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個老外,他從日軍屠刀下救出25萬南京人

2020-12-08 騰訊網

80年前,這個老外曾在日軍的瘋狂屠殺中,救下了25萬南京人的性命。後來他窮困潦倒,中國人還曾每月資助他的生活。

約翰·拉貝

如今,在南京廣州路的小粉橋1號,是一座青灰色的建築,南京人習慣稱這裡為拉貝故居。約翰·拉貝,一個大屠殺時在南京的德國人,是西門子中國公司的員工,這裡既是他的居所也是他的辦公場地。

拉貝是從德國底層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後來進入西門子公司被派駐中國,1937年11月日軍開始進攻南京城時,拉貝也在南京,他還有個身份,是納粹黨南京分部副部長。正式有了這個身份,使得拉貝能夠從日軍的屠殺中救下了大量南京平民。

當時,日軍準備攻城時,有先見的拉貝就開始四處奔走呼籲,帶領十幾個外國傳教士、醫生等,建立了南京安全區,並擔任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正是這些安全區,在後面的日軍屠中為大量南京難民提供了躲避場所,安全區內設有25個難民收容所,聚集了近30萬難民。這些難民除少部分被日軍殺害,約有25萬人在安全區的庇護下,倖免於難。

拉貝把他自己居住的小粉橋1號,也拿出來作為安全區為600多名難民提供庇護。不僅為難民提供吃喝住,還給一些嚇壞的小孩送上禮物,安穩他們。一次,一個日本兵從圍牆翻了進來,難民都嚇壞了,拉貝亮出身份對日本兵大聲呵斥,日本兵連連認錯準備從大門出去,拉貝命令他重新翻圍牆出去,日本兵只得狼狽地翻牆走了。

1938年新年,雖然南京城千瘡百孔,受到拉貝保護的南京難民,還是聚集在拉貝的院子裡,向拉貝三鞠躬感謝他的恩情,送上一塊寫著「您是幾十萬人的活菩薩」的大紅綢布。拉貝也把這些年在南京的所見所聞寫成日記,《拉貝日記》成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直接證據。

1938年拉貝回到德國,向希特勒提交了南京大屠殺的報告,但由於德日同盟報告無下文。拉貝卻因為在南京大所為,被蓋世太保逮捕入獄。二戰結束後,拉貝又因為曾是納粹黨員,又被蘇聯人和英國人先後逮捕,不過由於他沒幹過什麼壞事,後來釋放。

拉貝和他帶領的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成員

釋放後拉貝沒了生活來源,日子過得很拮据,國民政府知道後為感謝他對南京人的幫助,主動每個月為他提供金錢和糧食接濟。1950年拉貝於西柏林逝世,1997年因為墓地佔地期限已到當地準備拆除,南京人又出錢幫他續費40年,並修繕了墓地。同年,拉貝後人將拉貝墓碑送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永久保存。

相關焦點

  • 一位德國人當年救下25萬中國人,免遭大屠殺,他應當被國人銘記
    中國近代最大的戰爭就是抗日戰爭,這場戰爭無數國人死傷,在抗日時期有一場屠殺我們至今不敢遺忘,那就是發生在南京的一場大屠殺,30萬同胞被日軍殺害。但是這場屠殺的過程中,有一個德國人卻救了25萬的中國人,如果不是他的話,南京的那場屠殺,死亡人數將會再加25萬!接下來就和大家說說他。
  • 日軍攻佔南京後,為何挖了10罐泥土帶回日本?真相讓人無比憤怒
    而反對幕府的不少人都死了,尊王派認為死在幕府手裡的藩軍都是國事殉難者,對他們進行了祭祀。那個時候很多人對靖國神社無感,但二戰之後許多人都開始反對靖國神社的存在,原因很簡單,二戰之後靖國神社供奉了侵華戰爭還有太平洋戰爭中陣亡的日軍等人。罪行累累的東條英機還有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等14名經過遠東軍事法庭審判的甲級戰犯都再靖國神社內受到供奉。
  • 南京大屠殺中,100多挺機槍掃射有多恐怖?聽聽日軍老兵怎麼說
    這位日軍老兵叫吉井光之助,南京大屠殺時,他在日軍第16師團步兵第33聯隊第一機槍中隊,吉井光之助是一名伍長。1937年12月13日,吉井光之助隨軍攻入南京城,他們中隊進去南京城後,接到上級一個命令——屠殺俘虜!
  • 南京大屠殺的目的是什麼?日軍的算計很可怕,這註定了他們的失敗
    南京大屠殺死難的同胞超過了30萬人,這是日軍暴行的體現。但如果查閱當時日軍的記錄,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日軍從淞滬會戰戰場一路到南京城下的大屠殺,基本上沒有進行過如此大規模的殺戮,因此這讓南京大屠殺顯得很怪異。整個日軍的行軍記錄,南京大屠殺這一段就給人一個感覺,好像日軍突然瘋了,他們進行了一場沒有人性的殺戮。
  • 金大校友郭俊鉌先生與南京大學的日軍侵華暴行研究
    3000冊悉數捐於南京大學,大大推動了南京大學的侵華日軍暴行研究。 關於曾任東京盟軍總部(SCAP)任職調查日軍戰時暴行之紐西蘭人 James Godwin 曾將其審問日軍之紀錄私自攜回紐西蘭一事,侄於1999年向紐西蘭作家兼出版商James Mackay購到Godwin 秘密攜出之文件的全部影印本一套以及他根據該項文件所著書Betrayal in High Places 數冊 (該書已由金禾出版社出版中譯本,書名《俘虜痛史》。
  • 向西方揭露日軍暴行的第一人,為南京30萬冤魂奔走多年後舉槍自殺
    而她卻說:"這本書能不能賺錢我不管,對我來說,我就是要讓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發生的事情。"為此,她遠赴中國,開始搜集資料。  據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王衛星回憶,張純如在南京呆了25天,由於水土不服,她的身體情況很糟糕,經常感冒,但是這並沒有耽誤她的工作。  當時正值7月,南京酷熱難耐,她大部分時間都在在採訪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尋訪日軍暴行發生地以及翻閱國內資料上,每天工作時間有10小時以上。
  • 侵華日軍一張照片,為何被人大罵,真相已令人無法接受
    圖為所謂的日軍救出老大娘 就在近期這一事件令國人徹底憤怒,並且破口大罵日本人真是不知廉恥。那麼為何沒有人相信日本人救助中國人呢?因為真相就是,日軍從來不會救助戰場上的中國百姓,他們只是在演戲給後人看,實在令人無法接受。
  • 日軍最殘忍的師團,不僅在南京屠殺24萬人,甚至還會吃同夥屍體
    尤其是在南京大屠殺中,30萬人遭到了日軍的殘忍殺害,而其中的第16師團可以說是最殘忍的一個師團,殺人如麻,數不盡的人喪生在了他們的手中。他們原先在日俄戰爭中組建了編制,更是隨時準備代替日本參加更重戰鬥,而他們也被稱作「京都師團」,起這個名字也不言而喻,是因為他們有很多士兵是從京都出生的。
  •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為什麼會有一個外國人的墓碑?答案讓人心酸
    在中國南京有一個特殊的地方,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裡,有一個不同尋常的墓碑,這裡寫著一個外國人。在中國這是個很奇怪的事情,但只要聽到他的名字,你就知道,這不僅是應該,還是我們所有中國人都欠他一個恩情。他就是拉貝。
  • 原子彈下少冤魂,回憶日軍攻佔南京後,日本民眾是如何舉國歡慶!
    謝謝配合說到南京這個舊時中國的首都,大家都會想到「南京大屠殺」,這裡曾經飽含無數中國人的血與淚,滿城風雨帶來的血雨腥風給那個時期的南京帶去了不散的陰霾。自1937年開始,日軍全面進軍侵佔中國,逐一打破中國各個首要城市,南京就是其中之一。
  • 慘絕人寰的琉球大屠殺,殘忍程度不亞於南京,還被日軍扔下了油鍋
    自從日軍開始侵入中國後,我國的人民從來沒反抗有停止過反抗,我們在一些以前的照片裡可以看到,那些殘忍的日本人肆無忌憚地虐殺中國人民,手段之血腥恐怖,讓人感到作嘔。我們也不能忘記南京曾經遭受過的屈辱,那場可怕的大屠殺,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法西斯還曾經在琉球也發起了一場可怕的屠殺,那次死亡了26萬的中國人民,死亡人數僅僅次於南京那場屠殺。琉球群島在我國的東海的東面,面積達到4644.75平方公裡,有多個島嶼,包括大隅群島、吐噶喇群島等等,但是釣魚島的群島不屬於琉球的範圍之內,琉球群島現在擁有的人口接近160萬。
  • 武漢會戰日軍到底損失多少人?
    武漢會戰也被稱為擊斃日軍最多的會戰,按照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令部根據各部隊戰鬥詳報統計的日軍傷亡人數為25.6萬人。很明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統計的數據有些偏高,整個會戰日軍投入兵力不足40萬,如果真的傷亡25萬人之多,那麼就相當於日軍損失了將近70%的兵力。從軍事角度出發,一支部隊損失了70%的兵力就會喪失進攻能力,就算快速補充新兵或動員20多萬人增援,以日本的國力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動員這麼多人。日軍如果真的損失了25萬人,就不可能只用4個半月就佔領了武漢,並取得會戰勝利。
  • 朱成山22年為30萬冤魂吶喊 守護南京大屠殺歷史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22年為30萬冤魂吶喊——  他把守護南京大屠殺歷史當作崇高使命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的職業生涯中有許多個首次:首次帶領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赴日舉行證言集會;首次把南京大屠殺史實展辦到日本、美國、俄羅斯、丹麥、菲律賓等國;創辦首個南京大屠殺學術研究機構;參與策劃和組織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活動
  • 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少將,被俘後日軍向他敬禮,卻慘死在中國人之手
    這位鮮為人知的抗日名將叫齊學啟,湖南寧鄉人,他和大名鼎鼎的孫立人是同窗好友,他畢業於清華大學,後來又前往美國軍校學習,曾擔任南京憲兵第6團的團長。1931年,東北淪陷,這一年齊學啟剛好31歲,身為軍人,他為國土淪喪感動恥辱,他一心想要殺敵報國。
  • 「南京731」,這座魔窟裡沒有倖存者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萬程鵬攝 12月13日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上午十點零一分,南京的天空警報長鳴,整座城市都在哀悼那些慘死於侵華日軍屠刀下的殉難者。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今天的南京市中山東路305號、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總醫院,在抗戰期間曾被侵華日軍變成惡魔巢穴和人間地獄。設立在這裡的榮字第1644部隊用活人進行細菌和毒物實驗,長達6年,從未間斷。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媽媽和姐姐被日軍輪姦後刺死
    觀眾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觀。  「最早是在1984年開始,在短短數月內,我們共調查走訪了1756人,而到1991年夏天,南京市組織數千名高中生和部分教師,對1984年普查的1756位倖存者進行了複查,發現已經去世300多人,仍倖存1400餘人。」周新國說,其實,在上世紀東京審判、南京審判中出庭的那些證人證言就是最早的口述史,口述史就是民眾自己寫自己的歷史,更真實更形象,更注重歷史細節。
  • 哀悼南京30萬冤魂 國家第三次公祭死難同胞
    國務院將舉辦第三次國家公祭儀式,悼念南京大屠殺30萬死難同胞。  後代願傳承真實歷史  喬治·費奇之子羅伯特說,在日軍攻佔南京之前,母親被迫帶著他和哥哥回到美國,但是父親毅然選擇留下,竭盡全力去幫助手無寸鐵的難民。「我們可能無法釋懷,但一定不能忘懷。」羅伯特認為,我們現在應當繼往開來,攜手並進,共創世界和平。  「這是對曾經在南京大屠殺期間幫助過中國難民的國際友人最好的紀念。」
  •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水池變許願池 網友:30萬的冤魂魂歸何處?
    這本是一個讓人敬畏的地方,這本是一個提醒世人讓人牢記恥辱的地方,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座落在中國南京江東門街418號。該館的所在地,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江東門集體屠殺遺址和遇難者叢葬地。如今南京大屠殺的歷史已經深深印在了我們的腦海中,可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西側和平公園的水池成了遊客的「許願池」。
  • 日軍投降時650多萬軍隊在同盟國六大受降區分布,向中國軍隊投降131萬
    第1軍在山西太原投降時,兵力有5.8萬餘人;第43軍在山東濟南投降時,兵力有7.05萬人;華北方面軍直屬部隊在北平投降時,兵力有12.68萬人。即華北日軍合計約26萬人。注:全面抗戰時期華北地區指河北、山東、山西、察哈爾、綏遠五省。
  • 第一個為南京大屠殺30萬冤魂吶喊的人,是誰?
    這個帶著南京大屠殺闖入國際視野的年輕生命,逝去後引起人們無數次嘆息和遺憾。 不過,第一位為南京大屠殺30萬冤魂吶喊的人,是南京大學歷史系教師高興祖——南京大屠殺研究第一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特別貢獻獎章001號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