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葉蛾俗名鬼畫符,是柑橘幼嫩組織的駐道害蟲,基本上各梢期都有它的身影,當你發現它時,嫩梢已是布滿蟲道,被禍害得不成樣子。
我們可以看到,被潛葉蛾蛀食的葉片常會捲曲,且比較容易脫落。
即便是沒有脫落,潛葉蛾所到之處後期也會幹褐硬化,葉綠素含量銳減,失去功能性。
稍嫩一些的枝條它們也是不會放過滴!上圖為證。
當然還包括果實,幼果受害後,果面在之後會木栓結痂,嚴重影響其商品性。當然,柑橘上潛葉蛾的發生還會為其帶來一些次生病害,包括潰瘍病、砂皮病、炭疽病等。
很明顯,潛葉蛾在潛食時肯定是不好打的,只有內吸性的藥物才能打到。而成蟲白天躲在雜草中,晚上才出來活動,藥劑防效也不高。那麼,如何才能有效的防治潛葉蛾呢?
①抹芽控梢
基本目的:縮短危害期、減輕潛葉蛾的發生機率。
技術手段:「去早留齊,去零留整」,儘量將放梢時間控制在潛葉蛾的發生低谷。
注意事項:對於失控的新梢,待單葉單梢蟲口數量不再上升後及時抹除,再通過淋噴海精靈生物刺激劑統一放梢,後注意用藥保護。
②灌水調控
基本目的:緩解乾旱,破壞潛葉蛾的發生條件。
技術手段:當出現連續高溫乾旱天氣時,通過灌水、樹冠噴水等措施,來提高全園溼度,預防潛葉蛾的發生。
③噴藥護梢
基本目的:保護新梢,減低潛葉蛾的危害。
技術手段:在新梢不足1cm時噴第一次藥,相隔7~10天噴第二次,一梢2~3藥,重點噴布樹冠外圍和嫩芽嫩梢。
注意事項:對於成蟲的防治應在下午5~7點為宜,防治潛入葉內的低齡幼蟲須避開正午高溫期,午後施藥為宜。藥劑建議是內吸性+觸殺性復配使用,如高氯/甲氰菊酯+噻蟲嗪等。
【牧蟲者說】原創內容,首發於悟空問答,轉載請務必註明,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