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文學家塑造的人物會失去控制

2021-01-12 紅塵一刀

《黑暗森林》的整個格調是偏沉重的,但是裡面有一個小插曲引起了我的興趣,就是小說的主角羅輯愛上了一個自己虛構的人物,而這件事導致了他與現實中的女友分手。

羅輯曾有個女朋友,叫白蓉,是一名寫青春小說的業餘作家,小有名氣。既然能被稱為作家,不管業不業餘,總該是有兩把刷子的。

事情的起因是白蓉要求羅輯送她一個生日禮物——為她寫一本小說。這個禮物很特別,讓我想起了《遙遠的救世主》中芮小丹跟丁元英要的禮物——扶貧。

白蓉的要求是:這本小說中的主人公是羅輯心目中最美的女孩,他要完全脫離現實去創造這樣一個人物,唯一的依據是他對女性最完美的夢想。

於是羅輯開始構思這個人物,從容貌、衣著、環境等各方面著手。可是很快他就失去了興趣,因為他覺得她好像是個木偶,所有的行為言語都是他的設想,沒有生命感。

白蓉告訴他他的方法不對,他是在寫作而不是在創造文學形象。她說一個文學人物十分鐘的行為,可能是她十年的經歷的反映,不要局限於小說的情節,要去想像她的整個生命,而真正寫成文字的,只是冰山一角。

於是羅輯按照白蓉說的去做,完全拋開自己要寫的內容,去想像她的整個人生,想像她的每一個細節。羅輯開始整天沉浸在對她的想像中。

一天羅輯在圖書館想像她的時候,她突然遠遠地看了他一眼,衝他笑了一下。羅輯感到很奇怪,他沒讓她笑啊。

之後她就失控了,羅輯的想像無法控制她的行為了,她開始自己行動,出現在羅輯的生活和工作中,和他聊天。羅輯深陷其中,越來越投入,連他自己都覺得自己病得不輕。

他對白蓉說,他以前總以為小說中的人物都是作者控制的,作者讓他們幹什麼,他們就幹什麼,讓他們說什麼,他們就說什麼。這下完全顛覆了他的認知。

白蓉告訴他,這就是一個普通寫手和文學家的區別,在文學形象塑造的最高狀態下,小說中的人物有了生命,文學家也無法控制這些人物,只能好奇地跟著他們,像個偷窺狂一樣觀察他們一舉一動,記錄下來,就成為了經典。

白蓉說她也做到過一次這樣的事。她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想讓羅輯放棄這個小說禮物,可是馬上意識到已經晚了。就這樣他們分手了,羅輯瘋狂愛上了他構思的小說中的一個虛擬人物。

更令人驚奇的是,後來史強真的在茫茫人海中幫他找到了這樣一個女孩,不光樣貌,就連衣著、聲音、性格也分毫不差。然後,他們相愛了。

白蓉說像莎士比亞、巴爾扎克、託爾斯泰等文學家都是這樣創造出那麼多經典形象的,這是頂尖的文學家才能達到的境界。

看到這段的時候我是有點懷疑的,不是完全不信,只是覺得太過怪異,畢竟沒聽說過這種事。或許大劉已經達到了這種程度,畢竟能寫出這樣的作品。

雖然我也寫一些東西,但還沒真正寫過小說,正在寫的一篇所謂的武俠小說也已經斷了思路,不知何時能寫完。當然,我的小說裡的人物還沒「活」過來,如果他們真能自己演繹一段故事,是不是也太詭異了?

難道作者在小說中創造的人物真的會失控,真的會有這樣的作家(文學家)嗎?

相關焦點

  • 從葉文潔看《三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香中別有韻,靜待百花開
    小說塑造了一系列極具個性的人物,在紛亂的宇宙戰役中顯示出各自不同的內心世界與行為準則。全篇氣勢恢宏,廣泛涉及宏觀與微觀世界,科幻元素密集,創造出獨特的《三體》式定義與概念,刷新了中國科幻的敘事策略。人物歷來是小說的靈魂,沒有人物,情節便無法展開,敘事也無法進行。只有人物宛轉靈活,小說才能具有精彩的生命。與主流文學相比,國內許多科幻小說並不十分重視人物的塑造,形象往往性格單一或者含混不清,很難具備動人心魄的力量。人物的存在有時只是為了敘述的方便,作者更加關注的是對科學前沿的勾勒與介紹,因此,科幻小說的主人公難以給人可以觸摸的真實感。
  • 網絡小說人物塑造注意要點
    但是很多作者經常會忽視在創作過程中保持主要角色定位的一致性,認為角色的性格和身份是可以隨著劇情推動而變化的。其實不然,對於長篇小說的創作來說,主角是由始至終貫穿於全文發展的。你所寫的故事情節必須要緊緊圍繞主要角色來展開,為塑造角色形象服務。
  • 五部經典諜戰劇,塑造了五個典範「反派人物」,為何令人難忘?
    #劇愛經典#文|冷絲欄目|諜戰劇優秀諜戰劇不僅塑造了光輝的正面人物形象,更難的是,這些劇作塑造了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反面人物形象。《潛伏》有李涯(祖峰飾演),《黎明之前》有譚忠恕(林永健飾演),《懸崖》有高彬(程煜飾演),《麻雀》有畢忠良(張魯一飾演),《北平無戰事》有曾可達(董勇飾演),這五位「反派人物」可都是不簡單的角色,很多時候比一號正面人物還令人刮目相看。
  • 如何塑造人物形象之神態描寫
    司空圖在《詩品·含蓄》中有「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之說,即表明作詩貴在含蓄,如此方韻味無窮,而這種方法,其實也可以運用到塑造人物形象上哦!我們都有喜怒哀樂等情緒,而神情則好比我們思想情緒的晴雨表。在寫作中,想表示人物興奮的神情時,是要直言「某某很開心」,還是選擇通過展現其神態變化來傳達其情緒呢?後者雖然沒有直接出現「興奮」「開心」等字眼,但是卻能使人物喜悅的神情狀態表達得更為準確,小紙條們何樂而不為呢?神態指人臉各部分的動作和變化,而作文中的神態描寫,就是專指描寫人物臉部細微的表情和姿態。
  • 星辰文藝丨於作梁:電影《絕密工程》的人物塑造
    電影通過對單個人物的塑造、人物關係的連結、英雄群像的展現,讓觀眾跟隨人物所見所言所為走進歷史背後的故事,深刻感受「兩彈一星」精神。  人物形象的多麵塑造:「偉大」而又「平凡」的圓形人物  電影《絕密工程》與以往紅色電影過度強調人物偉大一面的不同點在於既刻畫了人物的奉獻和犧牲,又從生活化和細節化的角度賦予人物人情和人性的質感,凸顯出了人物的平凡與真實,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實性和豐富性。男主角魏鐵北是領導眾人的營長,曾經卻因指揮失誤而被降級。
  • 專家強調人物塑造重要性
    中國影協主席、著名導演李前寬日前在中國影協舉辦的「中國國家形象的影像塑造」研討會上開門見山地表示,「這個人可以是一個母親、一位工人,也可以是一個農民、一位警察,哪怕他再平凡、再普通,只要他是可信的、可愛的,就無妨他成為中國國家形象的代表。人物塑造是電影的立本之魂,很多急於表現中國國家形象的影片之所以沒能起到宣傳效果,正是因為它忽略了對人物的塑造。」
  • 試論電視劇《歡樂頌》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這部以都市女性為題材的電視劇圍繞五位性格迥異、來自不同階層、擁有不同出身背景的女性講述了她們的愛情與生活,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可謂是相當的成功,本文筆者就對《歡樂頌》中的人物塑造展開論述。 一、基於成長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塑造 羅伯特·麥基是底特律優秀的編劇,其在《故事》著作中曾寫道:「優秀的作品在揭示人物真相的同時還會仔細刻畫描寫出人物本性變化軌跡,無論朝向好的方向還是壞的方向發展。」《歡樂頌》這部電視劇就圍繞「五美」的個性成長講述了人物本性的發展軌跡。
  • 趣讀四大名著|第十講:《紅樓夢》的人物塑造
    《紅樓夢》與其他小說相比,有很多創新之處,打破了中國傳統小說的寫法,也令古代小說人物形象的塑造達到了新的高度。那麼,古代小說的傳統寫法是什麼?《紅樓夢》的創新之處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在本節課中,南京大學文學院副院長苗懷明將從《紅樓夢》對人物的塑造這一角度,帶領同學們體會這部文學巨著中不同人物的獨特魅力。據悉,《趣讀四大名著》是《愛上經典·優秀傳統文化名家名師微課堂》融媒項目推出的第一組傳統文化系列課程。
  • 專訪盧星宇 人物背後總有故事,讀懂人性才能塑造完整角色
    不過誰會想到,這場對著眾人情感大爆發的戲在實際拍攝時卻是盧星宇一個人面對著空蕩蕩的大殿在表演,雖然這已相當於「無實物」表演,但盧星宇卻是全情的投入,拍攝完畢後周圍的工作人員都被這種氛圍感染到掉淚。「蒼松這個角色是我很喜歡的一個人物,除了小說當中對他的描寫,這次編劇給他重新進行了一些創作發掘,我也儘量去把他塑造成一個情感上更加豐富的人物。」
  • 人物塑造難在哪裡?沈從文教你一招「海馬體」法
    寫散文也好,寫小說也好,人物是繞不過的一座山。說「人物」是一座山,是因為人物塑造見功力。那麼,沈從文,這位僅有小學學歷、自學成材的作家,又是怎麼成功登頂的呢?我十分推薦大家讀一讀沈從文《湘行散記》的首篇散文《一個戴水獺皮帽子的朋友》。這篇散文裡,藏著一個人物塑造的「沈式秘笈「。《一個戴水獺皮帽子的朋友》寫的是「老朋友」曾芹軒。
  • 從創作風格、人物塑造、主題呈現解讀電影《時空戀旅人》的魅力
    該片單單從劇情去欣賞較為單薄,因此,下面我將從「創作風格、人物塑造、主題呈現「三個層次來解讀這部愛情電影的魅力:創作風格:色調溫暖,平凡但充滿了生活的氣息,凸顯英式浪漫人物塑造:角色性格細膩真實,通過人物的成長彰顯電影內核
  • 塑造人物和過好人生一個道理:拿好自己的主動權,活出生命的意義
    在《把人物寫活:小說、影視劇本中人物塑造的原理與技巧》這本書中,作者大衛·科比特為我們揭示了人物塑造的原理與技巧,詮釋了一個人物存在的意義。大衛·科比特作為一個小說家,將自己的寫作經驗融入其間,在閱讀整本書的過程中,你會發現,章節的後面設置了對應的寫作練習,幫我們更好的學有所用,而這些都源於他多年來教寫作時所積累下的心得。
  • 中國故事式的人物形象塑造 ——評《塞上風雲記》主人公呂俊傑
    中國故事式的人物形象塑造——評《塞上風雲記》主人公呂俊傑李景澤/文 河北北方學院文學院教師不得不說,創作者極善對其「天堂之路」式的塑造。但正是「爬得越高,摔得越疼」,當呂俊傑的父親被瞿大宅和呂俊山氣得暴斃身亡時,呂俊傑的庇護傘瞬間傾覆。家產被呂俊山一人霸佔了不說,他自己也被誣陷謀殺、慘遭通緝,落得個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下場。呂俊傑的生活由此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天堂之路」不在,「地獄之途」開啟。
  • CCTV2開播六集人物紀錄片紀錄片《屈原》
    六集人物紀錄片《屈原》,是第一次對屈原這位偉大歷史人物的電視影像呈現,填補了中國紀錄片的一項空白。《屈原》,是第一次對屈原這位偉大歷史人物的電視影像呈現,填補了中國紀錄片的一項空白。
  • 從敘事手法、人物塑造、情感表達的角度解讀《比海更深》獨特魅力
    今天,我將從敘事手法、人物塑造和情感表達三角度來賞析解讀這部影片的魅力。本文第四部分,我會談談這部電影帶給我的一些思考和啟發。01、關於敘事手法:以生活性的場景進行感情鋪墊,並在最恰當的時間點,把主旨突現出來詩人穆旦在寂寥的晚年寫下《冥想》:「為什麼萬物之靈的我們,遭遇還比不上一棵小樹?」
  • 陳玉福:談影視文學中反面人物的塑造
    文 | 陳玉福   在影視文學創作中,反面人物的塑造其實比正面人物更難,因為他的一舉一動都是為了襯託正面人物的形象,塑造好反面人物也是影視文學產生張力的源泉。
  • 文學家:大自然的歌者
    我心中十分驚喜,來參加「第二屆俄羅斯太平洋文學節」之前,我還有些忐忑,懷疑自己在文學節上將要發言的主題《文學家:大自然的歌者》是不是過於宏大。而此刻,我感到非常幸運。現在是符拉迪沃斯託克萬物復榮的季節,春回大地、繁花盛開的風光讓我心溫暖光明,這大海邊海鷗與人和諧相處的畫面,讓我感覺正置身在美麗的大自然的懷抱。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生活在無邊無垠的大自然中,是多麼美好。
  • 真三國無雙系列塑造頗為成功的人物——鷹顧狼視的司馬懿
    不過因為遊戲裡角色太多,因而難免有一些塑造得比較失敗的角色,例如製作人就提到非常後悔把大小喬設計成小女孩,把魏延設計成結巴,但木已成舟也不敢隨便再改了。於是作品每一代都要加一些頗具人氣的新角色,但劇情裡佔據大部分內容的卻是那些沒什麼人氣的老角色,既使得新角色塑造扁平化,又無力深挖老角色。
  • 漫威宇宙最強國王排行榜,黑豹倒數第二,第一名是宇宙頂級強者
    對於漫威電影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了吧,在漫威宇宙中都塑造了很多的超級英雄人物,他們主要是保衛這個世界的和平,但除了有他們,宇宙中的每一個國家都會有一個強大的國王來保衛他們的臣民,如果有外來物種侵犯國家,這位國王自己也必須擁有很大的實力,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漫威宇宙最強國王排行榜,黑豹倒數第二,第一名是宇宙頂級強者。
  • 濃厚的迪士尼畫風,他筆下的角色詼諧有趣,塑造人物個性鮮明
    他主要服務於動畫電影和遊戲業的插畫、概念設計領域,他的作品風格以美國迪斯尼畫風為主,角色卡通詼諧有趣,塑造人物個性鮮明,動作誇張生動。對於插畫師David Ardinaryas Lojaya來說,寫實與卡通的人物都能駕馭,尤其是卡通人物,每一個角色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網友們是怎麼評價插畫師David Ardinaryas Lojaya的作品的吧!