陌陌並不是太陽系的天體,它是從別的星球來的。一開始,科學家認為它是彗星,後來又將它定義為一顆小行星,最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它重新歸類為星際物體,這是一種全新的分類。
  • 電影《星際穿越》中若干有趣的科學故事
    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機器人CIMON-2,圖片來自騰訊網二、引力彈弓效應 引力彈弓(Gravitational slingshot)效應在電影裡出現了兩次。第一次,永恆號在火星附近利用引力彈弓效應獲得加速並駛向土星附近的蟲洞。
  • 太陽系的首位星際旅客,困擾3年的起源之謎,或許有了結論!
    太陽系的首位星際旅客,困擾3年的起源之謎,或許有了結論!2017年,太陽系誤闖入一個不速之客,它就是奧陌陌。它的外觀與人造飛船格外相似,乍眼看上去更像一個茄子,因引力加速度太過奇怪,一直被抹上一層神秘的面紗,它算是太陽系中唯一的星際旅客了,誰也不知道它的真實由來。曾經有人一度懷疑奧陌陌是外星人的傑作,因為它完全不像是人造物,也不是一個自然天體。儘管科學家付出無數的努力,想要否定這種說法,卻無能為力,時至今日都沒有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 北極甲烷出現大爆發,或將大大推動溫室效應,地球又要加速升溫?
    ,那麼當地的甲烷很有可能會加速釋放,最終讓溫室效應進一步增強。時隔14年,這個說法又一次被人想起,而且,很多科學家還發現,沃爾特確實猜對了,北極地區的甲烷確實在加速釋放,而且,隱隱有爆發的跡象。 這對於北極地區,甚至是全球來說,都不是一個好消息。
  • 科學家發現,北極冰融化或超預期,北極熊可能在加速滅絕中
    在北極氣候更加極端的情況之下,帶來的連鎖效應也會更強,不僅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動植物滅絕或消失等等,都離我們是越來越近了。 北極冰融化已超出「預期」? 根據科學雜誌指出,在2018年的時候,北極地區可以說就發生了巨變,冰融化可能就超預期看,因為在夏天,直接近1000萬千米的北極海冰消失,這創下了一個北極「異常」模式的臨界點,並且科學家們通過衛星監測數據顯示,在2018年7月的時候,北極的海冰正以每天10.55萬平方千米的速度融化,這確實難以想像,所以說要是說北極氣候沒變,可能也沒有人想像了。
  • 科學家發現,北極冰融化或超預期,北極熊可能在加速滅絕中
    在北極氣候更加極端的情況之下,帶來的連鎖效應也會更強,不僅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動植物滅絕或消失等等,都離我們是越來越近了。北極冰融化已超出「預期」?根據科學雜誌指出,在2018年的時候,北極地區可以說就發生了巨變,冰融化可能就超預期看,因為在夏天,直接近1000萬千米的北極海冰消失,這創下了一個北極「異常」模式的臨界點,並且科學家們通過衛星監測數據顯示,在2018年7月的時候,北極的海冰正以每天10.55萬平方千米的速度融化,這確實難以想像,所以說要是說北極氣候沒變,可能也沒有人想像了
  • 實驗展示「合成」巴基球如何在星際太空中形成
    據外媒報導,幾年前,天文學家們發現了複雜的碳分子--以前只認為只會在實驗室環境中產生--漂浮在星際空間中。
  • 為什麼太空是真空的?
    太空幾乎是一個完美的真空,充滿了宇宙的空洞。簡而言之,地心引力是罪魁禍首。但是要真正理解我們宇宙的真空,我們必須花點時間來理解真空到底是什麼。那麼,什麼是真空,為什麼太空不是真正的真空呢?根據定義,真空是沒有物質的。太空幾乎是絕對的真空,不是因為引力,而是因為它幾乎是空的,這種空導致了極低的壓力。
  • 凍土融化會讓人類損失多大?加速全球變暖,人類再次陷入死循環
    積累了許久,全球變暖也終於按捺不住地在地球上有了明顯的顯示,氣候溫度上升,相信大家也能感覺得到這天氣是越來越熱了,另外一個就是冰川、凍土等的融化了。這凍土的融化也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而就在今年的3月20日,歐盟科學中心再次發聲,全球變暖的趨勢可能加劇,因為凍土融化而加速,會比預期情況還要糟糕。
  • 科學家在黑洞實驗室通過量子真空產生聲波
    科學家開發出了一種用於觀察量子真空的新理論,該理論可能導致對黑洞行為的新見解。安魯效應(英語:Unruh effect)預測:一名加速運動的觀察者可以觀測到慣性觀察者無法看到的黑體輻射,即加速運動的觀察者會發現自己處在一個溫暖的宇宙背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