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 持之以恆 創新傳承 ——博宏公司工匠場和創新工作室建設掃描

2021-01-21 博宏視窗


「傳承發展,永續創新,以工匠精神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9月17日,水鋼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袁國雄在博宏公司黨建工作室主持召開二級黨委(總支)書記會,並現場參觀了工匠場的創建情況。博宏公司紀委書記、工會主席黃東雲在會上分享了博宏公司工匠場建設經驗和未來計劃。


為更好發揮工匠場和創新工作室的引領示範作用,確保既立足點的突破,又注重面上的改善,點面結合,建設良好的內外部環境。9月30日,博宏公司綜合辦公室按照「涼都工匠場」創建驗收流程及水鋼工會的要求,從組織機構、工作目標、創新理念、活動場地、資料管理、制度建設、教育培訓、傳幫帶等進行現場指導服務。


在推進工匠場和創新工作室建設中,博宏公司以黨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工會主席為主要責任人,各二級單位黨政工齊抓共管,從人力、物力、財力上全力以赴打造集技術攻關、管理創新、學習培訓為一體的創新工作平臺。


從2015年創建以來,始終以精益求精、精雕細琢,搭牢建實創新創造平臺為目的,以推進企業技術進步,解決企業生產瓶頸、服務企業急難險任務為已任,充分激發職工創新創造活力,努力培育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為企業創新創效、智能化發展做出不懈努力。


在精準打造方面,一是找準創建方向,組建核心團隊。博宏公司結合實際,從一線技術崗位,挑選具備一定創新思維,能帶領職工積極投身企業急難險任務的勞模技術骨幹為工匠場(創新工作室)領銜人,並組建核心技術團隊,形成「黨政支持、部門配合、先進掛帥、職工參與」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結合精益TPM管理要求,建設「花園式」工匠場。博宏工匠場(創新工作室)的建設始終以環保經濟高效為主旨,結合精益TPM管理和各單位特點,在選址、設計上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部署,建設形成了獨具匠心、別具一格的「花園式」創新活動場所。



明確工作目標,以制度規範管理。根據《首鋼水鋼職工創新工作室、工匠場評選管理辦法(暫行)》及省、市驗收標準,建立健全工匠場(創新工作室)管理辦法及技術創新等規章制度;擬定下發了《貴州博宏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工匠評選管理辦法》,不斷以制度規範管理。


嚴格制度執行,推動工作高效運行。以創新隊伍好、創新條件好、運行機制好、創新業績好、示範帶動好為工作標準,嚴格按制度擬定全年各類工作計劃,並按月推進。同時,規範各類臺帳記錄,實行資料檔案化、標準化管理,確保工作高效運行。


加強交流溝通,對標找差共同提高。一方面堅持月度工作例會制度,通過會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明確下一步工作重點;邀請部分幹部職工參加例會,聽取幹部職工意見和建議,不斷整改提升。另一方面,工匠場(創新工作室)之間不定期開展走訪交流,通過相互走訪學習,對標找差,實現共同進步。



博宏公司各工匠場(創新工作室)堅持以實現設備及工藝的自動化控制,解決生產瓶頸和難題為突破口,選題立項,破冰攻關。


首先是針對環保難題選題攻關。「張家斌」涼都工匠場開展的「汽車輪胎自動清洗」等項目,「黃雲凱」創新工作室提出的「一種轉爐冶金固體廢棄物灰塵收集裝置」等項目,都較好地解決了生產過程中的環保問題,其中「汽車輪胎自動清洗」項目在水鋼範圍加以推廣利用。


其次是針對自動化控制選題攻關。「張家斌」涼都工匠場、「黃華海」涼都工匠場運用PLC自動控制技術,實現皮帶、地磅房以及水泵房無人值守,在提高生產自動化程度同時,部分解決了崗位缺員問題。


再次是針對產能提升、降本增效選題攻關。「黃華海」涼都工匠場開展立磨產能提升攻關,立磨產能從180t/h提升到210t/h;該工匠場中矽矽土1配料項目,零投資,低成本,年創效 150萬;「黃雲凱」創新工作室實施的「精準配送」項目,實現廢鋼鐵「統一釆購、統一加工、統一配送」, 提升了綜合經濟效益。


2020年以來,圍繞生產工藝 、設備運行、節能降耗等關鍵環節,博宏工匠場(創新工作室)持續推進了 「皮帶防跑偏無人值守」、「磅秤AVS無人值守」、 「1-3號水泥庫自動放料」 等技術改造。



針對技術人才青黃不接問題,博宏工匠場(創新工作室)以新進員工職業生涯規劃、技術水平提高為重點,由團隊技術骨幹帶頭,寫講義、上講臺,以點帶面,輻射式傳承技能技術。


「張家斌」工匠場利用實訓基地開展技能「傳幫帶」;同時,積極開展「工匠大講堂」和業務技術培訓,2019-2020年,共組織9場次, 65人次參培,工匠場核心技術骨幹由創建初期的7人壯大到現在的17人。「米樹志」創新工作室利用校企共建機加工基地的有利條件,開展數控工、車工實訓,與水鋼技師學院共同承辦貴州省職業學院數控工具機技能大賽,在傳承技能的同時,樹立形象,打響品牌。「黃雲凱」創新工作室核心成員與徒弟籤訂「師帶徒」合同,並邀請新進員工參與工作室創建工作,激發青年員工主動學技術、練技術的積極性,引導青年員工在不斷學習積累中成長。


2018年至今,博宏公司職工提出及實施的「金點子」、合理化建議、小改小革共146項,共計創效1300餘萬元。向國家申報發明專利6件,受理3件;申報實用新型 18件,受理15件,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3件,截止2020年9月,尚有3件實用新型專利、3件發明專利公示中。張家斌先後榮獲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貴州省有色工會「十大工匠」、六盤水市首屆「涼都工匠」、水鋼「最美水鋼人」等榮譽稱號;黃華海先後榮獲六盤水「涼都工匠」、水鋼勞動模範、首鋼「三創標兵」、水鋼「金牌工人」榮譽稱號;米樹志榮獲六盤水「金牌工人」稱號等。

相關焦點

  • 雲南省總工會擬命名雲南省第五批職工創新工作室和職工技師工作站...
    、煙機設備管理、勞模精神傳承宣講等活動,3年來,培育了一大批技術骨幹和勞模工匠,較好地發揮了工作室的集聚效應、輻射效應和品牌效應。團隊主要成員共發表創新著作和論文10篇,共完成技術創新和技術攻關項目20餘項,其中8項取得實用新型專利,成果轉化創造直接經濟效益近600萬元。推行名師帶徒制度,近年來為公司培養高級技工3名、技術骨幹5名、崗位能手8名,創新工作室成為增強公司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有效載體。
  • 中國鐵建材料試驗創新工作室聯盟在穗成立
    李瀟娜 攝   中新網廣州12月3日電 (郭軍 鄧聯旭 劉胡)記者3日從中鐵二十五局獲悉,「中國鐵建材料試驗創新工作室聯盟」近日在廣州揭牌成立。這是中國鐵建在粵港澳大灣區首個以材料試驗為主要研究方向的創新工作室聯盟,將聚焦工程項目材料試驗領域科研技術攻關,構建集智創新、協同攻關的新平臺,進一步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工程建設,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  據悉,今年以來,為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集結所屬21家二級單位工會、70個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組建創新工作室聯盟。
  • 守護文明薪火 護佑百姓安康 江門中醫人在傳承和創新中行穩致遠
    中醫藥事業要發展,人才是根本,傳承是關鍵。近年來,我市積極創新育才、用才和聚才的工作機制,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在黨建引領下,廣大中醫藥工作者同題共答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考卷,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政策:助力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發展中醫藥,人才是根本。早在2006年,江門就已出臺「中醫藥名市」相關政策。
  • 加強基礎科研和應用研究 激發科技創新活力 助力區域創新體系建設
    本報訊(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李海英)11月23日上午,市長姜有為與他所聯繫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瀋陽農業大學稻作研究室主任陳溫福,東北大學老師王聰、劉騰飛等院士專家進行座談,了解他們的工作、科研情況及新一年的計劃安排,聽取院士專家關於瀋陽科技創新及人才政策等方面的意見建議。
  • 粵港澳大灣區首個材料試驗創新工作室聯盟成立
    這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以材料試驗為主要研究方向的創新工作室聯盟,將聚焦工程項目材料試驗領域科研技術攻關,構建集智創新、協同攻關的新平臺,進一步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工程建設,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通訊員供圖 今年以來,為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集結所屬21家二級單位工會、70個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組建創新工作室聯盟。
  • 苑化芳創新工作室敢闖善創,跑出發展「加速度」
    苑化芳創新工作室創建於2019年10月,工作室堅持創新、應用、實踐、傳承的工作理念,負責人苑化芳同志供職於山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信貸資產管理部,目前工作室有成員18人,其中會計師1人、工程師1人、高級經濟師4人、中級經濟師8人、中級理財規劃師1人,成員結構覆蓋老、中、新三代員工,既保證工作室高水平技術實力
  • 趙東元先進功能材料勞模創新工作室被授予「上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
    12月11日,第九批「上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授牌儀式舉行,經上海市教育系統工會推薦,由我校工會申報的趙東元先進功能材料勞模創新工作室獲授「上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稱號。上海市總工會副主席周奇向趙東元院士授牌。校工會常務副主席司徒琪蕙參加儀式。
  • 臨洮縣召開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協調推進會
    臨洮縣召開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協調推進會 2021-01-07 20: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水鋼博宏冷料廠激發青工創新熱情顯成效
    11月初,在首鋼集團水鋼博宏公司冷料廠的「五小」(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會上,該廠加工車間青工洪天慶、肖堯針對抓鋼機漏油現象,展開了頭腦風暴。  抓鋼機是冷料廠廢鋼加工生產環節不可或缺的保產設備之一。
  • 中鐵電氣化局電力變電分公司職工創新工作室掛牌成立
    >責任編輯:鄧小強  11月25日,中鐵電氣化局集團三公司電力變電分公司巨曉林技能大師工作室分室即職工創新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三公司工會主席田野參加揭牌儀式,並同各單位工會主席參觀了電力變電分公司職工創新工作室成果展,開展工作交流推進會。
  • 青島再添國家級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圖)
       近日,我市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姚開炳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順利通過省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評審驗收,成為我市第二個國家級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目前,全市擁有國家級、省級和市級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含建設項目)分別為3個、3個和5個,形成了我市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的傳承體系和共享平臺。
  • 63秒丨第四屆威海工匠命名大會召開,這些個人和單位被表彰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9日訊 1月9日,第四屆威海工匠命名大會召開,對第四屆威海工匠、威海市全員創新企業、威海市示範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威海市職工創新明星和威海市帶徒名師進行表彰
  • 徐礦集團天山公司小創新激發大活力
    該公司5個創新團隊、3個創新工作室骨幹成員已達60多人。給五個創新團隊和三個創新工作室下達小改小革創新課題。和礦山創新團隊。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隊伍,是擺在公司面前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決定著「四化」建設的成敗和高質量發展的成效。
  • 走進微軟創新工作室內部 設計獨特裝備齊全
    首頁 > 外聞 > 關鍵詞 > 微軟最新資訊 > 正文 走進微軟創新工作室內部 設計獨特裝備齊全
  • 【廣東技工·匠心傳承】潘桂新:完成多項5G技術創新,為新時代...
    在廣東聯通聯合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湛江公司打造5G智慧鋼廠的過程中,潘桂新所在團隊在現場發現了5G技術在工廠應用中對上行速率的需求。據介紹,當前5G商用網絡主要滿足個人用戶下行帶寬大、上行需求相對小,即下載比上載更快的需求,但建設物聯網時,需要把自動傳感器採集到的圖像信息、分析數據等上傳到雲平臺進行算法,需要更大的上行速率,即更大的上行帶寬。
  • 科技創新
    通過實行「雙序列」改革、開展完全項目制試點、推動建設創新聯合體和加大科技獎勵等改革措施,科技人才晉升渠道拓寬了,自主權增強了,實現了名利雙收,創新積極性和創造熱情不斷提高。  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十四五」的徵程已經開啟,中國石油將繼續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挺起創新型國家的石油脊梁!
  • 南方電網廣東江門供電局堅持「傳承+創新」 精心打造「優質電網...
    然而這背後,是一次次攻堅克難完成大規模、工序複雜建設工程,一次次突破技術瓶頸,在工程建設道路上不懈探索的成果。江門供電局項目管理中心只是該局堅持「傳承+創新」,精心打造「優質電網工程」的縮影。近年來,江門供電局緊緊圍繞建設安全、可靠、綠色、高效的智能電網目標,積極推進高質量發展,努力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為江門及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電力支撐。
  • 西南交通大學兩校友創新工作室被授予「全國示範性勞模和工匠人才...
    近日,中華全國總工會發文命名第三批全國示範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西南交通大學校外輔導員張海波校友領銜的「張海波創新工作室」、李友坤校友領銜的「李友坤創新工作室」分別光榮上榜。張海波,西南交通大學校外輔導員,該校1983屆隧道及地下鐵道專業畢業校友、中鐵二院副總工程師、全國勞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四川工匠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中鐵專家、中國鐵路隧道領域頂尖專家、中國西南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奠基引領者,曾獲全國十大建設科技成就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國家環境友好工程獎及多個全國級、省部級勘察設計獎項。
  • 嘉陵龍舞,在傳承中創新
    有了舞龍隊,嘉陵區文化館在春節、蠐蟆節、送文化下鄉、廣場演出、運動會等區內外重大活動上,組織群眾舞龍隊參加街頭表演或舞臺演出,收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極大的激發了舞龍隊的熱情,舞龍的關注度和參與度越來越高。傳承舞龍技藝,最根本的是保障。
  • 創新成果打破美、俄技術壁壘 神舟飛船上有他鍛壓的零部件
    參加工作至今,劉永剛主導的技術創新先後實現了該行業5項歷史性突破,優化生產操作60餘項;參與了40多項工藝革新和質量攻關項目,被採納的合理化建議30餘件,累計為公司節約生產成本1000萬元以上。他的創新成果甚至打破了美國、俄羅斯等國的技術壁壘。劉永剛說,他最自豪的就是鍛壓了運載火箭和航天飛船身上的鋁合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